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宋朝 广南东路

广南东路

宋太祖开宝四年平南汉后,复置岭南道,后来改为广南道,继而改道为路,宋至道三年分广南路为东、西两路,广东就是“广南东路”的简称(今广东省名的来由)。

南宋末年,元兵攻占杭州以后,南宋小朝庭流亡在广东沿海地区,继续抗元。1279年,忽必烈派张弘范率重兵征讨广东,经崖山海战之后,消灭了南宋十万军队,陆秀夫在南宋灭亡之际,背着8岁的赵昺跳海自杀。

高州,雷州今天属于广东省,而宋朝时与海南岛一起属于广南西路。

广南东路相关文献
广南国
起源广南阮氏的第一代首领阮潢,是后黎朝大臣阮淦的次子。阮淦有拥立后黎庄宗的功劳,并在讨伐莫朝中起着重要作用。1545年,阮淦被暗杀后,其女婿郑检接手控制了整个御林军,掌握了朝政大权。不久,阮淦的长子阮汪被杀,为了避祸,阮潢接受了阮秉谦的意见,出镇清化。1558年,郑检将最南方广南省的统治权交给阮潢,阮潢借守顺化之机,奠定了阮氏广南国的基础,并将他的控制范围南向延伸,进入了占婆残存的领土。他周期性地将他的兵力送往北方协助郑氏与莫朝长期交战,以取得郑氏信任。莫朝在1592年被郑主击溃后,虽然阮潢表示效忠于后黎朝朝廷,但控制后黎朝及越南北部的郑主对阮潢渐有戒心,更一度强留阮潢在北方,但1600年,阮潢成功离开北方返回广南,与郑氏逐渐交恶。1616年,阮潢病逝,继位的阮福源与郑氏关系开始决裂。1619年,郑松弑黎敬宗之后,阮福源彻底断绝了与郑主的关系。1620年,阮氏宗亲阮福洽和阮福泽与郑氏政权内...
查看全文
淮南东路
行政区划参考文献^淮南东路
查看全文
江南东路
历史沿革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在州之上改道为路,分宋朝全境为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广南东、广南西十五路。在并没有行驶主权的幽云十六州地区,宋朝也预设了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天禧二年(1018年)复升昇州为江宁府;天禧四年(1210年)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北宋时期,今天江苏省西南部,安徽省东南部属于江南东路,江南东路置一府(江宁府)、7州、2军、68县。在宋代,江南东路是中国最繁荣的省份之一。无论是人口总数、粮食产量,还是在科举考试中及第的人数,都名列全国前三名之内,与淮南东路,两浙路相当,明显领先于附近的淮南西路、江南西路等。行政区划相关条目至道十五路宋朝行政区划参考文献^江南东路^两宋路制
查看全文
京东路
辖区参考资料《宋史志第三十八地理一》
查看全文
广南省
行政区划广南省下辖2市1市社15县。三岐市(ThànhphốTamKỳ)会安市(ThànhphốHộiAn)奠磐市社(ThịxãĐiệnBàn)
查看全文
广南东路相关标签
南宋行政区划单位
广东历史
北宋行政区划单位
家族谱大览
李氏族谱。广南县八宝苗族
李氏族谱。广南县八宝苗族
浏览:0
英阳宜寧固城三贯南氏大同谱
忠南大学图书馆, 700-1979 始祖南敏(灵医公),营养南氏中祖南宣传南洪辅,义岭南氏中祖南郡南君甫(完作府社工),高城南氏中祖南广南匡甫(高城郡)的子孙录 南贞燮,1979年发行
浏览:0
英阳宜寧固城三贯南氏大同谱
忠南大学图书馆, 700-1979 始祖南敏(灵医公),营养南氏中祖南宣传南洪辅,义岭南氏中祖南郡南君甫(完作府社工),高城南氏中祖南广南匡甫(高城郡)的子孙录 南贞燮,1979年发行
浏览:0
夏氏重修族谱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明德堂刊, 清道光6[1826]. 4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 (周) 杞伯,东楼公. 大禹之后. 始祖 : (汉) 夏婴,字道真,号昭平侯. 食邑汝阴. 一世祖 : (唐) 夏显. 改复姓夏侯为单姓夏. 为东楼公之71世孙. 江西始祖 : (宋) 夏从政,字汝善,行六十四. 居吉安太和. 楚南始祖 : (元) 夏原显,字荣耀. 居溆浦. 始迁祖 : (明) 夏敏完,字富有 ; 夏敏琛. 由江西抚州乐安宦游湖南. 二大派祖 : 夏贵南(完公之子) ; 夏广南(琛公之子). 贵南公传五房 : 夏景伦(大房) ; 夏景良(二房) ; 夏景芳(四房) ; 夏景贤(五房) ; 夏景琦(六房). 广南公下三子 : 夏景荣(不详) ; 夏景华(不详) ; 夏景贵(传).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 新化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会稽家乘. 书衣背面题 : 夏氏族谱.
