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曹魏政权奠基人)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瞒,旧姓夏侯,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奠基者和主要缔造者。曹操在世时官至汉丞相,爵至魏王;去世后,谥号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简介资料
155 年
太祖
220年03月15日
高陵
曹操相关文献
曹操
人物简介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奠基者和主要缔造者。曹操在世时官至汉丞相,爵至魏王;去世后,谥号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人物生平出身曹操出身宦官家族,养祖父是宦官曹腾,历侍四代天子,汉桓帝时封为费亭侯。父亲曹嵩是曹腾养子,汉灵帝时官至太尉。《三国志》记载曹操远祖是汉代初期的相国曹参,但裴松之注曰:“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于惇为从父兄弟”,曹操身世众说纷纭。曹操少时机警过人,通权谋机变,行为放荡不羁,不为世人看重。只有桥玄、何颙、李瓒和王俊认为曹操是非常之人,将来一定会安定天下。当时曹操还默默无闻,桥玄建议曹操去结交当时的名士许劭,以提高名望。于是曹操就去拜访许劭,向他询问说:“我是怎样的人?”许劭鄙视曹操的为人,不肯回答,曹操找到机会威...
查看全文
曹操传——曹操遗嘱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阳城中头痛发作,眼前昏天黑地,无法走路。在这苦痛中,孙权把关羽的人头送来了,随人头而来的还有孙权的一封信。孙权在信中说:曹大王啊,我现在向你称臣,你应该称帝了。 曹操大叫起来:“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当烤鸭放在炉子上烤啊!” 他的将军们都对曹操这句话很不明白,在他们看来,连江东的孙权都俯首称臣了,那咱们就该顺应天命,称帝得了。 夏
查看全文
曹操传——曹操被投资
? 曹操之所以回陈留,一方面是因为这是他们曹家(夏侯家)大本营,在家门口做事总是容易些;另一方面则是,他老爹曹嵩半年前被董卓免了官职,跑回陈留来清点财产,准备搬家到山东琅玡。用曹嵩的话说就是,董卓这样搞下去,中原迟早大乱,赶紧躲起来为好。 曹操拦住老爹说:“大丈夫遇到问题,不能只想着躲避,天下如果真的糜烂,谁都躲不过,不如直面问题,尽力把它解决。”
查看全文
曹操传——曹操烧信
? 袁绍逃回冀州后,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马上稳定后方,防御曹操。曹操并没有对他进行灭绝性的追击,因为曹操的力量也已经用尽。袁绍虽然有了喘息之机,但和当初被曹操打败的袁术一样,袁绍再也没有力量挑战曹操了。 他做的第二件事,就是让人把监狱里的田丰请出来,他要见田丰。 狱卒高兴地给田丰开锁,恭喜他说:“您这回可发达啦,当初您就预料到主子如果不执行您的计划,
查看全文
曹操传——丞相曹操
? 公元207年末,曹操回到邺城,几天后就去了许昌。近几年,曹操一直在不停地经营邺城,试图将其营造成自己光辉的大本营。而许昌,在曹操眼中仍然很重要,因为皇帝在那里。所以每次凯旋,无论事务多么繁忙,曹操都要去许昌搞庆功大会。 每次,皇帝刘协和全体官员都向他热烈祝贺。这一次,庆祝大会的规格异常高。刘协亲自举着酒杯到曹操面前,祝贺他光复了北中国,也祝贺他赢得
查看全文
曹操相关标签
东汉军阀
曹魏政治人物
220年逝世
汉朝诗人
亳州人
汉朝外戚
东汉太守
东汉官员
155年出生
东汉司空
三国志立传人物
三国人物
东汉县令
曹姓
曹魏军事人物
曹魏追尊皇帝
曹魏君主
曹魏皇帝
曹魏皇上
政治家
帝王
诗人
书法家
家族谱大览
金华协和曹氏宗谱 [文8卷,系图10卷,行传2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5[1926]十七修. 合40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受姓祖 : (周) 振铎. 文王子,封曹为曹叔,后以国为氏. 郓州远祖 : (汉) 曹操,字孟德. 始祖 : (唐宋之际) 曹光远,字德威,行七. 晃公次子,任杨州司录. 因避五季乱,由东平南迁至婺之金华. 协和始迁祖(13世) : (元明之际) 曹志,字伯康,行智二,号拱和居士. 志公下五子 : (元明之际) 曹仕老,字宏敬,行本二(西宅祖) ; 曹俨老,字子和,行本三(东宅祖) ; 曹爱老,讳道爱,字叔诚,号眉亭,行本六 ; 曹佑老,行和一,即本七(早卒) ; 曹道佺,行和二,即本八(早卒). 道爱公下房祖(16世) : (明) 曹廷,字仲华,行容十五(八分祖) ; 曹廵,字仲守,行容十九(轩房祖) ; 曹玘,字仲璧,行容十七(丁房祖). 行字 : 庆润智本俊 容初厚元斌 忠显文章盛 经纶浩晁英 魁端敬廉肃 雍熙德慎清 明良成晋会 道义正隆典 久远益彰裕 恒升千万春. 表字 : 元伯叔友 仲景公文 子汝君彦 良若甫卿 尚希有用 司大克成 时维守正 可以继承 光宗耀祖 邦国允新 助佐朝廷 世际隆平. 