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

(上座部)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大般涅槃经》(巴利文:Mahaparinibbana Sutta),此经在上座部佛教的巴利语《巴利大藏经》中收于长部尼柯耶第十六经,相当于汉译《长阿含经》中的《游行经》。该经主要是叙述佛陀(释迦牟尼)入涅槃前三个月的最后游行教化,以及涅槃后八国分得舍利供养的情形。

《大正藏·阿含部》中的同源异本为东晋似法显译三卷《大般涅槃经》(原名《方等泥洹经》,唐朝后改为此名)。不明来源异本还有:两卷《佛般泥洹经》(隋朝费长房《历代三宝纪》录为西晋白法祖译),失译东晋录两卷《般泥洹经》。

大般涅槃经相关文献
僧人因哪位皇帝终身?据说此皇帝在《大般涅槃经》找到理论
僧人因哪位皇帝终身吃素?据说此皇帝在《大般涅槃经》找到理论,佛教源于印度,经过印度传来中国的佛教体系又有不少,最著名的三大体系即汉传佛教
查看全文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梵文Mahaparinirvana-sutra)亦称《北本涅槃经》,简称《涅槃经》。佛教经典。北凉昙无谶译。四十卷。全经共十三品。以释迦牟尼在拘尸那伽涅槃为题材,着重宣扬法身常住、涅槃时常乐我静、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及“一阐提人(断绝善根之人)”皆可成佛的思想。本经的译出,对鸠摩罗什以来占据统治地位的般若性空思想以极大冲击,同时将佛性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从宗教实践上来说,本经促成了中国僧人断肉食素传统的形成。相传在昙无谶译出前,东汉支娄迦谶译有《梵般泥洹经》2卷,三国魏安法贤译有《大般涅槃经》2卷,吴支谦译有《大般泥洹经》2卷,均早佚。异译本有东晋法显与佛陀跋陀罗译《大般泥洹经》(为《大般涅槃经》初分异译)6卷,相当于昙无谶译本的前10卷。南朝宋慧严、慧观与谢灵运等以昙无谶译本为主,并依法显等译《大般泥洹经》增加品目,从原本寿命品分出经叙、纯陀、哀叹、长寿等4品,由如来性品分...
查看全文
大般涅槃经
历史学者一般相信,大般涅槃经于公元2世纪至3世纪间,在南印度集结而成。在3世纪时,由法显首次在中国译出。最早只有10卷本,后昙无谶由于阗取回后36卷,形成40卷本。版本梵文本梵文原本已散失,在20世纪初发现数个残片,残片内容合计不到40卷本的百分之一,但可以对照汉译本。日本学者高楠顺次郎,在日本高野山发现梵文残片,转写为拉丁字母后出版。英国大英图书馆所属印度事务部图书馆中收藏,编号为No.143.SA.4。原在中国和阗出土,1903年前后被英国驻喀什噶尔中国事务特别助理收购,送回英国,由英国学者研究后出版。称为HoernleManusc。此外,还有另一个残片,编号Kha-i-89。俄国圣彼德堡收藏六个残片,称为Petrovsky藏品。由沙俄驻喀什噶尔领事,在和阗一带收购。由学者G.M.Bongard-Levin研究后出版,其中一个残片可与英国编号Kha-i-89拼成一页。《巴利文大藏经》里...
查看全文
大般若经
翻译《大般若经·第六分法性品》(卷六)一般认为《大般若经》在印度贵霜王朝时在南印度广为流行,梵文本多数仍存。后来在北印度开始普及,传入中国。此经的翻译情况较为复杂,最初是东汉的支娄迦谶译出《道行般若经》十卷,三国时期曹魏僧人朱士行曾在洛阳讲《道行般若经》,觉行文简略,意义难以贯通,于是在甘露五年(260年)到于阗求得梵文原本,共计九十章,由同行者带回,由无罗叉和竺叔兰共同翻译,即《放光般若波罗蜜多经》。异译本包括三国吴支谦译出的《大明度无极经》六卷、西晋竺法护所译的《光赞般若波罗蜜经》、前秦竺佛念等译出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钞经》五卷。后秦著名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也曾于408年完成翻译此经,名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共十卷二十九品,俗称《小品般若经》、《小品经》。唐朝的玄奘所译的《大般若经》共计六百卷,分成十六会,除了重译上面所提到过的《小品》和《大品》外,还包括了佛陀在王舍城鹫峰山、给孤独园...
