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动物)

人类即生物分类学上的智人(学名:Homo sapiens,意为“有智慧的人”),是一种灵长目人科人属的直立行走物种,而祖先为人猿/古猿。从长者智人化石证明现代人类在-约20万年时于非洲东部东非大裂谷演化成形,有别于最接近的猿类,最初人类化石于非洲发现早至600-700万年前即与猿分家。

原始人曾分化成不同物种,但一些史前人类物种受到完全灭绝,另一些被更人多势众的人群所吞并和混血。所以,现今所有人类都是智人物种。

与其他动物相比,人具有相对发达的大脑,能进行复杂的计算和抽象思维。这些能力加上人类的直立身驱导致人类的前肢可以自由活动,使得人类对工具的使用远超出其他任何物种。截至公元2012年,世界人口已达到70亿以上,大约是所有曾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的6%。

与其他高等灵长目动物一样,人类是社会性的。人尤其擅长用口语、手势、肢体语言与书面语言来沟通、协作、表达自我、交际、交换意见、组织事物。人类个体之间的...

人相关文献
恭人。宜人由来
恭人。宜人由来,诰命又称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所谓诰是以上告下的意思。古代以大义谕众叫
查看全文
名人-诗人韩
名人-诗人韩,韩(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
查看全文
释义人,人类、智人或现代人,这个名词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各个层面来定义,或者是这些层面定义的结合。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学名为Homosapiens或Homosapienssapiens,但后者不为学界多数一致认可)。智人意指拥有高度发展的头脑。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力量或存在有关;而在神话学中,人的灵魂也会被拿来与其他的人型动物作对照。如人工智能或天使是没有肉体的灵体,兽人或亚人则只有欲望和肤浅的情绪。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尤其是他们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的目的。生物学上人的学名为“智人”(拉丁文homo为“人”,sapiens即“聪明的”),是与黑猩猩、大猩猩、红猩猩及长臂猿同属人猿总科的灵长目动物[1]。人类与其他灵长目动物的不同在于人...
查看全文
识人与用人
胡适有句名言:“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北宋王旦任宰相期间多次极力向真宗褒举寇准,然而寇准却经常在真宗面前指出王旦为政的缺失。一天,真宗对王旦说:爱卿经常褒扬寇准,但他却不断地揭你的短。王旦听了面无愠色,坦然地说:理当如此。臣在位日长,久则多弊,寇准对陛下无所隐瞒,恰恰证明他忠直,这正是臣称道、举荐他的原因。后来,
查看全文
信人者,人恒信之
东晋安帝义颐六年,盘踞在广州一带、海盗出身的卢循和徐道覆趁大将军刘裕北伐之机,经过精心密谋筹划,率领几十万大军杀奔都城建康。一时之间,东晋国内动荡不安,外围的强敌也伺机而动,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荆州立刻遭受到三股敌人的包围。叛逃到后秦的桓谦卷土重来,荆州是桓氏家族的起家之地,根基深厚,他一回来,就招集了过去的部下两万人,屯兵枝江。后秦将军苟林率领骑兵一万
查看全文
人相关标签
IUCN无危物种
人属
人类
动物
家族谱大览
1.明人谱牒序跋辑略, 1, 上, 1370–2013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注: 本书各篇文字辑自明人别集, 其现存家谱, 族谱中之序跋未予辑录.
浏览:100
1.明人谱牒序跋辑略, 1, 上, 1370–2013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注: 本书各篇文字辑自明人别集, 其现存家谱, 族谱中之序跋未予辑录.
浏览:100
2.明人谱牒序跋辑略, 2, 下, 1370–2013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注: 本书各篇文字辑自明人别集, 其现存家谱, 族谱中之序跋未予辑录.
浏览:100
2.明人谱牒序跋辑略, 2, 下, 1370–2013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注: 本书各篇文字辑自明人别集, 其现存家谱, 族谱中之序跋未予辑录.
