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浦城陈氏家谱四卷(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

浦城陈氏家谱四卷(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

始迁祖邦植,宋代人,别号河南居士,行廿一。书名据版心、书签题。
浦城陈氏家谱四卷(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简介资料
浦城
集贤堂
1917年
九四
1917
民国
木活字本
线装
相关人物
浦城陈氏家谱四卷(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相关文献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范滔
范滔唐大顺二年(891年)生,浦城下沙村人。闽王登位,范滔为浦城左先锋将。时逢吴播叛逆,范滔奔赴击溃吴播军,以功任上左厢虞侯。闽永隆二年(940年),越军10万攻建州,并重兵围浦城西岩山达4个多月,范滔采取“昆阳之战”、“常山之阵”的战法,大败越军,以战功担任保胜西岩指挥使。后投南唐。南唐升元六年(942年),任信州(今江西上饶)左先锋实职指挥使。次年,又迁江州(今江西九江)左神威军第三指挥使。南唐保大二年(944年),先在建阳战败殷军,攻破西岩洞寨,进而向建州发起攻击,战退水陆两路殷军,夺水南大寨,升为殿直指挥使。保大四年(946年),吴越占领福州,他被任命为浦城静边、保胜、弓拏诸指挥军使。保大六年(948年),在抚州(今属江西)任在城诸指挥军使、职右军散押衙、昭武军(治所今邵武)在城诸指挥都军头虞侯,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保大八年(950年)十一月在抚州病...
查看全文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张式
张式(989-1050),字景则,宋代福建浦城人。宋天禧三年(1019)进士,为将乐县主簿。将乐县有所坑冶,矿工税课没有缴清,被拘押几百人。张式到任分别贫富调整税额,富者多出,贫者少出,经过调整,课税0完成。后调任祥符(今河南开封)尉。赵稹到并州(今山西太原)为将,招聘他为判官。历任许州(今河南许昌)、饶州(今江西波阳)判官,再升为知洺州(今河北永年东)、虔州(今江西赣州)。三司下檄文要虔州输市绢10余万匹。张式除应交数额外,余数拒付。再改知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寿州(今安徽寿县),再召为开封府推官。后宫有人私自为佛寺购置田产,张式上疏劝谏,才停止置办。时西夏王赵元昊叛乱,朝廷要动员百姓出资或强迫富户出钱,张式力谏。后出知岳州卒。
查看全文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章谊
章谊字宜叟,浦城人。生于宋元丰元年(1078年)。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历任漳、台二州教授,杭州通判。高宗南渡,召为仓部员外郎,不久召为驾部外郎迁殿中侍御史。章谊不避权贵,遇事敢言,献战守四策。绍兴二年(1132年),任大理寺卿,不久,升为权吏部侍郎、刑部侍郎兼详定三司敕令、徽猷阁直学士、枢密都承旨。绍兴四年(1134年),金派使臣要求遣还所俘刘豫的部属,并提出划河南正阳西南地给刘豫。宋高宗想派参知政事席益使金,席借母老推辞,荐章谊。章谊闻命,虽母亦病而无难色,诫家人勿使母知,奉命使金,与完颜宗翰(粘罕)等论事,不少屈。绍兴五年(1135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温州。是岁大旱,米价腾贵,章谊采用刘晏招商之法,设粮米市场,招引各地粮商,使米价渐趋平稳。绍兴六年(1136年)移守平江。高宗将临,供给繁多,章谊处置皆得其宜。召对,赐带笏。次年,章谊复为户部尚书,奏营田谏。绍兴七年(1137年)...
