词条

(五代)

(907年-923年)中国五代十国时代以太原为中心于现在山西地区的割据政权,由沙陀人李克用建立,也被称为前晋

唐朝乾宁二年十二月(合896年),在黄巢之乱时割据太原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被唐昭宗进封为晋王。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篡唐,建立后梁。李克用仍用哀帝天祐年号,以示与后梁对抗。次年(908年)李克用去世,李存勗继立晋王。

晋国天祐二十年(923年),李存勖称帝,改国号“唐”,是为后唐,具有独立性质的晋王国因此消失。同年,后唐灭后梁,成为取得正统地位的中原政权。

晋相关文献
晋 ,李毅:西晋将领。李业兴
查看全文
晋国君主晋怀公
晋国君主晋怀公,简要介绍:晋怀公(前655年?-前636年),晋国君主,姓姬名圉。他母亲是梁国人
查看全文
晋国君晋厉公
晋国君晋厉公,简要介绍:晋厉公(?D前573年),姬姓,晋氏,名寿曼(《左传》作名州蒲),晋景
查看全文
谢晋的“晋”是东晋还是西晋?
谢晋的“晋”是东晋还是西晋?,著名导演谢晋可谓家喻户晓。可是,如果我问你:谢晋的“晋”有什么寓意?恐怕就不是每
查看全文
参见晋王五代
查看全文
晋相关标签
山西历史
河东节度使
中国历史政权
五代十国
古政权(中国)
国家
家族谱大览
洪洞晋氏族谱 [5卷]
始祖 : 晋友谅 散居地 : 山西省洪洞县等地
浏览:0
王晋贤堂须知清册 [上下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晋贤堂藏, 民国11[1922]重修. 3册 : 插图.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此记录包含 : 祖墓牌位, 产业, 祭文等. 不含家谱世系. 受姓始祖 : 王晋,字子乔. 散居地 : 江西省兴国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王晋贤堂须知清册.
浏览:100
南原晋氏族谱
始祖:晋含祚.
浏览:0
1.山西省洪洞县明姜镇明姜村重修晋氏家谱, 1, 谱序 历史人物 雁行 1世得满公起 族规 艺文 祠堂 修谱者, 200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5年重修(临汾新华印业). 1册(61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始祖(1世) : 晋得满. 下一子: 晋彦奇. 名祖(6世) : (明) 晋大忠. 任清军浙江镇勦右军守备. 为国捐躯,康熙帝赠授骠骑将军南洋侯. 派祖(11世) : 晋卜凤. 大忠公5世孙. 之后5世皆无考. 房祖(17世) : 晋则基 ; 晋则凯 ; 晋楠 ; 晋栋 ; 晋光德 ; 晋光斗 ; 晋光明 ; 晋光祖 ; 晋光兴 ; 晋光宗 ; 晋光文. 皆为得满公16世孙. 散居地 : 山西省洪洞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100
1.山西洪洞晋氏族谱
原书: 写本, 清光绪9[1883]跋. [164]页 : 世系表. 版心题 : 晋氏族谱 始祖 : 晋友谅 散居地 : 山西省洪洞县等地
浏览:100
南原晋氏兩世实记
晋大凤,晋守诚的诗文集、传记 晋祚永,1909年发行
浏览:0
晋导读知识
山西太原晋祠在哪里
山西太原晋祠在哪里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  1961年3月,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周柏被誉为“晋祠三绝”。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国宗祠;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国内宋元明清至民国本体建筑类型、时代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属彩塑壁画碑碣均为国宝;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周封唐建晋至盛唐肇创文脉传承的实证;是世界王氏、张氏发祥地。
浏览量:3074次
山西晋祠简介
山西晋祠简介
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 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周柏被誉为“晋祠三绝”。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国宗祠;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国内宋元明清至民国本体建筑类型、时代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属彩塑壁画碑碣均为国宝;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周封唐建晋至盛唐肇创文脉传承的实证;是世界王氏、张氏发祥地。 1961年3月,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晋祠博物馆由馆区和悬瓮山景区构成,总占地面积1696亩,其中馆区178亩,悬瓮山景区1518亩。馆区建筑面积22762.4平方米,约占馆区面积的19%,古代建筑面积14165平方米,占建筑总面积的63%。
浏览量:4687次
东晋名将