散居地 : 浙江省金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金华协和曹氏宗谱 [文8卷,系图10卷,行传2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5[1926]十七修. 合40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受姓祖 : (周) 振铎. 文王子,封曹为曹叔,后以国为氏. 郓州远祖 : (汉) 曹操,字孟德. 始祖 : (唐宋之际) 曹光远,字德威,行七. 晃公次子,任杨州司录. 因避五季乱,由东平南迁至婺之金华. 协和始迁祖(13世) : (元明之际) 曹志,字伯康,行智二,号拱和居士. 志公下五子 : (元明之际) 曹仕老,字宏敬,行本二(西宅祖) ; 曹俨老,字子和,行本三(东宅祖) ; 曹爱老,讳道爱,字叔诚,号眉亭,行本六 ; 曹佑老,行和一,即本七(早卒) ; 曹道佺,行和二,即本八(早卒). 道爱公下房祖(16世) : (明) 曹廷,字仲华,行容十五(八分祖) ; 曹廵,字仲守,行容十九(轩房祖) ; 曹玘,字仲璧,行容十七(丁房祖). 行字 : 庆润智本俊 容初厚元斌 忠显文章盛 经纶浩晁英 魁端敬廉肃 雍熙德慎清 明良成晋会 道义正隆典 久远益彰裕 恒升千万春. 表字 : 元伯叔友 仲景公文 子汝君彦 良若甫卿 尚希有用 司大克成 时维守正 可以继承 光宗耀祖 邦国允新 助佐朝廷 世际隆平. 散居地 : 浙江省金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金华协和曹氏宗谱 [文8卷,系图10卷,行传2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5[1926]十七修. 合40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受姓祖 : (周) 振铎. 文王子,封曹为曹叔,后以国为氏. 郓州远祖 : (汉) 曹操,字孟德. 始祖 : (唐宋之际) 曹光远,字德威,行七. 晃公次子,任杨州司录. 因避五季乱,由东平南迁至婺之金华. 协和始迁祖(13世) : (元明之际) 曹志,字伯康,行智二,号拱和居士. 志公下五子 : (元明之际) 曹仕老,字宏敬,行本二(西宅祖) ; 曹俨老,字子和,行本三(东宅祖) ; 曹爱老,讳道爱,字叔诚,号眉亭,行本六 ; 曹佑老,行和一,即本七(早卒) ; 曹道佺,行和二,即本八(早卒). 道爱公下房祖(16世) : (明) 曹廷,字仲华,行容十五(八分祖) ; 曹廵,字仲守,行容十九(轩房祖) ; 曹玘,字仲璧,行容十七(丁房祖). 行字 : 庆润智本俊 容初厚元斌 忠显文章盛 经纶浩晁英 魁端敬廉肃 雍熙德慎清 明良成晋会 道义正隆典 久远益彰裕 恒升千万春. 表字 : 元伯叔友 仲景公文 子汝君彦 良若甫卿 尚希有用 司大克成 时维守正 可以继承 光宗耀祖 邦国允新 助佐朝廷 世际隆平. 散居地 : 浙江省金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金华协和曹氏宗谱 [文8卷,系图10卷,行传2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5[1926]十七修. 合40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受姓祖 : (周) 振铎. 文王子,封曹为曹叔,后以国为氏. 郓州远祖 : (汉) 曹操,字孟德. 始祖 : (唐宋之际) 曹光远,字德威,行七. 晃公次子,任杨州司录. 因避五季乱,由东平南迁至婺之金华. 协和始迁祖(13世) : (元明之际) 曹志,字伯康,行智二,号拱和居士. 志公下五子 : (元明之际) 曹仕老,字宏敬,行本二(西宅祖) ; 曹俨老,字子和,行本三(东宅祖) ; 曹爱老,讳道爱,字叔诚,号眉亭,行本六 ; 曹佑老,行和一,即本七(早卒) ; 曹道佺,行和二,即本八(早卒). 道爱公下房祖(16世) : (明) 曹廷,字仲华,行容十五(八分祖) ; 曹廵,字仲守,行容十九(轩房祖) ; 曹玘,字仲璧,行容十七(丁房祖). 行字 : 庆润智本俊 容初厚元斌 忠显文章盛 经纶浩晁英 魁端敬廉肃 雍熙德慎清 明良成晋会 道义正隆典 久远益彰裕 恒升千万春. 表字 : 元伯叔友 仲景公文 子汝君彦 良若甫卿 尚希有用 司大克成 时维守正 可以继承 光宗耀祖 邦国允新 助佐朝廷 世际隆平. 散居地 : 浙江省金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金华协和曹氏宗谱 [文8卷,系图10卷,行传2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5[1926]十七修. 合40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受姓祖 : (周) 振铎. 文王子,封曹为曹叔,后以国为氏. 郓州远祖 : (汉) 曹操,字孟德. 始祖 : (唐宋之际) 曹光远,字德威,行七. 晃公次子,任杨州司录. 因避五季乱,由东平南迁至婺之金华. 协和始迁祖(13世) : (元明之际) 曹志,字伯康,行智二,号拱和居士. 