查看全文
大般涅槃经
内容与结构此经共有五诵,阐述佛陀预示跋耆衰落及僧团会衰落的原因开始,至第五诵关于世尊入涅槃及八王分舍利而止。第一诵:世尊预示跋耆国的兴盛与衰落的条件,由此引说比丘僧团的兴盛与衰落的条件。若要僧团不衰退,共有三十五种条件。接着是舍利弗作狮子吼的原因。接着是谈及居士戒行好的益处与不好的过患。接着是世尊对波托离村的预言。接着是摩揭陀大臣供养佛陀及僧团。在此经中,佛陀展示神通过河。第二诵:简述四圣谛、认为自己已入流的,可参照法镜验证是否真是圣者、妓女菴婆巴利供养佛陀及僧团、佛陀示疾及病后开示,劝导修习者要以自己为明灯,做自己的皈依处。第三诵:魔罗请佛入灭、阐述世间八种地震的原因、八大众、八胜地、八解脱、回忆邪恶者请世尊入灭、阿难请世尊长住而被拒。第四诵:重要的四大教法、纯陀供佛及佛陀得痢疾,佛陀慈悲吩咐阿难清除纯陀的懊悔。第五诵:天人的供养及佛陀认为对佛的最高供养、交代对如来舍利的处置方式、安慰阿
查看全文
大般涅槃经相关标签
阿含部
长部
家族谱大览
起源江西吉安何姓
起源江西吉安何姓
我祖起源于江西吉安泰和县18村,落点贵州普定县沙家马场,后由于多种原因,于开字辈到关岭县北口光阳寨。“约启开学 大成之礼”为原有家谱,大字辈为光阳组始发老人(即何大伦)以下有四房,即何成举,何少青,何成章,何少荣。另有一房为五福之外,住关岭县高坡田寨(家谱被不小心火烧,找不到之后的家谱)
浏览:0
紫云黄氏宗谱
谱名:紫云黄氏宗谱 作者:黄其昌 版本:江西 居地:中国大陆及台湾 堂号: 始祖(1世): 黄守恭,字国林。 守恭公下四子(2世): 黄经(居南安黄山芦溪) ; 黄纪 ; 黄纲(居安溪) ; 黄纶。 铅山始迁祖(29世): (清) 黄光达(为经公之后。 移居江西广信铅山紫溪) ; 黄仲泰,名爵柯(为纲公之后。 移居铅山十四都虞村湾,又迁三十一都姜家坞)。
浏览:0
王氏宗谱 [7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槐堂, 2008年续修. 7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包含湖北省大冶县, 鄂城县, 及其他附近地区许多支派的王氏资料. 受姓祖 : (周) 王晋,字子乔. 灵王次子. 以太原为郡. 宗祖(47世) : 王君权. 迁江西武宁. 南昌祖(57世) : 王公勤. 冶邑始祖(61世) : 王子华,行俊五郎. 由南昌迁大冶. 子华公下三子 : 王以忠 ; 王以明 ; 王以德. 忠公下三支(63世) : (明) 王胜三 ; 王胜七,字咸昌(胜庄老屋祖) ; 王胜八,字咸光(胜庄上屋祖). 胜七公下房祖(67世) : (明) 王孟虎,字九章 ; 王孟龙. 皆志敬公之子. 乔店堡祖(63世) : (明) 王胜四. 以明公第三子. 胜四公下派祖(70世) : 王文显,字肖山 ; 王文化,字肖荣. 文显公下房祖(72世) : 王加宾,字君美 ; 王加福,字君禄. 皆爱儒公之子. 祖一庄远祖(64世) : 王彦辉. 为俊七郎之后. 彦辉公下派祖(74世) : (清) 王永大 ; 王可久,字远生 ; 王可永,字遐昌. 散居地 : 湖北省大冶县, 鄂城县等地. 锹溪老派 : 君承少师令 世知继仲宗 公汝延时泰 天元宇宙洪 宣和纯正直 福德永兴隆 文武金忠义 贤能定有功. 瑞昌新派 : 瑞衍英华茂 祥开景象新 通经成玉海 列席聘儒珍 仪凤辉腾汉 芳芝秀遇春 伦常敦大本 俊彩耀星辰. 合修增派 : 源启东周远 代传咏炽昌 诗书绵国轴 孝友绍槐堂 奕叶瑶环美 盈庭藻翰扬 曦光昭祚泽 兰桂属青箱.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王氏宗谱 [7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槐堂, 2008年续修. 7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包含湖北省大冶县, 鄂城县, 及其他附近地区许多支派的王氏资料. 受姓祖 : (周) 王晋,字子乔. 灵王次子. 以太原为郡. 宗祖(47世) : 王君权. 迁江西武宁. 南昌祖(57世) : 王公勤. 冶邑始祖(61世) : 王子华,行俊五郎. 由南昌迁大冶. 子华公下三子 : 王以忠 ; 王以明 ; 王以德. 