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罗国器

罗国器

罗国器
罗国器简介资料
罗国器相关文献
郜国的国器郜鼎
郜国的国器郜鼎,春秋战国时期,郜国没能兼并他国成为像后来秦、楚、齐、燕、韩、赵、魏那样的七雄大国
查看全文
案达罗国
地理位置大体上对应于印度现在的安德拉邦。历史安达罗国的佛教遗迹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了安达罗国:阿育王时代,此国藩属于孔雀帝国。阿育王死后,案达罗国独立。此国中的佛教很早就十分昌盛,它不在阿育王派出使团传播佛教的九个边国行列中,这里是佛教大众部中制多部及其支派的根据地。瑜伽行唯识派论师陈那,出身于此。
查看全文
罗国
参考罗国的来源和迁徙何光岳在线版本汨罗历史罗氏由来
查看全文
摩偷罗国
历史释迦牟尼时代,摩偷罗国为阿利安人建立的城市国家,为当时十六大国之一戍洛西那国的首都。在释迦牟尼过世后,逐渐成为西方佛教的重镇,优波鞠多出身于此。是盛极一时的文化中心,后来成为迦腻色迦王的南方之都。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亡国之器
亡国之器【成语意思】:指象箸、玉杯之类的器皿,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用法分析】:亡国之器作宾语;用于书面语。【成语来源】: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贵直》:“亡国之器陈于廷,所以为戒。”【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使用程度】:一般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wángguózhīqì【成语声母】:WGZQ【近似成语】:器宇轩昂:轩昂:精神饱满。形容人精神饱满,风度不凡。器小易盈:原指酒量小。比喻才能小,容易自满。器鼠难投:器:用具。躲在器物旁边的老鼠难以捕捉。比喻坏人有了庇护就难以惩治器满意得:骄傲自大、得意忘形貌。器满将覆:见“器满则覆”。【成语接龙】:亡国之器→器宇轩昂→昂昂不动→动心骇目→目不识书→书香人家→家骥人璧璧坐玑驰→驰声走誉→誉不绝口→口吻生花→花攒锦聚→聚少成多→多管闲事事不有余→余味无穷→穷猿奔林→林寒洞肃→肃然...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罗国阳、罗开玉~罗氏家谱】錾子村~四川省射洪市天仙镇
【罗国阳、罗开玉~罗氏家谱】錾子村~四川省射洪市天仙镇
当时1726年置下现在天仙錾子村产业时,老二罗天贤,老四罗天泽兄弟俩在地广人稀的情况下迎接其父罗应才来此料理家业。其父罗应才与次子罗天贤,老四罗天泽置业后就定居天仙錾子村(罗天贤,罗天泽);老大罗天镜,老三罗天德仍留在南部罗家坝双水井老屋陪随其母梁太君安居乐业。鼻祖罗妙圭,其妻彭氏,始祖罗应才之长子罗天镜,老三罗天德随同母亲梁太君安居四川南充市南部县安仁乡石城村罗家坝双水井(其母梁太君,长子罗天镜,老三罗天德);从此以后罗应才和次子罗天贤,老四罗天泽三人定居现天仙錾子村。   后来,其父罗应才,次子罗天贤,第四子罗天泽,父子三人的坟墓并列埋在同一个地方现在的射洪县天仙镇錾子村老坟嘴;罗应才,罗天贤,罗天泽三人的坟墓有立碑,但罗应才的坟有立碑但找不到了(1910年记载罗应才的坟位置无碑)。罗氏宗支和族规,在宣统二年庚戌年(属狗)1910年冬月五日,由首事:罗国霖,罗开福,有事:罗国秀撰稿,石匠:杨开洪,刻立二碑(罗姓宗支和合族风规)。 首事(罗国霖,罗开福):指出头主管其事的人或头面人物。 有事(罗国秀):突发事故应策应对之人。   “湖广填四川”,在清廷的政策鼓励下,整个康熙年间(1662-1722),来自湖北、湖南、陕西、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云南等地的移民前后达155万人之多。到了雍正时期(1723-1735),由于开始丈量土地,限制人口流入,此时移民潮有所降低。但到了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清廷再次放开限制,前往四川的移民又增加了420万人。                                   【射洪县天仙镇錾子村罗氏辈分】始祖罗应才: “←应→天→艳→思→朝→罗→映→国→开→ 文玉崇先本,承宗德泽长,兴荣家福盛,永远锡洪昌”   →始祖罗应才共有4子:1罗天镜,2罗天贤,3罗天德,4罗天泽 次子罗天贤有2子:1罗艳彰,2罗艳顶 1罗艳彰有3子:1罗思华,2罗思荣,3罗思贵, 1罗思华有3子:1罗朝君,2罗朝文(罗仲,罗海,罗德),3罗朝臣 老四罗天泽有3子:1罗艳清,2罗艳海,3罗艳深
浏览:0
【罗国恩开良开芳~罗氏家谱】錾子村、东岳9村~原系四川省射洪市天仙镇錾子村
【罗国恩开良开芳~罗氏家谱】錾子村、东岳9村~原系四川省射洪市天仙镇錾子村
当时1726年置下现在天仙錾子村产业时,老二罗天贤,老四罗天泽兄弟俩在地广人稀的情况下迎接其父罗应才来此料理家业。其父罗应才与次子罗天贤,老四罗天泽置业后就定居天仙錾子村(罗天贤,罗天泽);老大罗天镜,老三罗天德仍留在南部罗家坝双水井老屋陪随其母梁太君安居乐业。鼻祖罗妙圭,其妻彭氏,始祖罗应才之长子罗天镜,老三罗天德随同母亲梁太君安居四川南充市南部县安仁乡石城村罗家坝双水井(其母梁太君,长子罗天镜,老三罗天德);从此以后罗应才和次子罗天贤,老四罗天泽三人定居现天仙錾子村。   后来,其父罗应才,次子罗天贤,第四子罗天泽,父子三人的坟墓并列埋在同一个地方现在的射洪县天仙镇錾子村老坟嘴;罗应才,罗天贤,罗天泽三人的坟墓有立碑,但罗应才的坟有立碑但找不到了(1910年记载罗应才的坟位置无碑)。罗氏宗支和族规,在宣统二年庚戌年(属狗)1910年冬月五日,由首事:罗国霖,罗开福,有事:罗国秀撰稿,石匠:杨开洪,刻立二碑(罗姓宗支和合族风规)。 首事(罗国霖,罗开福):指出头主管其事的人或头面人物。 有事(罗国秀):突发事故应策应对之人。   “湖广填四川”,在清廷的政策鼓励下,整个康熙年间(1662-1722),来自湖北、湖南、陕西、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云南等地的移民前后达155万人之多。到了雍正时期(1723-1735),由于开始丈量土地,限制人口流入,此时移民潮有所降低。但到了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清廷再次放开限制,前往四川的移民又增加了420万人。                                   【射洪县天仙镇錾子村罗氏辈分】始祖罗应才: “←应→天→艳→思→朝→罗→映→国→开→ 文玉崇先本,承宗德泽长,兴荣家福盛,永远锡洪昌”   →始祖罗应才共有4子:1罗天镜,2罗天贤,3罗天德,4罗天泽 次子罗天贤有2子:1罗艳彰,2罗艳顶 1罗艳彰有3子:1罗思华,2罗思荣,3罗思贵, 1罗思华有3子:1罗朝君,2罗朝文(罗仲,罗海,罗德),3罗朝臣 老四罗天泽有3子:1罗艳清,2罗艳海,3罗艳深
浏览:0
【罗国和开贤开选~罗氏家谱】2队錾子村~四川省射洪市天仙镇
【罗国和开贤开选~罗氏家谱】2队錾子村~四川省射洪市天仙镇
