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娜迦

娜迦

娜迦(梵语:नाग,IAST:Nāga)是印度神话中的蛇神。这种生物的外表类似巨大的蛇,有一个头或多个头;其形像在婆罗门教、印度教和佛教经典中常有出现。但是这个词的用法并不十分严格,它有时也被用来指代大象 或真正的蛇,尤其是眼镜王蛇和印度眼镜蛇(眼镜蛇在印地语中的读音就是“纳格”)。另外,雌性的娜迦被叫做“那吉”。在佛教向来吸纳印度教神话,那加被引进中国时,与中国传说中的龙混同,后来汉传佛教视为天龙八部之一,直称娜迦为龙、神龙。

娜迦相关文献
迦勒迦河之战
参考资料图说天下·探索发现系列编委会,《重返古战场》,2009,长春,吉林出版集团
查看全文
娜迦
印度教中的娜迦有关娜迦的传说至今仍然是许多受印度文明影响的亚洲国家(如印度,尼泊尔,东南亚一些国家等)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印度,娜迦被视为有灵性的生物,是泉水、井水和河流的保护神。它们能够造雨(这点与中国的龙相似),因而带来丰收;但是也会带来如洪水和干旱等灾害,代表性的故事有巨蛇弗栗多堵水的传说。有一种说法认为,娜迦只有在受到人类不恭敬的对待时,才会制造灾难。由于娜迦的形象被与水联系在一起,因此通往它们居住的地宫的入口常被认为位于井、湖和河流的底部。对娜迦的崇拜在印度南方地区尤其盛行,当地人相信娜迦会给它们的崇拜者带来丰收。古老的吠陀文献里就已经提到了娜迦的故事。吠陀中的宇宙之神和河川之主伐楼拿被认为是娜迦族之王,他的这种属性也许是因为其与水的关系而来的。百道梵书里讲到,娜迦一族是迦叶波和迦德卢(生主达刹之女)的后代。有关娜迦的神话中最有名的是搅乳海的故事。据说,众天神(提婆族)和阿修罗...
查看全文
耶斯迦
词法范畴和词类耶斯迦定义了四个主要的词范畴:nāma-名词或实词ākhyāta-动词upasarga-前动词或前缀nipāta-质词(particle),不变词(可能前置词)Yāska挑出了两个主要本体论范畴:过程或行动(bhāva),和实体或存在或事物(sattva)。接着他定义动词为其中bhāva为主,而名词为其中sattva为主。依据某一种解释,“过程”(process)是有前期阶段和后期阶段的,在这种过程是主导意义的时候,使用限定动词如vrajati“walks”或pachati“cooks”。但是名词/动词的这种刻画是不充分的,对于某些过程可以有名词性形式(比如“Hewentforawalk”)。为此,Yaska提出了当提及的过程从开始到结束延伸如同‘固化’的或‘定型’的块(mūrta),则使用动名词,比如vrajyā“awalk”或pakti“cooking”。后者可以看作“概...
查看全文
塞迦
历史希腊、罗马文献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时代留下的贝希斯敦铭文中称他们为塞迦(Seka)。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宣称,波斯把所有的斯基泰人部落都称为塞迦。但根据老普林尼的著作,只有居近在靠近波斯帝国边境的斯基泰人部落才被称为塞迦。西方史学家一般相信他们起源自斯基泰人。中国文献据《汉书》记载,乌孙国之地本是塞族居住地,其塞王后因被大月氏击败,而移居到罽宾、休循、捐毒等地,其部族分散于数国,大致今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伊朗东部,其塞王以罽宾(阿富汗、巴基斯坦)为中心。一部分地区被称为锡斯坦(塞迦斯坦)。其后乌孙击走大月氏占领塞族居住地,《汉书》记载此后乌孙部落中也含有塞族和大月氏。大月氏和乌孙两个部落在西迁建国之前,最早居住在今甘肃西部和新疆东部。塞族与中国春秋时期的陆浑,可能有共同起源。
查看全文
沙迦
经济城区金融湾石油收入是沙迦经济来源之一。它的石油开采比迪拜晚,在1974年才首次开采出石油,近年来日产量保持在4万桶。工业主要是食品加工、纺织、塑料、玻璃及石化工业等。农业较落后。由于沙迦地处阿联酋的中部,在迪拜迅速发展之前,沙迦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从1965年起就开始成为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沙迦国际机场建于1932年,是阿联酋第一个机场。一般人们都是从沙迦的国际机场开始认识沙迦的。沙迦国际机场是通往欧洲、亚洲、远东的中转站,30多家航空公司与沙迦民航有业务往来。中国早期的许多中资公司都是先在沙迦设的点,后来才迁居迪拜的,像国航等。虽然沙迦和迪拜相邻,但发展情况截然不同,沙迦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不过城市美化别具特色,为中东地区著名的文化名城,从沙迦的城市建设来看,就可感觉得到沙迦浓厚的文化氛围,很多地区还保存着石油时代前的建筑和街区。沙迦有9家博物馆,还有许多学校和培训中心。另外...