查看全文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雷丰
雷丰字少逸,浦城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生。父雷逸仙,精通医学,擅长治瘟病、时症。雷丰自幼从父行医,继承家学,钻研《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著作,借鉴历代名医经验,结合数十年临床实践,于光绪八年(1882年)撰成《时瘟论》8卷,记述时病72种,各种时病治疗方案67条,附论13则,临床医药87例,附验方105首。书中详尽地介绍诸种时令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症状及方剂。刊行后,受医家推崇,民家亦多有购置珍藏。1954年,绵章书局石印线装本。195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印本。196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又根据光绪十年(1884年)雷慎修堂本校勘印行。雷丰医道驰名闽浙,一生治愈不少病人,培养出一批高徒。后徙居浙江衢州。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去世。其子雷大震及学生江诚、程子曦等,医术亦颇闻名。
查看全文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吴育
吴育字春卿,浦城人,生于宋景德元年(1004年)。吴育少时勤奋好学,天圣五年(1027年),登进士甲科,授大理评事,迁寺丞。历知临安、诸暨、襄城等县。宋宗室有一支子孙多葬襄城,派有宦官管理,每因祭、葬事骚扰百姓。吴育奏请朝廷规定,以后祭葬所需,均由官府给费,不得扰民。宦官往往夜间叩门,要县衙派给牛车,多被吴育拒绝。此后,宗室子弟外出打猎游乐,不敢侵害百姓。景祐元年(1034年),吴育应“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试,取入三等。擢为著作郎,直集贤院,出为苏州通判。还朝后,派知太常礼院。宝元元年(1038年),为右正言,改任三司判官和盐铁判官。旋复任右正言。时值元昊称帝建西夏国,宰相张士逊主张出兵讨伐,朝议也多轻视西夏。吴育独持异议。战事久而无功,反损几员大将,宋朝廷只好封元昊为西夏国王。庆历元年(1041年),升吴育为起居舍人,进封翰林学士,累迁礼部郎中。庆历三年(1043年),西夏与契丹交战,...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鳌头陈氏史料简编
原书: [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 1994年. 1册(31页) : 世系表. 始祖 : (宋元之际) 陈欤,六郎公. 原籍光州固始县,南宋末来安海定居. 房祖(3世) : (明) 陈得玄,字以善(长房) ; 陈质冲,字文凤(二房) ; 陈质彬(三房). 皆为十二郎公之子. 长房下支祖(17世) : (清) 陈锡果,字君辉,号庆直,名妈力 ; 陈锡彩,字君烈,号庆宣,名炮官 ; 陈锡圭,字君胜,名坚 ; 陈锡枳,字橉枳 ; 陈锡显,字君好,号庆谟,名尾官 ; 陈锡康,字君才,号庆信,名嗡光 ; 陈锡耀,字君亲,号庆辉,名彩官 ; 陈锡富,字君书,号庆惠,名贵随. 二房下支祖(14世) : 陈志崇,字尔承,号烈德,名月琴 ; 陈志义,字尔信,号诚德,名演. 昭穆 : 士胤元志立 国锡清权炎 增铭游桢灿 堆锦瀛树烟 塘钟沛松炤 培钩汉柳焕. 散居地 : 福建省晋江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100
颖川殿前陈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厦门殿前 : 继周堂编纂, 2001年. 1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宜兰市问心斋. 受姓祖 : 妫满. 受封于陈都宛邱,以奉舜祀,国号陈,子孙遂以国为姓. 颖川宗祖 : 陈实,字仲弓,谥文范. 为太丘长,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县. 南陈远祖 : (唐) 陈忠,字中鄂,谥鄂国公. 原籍陕西京兆府万年县,后主叔宝政乱,避江西饶州府. 子陈邕,唐中宗神龙出进士,入闽后定居漳州. 厦门始祖 : 陈夷则 ; 陈夷锡. 兄弟俩由同安渡海厦门岛. 支祖 : (北宋) 陈宝. 自浦园开基殿前. 散居地 : 福建省厦门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福建诏安太平镇白叶陈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0年翻印.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 开漳始祖 : (唐) 陈政,字一民,号素轩. 克耕公之子. 原籍河南光州固始. 高宗二年泉潮间蛮乱,恭维统领南行军总管,出镇绥安. 白叶始祖 : 陈天福,讳庙,字治朝,行十九. 君寿公第三子. 昭穆(5世起) : 祖泽光华绍有虞 振承助世序雄图 相传海国刘芳远 声启南天达上都 尚和日居泰 兴朝茂成章 君恩原宠锡 咨尔益熙昌. 散居地 : 福建省诏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颍川开漳陈氏云霄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9年编纂, 2005年再版. 1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人像. 收藏所 : 宜兰市问心斋. 受姓始祖 : 胡公满. 武王灭商后建立周朝,封满以陈国,卒谥胡公. 颖川远祖 : 陈实,字仲弓,谥文范. 为太丘长,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县. 开漳宗祖 : 陈政,字一民,号素轩. 任朝议大夫岭南南行军总管,由光州移漳州,为开漳之祖. 始祖 : 陈元光,字庭炬,号龙湖. 职任政议大夫,为国捐躯,封开漳圣王. 浯田支祖 : (明) 陈学道. 云霄祖 : 陈伯颜. 散居地 : 福建省云霄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100