忠公下三支(63世) : (明) 王胜三 ; 王胜七,字咸昌(胜庄老屋祖) ; 王胜八,字咸光(胜庄上屋祖). 胜七公下房祖(67世) : (明) 王孟虎,字九章 ; 王孟龙. 皆志敬公之子. 乔店堡祖(63世) : (明) 王胜四. 以明公第三子. 胜四公下派祖(70世) : 王文显,字肖山 ; 王文化,字肖荣. 文显公下房祖(72世) : 王加宾,字君美 ; 王加福,字君禄. 皆爱儒公之子. 祖一庄远祖(64世) : 王彦辉. 为俊七郎之后. 彦辉公下派祖(74世) : (清) 王永大 ; 王可久,字远生 ; 王可永,字遐昌. 散居地 : 湖北省大冶县, 鄂城县等地. 锹溪老派 : 君承少师令 世知继仲宗 公汝延时泰 天元宇宙洪 宣和纯正直 福德永兴隆 文武金忠义 贤能定有功. 瑞昌新派 : 瑞衍英华茂 祥开景象新 通经成玉海 列席聘儒珍 仪凤辉腾汉 芳芝秀遇春 伦常敦大本 俊彩耀星辰. 合修增派 : 源启东周远 代传咏炽昌 诗书绵国轴 孝友绍槐堂 奕叶瑶环美 盈庭藻翰扬 曦光昭祚泽 兰桂属青箱.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王氏宗谱 [7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槐堂, 2008年续修. 7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包含湖北省大冶县, 鄂城县, 及其他附近地区许多支派的王氏资料. 受姓祖 : (周) 王晋,字子乔. 灵王次子. 以太原为郡. 宗祖(47世) : 王君权. 迁江西武宁. 南昌祖(57世) : 王公勤. 冶邑始祖(61世) : 王子华,行俊五郎. 由南昌迁大冶. 子华公下三子 : 王以忠 ; 王以明 ; 王以德. 忠公下三支(63世) : (明) 王胜三 ; 王胜七,字咸昌(胜庄老屋祖) ; 王胜八,字咸光(胜庄上屋祖). 胜七公下房祖(67世) : (明) 王孟虎,字九章 ; 王孟龙. 皆志敬公之子. 乔店堡祖(63世) : (明) 王胜四. 以明公第三子. 胜四公下派祖(70世) : 王文显,字肖山 ; 王文化,字肖荣. 文显公下房祖(72世) : 王加宾,字君美 ; 王加福,字君禄. 皆爱儒公之子. 祖一庄远祖(64世) : 王彦辉. 为俊七郎之后. 彦辉公下派祖(74世) : (清) 王永大 ; 王可久,字远生 ; 王可永,字遐昌. 散居地 : 湖北省大冶县, 鄂城县等地. 锹溪老派 : 君承少师令 世知继仲宗 公汝延时泰 天元宇宙洪 宣和纯正直 福德永兴隆 文武金忠义 贤能定有功. 瑞昌新派 : 瑞衍英华茂 祥开景象新 通经成玉海 列席聘儒珍 仪凤辉腾汉 芳芝秀遇春 伦常敦大本 俊彩耀星辰. 合修增派 : 源启东周远 代传咏炽昌 诗书绵国轴 孝友绍槐堂 奕叶瑶环美 盈庭藻翰扬 曦光昭祚泽 兰桂属青箱.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向氏族谱
谱名:向氏族谱 [34卷,及卷首] 作者:向绪长主编 ; 向延振编审 ; 向绪胜主委 版本:不详 居地:中国, 湖南省, 桑植县 - 族谱 中国, 湖南省, 慈利县 - 族谱 中国, 湖南省, 大庸县 - 族谱 中国, 湖南省 - 族谱 中国, 湖北省, 鹤峰县 - 族谱 中国, 湖北省, 来凤县 - 族谱 中国, 湖北省 - 族谱 堂号:左师堂 本谱信息: [出版地不详] : 左师堂, 2007年五续 合6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收藏所 : 中华家谱馆 受姓祖 : 子向公 宋桓公之幼子 以其字为氏 一世远祖 : (周) 向戌 派祖(61世) : 向肇荣 下有八子 : 望 ; 元 ; 亨 ; 利 ; 贞 ; 干 ; 坤 ; 潮 此谱大多包含望, 元二房资料 房祖 : (元明之际) 向大望,即大雅,或大垭,字景仁,或宜仁 ; 向大元,字九谦,一字三才 望公下三子 : 向彦奇,字良金 ; 向彦才,字良银 ; 向彦能,字良弼 元公下传一支 : 向轲孟,字扑邻 来凤支祖 : 向俊银 志梅公之孙 散居地 : 湖南省桑植县, 慈利县, 大庸县; 及湖北省鹤峰县, 来凤县等地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