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昌为善恒
恒相关文献
伏恒
伏恒,伏恒:南朝齐、梁官僚。子玄耀。平昌安丘人。幼传父业,能言玄理。知名于世。任齐太学
查看全文
卫恒
生平善草书,兼学隶、篆,宗尚东汉张芝,卫瓘曰:“我得伯英(张芝)之筋,恒得其骨。”少辟为司空司马攸的齐王府幕僚,转太子舍人,官至秘书丞、尚书郎、太子庶子、黄门郎。娶王浑女,卫玠即王氏所出嫡子。晋惠帝永平元年(291年)与其父卫瓘、弟卫岳、卫裔等九人皆为贾南风及楚王司马玮遣荣晦所杀。卫恒之子卫璪、卫玠幸免于难。后来晋廷追赠卫恒为长水校尉,谥兰陵贞世子。
查看全文
恒裕
参考文献刘宁颜编,《重修台湾省通志》,台北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4年。
查看全文
恒燕
参考文献《爱新觉罗宗谱》
查看全文
傅恒
简介富察·傅恒(1722~1770年),字春和,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外戚、名将,户部尚书米思翰之孙,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第九子,清高宗孝贤纯皇后之弟。初为蓝翎侍卫、山西巡抚、总管内务府大臣,累迁户部尚书等职,乾隆十三年(1748年),督师指挥大小金川之役,降服莎罗奔父子。乾隆十九年(1754年),力主攻打伊犁,平息准噶尔部叛乱,担任《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正总裁,撰写《钦定旗务则例》、《西域图志》、《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等书。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担任经略,督师云南。次年四月,率领京师及满蒙士兵,分三路入缅作战,身患重疾,仍督军进攻,屡败缅军。后与云贵总督阿桂合攻老官屯不下,遂乘缅甸遣使请和,上疏奏请罢兵,授一等忠勇公、领班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二月,班师回朝,不久病卒。乾隆皇帝亲临府邸奠酒,谥号文忠。嘉庆元...
查看全文
恒相关标签
江西九江德安县
家族谱大览
全州李氏朱溪君派宣务郞公讳恒緖系家乘谱
全州李氏州界郡破选武郎公钟会,李英宰,1998年发行。 宋万五图书馆 始祖李翰,派祖李深源,李恒緖的子孙录。
浏览:0
觀巖陳氏宗譜, 9, 卷5, 佳公 世玭 21世希祥(恒一)公起, 200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2004年十五修. 20册:插图, 人像, 世系表. 远祖: 舜. 始迁祖(1世): (宋) 陈霖,字通泽,号临岩居士. 由睦州清溪白石徙浦阳观岩. 霖公下派祖(9世): (元明之际) 陈佳,字朝善,行森四(下园派) ; 陈仙(仟),字朝清,行森五(溪边派). 佳公下园派下支祖(17世): (明) 陈世顼,行仪三 ; 陈世玭,行仪四 ; 陈世泽,行仪五 ; 陈世德,行仪廿八,称七四 ; 陈世恩,行仪三十一...等. 仟公溪边派下房祖(14世): (明) 陈铭,行善三(长房) ; 陈锦,行善四(二房) ; 陈鉴(铿),行善七(三房). 派行(3-18世): 实百千 万曾盛森富 仁政(王 巳)尚景 俊仪传. 重纂行字母(19世起) : 贯美恒惠 淳厚余祥 启显和顺 礼义敷扬. 重纂讳字母(19世起) : 日得希守 永昭宏道 明兴伯仲 忠心国用. 重纂表字母(19世起) : 尔如可嘉 君以维光 朝宗达祖 时际公良. 另取行字母 : 兹爱恺悌 果毅刚强 宏深肃括 炳蔚芬芳. 另取讳字母 : 富在多文 仁必有勇 集益广思 创业垂统. 另取表字母 : 赞襄运会 建立纲常 平中正大 吉庆安康. 注: 此谱每卷均有2册, 共20册. 另卷8第1册中明钟(启一)公为28世, 是错误的, 应为27世.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浙江省浦江县等地. 书名据目录题编目. 版心题: 观岩陈陈氏宗谱.