中华陈氏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中国淮阳陈胡公文化研究会], 2000年修. 合2册 : 插图, 肖像. 一世祖 : 陈胡公. 生二子 : 申 ; 相,又名林. 田齐支祖(12世) : 陈完,字敬仲. 厉公跃之子. 生三子: 陈穉,字孟夷(居福建省德化县) ; 陈愿 ; 陈尚. 陈留支祖(17世) : 陈留. 哀公次子. 居河南省开封县陈留镇. 襄山支祖(18世) : 陈惠. 师公次子. 生一子: 陈柳. 河阳支祖(20世) : (周) 陈亢,字子禽. 柳公之孙. 生二子: 陈德 ; 陈瑶. 户牖支祖(21世) : (周) 陈衍. 愍公长子. 生二子: 陈琏 ; 陈屿. 浚仪支祖(21世) : 陈全温,谥文子,浚仪大夫. 愍公次子. 生一子: 陈班. 浮光支祖(42世) : 陈孟琏. 全温公21世孙. 居河南固始浮光. 生一子: 陈宗尧. 颖川支祖(49世) : 陈实,字仲弓,谥文范. 孟琏公7世孙. 下二子: 陈纪,字符方,又称至德 ; 陈谌,字季方. 户牖支南朝分支祖(57世) : 陈康之,号伯绥,字子章. 实公8世孙. 生二子: 陈霸始 ; 陈霸先,字兴国,又字西明(生二子: 陈蒨,字子华,居漳州 ; 陈顼,字绍世). 户牖支南陈分支(59世) : (唐) 陈忠. 范公之子. 徙闽漳州南厢山. 生一子: 陈邕. 浚仪支开漳分支(60世) : (唐) 陈政,字一民,谥忠肃. 全温公39世孙. 由河南固始徙闽南. 生一子: 陈元光,字廷炬,号龙湖. 南朝分支下义门支祖(69世) : 陈伯宣,字伯(又为阔),号希夷. 南朝分支霸先公11世孙. 居江州义门. 生三子: 陈以檀,字用村 ; 陈以德 ; 陈以礼. 浙江温州支祖(85世) : (宋) 陈傅良,讳君举,号止斋. 颖川支谌公35世孙. 生二子: 陈师彻 ; 陈师朴. 散居地 : 福建省漳州市, 厦门市, 及全中国各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脊题编目. 书名页题 : 中华陈氏大族谱概略
浏览:100
陈氏宗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5年重修. 2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不全,仅含陈忠公1-25世世系. 总卷数,修谱人名等资料不详. 外纪一世祖 : 虞幕,名轩辕,帝号黄帝. 内纪一世祖 : (东汉) 陈实,字仲弓,谥文范先生. 灵帝时为闯喜令. 河南一世祖 : (唐) 陈忠,字本恕. 居开封万年县,今洪固乡胄桂里. 茗岙始祖(4世) : 陈照远,字文翰. 夷实公长子. 由钱塘徙温州永嘉南溪小源茗岙. 生三子 : 陈居简 ; 陈居安 ; 陈居敬,字尚恭. 瑞安长桥始祖(4世) : 陈照文,字文涛. 夷实公三子. 子孙析置西河,大源芙蓉等地. 生二子 : 陈居静,字尚廉 ; 陈居清. 大源芙蓉始祖(9世) : 陈拱,字秉枢. 居静公4世孙. 自瑞安长桥迁往大源芙蓉. 子孙析置云霓,中堡,党溪,五漱,水心等地. 牙乡平山派祖(9世) : 陈仲桧,字省华. 居敬公4世孙. 迁居17都牙乡平山. 菇溪底派祖(13世) : (宋) 陈巨珍,字惟杰, 迁居菇溪底尚仁. 仲槐公之4世孙. 茗岙旧宅派祖(13世) : 陈安愈. 碧莲派祖(13世) : 陈安道. 自茗岙迁居碧莲. 子孙析置乐清白石,应坑,坦下等地. 后冈派祖(13世) : (宋) 陈徽,字以载. 子孙析置上戌,下郑,菇溪白岩头,海门,峰山等地. 前冈派祖(13世) : 陈衢. 鹤溪派祖(11世) : 陈椷. 子孙析置永临八里村等地. 白泉岭前祠派肇祖(13世) : (宋) 陈灏,号芳泉,行五. 旦公之子,居敬公之后裔. 居小源白泉. 生四子 : 陈慧翁 ; 陈仁翁 ; 陈智翁 ; 陈敏翁. 白泉大房派(14世) : (宋) 陈慧翁. 下分后宅,东宅,瑞安沈岙,郡城,上湖乡蟠凤,灯笼浃,上戌雅漾等派. 白泉二房(14世) : (宋) 陈仁翁. 下分福建漳州,泉州后坡南安,瑞安董田,温州帆游固义里,林溪桥头等派. 白泉三房(14世) : (宋) 陈智翁,字良庆,号修明.子孙析置湛江市太平镇,遂溪; 南海文昌县等地. 白泉四房(14世) : (宋) 陈敏翁,字良友,号孟学. 居郡城谢池巷.子孙析置永嘉楠溪东岸,仰义等地. 菇溪三派祖(17世) : 陈永真(孟房派,居桥豆底陈上洞垟地黄垟) ; 陈永元(仲房派,居下园街) ; 陈永进(季房派,居桥豆外陈溪西竹岙大竹山尚仁). 白泉后祠派祖(17世) : 陈素,字槐甫. 子孙析置青田下岭;鹤溪永临八里,上塘前村;菇溪底塘川等地. 白泉前祠东宅(17世) : (宋) 陈约. 子孙析置青田白门外黄垟; 江北前牌;安固白门;永临阮山梅岙等地. 名类(17-25世) : 元仁运德大善公克守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嘉县,青田县,丽水县 ; 广东省 ; 福建省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 : 颖川郡白泉陈氏宗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