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小寒

小寒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于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节气的特点就是寒冷,但是却还没有冷到极致。

小寒时节,太阳直射点还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热量还处于散失的状态,白天吸收的热量还是少于夜晚释放的热量,因此北半球的气温还在持续降低。冬至之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持续降低,温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际降到最低。民谚:“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这说明了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

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小寒节气比大寒节气更冷,在北方有“小寒胜大寒”一说;但对于南方部分地区,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小寒简介资料
小寒
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每年1月4或5或6日
防寒防冻、积肥造肥、兴修水利
Lesser Cold
大风降温,雨雪,气温最低
雁北乡,鹊始巢,雉始雊
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
太阳到达黄经285°
小寒相关文献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小寒大寒,冻成一团。”专家表示,此时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将迎来一年中最寒冷的“
查看全文
2015年小寒节气是几月几日?小寒吃什么最养生
2015年小寒节气是几月几日?小寒吃什么最养生,2015年小寒节气几号几点?2015年1月5日农历十一月十五星期一凌晨00:
查看全文
小寒节气有什么习俗?小寒吃什么传统食物?
小寒、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两个节气。小寒属十二月节气,一般在公历1月5—7日之间,今年小寒交节是1月6日6时08分,此时太阳位于黄经285°。小寒之后就是“三九”天,气候到了一年最冷的时候,为了御寒保暖,不同地区在小寒节气有不同的饮食习俗。那么,小寒有哪些传统食俗呢?小寒要做什么? 小寒节气饮食食俗 喝鸡汤 老南京还有逢“九”吃一只鸡、每天一
查看全文
今日小寒,小寒是怎么来的,有哪些习俗?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小寒节气的到来,意味的新一轮的降温又开始了。在我国北方地区,往往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那小寒是怎么来的,小寒节气又有哪些习俗呢?族谱网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介绍!小寒由来小寒之所以叫小寒,这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位于小寒节气之后的大寒,处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与夏季的大暑相对应,所以成为大寒。小寒中的三候,其物候反映分别是:“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在候鸟中,一候,阳气已动,大雁开始向北迁移,但还不是迁移到我国的最北方,只是离开了南方最热的地方;二候,喜鹊此时感觉到阳气...
查看全文
今日小寒,你知道小寒的含义吗?
今日小寒,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倒数第二个节气。同时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因为小寒时节正处“三九天”前后,正所谓“冷在三九”,所以小寒节气是非常冷的,那么今日小寒,你知道小寒的含义吗?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冷气积久而寒,小寒就是天气寒冷但是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小寒其实与大寒、小暑、大暑以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节气最大的特点就是寒冷,但是还没有冷到极致。另外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有对小寒节气名字由来进行了解释:“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节气的到来,也就意味着进入了隆冬季节,也是一年中最寒冷日子开始的标志,而且根据中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可以发现在北方地区小寒节气要比大寒节气更冷,因为小寒过后大寒气温会稍微升高,因此在北方还有“小寒胜大寒”的说法。而对于南方部分地区而言,全年最低气温还是在大寒节气内,因为南方地区最冷的时候是在四九天,四...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寒氏族谱
寒氏族谱
浏览:0
小碧中学高六班
浏览:233853
郭氏家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7年. 1册(约302页) : 插图, 地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颜亨公下3-11世资料失传. 受姓祖 : 虢叔. 周文王之弟. 封于虢,为虢叔. 传至书公,而始为郭. 始祖 : (明) 郭天明. 原籍山西汾阳人, 寄居山西洪洞后迁至河南滑县. 天明公下七子 : 郭颜威 ; 郭三老 ; 郭颜亨(迁长垣) ; 郭颜良 ; 郭颜宾 ; 郭颜隆 ; 郭八老. 此谱主要记录颜亨公派下后裔资料. 房祖(12世) : 郭鉴 ; 郭万 ; 郭泰. 鉴公下一房 : 郭永贵(下三子 : 郭纯 ; 郭松 ; 郭玉). 万公下一房 : 郭永*(子失传, 下二孙 : 郭大公 ; 郭二公). *为失名. 泰公下一房 : 郭永春(下一子 : 郭全). 字派(19-58世) : 朝清国可昌 世治定崇良 景本从君建 为傅树德康 仁义礼智信 福禄永祯祥 勤俭启乾坤 和平安家邦. 散居地 : 河南省长垣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河南省长垣县小务村郭氏(颜亨公支系)家谱. 书脊题 : 长垣县小务口村郭氏家谱.
