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五代)

(907年-923年)中国五代十国时代以太原为中心于现在山西地区的割据政权,由沙陀人李克用建立,也被称为前晋

唐朝乾宁二年十二月(合896年),在黄巢之乱时割据太原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被唐昭宗进封为晋王。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篡唐,建立后梁。李克用仍用哀帝天祐年号,以示与后梁对抗。次年(908年)李克用去世,李存勗继立晋王。

晋国天祐二十年(923年),李存勖称帝,改国号“唐”,是为后唐,具有独立性质的晋王国因此消失。同年,后唐灭后梁,成为取得正统地位的中原政权。

晋相关文献
晋 ,李毅:西晋将领。李业兴
查看全文
晋国君主晋怀公
晋国君主晋怀公,简要介绍:晋怀公(前655年?-前636年),晋国君主,姓姬名圉。他母亲是梁国人
查看全文
晋国君晋厉公
晋国君晋厉公,简要介绍:晋厉公(?D前573年),姬姓,晋氏,名寿曼(《左传》作名州蒲),晋景
查看全文
谢晋的“晋”是东晋还是西晋?
谢晋的“晋”是东晋还是西晋?,著名导演谢晋可谓家喻户晓。可是,如果我问你:谢晋的“晋”有什么寓意?恐怕就不是每
查看全文
参见晋王五代
查看全文
晋相关标签
山西历史
河东节度使
中国历史政权
五代十国
古政权(中国)
国家
家族谱大览
洪洞晋氏族谱 [5卷]
始祖 : 晋友谅 散居地 : 山西省洪洞县等地
浏览:0
王晋贤堂须知清册 [上下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晋贤堂藏, 民国11[1922]重修. 3册 : 插图.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此记录包含 : 祖墓牌位, 产业, 祭文等. 不含家谱世系. 受姓始祖 : 王晋,字子乔. 散居地 : 江西省兴国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王晋贤堂须知清册.
浏览:100
南原晋氏族谱
始祖:晋含祚.
浏览:0
1.山西省洪洞县明姜镇明姜村重修晋氏家谱, 1, 谱序 历史人物 雁行 1世得满公起 族规 艺文 祠堂 修谱者, 200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5年重修(临汾新华印业). 1册(61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始祖(1世) : 晋得满. 下一子: 晋彦奇. 名祖(6世) : (明) 晋大忠. 任清军浙江镇勦右军守备. 为国捐躯,康熙帝赠授骠骑将军南洋侯. 派祖(11世) : 晋卜凤. 大忠公5世孙. 之后5世皆无考. 房祖(17世) : 晋则基 ; 晋则凯 ; 晋楠 ; 晋栋 ; 晋光德 ; 晋光斗 ; 晋光明 ; 晋光祖 ; 晋光兴 ; 晋光宗 ; 晋光文. 皆为得满公16世孙. 散居地 : 山西省洪洞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100
1.山西洪洞晋氏族谱
原书: 写本, 清光绪9[1883]跋. [164]页 : 世系表. 版心题 : 晋氏族谱 始祖 : 晋友谅 散居地 : 山西省洪洞县等地
浏览:100
南原晋氏兩世实记
晋大凤,晋守诚的诗文集、传记 晋祚永,1909年发行
浏览:0
晋导读知识
晋朝多少年历史
晋朝多少年历史
晋朝(266年~4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15帝,共155年。 266年司马炎篡魏,建立政权,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3年,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西晋被匈奴人灭亡。 317年,西晋皇室南渡江南,司马睿在建邺(今江苏省南京市)延续晋朝,史称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中原汉地。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东晋以少胜多,得到暂时巩固。 两晋时期北方南迁的汉人将大量生产力与先进技术带入江南,进一步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
浏览量:2060次
山西晋祠简介
山西晋祠简介
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 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周柏被誉为“晋祠三绝”。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国宗祠;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国内宋元明清至民国本体建筑类型、时代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属彩塑壁画碑碣均为国宝;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周封唐建晋至盛唐肇创文脉传承的实证;是世界王氏、张氏发祥地。 1961年3月,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晋祠博物馆由馆区和悬瓮山景区构成,总占地面积1696亩,其中馆区178亩,悬瓮山景区1518亩。馆区建筑面积22762.4平方米,约占馆区面积的19%,古代建筑面积14165平方米,占建筑总面积的63%。