志公下五子 : (元明之际) 曹仕老,字宏敬,行本二(西宅祖) ; 曹俨老,字子和,行本三(东宅祖) ; 曹爱老,讳道爱,字叔诚,号眉亭,行本六 ; 曹佑老,行和一,即本七(早卒) ; 曹道佺,行和二,即本八(早卒). 道爱公下房祖(16世) : (明) 曹廷,字仲华,行容十五(八分祖) ; 曹廵,字仲守,行容十九(轩房祖) ; 曹玘,字仲璧,行容十七(丁房祖). 行字 : 庆润智本俊 容初厚元斌 忠显文章盛 经纶浩晁英 魁端敬廉肃 雍熙德慎清 明良成晋会 道义正隆典 久远益彰裕 恒升千万春. 表字 : 元伯叔友 仲景公文 子汝君彦 良若甫卿 尚希有用 司大克成 时维守正 可以继承 光宗耀祖 邦国允新 助佐朝廷 世际隆平. 散居地 : 浙江省金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金华协和曹氏宗谱 [文8卷,系图10卷,行传2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5[1926]十七修. 合40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受姓祖 : (周) 振铎. 文王子,封曹为曹叔,后以国为氏. 郓州远祖 : (汉) 曹操,字孟德. 始祖 : (唐宋之际) 曹光远,字德威,行七. 晃公次子,任杨州司录. 因避五季乱,由东平南迁至婺之金华. 协和始迁祖(13世) : (元明之际) 曹志,字伯康,行智二,号拱和居士. 志公下五子 : (元明之际) 曹仕老,字宏敬,行本二(西宅祖) ; 曹俨老,字子和,行本三(东宅祖) ; 曹爱老,讳道爱,字叔诚,号眉亭,行本六 ; 曹佑老,行和一,即本七(早卒) ; 曹道佺,行和二,即本八(早卒). 道爱公下房祖(16世) : (明) 曹廷,字仲华,行容十五(八分祖) ; 曹廵,字仲守,行容十九(轩房祖) ; 曹玘,字仲璧,行容十七(丁房祖). 行字 : 庆润智本俊 容初厚元斌 忠显文章盛 经纶浩晁英 魁端敬廉肃 雍熙德慎清 明良成晋会 道义正隆典 久远益彰裕 恒升千万春. 表字 : 元伯叔友 仲景公文 子汝君彦 良若甫卿 尚希有用 司大克成 时维守正 可以继承 光宗耀祖 邦国允新 助佐朝廷 世际隆平. 散居地 : 浙江省金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曹操导读知识
遗篇是指曹操的哪一篇文章
遗篇是指曹操的哪一篇文章
“遗篇”这一说法出自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浪淘沙·北戴河》,原句是“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魏武指的就是曹操,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当上皇帝追封他为魏武帝。词中所说的“遗篇”指的是曹操所作的《观沧海》一诗。诗中第一句便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毛泽东看到秦皇岛大浪滔天,联想到此情此景便想起曹操曾经写过的那首《观沧海》有感而发认为曹操也曾经策马扬鞭,登山观海,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雄才大略和进取精神。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操〔两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沧海》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诗中描写沧海景象,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他看着沧海壮阔的景象心中难以平静,于是便写下此诗。诗人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浏览量:1700次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都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赤壁之战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场。赤壁之战中有三股兵力,领头人物分别为刘备、孙权、曹操,刘备与孙权联兵对抗曹操。各方面的参战人员分别如下:刘备带领关羽、张飞、赵云、孔明、孙乾、刘琦、周仓、关平;孙权的麾下有鲁肃、周瑜、程普、韩当、黄盖、吕蒙、陆逊、周泰、甘兴、庞统;曹操队伍人员包括曹仁、程昱、曹洪、夏侯惇、夏侯渊、许褚、蒋干、蔡瑁、张允等。赤壁之战能以少胜多的关键在于孙权决意联合刘备抗曹、周瑜离间致曹军损失两名重要干将、庞统献上的不利计谋被曹操采纳、黄盖假降放松曹操警惕等。诸葛亮首先说服孙权联合抗曹,曹操弃长用短,用水战和孙权军队抗衡,且曹军中熟悉水战的大将蔡瑁、张允因周瑜的计谋被曹操认定叛变而斩首,之后庞统献上将战船用铁索连接的计谋被采纳,最后黄盖一出苦肉计使曹操相信其真心投降,因此放松警惕不再用心准备战事,但黄盖开向曹军的船点上了火,再加上风向正好,所以曹军的战船火势蔓延,孙、刘联军看见北岸曹军烈火冲天,乘势驾船猛杀过来,曹军一路溃败。这就是赤壁之战的全过程了。
