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焉耆

焉耆

焉耆(英文:Yanqi Kingdom,维吾尔文:Qarasheher)又称乌夷、乌耆、阿耆尼,是一个约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9世纪的古代西域王国,地理位置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回族自治县附近。焉耆后来接受了唐朝的统治。

《汉书·西域传》:“焉耆国,王治员渠城,去长安七千三百里。户四千,口三万二千一百,胜兵六千人。击胡侯、却胡侯、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击胡左右君、击车师君、归义车师君各一人,击胡都尉、击胡君各二人,译长三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四百里南至尉犁百里,北与乌孙接。近海水多鱼。”

焉耆简介资料
42°01′N 86°33′E
相关人物
焉耆相关文献
龙姓王朝--焉耆国
龙姓王朝--焉耆国,中国古代西域城郭王国,唐安西四镇之一。又称乌夷、■夷、乌耆等(均为焉耆语Argi
查看全文
万度归破焉耆之战
万度归破焉耆之战,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魏成周公万度归率兵攻破西域(玉门、阳关以西,葱
查看全文
神秘消失的古国续(八):焉耆国
神秘消失的古国续(八):焉耆国 ,它是一个建立在绿洲上的农耕生活形态的城郭,是汉通西域北道必经之地。那里土
查看全文
焉耆回族自治县
历史古焉耆为吐火罗人所建立的国家之一,操吐火罗语。公元前121年,西汉在焉耆屯田。焉耆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发达的经济文化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西域三十六国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北魏时在此设镇。唐在此设督都府。1954年3月5日,焉耆回族自治县成立。行政区划焉耆回族自治县辖3个镇、5个乡:焉耆镇,七个星镇,永宁镇,四十里城子镇,北大渠乡,五号渠乡,查汗采开乡,包尔海乡,王家庄牧场,苏海良种场和兵团二十七团。另有兵团企业、农牧团场、南疆铁路和塔里木河南石油勘探公司等驻焉单位17个。参考资料
查看全文
神秘消失的古国续(八):焉耆国
第八章西域的天堂——焉耆国它是一个建立在绿洲上的农耕生活形态的城郭,是汉通西域北道必经之地。那里土地肥沃,种有稻、粟、麦,兼畜牧;那里的人有喝葡萄酒的习俗,也热爱音乐;那里资源丰富,文化发达,佛教在其国内有着很高的地位和众多的信徒,佛教艺术也曾繁盛灿烂;那里盛产胭脂,也盛产良驹,还有鱼盐蒲苇之饶。那就是焉耆国。隐藏在“七格星明屋”背后的焉耆国焉耆国,王治员渠城。去长安七千三百里,户四千,口三万二千一百,胜兵六千人。击胡侯,却胡侯、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击胡左右君、击胡君各二人,译长三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四百里,南至尉犁百里,北与乌孙接。近海水多鱼。焉耆国,西域三十六古国之一,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当年玄奘去印度取经,从高昌国向西出发,第一个到达的就是焉耆国。玄奘曾经对焉耆国这样描述说:阿耆尼(即焉耆)国的幅员,东西有600多里,南北400多里。焉耆国的都城叫做员渠城,方圆6里以上,四面...
查看全文
焉耆相关标签
西域
已不存在的亚洲国家
焉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