浏览量:4430次
西晋名将
西晋名将
西晋(265年—317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首都洛阳。从晋武帝建国开始,传四帝,国祚51年,与后来的东晋合称晋朝。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 【西晋名将介绍】 羊祜 字叔子,姨母是蔡文姬,娶夏侯霸之女为妻。曾经拒绝曹爽和司马昭的多次征辟,后为朝廷公车征拜为中书侍郎。司马昭建五等爵制后,羊祜被封为钜平子,和荀勖共掌机密。司马炎称帝之后,筹划灭吴的战争,羊祜被任命为荆州诸军都督。羊祜做好了伐吴的军事和物质准备,在吴将陆抗去世后上表奏请伐吴,却遭到众大臣的反对。羊祜58岁时病故,在临终前举荐杜预代替他。死后获赠侍中、太傅,谥号成。 杜预 字元凯,祖父和父亲是曹魏时期的官员,杜预三十多岁的时候才出仕,在司马昭执政后才受重用,还娶了司马懿的女儿高陆公主为妻,讨伐蜀国时,杜预为钟会的长史,后来又参与晋律的修订,西晋时期,杜预受羊祜临终前举荐,被任命为镇南大将军,为灭吴的战争作准备,在杜预、王浑等人的上书下,司马炎才决定伐吴,灭吴战争时,杜预担任西线指挥,智取江陵,占领荆州,同时还分兵南下,攻占了交州、广州地区,为西晋的统一做出了贡献,杜预终年63岁,死后追赠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成侯。 王濬 字士治,娶光禄大夫徐邈之女为妻,深受羊祜看重,王濬任广汉太守时,平定益州叛乱,转任益州刺史,封关内侯,羊祜筹划灭吴时,王濬负责修造舟舰,在朝中大臣纷纷反对伐吴时,王濬、杜预等人上书请求伐吴,才让晋武帝下决心伐吴,晋武帝分六路大军攻打吴国,王濬率领一路大军从成都出发,用木筏破吴军的铁锥,用火炬断铁锁,在各路大军的配合下,王濬率先攻入建业,接受吴国皇帝孙皓的投降,灭吴后王濬被封为辅国大将军,后来又改为镇军大将军,终年80岁,谥号为武。 周访 字士达,祖父是吴国将军,周访初为寻阳县功曹,琅玡王司马睿升为镇东大将军后,周访为其参镇东军事,永嘉之乱后,周访率军平定江州刺史华轶、竟陵太守杜曾的叛乱,又与陶侃等平定杜弢的叛乱,被任命为梁州刺史、安南将军,终年61岁,死后追赠为征西将军,谥号壮。周访和祖逖去世后,王敦才敢起兵作乱。
浏览量:1874次
毛晋简介
毛晋简介
毛晋:原名凤苞,字子九,更字子晋,江苏常熟人。明末文学家、藏书家、刻书家和出版家。29岁时考举人未中,从此不入仕途,终生布衣。交友恭谨,与人为善,好施舍。曾外出游历,见多识广,博闻强记。家中构筑有汲古阁目耕楼,藏书多达8万4千余册,其中大多是流传在世的宋精本。 他创造的“影抄法”对保存和研究古籍意义重大。曾校刻《津逮秘书》15集,作品都是宋元以前旧佚;还校刻了《十三经》、《十七史》、《元十种曲》等,是历代私家刻书最多的人,曾有“毛氏之书走天下”之说。尤其爱好抄录罕见秘籍,被称为“毛钞”。编辑和著述有《和古今人诗》、《海虞古今苑》、《毛诗名物考》、《毛诗陆疏广要》、《苏米志林》、《词苑英华》、《汲古阁书目》等数百卷。
浏览量:2171次
裴秀简介
裴秀简介
裴秀(224-271年4月3日),字计燕。河东闻喜县人,魏晋时期著名的大臣、地图学家。他是东汉大臣裴茂的孙子,曹魏光禄大夫裴潜的儿子。裴秀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很出名了。后被曹爽将军升为封臣,攻爵青阳阁,迁黄门为侍郎。高平之变后,被贬为曹爽的旧官。此后历任廷尉正、安东将军、司马威将军,参与策划军务,平定诸葛诞叛乱。由于工作的原因,他被调到了尚书的位置上,他被提升到了芦阳乡的位置上。魏元帝继位后,入庐阳郡公任,被任命为尚书仆从。咸熙元年(264年)受命负责修订官制,提出恢复五品爵制。五制恢复后,被封为济川侯。他建议任命司马燕为太子,让司马燕继承晋后的王位,任命裴秀为尚书令和游光禄大夫。西晋建立后,增设左光禄大夫,封为巨鹿郡公。太史三年(267年)升为司空。泰国第七年(271年),裴秀吃了冷食粉后喝了冷酒而死。四十八岁时,谥号“袁”。裴秀的《龚宇地图》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学的先河。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之父”,还有古希腊著名的制图家托勒密。他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的两颗璀璨的明星。为纪念中国地图学创始人而设立的裴秀奖,是中国地图学界的最高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由于他的杰出贡献,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正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裴休环形山。
浏览量:172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