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宗朝启养民,印存可成志,毓传习进洪,书效广学清,肇尊繁荣茂,新纯庆善良,慕立汉阳念,延绪承运祥,文华怀德远,显达仕绵常。
洪相关文献
京城洪承畴洪宅与洪庄
京城洪承畴洪宅与洪庄,京城洪承畴洪宅与洪庄
查看全文
洪拳之洪熙官
洪拳之洪熙官,洪熙官,籍贯广东广州,他是少林弟子,也是洪拳的创始者。另有同名电视剧及电影。人物
查看全文
洪佛子洪皓简介洪皓人物结局
人物档案 姓名:洪皓 别名:光弼 谥号:忠宣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南宋 出生地:江西饶州乐平 去世时间:公元1155年 出生时间:公元1088年 职业:礼部尚书、使者、华夏志士 爵位:魏国公 信仰:和平共处、忠君爱国、康国济民、忠孝节义 三公:太师 代表作品:《四库全书·鄱阳集》
查看全文
洪家疃洪姓起源
洪氏本姓弘,黄帝轩辕之后裔,夏启之曾孙,食采于弘地(分封于古弘农国,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县古函谷关一带),以国为姓。时有弘献者,周幽王时被封敦煌公,弘氏后人尊弘献为弘姓一世祖。春秋时有弘演事卫,殒身报国,世称其忠。弘姓五世祖弘升公,字震初,世居太原。汉武帝时,十二世祖岳公拜骑都尉,将兵金陵,十三世祖儒公,字达卿,因功嘉封云阳侯,为丹阳弘氏始祖。十五世祖宪公,扬洲都尉,十六世祖迁江都,至四十四世祖文靖公,为徽猷阁大学士、太子师。唐高宗时,弘氏第四十五世孙弘察,因避孝敬帝讳(唐高宗之子、武则天长子李弘为太子,高宗有弘道年号),举族改为洪姓。《元和姓篡》关于丹阳洪的记载如下:毗陵监察御史洪察,常州人,本姓弘氏,避孝敬讳,改姓洪氏。生子舆,官至起居舍人,居准阳下邳,子舆生经纶,谏议大夫。三代大儒,唐德宗李适以《国无双景;天下儒门第一家》匾额相赠。洪经纶公,生于开元壬申年三月十五日(732年),字...
查看全文
洪氏名人:​洪启睿
洪启睿(1556年-1616年),字尔介,号讱原,南安县英都(今南安英都良山村)人。明万历壬辰科(1592年)会试第一名,殿试二甲第一名。历任礼部主事、祠祭司郎中、两浙按察使、浙江左布政使,有《还山十誓》等传世。现丰州九日山上石佛亭立有“重修九日山石佛亭碑”,碑文为洪启睿所撰。
查看全文
洪相关标签
山东省郓城县状元张楼【时思堂】张氏字辈
家族谱大览
云山洪氏家誊族谱 [6卷]
原书: 抄本, 明万历32[1604](清道光26[1846]重录). [44]双叶. 珍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始祖 : 洪四公,讳全. 散居地 : 安徽省婺源县等地.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
浏览:100
左山洪氏九修族谱[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3年九修(三大房合修). 7册 : 肖像, 世系表 收藏所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谱含三大房祖 : 洪念一公孙辈(上族始祖)洪一公, (下族始祖)洪三公, (中族始祖)洪四公三族世系. 左山洪氏一世祖 : (宋)洪念一名澄字见清.公孙洪三公迁居进贤县各村.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左山洪氏族谱. 散居地 : 江西省进贤县, 崇仁县等地.
浏览:0
云山洪家乘
不得复制. 本微卷缩小42倍率请用高度放大阅读机.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干隆7[1742]. - 约218双叶 : 世系表. 新安始祖 : 洪经纶字汝仁(唐) 云山始迁祖 : 港綦字符绪(唐) 散居地 : 安徽省休宁县等地.
浏览:100
炖煌郡洪氏宗谱 [24卷,首末各1卷]
原书 : 鲤村 : 宝山书院梓, 清光绪29[1903]续修. 合12册 : 插图.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一世远祖 : (唐) 洪昺,字文昺. 源公长子. 迁歙之黄墩. 乐平始祖(6世) : (唐) 洪玉,字世宝. 下有一子 : 洪蔚,字公邺. 为岩前始祖. 派祖(8世) : 洪献孚(一里村) ; 洪献义(一轮溪) ; 洪献彖(一鸿村). 皆蔚公之子. 婺北岩下祖(20世) : 洪敏大,名文八. 婺北里村祖(23世) : (宋) 洪景范,字文轨,号印溪. 婺北江村祖(31世) : (明) 洪遇兰. 婺北芳岩硚头祖(25世) : (元) 洪全翁,字肇五,行一. 符祝派祖(17世) : 洪宗德. 婺西盘坑祖(31世) : (明) 洪瑞新. 婺西毕源祖(25世) : 洪彦住. 通派行(38-67世) : 立志宜修德 兴宗定振声 传家光祖泽 世守永丕承 凤阁銮坡上 云来连步登. 散居地 : 安徽省婺源县等地.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炖煌郡洪氏通宗谱 [62卷,首1卷] (1-13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嘉庆23[1818]. 存29册 : 插图, 世系表. 缺卷5-6, 卷26, 卷38-39. 安徽第一世祖 : (唐) 洪昺. 婺源始迁祖(第三世) : (唐) 洪延寿. 婺源近祖 : (宋元之际) 洪元中,行来五三,字长卿,号北观. 散居地 : 安徽省婺源县等地.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 版心题 : 炖煌共洪通宗谱.