浏览:100
15.徐氏宗谱, 15, 卷15, 长家山 八分权恒世系 11世玉同公起, 191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贻源堂, 民国5[1916]年创修. 16册: 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元明之际) 徐亚,行九二. 明洪武年间自江西饶州乐平县迁居湖北黄州府黄冈县. 亚公派下支祖(6世): (明) 徐荣卿(西分始祖) ; 徐实卿(迁居东山铁治区后得名徐家龙,东分始祖). 西分荣卿公派下房祖(11世): (明) 徐汉傩(西一分) ; 徐庭宪(西二分) ; 徐汉垱(西三分) ; 徐庭傩(西四分). 东分实卿公派下房祖(10世): (明) 徐权吾(东六分) ; 徐权恒(东八分). 西分辈份字似为(1世起): 亚单胜兴万卿添碧单秩庭. 东分辈份字似为(1世起): 亚单胜兴万卿添单玖权尚.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浏览:100
壆前連氏宗譜, 6,卷4_ 五房 光裕 玄庶 南夫 如珪 元恒 13世道季公起世系, 200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1年15修(瑞安市平阳坑 : 王法叶印刷). 25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2(二房祖谱1至25世). 卷数仅标于书衣及书脊, 版心不标卷数. 鼻祖 : (宋) 连光裕. 居湖广德安府应山县. 一世祖 : (宋) 连玄庶,别号底清. 光裕公3世孙. 乐东横山始迁祖(5世) : (宋) 连南夫,字一阳 ; 率长子连宇茹. 自闽徙温. 宇茹公生二子(7世) : 连世瑜(老大房祖) ; 连居仁(老二房祖). 新市始迁祖(9世) : 连如珪,号山泉. 小华公之子. 世瑜公之孙. 壆前始迁祖(12世) : 连元恒,字彦通,号荡南. 如珪公3世孙. 生五子 : 连道传(大房) ; 连道丕,字叔德(二房) ; 连道钦,字叔庄,号石门(三房) ; 连道模,字叔范(四房) ; 连道季,字叔朋(五房). 老二房居仁公下房祖(12世) : 连道远. 讳行(1世起) : 玄端子淑 南宇世士 如采同元 道伯文尹 公承廷友庆 康登邦国清 毓秀嗣新正 振家启俊英 明王传大德 继治有贤良 诗书能立志 经伦定干坤 仁义造福泽 流长由源深. 表字母(27世起) : 其旋方衍祚 丕绍可昌宗 熙朝光志学 瑞集景时亨. 雁行(1-46世) : 底湖德应 一纯行祥 元忠端彦 肃崇尚洪 恭宽信敏惠 仁义礼智睿 尊亲昭秩序 婣睦植纲常 伦纪乾坤定 金枝奕叶芳.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3.彭氏宗谱, 3, 卷2: 世传 宗义 子谏 6世恒太公起, 187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望古堂藏板, 清同治12[1873]年创修(李国霖梓). 存6册 : 插图. 修谱人员 : 彭开运,字昶寅 ; 高维清,字寅阁.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4. 多处破损难阅. 部分始祖资料摘自谱序. 麻城横山一世祖 : 彭庆三,即玉山. 东乡白水畈华分始祖(1世) : 彭信. 由横山头迁居县东乡白水畈. 信公生四子(2世) : 彭玉润(此谱之祖) ; 彭玉英 ; 彭玉辉 ; 彭玉训. 玉润公下六支祖(4世) : 彭宗仁,号迎川 ; 彭宗义,号在川 ; 彭宗泽,号寄松 ; 彭宗言,亦作颜 ; 彭宗训,亦作舜 ; 彭宗泗(迁罗田). 宗义公生二子(5世) : 彭子谏,号赤忠(大房) ; 彭子谕,号赤臣(二房). 宗泽公生三子(5世) : 彭子思,号怀松 ; 彭子念 ; 彭子洪. 宗言公生一子(5世) : 彭子述. 宗训公生一子(5世) : 彭子荣. 生二子(6世) : 彭继通 ; 彭继先. 宗仁公下三支祖(6世) : 彭孔时 ; 彭孔学 ; 彭孔文. 子谏公下支祖(6世) : 彭恒太,字不言. 子谕公下支祖(6世) : (明) 彭正太,字贞吉 ; 彭新太,号书旨. 子洪公生三子(6世) : 彭继孔 ; 彭继周 ; 彭继召. 