当时1726年置下现在天仙錾子村产业时,老二罗天贤,老四罗天泽兄弟俩在地广人稀的情况下迎接其父罗应才来此料理家业。其父罗应才与次子罗天贤,老四罗天泽置业后就定居天仙錾子村(罗天贤,罗天泽);老大罗天镜,老三罗天德仍留在南部罗家坝双水井老屋陪随其母梁太君安居乐业。鼻祖罗妙圭,其妻彭氏,始祖罗应才之长子罗天镜,老三罗天德随同母亲梁太君安居四川南充市南部县安仁乡石城村罗家坝双水井(其母梁太君,长子罗天镜,老三罗天德);从此以后罗应才和次子罗天贤,老四罗天泽三人定居现天仙錾子村。   后来,其父罗应才,次子罗天贤,第四子罗天泽,父子三人的坟墓并列埋在同一个地方现在的射洪县天仙镇錾子村老坟嘴;罗应才,罗天贤,罗天泽三人的坟墓有立碑,但罗应才的坟有立碑但找不到了(1910年记载罗应才的坟位置无碑)。罗氏宗支和族规,在宣统二年庚戌年(属狗)1910年冬月五日,由首事:罗国霖,罗开福,有事:罗国秀撰稿,石匠:杨开洪,刻立二碑(罗姓宗支和合族风规)。 首事(罗国霖,罗开福):指出头主管其事的人或头面人物。 有事(罗国秀):突发事故应策应对之人。   “湖广填四川”,在清廷的政策鼓励下,整个康熙年间(1662-1722),来自湖北、湖南、陕西、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云南等地的移民前后达155万人之多。到了雍正时期(1723-1735),由于开始丈量土地,限制人口流入,此时移民潮有所降低。但到了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清廷再次放开限制,前往四川的移民又增加了420万人。                                   【射洪县天仙镇錾子村罗氏辈分】始祖罗应才: “←应→天→艳→思→朝→罗→映→国→开→ 文玉崇先本,承宗德泽长,兴荣家福盛,永远锡洪昌”   →始祖罗应才共有4子:1罗天镜,2罗天贤,3罗天德,4罗天泽 次子罗天贤有2子:1罗艳彰,2罗艳顶 1罗艳彰有3子:1罗思华,2罗思荣,3罗思贵, 1罗思华有3子:1罗朝君,2罗朝文(罗仲,罗海,罗德),3罗朝臣 老四罗天泽有3子:1罗艳清,2罗艳海,3罗艳深
浏览:3913
【罗国伦罗福英~罗氏家谱】东岳4村3队~四川省射洪市
【罗国伦罗福英~罗氏家谱】东岳4村3队~四川省射洪市
浏览:0
居和堂简氏族谱 : 德润祖第八房贵信公派下国器公支派
原书: [台湾南投] : 泰扬印刷, 民国84[1995]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台湾省姓氏研究学会 始祖 : 简师甫. 以谥为简氏. 洪源一世祖 : (宋) 简会益,号万五郎. 自江西临江迁福建建宁,后迁上杭蓝路口. 张窖开基始祖(9世) : 简德润,字敬居,谥四先生. 祖籍福建上杭,迁漳州府南靖县永芳里三传社张甲总会书洋坪. 注 : 德润公下分八房,本谱为第八房贵信公派下国器公支派之谱系资料. 八房二世祖 : 简贵信,谥十二郎,官名张班. 支祖(12世) : 简国器. 分房祖(14世) : 简克明. 国器公之孙. 下有三子 : 简文显(大房) ; 简文光(二房) ; 简文材(三房). 散居地 : 台湾省南投县草屯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1.23世王国宝位下王玉如, 王成海公派道兴公子王达盛-26世国器位下顺卿子平系 (258-478页), v 1, 约183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约1835年. 存2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本谱不分卷, 残缺严重, 仅存2卷, 存王国宝位下王玉如, 王成海公派世系起. 散居地 : 中国.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