浏览:100
炖煌郡洪氏通宗谱 [62卷,首1卷] (1-13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嘉庆23[1818]. 存29册 : 插图, 世系表. 缺卷5-6, 卷26, 卷38-39. 安徽第一世祖 : (唐) 洪昺. 婺源始迁祖(第三世) : (唐) 洪延寿. 婺源近祖 : (宋元之际) 洪元中,行来五三,字长卿,号北观. 散居地 : 安徽省婺源县等地.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 版心题 : 炖煌共洪通宗谱.
浏览:100
洪导读知识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又名洪洞大槐树文化节,是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在每年清明节前后举办的大型文化节日。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首次举办是在1991年4月,2008年6月7日,大槐树祭祖习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洪洞大槐树之所以有寻根祭祖节,与其历史源流密切联系。洪洞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官方移民起源地。洪洞大槐树移民,发生在明朝洪武年间,前后长达50年,据记载的大移民总共有18次。均是以洪洞大槐树为集合点,分别迁移到河北、河南、北京、安徽、甘肃等地。据记载,迁徙的姓氏涵盖了所有常见姓氏。文化节寻根祭祖大典分为“开场”“佈供”“乐舞祭”三个部分。“佈供”环节,需要来自山东、河南、河北、江苏、陕西等地的移民后裔代表依次向大槐树移民先祖敬献三牲、五谷、肴馔、18种水果以及美酒和花篮,以示对先祖的缅怀之情。
浏览量:3397次
八段锦起源于哪本书
八段锦起源于哪本书
八段锦起源于宋代古籍《夷坚志》,这是相对较普遍的说法,这是一种古代和医学相关的导引术,而八段锦无疑是普及较广的,对后世导引术的发展影响也较大,根据现在的文献记载,八段锦的名字最早应该出现在南宋时期文学家洪迈编撰的《夷坚乙志》中,和八段锦相关的描述有臞仙活人心法,还有歌诀八段锦:“闭目真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微摆撼天柱;赤龙搅水浑,漱津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足频;以候逆水上,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讫,发火遍烧身。邪魔不敢近,梦寐不能昏,寒暑不能入,灾病不能迍。子前午后作,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等等。 《夷坚志》这本书和八段锦起源关联很大,作者洪迈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也是南宋大臣官至礼部尚书洪皓的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宰执、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夷坚志》的书名出自《列子.汤问》。除了《夷坚志》他还著有《容斋随笔》,是和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相关的著作文献。
浏览量:1693次
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指的是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此景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全国唯一的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民祭圣地。景区分为“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游览区”“汾河生态区”和“根祖文化广场”五大主题区域,有碑亭、二、三代大槐树、千年槐根、祭祖堂、广济寺、石经幢、移民浮雕图、中华姓氏苑等60余处风景文化景点。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以其悠久、深厚的历史底蕴回荡在各地区人民心中。洪洞大槐树移民持续时间非常长,从北宋末年宋室南迁开始,到明朝洪武、永乐形成高潮,一直延续到清代中叶。历时讫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至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约700余年的时间。在中国历史上是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迁徙。百年时间里,移民迁徙遍布河南、山东、河北等18个省市500多个县份。
浏览量:3644次
葛洪简介
葛洪简介
葛洪(283—363),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市)人,东晋时期道教理论家、著名医药学家,世称小仙翁。葛洪一生著述颇丰,《抱朴子》是其代表作。该书分内、外两篇。内篇20卷,论述神仙方药、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总结晋代前的神仙方术,包含守一、行气、导引等,为医药学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外篇50卷,论述人间得失,世事臧否,阐明其社会政治观点。全书将神仙道教理论与儒家纲常名教相联系,开融合儒、道两家哲学思想体系之先河。《抱朴子》的问世,对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有《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惟多亡佚,《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共收其著作十三种。
浏览量:2170次
瓦屑坝移民
瓦屑坝移民
瓦屑坝是鄱阳湖畔的一个古老渡口,为明初江右民系移民皖鄂两省的集散中心。瓦屑坝移民是明朝初期官方组织的从江西外迁大量人口进行垦荒事件,是“洪武赶散”的一部分。 瓦屑坝移民从洪武三年到永乐十五年(1370-1417年)历时48年,到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安庆府42万居民有27万来自江西瓦屑坝。据考证,江西瓦屑坝今在鄱阳县莲湖乡,据该地《朱氏宗谱》等记载,瓦屑坝已变为“瓦燮坽村”。地处鄱阳湖畔鄱江口,是明代江西饶州的外埠,是中国古代八大移民圣地之一。
浏览量:198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