查看全文
娜迦相关标签
蛇神
梵语词汇
印度教传说生物
那伽
家族谱大览
林氏宗譜, 8, 卷7_ 23世隆娜公起行傳, 1932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1[1932]续修. 9册: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始祖 : 林奇. 比干之子,因避殷纣于虐,隐居长林,因以林为姓.居福建之闽县. 一世祖 : (宋) 林谦之,字义芳,行三一. 奇公之27世孙. 婺源始祖(2世) : (宋) 林元,字忠良,行二三. 谦之公之子. 自闽县迁婺源之华谿古丽坊. 溪北碧川始祖(7世) : (宋) 林杰,字子显,行仲一. 仕闽县知县,居溪碧川. 生五子 : 林昆 ; 林岗; 林厚 ; 林广 ; 林高. 支祖(8世) : (元) 林高,字宗信,行清五. 生五子 : 林康,字德盛,行实一 ; 林寍,字德安,行实二 ; 林福,字德寿,行实三 ; 林禄,字德华,行实四 ; 林恭,字德大,行实五. 下宅派始祖(10世) : (明) 林贤,字文焕,行和一. 福公长子. 生三子 : 林萼 ; 林萍 ; 林觐. 前宅派始祖(10世) : (明) 林明,字文贵,行和二. 福公次子. 生二子 : 林堂(居前宅) ; 林顺(居新屋). 新屋派始祖(11世) : (明) 林顺,字朝英,行洪二八. 子孙析置浦江等地. 后宅派始祖(12世) : (明) 林童,字世清,行宏四呼七四. 顺公长子. 生三子 : 林彰 ; 林颜 ; 林胜. 浦江派祖(12世) : (明) 林渔,字世中,行宏八呼一七. 顺公次子. 前宅天房祖(13世) : (明) 林瓘,字永贤,行道九 ; 林(王改),行道九二. 前宅地房祖(13世) : (明) 林班,字永芳,行道十六. 前宅人房祖(13世) : (明) 林璩,字永正,行道二十. 前宅后新屋房祖(13世) : 林琥,字永盛,行道十四. 二传分六房 : 林炤 ; 林勋 ; 林泗 ; 林福 ; 林聪 ; 林禄. 排行字母 : 仲清宝和 洪宏道泽 震干复泰 升裕福禄 康寍继世 淳厚绍棠 元善亨嘉 永衍繁昌 𧍸斯振羽 麟趾呈祥.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 及缙云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 : 古丽坊林氏宗谱 谱序题 : 续修碧川林氏宗谱 卷端题 : 华谿古丽坊林氏宗谱 目录题 : 碧川林氏宗谱
浏览:100
河东郑氏丙寅世谱
全罗南道光州广域市全南大学图书馆 始祖郑道正的子孙录, 950-1987 郑娜彩,1987年9月发行
浏览:0
寿塔方氏宗谱 [7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寿塔方氏第15次续谱理事会, 2001年重修. 1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本谱卷首中含寿塔村, 方家村, 及白竹湖村各地之简介与沿革. 受姓祖 : 方雷,字天震. 帝榆罔长子. 封河南方山,以地赐姓. 外纪一世祖 : 方纮,字子纲. 任汉为汝南尹. 世居河南.新莽时避地江左歙县东乡,今淳安桐庐一带. 浙东桐庐始祖(30世) : (唐) 方干,字彦琼,号雄飞,谥元英. 唐举进士. 隐居鉴湖梅花岛. 为绍兴鉴湖,桐庐芦茨源和仙居板桥三地之百世之祖. 东阳始祖(1世) : (宋) 方猷,字允达,谱名正己,行隆七. 干公10世孙. 祖籍仙居板桥,迁居南午岭下官山. 生四子(2世) : 方昭,字德辉 ; 方穆,字德序 ; 方和(转居仙居板桥) ; 方顺. 东阳鉴湖一世祖(1世) : 方平三. 干公9世孙. 