东晋名将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 【东晋名将】 谢玄 字幼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将,豫州刺史谢奕之子、太傅谢安之侄。出身陈郡谢氏,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起家大司马桓温部将。 太元四年(379年),率兵击败前秦军的进攻,进号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淝水之战中,谢玄任前锋都督,先遣部将刘牢之率部夜袭洛涧,首战告捷。继而抓住战机,计诱前秦军后撤,乘势猛攻,取得以少胜多的巨大战果。太元九年(384年),率兵为前锋,乘胜开拓中原,先后收复了今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地区.太元十三年(388年),谢玄去世,年四十六。 陶侃 字士行,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人,东晋时期名将。陶侃出身寒门,早年仕途艰难,官位不显。八王之乱时,凭借自身才能深得荆州刺史刘弘的重用,后更投靠琅玡王司马睿,平息流民起义,一度被授为荆州刺史。 陶侃曾平定陈敏、杜弢、张昌起义,又作为联军主帅平定了苏峻之乱,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他治下的荆州,史称“路不拾遗”。他精勤于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所称道。在后将军郭默擅自杀害刘胤后,即率兵征讨,不费一兵一卒就擒获郭默父子,因而名震敌国。咸和九年(334年),陶侃去世,年七十六。 祖逖 字士稚,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涞水县)人,东晋军事家。祖逖出身于范阳祖氏,曾任司州主簿、大司马掾、骠骑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职。 永嘉之乱后,率领亲党避乱于江淮,担任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他在建武元年(317年)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号镇西将军。个人势力强盛,受到东晋朝廷的忌惮。太兴四年(321年),朝廷命戴渊出镇合肥,以牵制祖逖。祖逖目睹朝内明争暗斗,国事日非,忧愤而死 王镇恶 北海郡剧县(今山东昌乐)人。东晋名将,前秦丞相王猛之孙。生于长安,爱读兵书,长于谋略,处事果断。 义熙五年(409年),为权臣刘裕所赏识,授太尉参军,战功颇多。义熙八年(412年),拜振武将军,击杀荆州刺史刘毅,封汉寿县子。义熙十二年(416年),消灭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封游击将军。义熙十二年(416年)八月,联合名将檀道济北伐,攻克洛阳、潼关和长安,灭亡后秦。迁征虏将军、冯翊太守,辅佐桂阳公刘义真镇守长安,但被刘裕猜忌。义熙十四年(418年)正月,因争权,被沈田子杀害,时年四十六。 刘牢之 字道坚,徐州彭城郡(今江苏省徐州市)人,东晋时期名将。出身尚武世家,面色紫红,须目异于常人,深沉刚毅,足智多谋。 刘牢之初为北府谢玄部将,在君川之战中参与破前秦军有功。淝水之战时,于洛涧以少胜多,歼灭前秦将领梁成部精兵二万人。淝水战后,刘牢之作为谢玄北伐的先锋,推进至黄河以北,一度击败后燕慕容垂。戍守彭城期间,刘牢之剿灭了在皇丘称帝的刘黎,生擒苻坚部将张遇。孙恩之乱期间,刘牢之率北府兵屡次击败孙恩,逼迫其狼狈撤退,最终投水自杀。
浏览量:2053次
介子推与寒食节的传说
介子推与寒食节的传说
寒食节的来源于介子推有关,据说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这个时间长达十九年,跟随在其身边的有赵衰、狐偃咎犯、贾佗、先轸、魏武子、介子推等。重耳逃入卫国国境时,头须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行,介子推毅然决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供养重耳,使重耳度过一大难关。后来,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其他一些随行的人纷纷向晋文公求赏,而介子推认为忠君的行为发乎自然,没有必要得到赏赐。并且因为不愿与那些求赏的人为伍,就隐居绵山,成为了一位隐士。晋文公因为介子推入深山而感觉对不起介子推,就想请介子推出山,并听了一个馊主意: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最终发现介子推与其母亲被烧死在一棵树旁。晋文公对此十分心痛,决定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这一天全国不允许生火。自此,寒食节的习俗也就延续下来了。
浏览量:1788次
裴秀简介
裴秀简介
裴秀(224-271年4月3日),字计燕。河东闻喜县人,魏晋时期著名的大臣、地图学家。他是东汉大臣裴茂的孙子,曹魏光禄大夫裴潜的儿子。裴秀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很出名了。后被曹爽将军升为封臣,攻爵青阳阁,迁黄门为侍郎。高平之变后,被贬为曹爽的旧官。此后历任廷尉正、安东将军、司马威将军,参与策划军务,平定诸葛诞叛乱。由于工作的原因,他被调到了尚书的位置上,他被提升到了芦阳乡的位置上。魏元帝继位后,入庐阳郡公任,被任命为尚书仆从。咸熙元年(264年)受命负责修订官制,提出恢复五品爵制。五制恢复后,被封为济川侯。他建议任命司马燕为太子,让司马燕继承晋后的王位,任命裴秀为尚书令和游光禄大夫。西晋建立后,增设左光禄大夫,封为巨鹿郡公。太史三年(267年)升为司空。泰国第七年(271年),裴秀吃了冷食粉后喝了冷酒而死。四十八岁时,谥号“袁”。裴秀的《龚宇地图》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学的先河。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之父”,还有古希腊著名的制图家托勒密。他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的两颗璀璨的明星。为纪念中国地图学创始人而设立的裴秀奖,是中国地图学界的最高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由于他的杰出贡献,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正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裴休环形山。
浏览量:181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