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重庆市丰都县高家镇粉场坝蒋氏宗派班辈表

重庆市丰都县高家镇粉场坝蒋氏宗派班辈表

重应君大德,必怀学仲成,宗泽宜世守,和顺锡天心,克绍光前智,永正尔家声
重庆市丰都县高家镇粉场坝蒋氏宗派班辈表相关文献
蒋氏之期思镇
蒋氏之期思镇,期思镇位于淮滨县东南16公里处,距商业重镇三河尖镇50公里。居于大别山北麓,淮水
查看全文
重庆市-璧山区蒋恢纶
蒋恢纶(生卒年不详),清代璧山县依里一甲垣墙口(今重庆市璧山县大路龙门溪)人。始祖蒋明现公世代居住在贵州,直到死时,祖母曹氏正值明末清初,大乱才平定,于是带着儿子蒋朝仲公来到四川,落脚地即户籍属于巴县祥里七甲,现在划拨为璧山县依里一甲。地名叫垣墙口,都是当时的插占地。祖父蒋仕海;父蒋仕海。恢纶道光甲午科进士及第,勤俭操守,家业兴发,抚育二子,皆有作为。长子勲元,字屏周,号东来,先报捐府经历,加捐同知衔,分发贵州,署贞丰州知州;次子翊元,字藩周,号襄平,秉性正直,待人忠厚,捐重赀慷慨不吝。孙蒋蔚起,字秦峰,岁贡生;蒋蔚亭。曾孙蒋勋元、蒋翊元、蒋茂元。
查看全文
重庆市-合川区蒋璧芳
蒋璧芳(生卒年不详),字辑亭、名道成,清代合州(今重庆合川市)人。出身卑微、家境贫寒,少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在母亲的谆谆教诲下,璧芳勤奋刻苦,饱读诗书。清咸丰己末年(1859年)中乡试举人。清同治十三年甲戌科(1874年)第2甲37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官至学政主考。是他收入《四库全书》《上密奏疏》之文;是他弹劾权奸误国给慈禧太后上的“密奏”,更是少有人知名文。光绪十年(1884年)夏,身在京城的蒋璧芳突然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随即回家奔丧。两个月后,当他冒着酷暑长途跋涉赶回合州老家时,母亲坟头已经长满了青草。璧芳肝肠寸断,悲痛万分。他责怪自己有母不侍,贪恋功名仕途,碌碌无为,空有一腔抱负,结果却落得个不忠不孝的结局。璧芳撰写了一副《悼母联》,一来反省自己的“官场遭遇”,二来表达自己对慈母的哀悼之情:有母不侍,恋此渺渺微官,拜别七年,回首京华真梦梦;闻丧即奔,归从茫茫大海,
查看全文
丰都县
历史东汉和帝永元二年(90年),分枳县地置平都县,治所倚平都山(名山),所以得名;三国蜀汉延熙十七年(254年),平都县并入临江县(今忠县),属益州巴郡;隋朝恭帝义宁二年(618年),自临江县分出置丰都县,隶临州;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改名酆都县,隶重庆府忠州;1958年复改为丰都县。文化都被认为是鬼城是由于它的“酆”字与罗酆山的关系,陶弘景《真诰》说,在中国的北面有一处神秘荒芜之地称为“罗酆山”,该地被认定为亡灵的归宿。后来,经道教、佛教和民间信仰各种奇异传说互相移植,相传平都神丹真君阴长生、西城宗道真君王方平在四川酆都得道,乡民以其姓氏,树立“阴王”大纛,后人误将“阴王”作“阴间之王”解释,自此,世人误把四川酆都的“酆”字与罗酆山的“酆”字混为一谈,遂把酆都定为鬼城,又有“阴曹地府”一说。区划人口行政区划辖30个乡镇街道、344个村、26个居委会。街道:三合街道、名山街道镇:虎威...
查看全文
银氏班辈
广西罗城县银姓班辈:文章亨道法,志大粹恩廷;济佩如良玉,安敦应景星;邦家恒富有,世代兆咸宁;运化连庚甲,立朝启丙丁;致重惟三品,怀奇自耀灵;期遵宜守素,欲显贵明经。湖南省邵阳县银姓班辈:才仲克循礼,志信廷祖世,应友时逢泰,和运际醇熙,道庆明良裕,宏宣德化心,体健昭翊赞,嘉会策元勋。四川宜宾南溪银姓班辈:青十财进,仲良信礼;志贵谦学,祖世应有;时逢太和,运际洪禧;敦本培远,怀仁思义;崇德象贤,章成道立。广西南宁横县平朗乡飞洒村:桂敬能油,佑有志发,启高钟胜,朝承荣焕,均镇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