孙方远公由绍兴鉴湖迁东阳鉴湖,今吴宁后街龙井巷. 苗湖祖(5世) : (元) 方美,字德美. 平三公之5世孙. 自东阳鉴湖迁瑞山苗湖. 生五子: (明) 方祚 ; 方祈 ; 方礼 ; 方禅 ; 方祖. 昭公六传分两支(8世) : (元) 方佛保,字原吉,行福一(寿塔祖) ; 方佛佑,字原祉,行福三(白竹祖). 寿塔始迁祖(10世) : (元) 方伯安,字孟康,行荣四. 佛保公之孙. 迁居寿塔. 伯安公下六子 : (元) 方卬,字彦超,行华二(殿下祖) ; 方印,字彦绶,行华三(寿塔祖) ; 方御,字彦圣,行华四 ; (明)方卸,字彦立,行华五 ; 方叩,字彦鸣,行华七(方家祖) ; 方即,字彦因,行华八(方家祖). 印公下房祖(12世) : (明) 方庆,字公余,行富四(花墩塘祖) ; 方恭,字公礼,行富九(南山祖) ; 方华,字公实,行富十三(寿塔祖). 叩公下房祖(12世) : (明) 方正,字公恕,行富五(方家长房) ; 方立,字公成,行富十(方家次房) ; 方仁,字公本,行富十五(方家幼房). 华公下四房祖(13世) : (明) 方明,字仕达,行贵十六(寿塔长房) ; 方亮,字仕信,行贵二十八(寿塔次房) ; 方葵,字仕英,行贵二十九(寿塔三房) ; 方玉,字仕宝,行贵三十(寿塔四房). 排行 : 隆䭾千恭敬 庆奉福寿荣华富贵祯祥衍泽康寕端正恺悌忠信积 德悠久高博仁义礼智孝友廉节温和俭让宽裕慈惠. 名辈(16世起) : 云良思成明士文(茂光维正) 嘉洪大纯儒学尚 经济志诚敦安世 启清宪发秀顺达 炳临垂新. 表字 : 允德有宗 景希天原 之孟彦公 仕廷时汝 仲铭君甫(瑞) 子(友)季远日 盛能翼为 邦重贤聿 昭国守正 克致用宜 是尔善得 佐如升.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 金华县, 义乌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寿塔方氏重修宗谱
浏览:0
寿塔方氏宗谱 [7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寿塔方氏第15次续谱理事会, 2001年重修. 1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本谱卷首中含寿塔村, 方家村, 及白竹湖村各地之简介与沿革. 受姓祖 : 方雷,字天震. 帝榆罔长子. 封河南方山,以地赐姓. 外纪一世祖 : 方纮,字子纲. 任汉为汝南尹. 世居河南.新莽时避地江左歙县东乡,今淳安桐庐一带. 浙东桐庐始祖(30世) : (唐) 方干,字彦琼,号雄飞,谥元英. 唐举进士. 隐居鉴湖梅花岛. 为绍兴鉴湖,桐庐芦茨源和仙居板桥三地之百世之祖. 东阳始祖(1世) : (宋) 方猷,字允达,谱名正己,行隆七. 干公10世孙. 祖籍仙居板桥,迁居南午岭下官山. 生四子(2世) : 方昭,字德辉 ; 方穆,字德序 ; 方和(转居仙居板桥) ; 方顺. 东阳鉴湖一世祖(1世) : 方平三. 干公9世孙. 孙方远公由绍兴鉴湖迁东阳鉴湖,今吴宁后街龙井巷. 苗湖祖(5世) : (元) 方美,字德美. 平三公之5世孙. 自东阳鉴湖迁瑞山苗湖. 生五子: (明) 方祚 ; 方祈 ; 方礼 ; 方禅 ; 方祖. 昭公六传分两支(8世) : (元) 方佛保,字原吉,行福一(寿塔祖) ; 方佛佑,字原祉,行福三(白竹祖). 寿塔始迁祖(10世) : (元) 方伯安,字孟康,行荣四. 佛保公之孙. 迁居寿塔. 伯安公下六子 : (元) 方卬,字彦超,行华二(殿下祖) ; 方印,字彦绶,行华三(寿塔祖) ; 方御,字彦圣,行华四 ; (明)方卸,字彦立,行华五 ; 方叩,字彦鸣,行华七(方家祖) ; 方即,字彦因,行华八(方家祖). 