浏览:0
南氏莹分八修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4[1935]年. 存40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纂者 : (23世) 南寿昺,字旭初 ; 南奉春,字曙初. 注 : 本谱不全. 缺卷首1及卷1. 始祖资料不详. 卷1部分请参考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出版,王者翔着之”南氏八修宗谱” (DGS-100048774, TN-2204258). 分房祖(9世) : 南鉴莹(或鉴荣),字尚义. 生七子 : 南泰阳 ; 南正阳(无嗣) ; 南朝阳 ; 南纯阳(传七世止) ; 南向阳 ; 南岐阳 ; 南济阳. 六房祖(10世) : 南岐阳. 鉴荣公第六子. 生八子 : 南斗铭 ; 南斗经 ; 南斗纬 ; 南斗极 ; 南斗轸 ; 南斗光 ; 南斗亢 ; 南斗其. 七房祖(10世) : (明) 南济阳. 鉴荣公第七子. 生二子 : 南斗焕 ; 南斗灿. 岐阳公下八子(11世) : (明) 南斗铭 ; 南斗经 ; 南斗纬(一传后止) ; 南斗极(二传后止) ; 南斗轸 ; 南斗光(一传后止) ; 南斗亢 ; 南斗其(不详). 济阳公下二子(11世) : 南斗焕 ; 南斗灿. 长房15世祖 : (明清之际) 南有杞,字尔祯. 为邦取公(字笃行)之第三子. 有杞公生五子 : (清初) 南之杰,字伟公,号颐园 ; 南之麟,字显公,号安惠 ; 南之凤,字威公,号安雅 ; 南之祯,字衣公,号自怡 ; 南之祥,字兴公,号乐庭. 本谱主要为长房泰阳公, 六房岐阳公, 及七房济阳公之谱. 派语(9-44世) : 鉴阳斗子 廷邦一应 天运方兴 玉堂集瑞 金策储英 文章焕启 世德维新 鸿光远绍 骏业克绳.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水县(今名浠水); 河南省商丘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南氏莹分八修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4[1935]年. 存40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纂者 : (23世) 南寿昺,字旭初 ; 南奉春,字曙初. 注 : 本谱不全. 缺卷首1及卷1. 始祖资料不详. 卷1部分请参考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出版,王者翔着之”南氏八修宗谱” (DGS-100048774, TN-2204258). 分房祖(9世) : 南鉴莹(或鉴荣),字尚义. 生七子 : 南泰阳 ; 南正阳(无嗣) ; 南朝阳 ; 南纯阳(传七世止) ; 南向阳 ; 南岐阳 ; 南济阳. 六房祖(10世) : 南岐阳. 鉴荣公第六子. 生八子 : 南斗铭 ; 南斗经 ; 南斗纬 ; 南斗极 ; 南斗轸 ; 南斗光 ; 南斗亢 ; 南斗其. 七房祖(10世) : (明) 南济阳. 鉴荣公第七子. 生二子 : 南斗焕 ; 南斗灿. 岐阳公下八子(11世) : (明) 南斗铭 ; 南斗经 ; 南斗纬(一传后止) ; 南斗极(二传后止) ; 南斗轸 ; 南斗光(一传后止) ; 南斗亢 ; 南斗其(不详). 济阳公下二子(11世) : 南斗焕 ; 南斗灿. 长房15世祖 : (明清之际) 南有杞,字尔祯. 为邦取公(字笃行)之第三子. 有杞公生五子 : (清初) 南之杰,字伟公,号颐园 ; 南之麟,字显公,号安惠 ; 南之凤,字威公,号安雅 ; 南之祯,字衣公,号自怡 ; 南之祥,字兴公,号乐庭. 本谱主要为长房泰阳公, 六房岐阳公, 及七房济阳公之谱. 派语(9-44世) : 鉴阳斗子 廷邦一应 天运方兴 玉堂集瑞 金策储英 文章焕启 世德维新 鸿光远绍 骏业克绳.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水县(今名浠水); 河南省商丘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