子思公下三房祖(7世) : 彭永祯,字汝璞 ; 彭永祥,字汝玉 ; 彭永瑞,字汝碧. 宗泗公下三房祖(7世) : (清) 彭永凤,字文岐(子孙析置英山) ; 彭永凰,字瑞周 ; 彭永麟. 正太公生二子(7世) : (清) 彭永贵,字世仕 ; 彭永臣,号世禄. 新太公生三子(7世) : 彭永康(长分,子孙析置村桥坳,商邑等地) ; 彭永茂,字廷芳 ; 彭永述. 永贵公生四子(8世) : (清) 彭昌绣,字商贤 ; 彭昌绶,字商赐 ; 彭昌绅,字楚贤 ; 彭昌级,字汉书. 派行(1-16世) : 信玉尚宗 子继永昌 承其升存 德之祖光. 新派行 : 世泽恩同受 功名定显扬 庭安由孝友 国顺以文章 勤学来东里 居忠遇古唐 明昭天载锡 登士志南康.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 及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胡氏宗譜, 5, 卷5_ 23世恒字行朱蘭公起世傳, 2004
原书: 浙江永康 : 官川胡氏宗谱重修理事会, 2004年(祥达印务有限公司印). 7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 陈胡公,讳满. 受封陈,建都宛邱,谥曰胡. 库川始祖 : (五季) 胡彭,字道甫. 杜庆始祖 : (宋) 胡德缓,又名德绶,字本纯,号仁斋,行千八. 彭公16世孙. 从东阳前山(今北江镇西宅村)回迁永康黄杜山,即杜庆. 提为一世. 三渡溪始祖(4世) : (明) 胡崇禧,字允锡,行隆一. 于洪武间从杜庆迁山溪乡,又名三渡溪村. 1971年部分居民建水坝续徙三溪村. 子孙析置周坑,木渠,桃源口等地. 箬青坑始祖(4世) : 胡崇褆,字允明,行隆二. 子孙析置义乌隆垣,东阳十里头等地. 山窦始祖(4世) : 胡崇福,字允成,行隆三. 从杜庆山迁山窦. 官川始祖(4世) : 胡崇礼,字允仪,行隆四. 迁官川,又名官塘下. 子孙析置前宅,上宅,下宅,东阳花厅,冯家楼,武义桥亭等地. 汇杨始祖(7世) : (明) 胡均美,字家有,行周十八. 于永乐18年从官川迁下杨.子孙徙居桥里等地. 松川始祖(7世) : (明) 胡均实,字家益,行周二十. 从官川迁松川松塘园村. 官川上宅发祥祖(9世) : 胡昭,字有明,行贻五. 子孙析置碧川,桐坑等地. 生二子 : 胡先六(居前宅) ; 胡恭二,行先八(居上宅). 官川下宅发祥祖(9世) : 胡朗,字有容,行贻十四. 朗公下分五房 : 胡思藻,字天清,行先十一(大房) ; 胡思荇,字天培,行先三十五(二房) ; 胡思荃,字天秀,行先三十六(三房) ; 胡思莪,字天水,行先五十二(四房) ; 胡珍,行先五十四(五房). 花厅始祖(11世) : 胡良通,行广一. 居东阳46都花厅. 周坑始祖(11世) : 胡钟,行海廿二. 冯家楼始祖(12世) : 胡思法,一作思清,行福九十六. 良通公次子. 南湖始祖(12世) : (明) 胡溢,号左屏,行福七十六. 从官川下宅五房迁此. 铜坑始祖(15世) : 胡顺,字希和,行宁一百六十六. 棋房祖(17世) : 胡应联,行陵十六. 章巷始祖(19世) : (清) 胡载瑆,字玉瑛,行阜二百八十七. 官川前宅三房下禄房后裔. 官川旧字行 :千万康 隆秀进周 益贻先荣 福禄延宁 冈陵山阜 日月升恒 竹苞松茂 官川新字行 : 允恭克让 喜起明良 惇叙励翼 成治赞襄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 东阳县, 及义乌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脊题编目. 版心题 : 重修官川胡氏宗谱 书名页题 : 官川胡氏宗谱
浏览:100
恒导读知识
西安恒大文化旅游城
西安恒大文化旅游城
西安的恒大文化旅游城位于西安西咸新区,大致地址在西安市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泾渭大道与沣泾大道交汇处西侧,这是西安市的一处楼盘,内部是集文化、旅居、休闲、商业为议题的文化旅游地,在西安恒大文化旅游城周围还有综合商场、医院、中小学、等在周边的旅游景点还有大秦文明园、西部芳香园、秦汉森林公园、渭河生态景观带、泾河生态景观带、秦汉森林公园等。