印公下房祖(12世) : (明) 方庆,字公余,行富四(花墩塘祖) ; 方恭,字公礼,行富九(南山祖) ; 方华,字公实,行富十三(寿塔祖). 叩公下房祖(12世) : (明) 方正,字公恕,行富五(方家长房) ; 方立,字公成,行富十(方家次房) ; 方仁,字公本,行富十五(方家幼房). 华公下四房祖(13世) : (明) 方明,字仕达,行贵十六(寿塔长房) ; 方亮,字仕信,行贵二十八(寿塔次房) ; 方葵,字仕英,行贵二十九(寿塔三房) ; 方玉,字仕宝,行贵三十(寿塔四房). 排行 : 隆䭾千恭敬 庆奉福寿荣华富贵祯祥衍泽康寕端正恺悌忠信积 德悠久高博仁义礼智孝友廉节温和俭让宽裕慈惠. 名辈(16世起) : 云良思成明士文(茂光维正) 嘉洪大纯儒学尚 经济志诚敦安世 启清宪发秀顺达 炳临垂新. 表字 : 允德有宗 景希天原 之孟彦公 仕廷时汝 仲铭君甫(瑞) 子(友)季远日 盛能翼为 邦重贤聿 昭国守正 克致用宜 是尔善得 佐如升.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 金华县, 义乌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寿塔方氏重修宗谱
浏览:0
壽塔方氏宗譜, 8, 卷4_ 壽塔三房 亨分舜庠公 21世世讓公起, 200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寿塔方氏第15次续谱理事会, 2001年重修. 1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本谱卷首中含寿塔村, 方家村, 及白竹湖村各地之简介与沿革. 受姓祖 : 方雷,字天震. 帝榆罔长子. 封河南方山,以地赐姓. 外纪一世祖 : 方纮,字子纲. 任汉为汝南尹. 世居河南.新莽时避地江左歙县东乡,今淳安桐庐一带. 浙东桐庐始祖(30世) : (唐) 方干,字彦琼,号雄飞,谥元英. 唐举进士. 隐居鉴湖梅花岛. 为绍兴鉴湖,桐庐芦茨源和仙居板桥三地之百世之祖. 东阳始祖(1世) : (宋) 方猷,字允达,谱名正己,行隆七. 干公10世孙. 祖籍仙居板桥,迁居南午岭下官山. 生四子(2世) : 方昭,字德辉 ; 方穆,字德序 ; 方和(转居仙居板桥) ; 方顺. 东阳鉴湖一世祖(1世) : 方平三. 干公9世孙. 孙方远公由绍兴鉴湖迁东阳鉴湖,今吴宁后街龙井巷. 苗湖祖(5世) : (元) 方美,字德美. 平三公之5世孙. 自东阳鉴湖迁瑞山苗湖. 生五子: (明) 方祚 ; 方祈 ; 方礼 ; 方禅 ; 方祖. 昭公六传分两支(8世) : (元) 方佛保,字原吉,行福一(寿塔祖) ; 方佛佑,字原祉,行福三(白竹祖). 寿塔始迁祖(10世) : (元) 方伯安,字孟康,行荣四. 佛保公之孙. 迁居寿塔. 伯安公下六子 : (元) 方卬,字彦超,行华二(殿下祖) ; 方印,字彦绶,行华三(寿塔祖) ; 方御,字彦圣,行华四 ; (明)方卸,字彦立,行华五 ; 方叩,字彦鸣,行华七(方家祖) ; 方即,字彦因,行华八(方家祖). 印公下房祖(12世) : (明) 方庆,字公余,行富四(花墩塘祖) ; 方恭,字公礼,行富九(南山祖) ; 方华,字公实,行富十三(寿塔祖). 叩公下房祖(12世) : (明) 方正,字公恕,行富五(方家长房) ; 方立,字公成,行富十(方家次房) ; 方仁,字公本,行富十五(方家幼房). 华公下四房祖(13世) : (明) 方明,字仕达,行贵十六(寿塔长房) ; 方亮,字仕信,行贵二十八(寿塔次房) ; 方葵,字仕英,行贵二十九(寿塔三房) ; 方玉,字仕宝,行贵三十(寿塔四房). 排行 : 隆䭾千恭敬 庆奉福寿荣华富贵祯祥衍泽康寕端正恺悌忠信积 德悠久高博仁义礼智孝友廉节温和俭让宽裕慈惠. 名辈(16世起) : 云良思成明士文(茂光维正) 嘉洪大纯儒学尚 经济志诚敦安世 启清宪发秀顺达 炳临垂新. 表字 : 允德有宗 景希天原 之孟彦公 仕廷时汝 仲铭君甫(瑞) 子(友)季远日 盛能翼为 邦重贤聿 昭国守正 克致用宜 是尔善得 佐如升.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 金华县, 义乌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寿塔方氏重修宗谱