浏览:100
[黄氏]以寿太祖支派小谱
原书: 稿本, 清咸丰4[1854]重辑. 存4册. 收藏者 :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此谱包括1-3册, 及册5. 始祖 : (宋) 黄益谦,字以逊,号逊行. 允奇公之次子. 原籍福建邵武. 佛山祖 : 黄明高,字公启,号仰正. 支祖 : (明) 黄以寿,讳世德,又讳世昌. 散居地 : 广东省南海县佛山镇等地. 增补记事至清同治12年(1873). 编纂者 : 黄世楚,字尧臣,别字卿云,又字庆云. 书名据谱序题之部分编目. 谱序题 : 江夏黄氏族谱源流支派四房九世祖以寿太祖支派小谱.
浏览:0
小腀芳径甘溪刘氏三派五修通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9[1920]五修. 存12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分小腀(月龠), 芳径, 甘溪三派. 小腀铜溪大巷基祖(26世) : (元) 刘垢. 小腀熟源基祖(31世) : (明) 刘厚重. 由小腀下房徙居本都熟源. 芳径派汶水基祖(21世) : (宋) 刘存举,字邦荣,号宁窓. 由小腀徙芳径汶水. 芳径赛陂祖(26世) : (宋) 刘绍继,行念六. 芳径南岭下山基祖(26世) : (宋) 刘绍远,行念七. 芳径新东陂岭分祖(32世) : 刘可遵,号守斋,行二. 芳径派柞树下基祖(26世) : 刘绍永,行念八. 居柞树下(今儒林乡). 汶水长房祖(26世) : 刘绍乆,行念九,号少壶. 由汶水复徙永新北乡汶水东横石岭. 汶水二房祖(28世) : 刘子荣,字荣甫,号汶轩. 汶水三房祖(28世) : 刘子兴,字仁甫,号仁轩. 汶水四房祖(28世) : 刘子贵,字杜甫,号贵轩. 甘溪瓦屋基祖(21世) : 刘存裕,讳节,号竹轩. 由庐陵小腀徙泰和甘溪. 本派正伦堂. 甘溪刘家田基祖(28世) : (元) 刘贵明,讳朗. 由瓦屋徙刘家田马鞍冈老居,即今信实乡. 甘溪上新居基祖(33世) : (明) 刘自强,号乐平. 永乐年间由马鞍冈徙上新居. 甘溪大塘边基祖(33世) : 刘自升,字玉池. 由马鞍冈徙大塘边. 甘溪新居塘尾基祖(31世) : (元) 刘尧举,号石岩. 至正年间由马鞍冈老居徙下新居塘尾. 甘溪凤冈岭基祖(31世) : (元) 刘庭举,字显用,号遗安. 至正年间由马鞍冈徙凤岗岭. 小腀派下房浔源, 熟源(34-40世)排行似为 : 德恩天时思惟日上. 甘溪派(21-25世)排行似为 : 存可用贞方. 散居地 : 江西省吉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注 : 本谱似乎不全, 仅含世系. 卷一含 : 第二集小腀派下房浔源世系 -- 卷二含 : 小腀派大学第, 祖庆公, 汝能公, 须溪公, 铜溪大巷世系 -- 卷三含 : 第四集小腀派下房熟源世系 -- 卷四含 : 第五集, 芳径派汶水总世系, 赛陂世系. 卷五含 : 第六集, 芳径派南岭下山世系, 马田世系 -- 卷六含 : 第七集, 芳径派柞树下总世系 -- 卷七含 : 第八集, 芳径派永新汶水长房, 二房, 三房, 四房世系 -- 卷八含 : 第九集, 甘溪派总世系, 甘溪派上新居世系. 卷九含 : 第九集, 甘溪派大塘边, 马鞍冈老居世系 -- 卷十含: 第九集, 新居塘尾世系 -- 卷十一含: 第九集, 甘溪派凤冈岭世系 -- 卷十二含 : 第九集, 甘溪派凤冈岭背世系.
