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继世堂洪氏家传(台湾省彰化县)

继世堂洪氏家传(台湾省彰化县)

始祖成孔,清代人。始迁祖振省,号吉庆,清代移居台湾。后裔散居彰化县秀水乡等地。记事至1969年。
继世堂洪氏家传(台湾省彰化县)简介资料
继世堂洪氏家传
彰化
一册
稿本
台湾省
线装
继世堂洪氏家传(台湾省彰化县)相关文献
洪氏堂三瑞堂
洪氏堂三瑞堂,三瑞堂三瑞堂乃南宋著名忠臣忠宣公洪皓洪氏一脉之世家堂号.洪皓,字光弼,江西饶洲(
查看全文
洪村洪氏宗祠光裕堂
洪村洪氏宗祠光裕堂,洪村的洪氏宗祠名为“光裕堂”,始建于明朝中叶,曾在清康熙、道光年间两度重修。祠堂
查看全文
金A洪氏祠堂
金A洪氏祠堂,提起金华开发区金西区块的古村旅游、古建筑群,如今声名远播的自然是寺平古村,徽派建
查看全文
国家传统村落,柳茹村贡氏祠堂
柳茹贡氏宗祠,位于村北,坐北朝南,七开间三进(耳间为族用),占地1025平方米,建筑面积586平方米。堂号初名为“秀野堂”,后改名为“萃涣堂”。始建于南宋嘉泰三年(1203年),由五世祖忠信公发起建于村南南庵;南宋咸淳四年(1268年),由九世祖友鹿公增修;元大德四年(1300年),由九世祖震、士珍、文宝、用和等公组织主建;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宗祠颓败,直到明洪武四年(1371年),由十二世祖仓支、原善、国浩、士常、珏公等发起重新修葺之;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由十二世祖补盖公章率族人重新修之,直到永乐三年(1405年)四月落成,前后共花了7年多时间。明万历年(1590年),由十八世孙西桥公首倡其议,将南庵贡祠司迁至村北爱樨公奉献之地,重建贡氏宗祠,至此宗祠易址前后历八百多年沧桑。贡氏宗祠前有庭院照壁,其上镌有苍劲有力的“黎阳世家”四字,两个大门分开在东西边围墙上,成拱形圆...
查看全文
卞氏祠堂一一继序堂
继序堂是卞氏南京高淳祠堂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洪闽矞系族谱累集
原书: [台湾 : 编者], 民国73[1984]立. 全1册(22页) : 世系表. 始祖 : (清) 洪闽. 原籍福建泉州南安县,1830年渡台. 闽公下四子 : (清末) 洪魁,谥智成 ; 洪良(一传后止) ; 洪景 ; 洪加和. 此谱主要为长房魁公之后系资料. 散居地 : 台湾省台北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洪氏昭穆
原书: 写本, 民国50[1961]. [67]面 : 世系表. 始祖 : (唐末) 洪朝奉公. 散居地 : 福建省; 台湾省等地.
浏览:100
洪氏族谱
原书: [台湾 : 出版者不详], 民国47[1958]序. 1册(200页) : 世系表, 肖像. 始祖 : (宋) 洪仁璲,讳麟 台湾始迁祖 : (清) 洪秉正 ; 洪育德等 散居地 : 台湾省南投县草屯镇, 台中县雾峰乡, 及彰化县等地.
浏览:0
洪氏族谱
受姓始祖 : 垂公为放勋共工而国于共以国为氏后改共为洪氏. 始祖: 洪宗翰字文长(宋) 台湾始迁祖 : 各支各派均有其迁台始祖约数10人于明末清初迁台. 散居地 : 台湾省南投县彰化县台中县台南县等地. Also available on microfilm and digital images.
浏览:0
洪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南投县 : 重修洪氏族谱编辑委员会, 1994(台中市 : 信成文具印刷承印). 1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收藏所: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源流 : 垂公. 勾龙之子,神农之后. 佐唐虞,官为共工,国于共城(今河南辉县),以为氏. 至汉季,子孙避仇于益水,改姓为洪. 居沙州之炖煌. 远祖 : 洪士会. 自炖煌迁吴. 始祖 : (宋) 洪仁璲,讳麟,号介疗. 仁璲为其字. 祥符间进士,汴京左卫录事参军转承事郎,大理寺评. 前兴元年调知长泰. 四大房祖(19世) : 洪旋山 ; 洪和苍 ; 洪昆山 ; 洪存政. 皆为三派公之子. 此谱所含派祖 : 洪和苍,名宁,字存省,谥考盘(19世) ; 洪性植,讳咸官,字毛蟹(25世) ; 洪阳明,讳朝,号且光(26世) ; 洪志忠,讳穆(26世). 渡台祖 : (清) 洪秉正,讳祖. 阳明公第三子. 嘉庆十五年由漳浦举家渡台. 另渡台祖 : 洪育德,讳养. 志忠公第三子,由漳州漳浦县渡台. 散居地 : 福建省漳浦县; 台湾省南投县等地.
浏览:0
洪氏族谱
受姓始祖 : 垂公为放勋共工而国于共以国为氏后改共为洪氏. 始祖: 洪宗翰字文长(宋) 台湾始迁祖 : 各支各派均有其迁台始祖约数10人于明末清初迁台. 散居地 : 台湾省南投县彰化县台中县台南县等地. Also available on microfilm and digital images.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