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印度列国时代

印度列国时代

印度列国时代(约前600年—约前300年),是印度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主要是十六个大国并立争霸。除了十六大国以外,还有释迦、科利耶、莫利耶等小国。冶炼的铁器开始得到广泛使用,婆罗米文开始出现。剧烈的社会动荡还伴随着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沙门思潮,产生了佛教、耆那教、阿耆毗迦教、顺世论、七要素说、不可知论、行为无效论等多种新思想。由于释迦牟尼生活在当时,佛教经典中常涉及列国时代的历史,这一时代也被称为“佛陀时代”。

印度列国时代相关文献
三家分晋:东周列国时代被战国群雄时代所终结
三家分晋:东周列国时代被战国群雄时代所终结,三家分晋是春秋后期公室与私家之间展开的激烈斗争的结果。在西周宗法封建制下,周
查看全文
读东周列国志
读东周列国志,田氏――读《东周列国志》札记        田氏来源于陈氏。据史记,陈为虞帝舜之
查看全文
东周列国志
成书年代此书刊本很多,卷首有蔡元放序,所署年代不一,或作乾隆元年(1736年),或作乾隆十七年(1752年),或作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成书过程余邵鱼撰《列国志传》明朝嘉靖、隆庆年间,余邵鱼编撰了一部《列国志传》,8卷226则,约28万字。全书始于武王伐纣,终于秦并六国。这部《列国志传》自称“编年取法麟经,记事一据实录”,但其中仍有许多民间传说故事。冯梦龙编《新列国志》明朝末年,冯梦龙在《列国志传》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形成了《新列国志》一书,共108回,增至70余万字。冯梦龙依据《左传》、《史记》等书,删除了旧本《列国志传》中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故事传说,同时增添了不少重要内容。在改编中,他还删去了武王伐纣到西周衰亡这部分内容,集中写春秋、战国,即东周的历史。蔡元放编评《东周列国志》清代乾隆年间,蔡元放对《新列国志》略加修订润色,并加上序、读法,大量的评语及一些夹注,易名为《东周列国志》,...
查看全文
印度列国时代
十六大国所谓的十六大国(梵语:महाजनपद,mahā"-jana-padá)是指鸯伽、摩揭陀、迦尸、拘萨罗、跋耆(即弗栗恃国)、末罗、拔沙、支提、般阇罗、居楼、婆蹉、苏罗娑、
查看全文
周游列国
【成语意思】:周游:全都走到,游遍。原指孔丘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当时的许多国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后指走遍各地。【用法分析】:周游列国作谓语、宾语;指旅行。【成语来源】:曹余
查看全文
印度列国时代相关标签
佛教史地
印度帝国及王国
名数16
时代特征
家族谱大览
2.时氏族谱, 2, 1375–2015
收藏者: 江苏时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1.时氏族谱, 1, 1360-2006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4.时氏族谱, 4, 1369–2012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时氏文化志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1年版(郑州百印通印刷). 全1册(约540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得姓祖 : 申叔时,名叔时. 春秋楚国公族,因封地在申(今河南南阳),人称申叔时. 其后子孙一支以王父字为氏,称时姓,并遵申叔时为得姓始祖. 始祖 : (明) 时庸. 任山西猗氏丞,明初迁居夏侯. 水泉始迁祖 : (6世) 时守 ; 时库 ; (8世) 时登 ; 时选 ; (9世) 时邦杰 ; 时邦义 ; 时自刚 ; (10世) 时东 ; 时望. 肖洼始迁祖(10世) : 时运 ; 时太. 北常庄支祖(11世) : 时见忠 ; 时见全 ; 时见孝. 弓庄支祖(11世) : 时强. 新庄支祖(11世) : 时叙,字权九. 八里湾支祖(10世) : 时文魁 ; 时文福 ; 时文秀 ; 时文英. 注: 此谱内所含支派繁杂. 详请见谱之第24页至25页, 及113页至535页记录. 世辈(10世起) : 天大景泰安 利有培盛显 和融宏昌宇 兴隆绍述远. 散居地 : 河南省郑州市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脊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时氏文化志(天远派统驭本).
浏览:100
乔桐印氏大同世谱
仁济大学中央图书馆,庆熙大学中央图书馆 原始祖印段,始祖印瑞的子孙录 印致明1985年发行, 300-1985
浏览:0
乔栋印氏大同世谱
国立中央图书馆, 300-1985 首尔特别市,印致明,1985年发行 始祖印瑞的子孙录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