浏览:0
1.三槐堂小河王氏族谱, 第1部, 目录 谱序 一线谱:晋公起 世谱:4世谦公起 , 201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槐堂, 公元2014年续修. 合2册:插图, 照片,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王晋. 小河王氏始祖(1世): 失讳. 明洪武二年, 自当路村同辈分兄弟七人跟随移民潮北迁, 后在七老岭分家. 小河王氏四世祖: 王谦. 住日照市两城镇瓦屋村. 生子一: 王可准. 可准公下派祖(5世): (明) 王瑨(小河村始迁祖, 本宗祖) ; 王琏(王家滩祖) ; 王雕(住东胶南小场村). 瑨公派下支祖(10世): 王郡(小河前祖) ; 王良辅(小河后祖) ; 王自然(11世, 西山旺村西头街祖) ; 王遂(西山旺村前街稍门祖) ; 王子乐(16世, 西河圈村祖) ; 王茂(新城村祖) ; 王自(庄家庄祖). 乾隆三十一(1766)年新编行辈(20世起): 天道清宁泰 君心崇治功 经国从德化 朝士子民兴. 散居地: 山东省莒县(1992年划归日照市辖区)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100
小寒导读知识
农历小寒
农历小寒
小寒,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冬至之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持续降低,温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际降到最低。民谚:“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这说明了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据长期的气象记录以来,在北方地区小寒节气比大寒节气更冷,在北方有“小寒胜大寒”一说;但对于南方部分地区,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浏览量:1837次
小寒节气的含义
小寒节气的含义
小寒是一个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两个节气之一,小寒的意思就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冷到极点。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小寒节气的特点就是寒冷,但是还没有冷到极致。小寒时节,太阳直射点还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一直处于热量散失状态,白天吸收的热量少于夜晚释放的热量,因此气温还会持续降低。我国南北地区在气候上有很大的差异。根据中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小寒节气比大寒节气冷;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却是大寒节气要比小寒节气更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了小寒节气名称的由来:“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浏览量:1353次
小寒图片
小寒图片
小寒是农历24节气之一,在我国的北方有着“小寒胜大寒”的说法,说明天气冷的程度,而因为寒冷在小寒这一天在各地也有着不同的地域风景,而南北差异不同,南方部分地区全年气温比较低的还是在小寒之后的大寒。在小寒这一天,天气寒冷在不同地区还会出现雨雪以及结冰等天气,往往和小寒相关的图片都是和冬天的风景相关会比较多。
浏览量:1813次
小寒吃什么?
小寒吃什么?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节气的特点天气逐渐寒冷,但是还没到最冷的时候。关于小寒吃什么,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讲究,部分食物也是依据节气的特点辅之以食物的药性滋补身体。1、菜饭菜饭就是青菜和米饭一起翻炒,加入咸肉、香肠、火腿、板鸭丁。这是老南京的传统习俗,其中矮脚黄、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2、腊八粥小寒吃“腊八粥”应该是全国范围内的习俗了。腊八节也是在小寒节气前后,这个天气吃一碗食材丰富热粥,既能刺激食欲,又可以增加机体热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穣、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这些食材都性温,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3、羊肉“小寒”节气天气寒冷,羊肉也是性温的食物,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是抵御严寒最快速有效的办法。羊肉加点当归、山药、胡萝卜一起煮,加上大葱和生姜调味,美味又益气暖身,但是不能多吃,容易上火。4、鸡汤老南京还有逢“九”吃一只鸡、每天一个鸡蛋的进补习惯,所以小寒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鸡汤和鸡蛋。母鸡炖汤,搭配红枣、莲子、枸杞、桂圆等,或搭配香菇、山药、虫草花,或者干贝、海米等,文火慢炖,是冬天补气补血的良品。5、糯米饭广州传统是小寒的早上吃糯米饭,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在中医里,糯米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适合在寒冷的冬天食用。6、黄芽菜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在冬天寒冷天气和小寒节气的双重影响下,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的方式过节,无论习俗是否相同,都主要是根据食材本身的功效再结合本地的特产制作成独特的小寒节气食物,这是中国的传统,也是我们的生活仪式感。
浏览量:1944次
小寒养生
小寒养生
我国民间谚语有云:“小寒大寒,冻成冰团”。 小寒,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4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小寒时节,又正值三九隆冬之际,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出门冰上走”。于是,小寒的到来,也意味着一年最冷的开始。 小寒如何养生? 【小寒养生,注意三暖】 三暖:暖头、暖足、暖背 “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小寒节气处于三九的前后,此时,身体处于适应寒冷天气阶段,若头部受寒,极易引起感冒,因此要注意保暖。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在小寒节气,应该滋养阳气,但在进补的过程中,注意合理进补,切勿贪恋油腻、辛辣的食品。 冬季滋补得当,可达到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效果。 【一饭一汤一菜一粥,小寒不寒】 一饭:菜饭;一汤:山药羊肉汤;一菜:素炒三丝;一粥:核桃粥;一壶酒:黄酒。 寥寥数语,凝结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养生智慧。 【运动、泡脚】 冬季泡脚有助于驱寒保暖,科学泡脚还能祛病强身、补肾、通经络。泡脚时间以30—45分钟为宜,每天或隔天泡1次即可。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的说法。 在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运动,慢跑、跳绳、踢毽都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
浏览量:190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