浏览:100
壽塔方氏宗譜, 1, 卷首上_ 相片集 譜序 理事會名目 各村概況 傳贊 行略 遷徙 祠記 東陽外紀世系等, 200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寿塔方氏第15次续谱理事会, 2001年重修. 1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本谱卷首中含寿塔村, 方家村, 及白竹湖村各地之简介与沿革. 受姓祖 : 方雷,字天震. 帝榆罔长子. 封河南方山,以地赐姓. 外纪一世祖 : 方纮,字子纲. 任汉为汝南尹. 世居河南.新莽时避地江左歙县东乡,今淳安桐庐一带. 浙东桐庐始祖(30世) : (唐) 方干,字彦琼,号雄飞,谥元英. 唐举进士. 隐居鉴湖梅花岛. 为绍兴鉴湖,桐庐芦茨源和仙居板桥三地之百世之祖. 东阳始祖(1世) : (宋) 方猷,字允达,谱名正己,行隆七. 干公10世孙. 祖籍仙居板桥,迁居南午岭下官山. 生四子(2世) : 方昭,字德辉 ; 方穆,字德序 ; 方和(转居仙居板桥) ; 方顺. 东阳鉴湖一世祖(1世) : 方平三. 干公9世孙. 孙方远公由绍兴鉴湖迁东阳鉴湖,今吴宁后街龙井巷. 苗湖祖(5世) : (元) 方美,字德美. 平三公之5世孙. 自东阳鉴湖迁瑞山苗湖. 生五子: (明) 方祚 ; 方祈 ; 方礼 ; 方禅 ; 方祖. 昭公六传分两支(8世) : (元) 方佛保,字原吉,行福一(寿塔祖) ; 方佛佑,字原祉,行福三(白竹祖). 寿塔始迁祖(10世) : (元) 方伯安,字孟康,行荣四. 佛保公之孙. 迁居寿塔. 伯安公下六子 : (元) 方卬,字彦超,行华二(殿下祖) ; 方印,字彦绶,行华三(寿塔祖) ; 方御,字彦圣,行华四 ; (明)方卸,字彦立,行华五 ; 方叩,字彦鸣,行华七(方家祖) ; 方即,字彦因,行华八(方家祖). 印公下房祖(12世) : (明) 方庆,字公余,行富四(花墩塘祖) ; 方恭,字公礼,行富九(南山祖) ; 方华,字公实,行富十三(寿塔祖). 叩公下房祖(12世) : (明) 方正,字公恕,行富五(方家长房) ; 方立,字公成,行富十(方家次房) ; 方仁,字公本,行富十五(方家幼房). 华公下四房祖(13世) : (明) 方明,字仕达,行贵十六(寿塔长房) ; 方亮,字仕信,行贵二十八(寿塔次房) ; 方葵,字仕英,行贵二十九(寿塔三房) ; 方玉,字仕宝,行贵三十(寿塔四房). 排行 : 隆䭾千恭敬 庆奉福寿荣华富贵祯祥衍泽康寕端正恺悌忠信积 德悠久高博仁义礼智孝友廉节温和俭让宽裕慈惠. 名辈(16世起) : 云良思成明士文(茂光维正) 嘉洪大纯儒学尚 经济志诚敦安世 启清宪发秀顺达 炳临垂新. 表字 : 允德有宗 景希天原 之孟彦公 仕廷时汝 仲铭君甫(瑞) 子(友)季远日 盛能翼为 邦重贤聿 昭国守正 克致用宜 是尔善得 佐如升.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 金华县, 义乌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寿塔方氏重修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