浏览量:1583次
宋真宗赵恒《劝学诗》
宋真宗赵恒《劝学诗》
宋真宗赵恒是宋朝第三位的皇帝,他在位25年,早期颇为勤政,促成咸平之治,与辽朝达成澶渊之盟,实现宋辽百年间和平。晚年则由于沉溺东封西祀,导致社会矛盾加深。赵恒有《御制集》三百卷传世。《劝学诗》是宋真宗赵恒所作的一首著名的七言诗,这首诗主要讲的是人生有一条绝佳出路,那就是发奋读书、考取功名。诗中有名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劝学诗赵恒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浏览量:1722次
宋真宗赵恒的皇后
宋真宗赵恒的皇后
历史上,宋真宗赵恒立有五位皇后,其中最爱的是章献明肃皇后刘娥。赵恒的结发妻子姓潘,是宋初名将潘美的第八个女儿。赵恒没有当上皇帝时,潘氏已经去世。赵恒上位成功后,追封潘氏为章怀皇后,册封郭氏为章穆皇后。 郭氏去世后刘娥成为赵恒的第三任皇后,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公元1022年宋真宗驾崩,赵祯继位,是为宋仁宗。由于宋仁宗才12岁,由刘太后垂帘听政,由此开始她长达11年的听政生涯。在这十多年中,把大宋王朝治理得井井有条,纠正了宋真宗朝的一些错误做法,也为仁宗朝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些都充分展现了她杰出的政治才干。
浏览量:1544次
赵恒的儿子
赵恒的儿子
赵恒,宋朝第三位黄帝,宋太宗赵炅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有6个儿子,分别是赵禔、赵祐、赵祇、赵祉、赵祈、赵祯。 1、温王赵禔,早亡,宋徽宗时改追宗室,赐名赵禔,追封温王。2、悼献太子赵祐,十岁时夭折,母皇后郭氏。3、昌王赵祇,早亡,宋徽宗时改追宗室,赐名赵祇,追封昌王。4、信王赵祉,早亡,宋徽宗时改追宗室,赐名赵祉,追封信王。5、钦王赵祈,早亡,宋徽宗时改追宗室,赐名赵祈,追封钦王。6、仁宗赵祯,生母宫人李氏,养母皇后刘氏、淑妃杨氏。
浏览量:2246次
恒姓的来源
恒姓的来源
恒姓的来源有四:起源一源于黄帝时的桓常,出自黄帝属臣桓常,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黄帝有一个大臣名为桓常,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桓氏。按史籍中的记载,由于那位桓常“审乎地利”,具有丰富的地理物侯知识,熟悉作物生长规律,于是向黄帝讲述了土地耕种之利。这是一个协助黄帝促使人类从原始渔猎的蛮荒状态向农耕氏族社会转变的重要角色。但古史中没有关于他为官任职的更详细记载,部分桓氏族人仍奉黄帝大臣桓常为得姓始祖。起源二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子御说,属于以谥号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国君名叫子卿,原名叫子御说,是宋湣公(宋闵公)子捷之弟。宋桓公在位时期,克敬勤民,多次参加诸侯盟会,曾出兵援救郑国、邢国,安定周王室。因此他逝世后得到周王室赐予的谥号“桓”,历史上称为“宋桓公”。在宋桓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桓氏。起源三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属于以谥号为氏。姜小白得到了周王室赐予的谥号“桓”,后世称之为齐桓公。在齐桓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其谥号为姓氏者,称桓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并世代相传至今。起源四源于少数民族改姓。源于乌桓(wán)族,乌桓原称“乌丸”、“古丸”、“乌延”,原与鲜卑族同为东胡部落。其族属和语言系属有突厥、蒙古、通古斯诸说,未有定论。
浏览量:261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