浏览量:2246次
曹操怎么死的
曹操怎么死的
曹操是病死的,他是东汉末期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也是当时的权臣,也是曹魏政权的奠基者,曹操诞生与公元155年,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在历史中也有曹操本姓夏侯的说法,曹操的逝世来看,从文献中多是病逝,在历史中的建安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220年,曹操病死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在曹操逝世之后,他的儿子曹丕在后来代汉称帝,于是追封了曹操庙号为太祖,谥号武皇帝,在后来曹操安葬于安阳高陵,也称为曹操墓,地理上位于现在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现在是一处文物保护单位。
浏览量:1706次
曹操姓什么
曹操姓什么
关于曹操姓什么,其实是有讨论的,在我们看来曹操就是姓曹,不过有一个说法,从血缘关系来讲,曹操是夏侯氏的后裔,他手下的头号大将夏侯淳就是他的堂弟,因此曹操原来可能是姓夏侯的。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 ,一说本姓夏侯,沛国谯县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东汉末年权臣,曹魏政权的奠基者。曹操出身官宦世家,《三国志》称其为西汉相国曹参之后,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历侍四代皇帝,颇有名望,汉桓帝时,封为费亭侯,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曹操幼年就表现出了对武艺的喜好于才能,博览群书,其最喜欢的就是兵法,曾经还抄录过古代诸家兵法韬略,甚至还注释过《孙子兵法》。可以说这也是为他在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稳健的基础。曹操用人唯才,抑制豪强,加强集权,兴修水利,推动了汉末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他知兵法,善诗文,多抒发政治抱负,反映汉末人民苦难,辞气慷慨,开建安文学之风。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方面也是有深湛的修养的。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当今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曹操的诗歌,今存20多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此外还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在书法上,根据史料的记载,当时曹操还与书法家钟繇、梁鹄、邯郸淳等人切磋过书艺。
浏览量:2362次
曹操儿子
曹操儿子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一说本姓夏侯,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是东汉末年权臣,曹魏政权的奠基者。太尉曹嵩之子。根据史料的记载,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6个女儿,而这25个儿子当中,有一半的孩子都夭亡早逝了,11个孩子都没有活到成年。曹操儿子分别是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昂、曹铄、曹冲、曹据、曹宇、曹林、曹衮、曹玹、曹峻、曹矩、曹干、曹上、曹彪、曹勤、曹乘、曹整、曹京、曹均、曹棘、曹徽、曹茂。而在众多的孩子当中,其中有几个儿子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比如魏文帝曹丕,魏文帝曹丕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曹丕是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时期的开国皇帝,其在诗、赋、文学皆有成就,擅长于五言诗。曹植与曹丕、曹彰都是一母同胞,都是至亲的亲兄弟,我们比较熟悉的《七步诗》就是曹植的一首诗,其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曹植,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曹冲,经典的“曹冲称象”讲的就是他,他是曹操和环夫人之子,他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可惜的是,在曹冲十三岁的时候,就得重病去世了。
浏览量:18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