浏览:100
滕氏宗谱, 1, 人像 目录 源流总记 编谱名目 繁衍 世系 1世旺公起 旧序, 199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8年. 1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排行不一. 入闽始祖 : (元) 滕辑斋. 原籍河南南阳郡. 一世祖(1世) : (元) 滕旺,字通甫. 移居建宁府城(建瓯城关). 旺公下五子(2世) : (元) 滕子善,字佛奴(回归河南南阳) ; 滕子茂,字陈弟(居建瓯七里街,为南房) ; 滕子义,又名魁(居东峰圭茶乡,为东房) ; 滕子载(入江西玉山,改邓氏) ; 滕子庆,字橚(居连瓯均中,为西房). 东房派祖(4世) : (明) 滕康,字景晋,号毅庵. 下有三子,分三房 : 滕通,字符泰,号节齐(孟房) ; 滕奎,字廷光(仲房) ; 滕松,字廷萃(季房). 西房派祖(4世) : (明) 滕弘,字可大,号可齐(大干房,下有五子,分五房) ; 滕瑾,字可珍,号连齐,又字可正(大坤房,下有四子). 大干房下五子(5世) : (明) 滕镛,字良声,号宣宇(仁房) ; 滕铎,字良振,号行二(义房) ; 滕锡,字良赐,号静轩,行五(礼房) ; 滕锜,字良鼎,号本齐,行七(智房) ; 滕铣,字良金,号立齐(信房). 大坤房下四子(5世) : 滕鏳,字良用,号贞齐(孟房) ; 滕锐,字良?(仲房) ; 滕监(止) ; 滕钺,字良?(季房). 南房派祖(7世) : (明) 滕霄,初名鹏,字南溪. 下有三子,分三房 : 滕文高,字印泉(大天房) ; 滕文升,字翊泉,号双溪(地房) ; 滕文启,字廷泉(人房). 其他世祖(1世) : 滕一郎(松房) ; 滕二郎,号八二郎(竹房) ; 滕三郎(梅房,住安口村). 见谱192页(影像103页). 散居地 : 福建省浦城县, 建瓯县等地. 排行字第 : 旺子○○○ ○○文国○ ○○○○华(观,学) 文先良承国 恩木德(建).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100
干氏宗譜, 4, 卷5_ 老大房 21世人倫公起, 199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8年重修. 5册 : 世系表. 远祖 : 干仁卿. 世居汴京. 台城祖 : (宋) 干万二. 仁卿公7世孙. 后析居天台之明公村, 乐清之柘湖. 始祖(1世) : 干庭芳,字崇清,号兰亭. 生六子 : 干文一,讳宁,字于归,号咸熙 ; 干文二,讳静,字于林,号云峰 ; 干文三,讳实,字于正,号诚中 ; 干文四,讳坚,字于城,号冰鉴 ; 干文五 ; 干文六. 房祖(2世) : (元) 干文五,讳宗,字于朝,号夙所(老大房,居天台东乡) ; 干文六,讳善,字于福,号锡威(老二房,迁居天台西乡清溪镇). 老大房下支祖(5世) : (明) 干锦,字尚纲,号含章 ; 干枢,字尚机,号玉人 ; 干守安,字尚稳,号泰山. 老二房下支祖(5世) : (明) 干守渊,字惟浩,号天然 ; 干守潭,字惟澄,号清斋. 名行 : 庭文佳公锦 胄容干鹤春 允应士天明 兆元享利贞 人才兴道学 奕世振芳名 孝友联昆季 伦常千古存. 表行 : 崇于德仕尚 从廷永伯叔 仲国子君良 孟仁义礼智 山岳生灵杰 咸和自发祥 先贤胎泽远 日月代光昌. 注 : 排行字母表见卷1第75页(影像42-43页). 散居地 : 浙江省天台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题编目. 书名页题 : 天台干氏宗谱. 目录题 : 天台明公干氏重修宗谱.
浏览:100
人导读知识
程咬金是什么历史人物
程咬金是什么历史人物
  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隋朝末年先后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随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以功封宿国公。参与玄武门之变,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改封卢国公,世袭普州刺史。  唐高宗显庆年间(655年-657年)以葱山道行军总管领兵出征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由于在恒笃城进行大屠杀,以及错失战机,返回后被免职。  因屡建战功被封为宿国公。任普州刺史期间在境内要塞处修建了大量的堡寨,以抗拒蛮夷。大力整治境内的岳阳河,使岳阳河的水质越来越清澈。  麟德二年(665年)去世,享年七十七岁。李治下诏追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谥号“襄”,陪葬昭陵。其事迹常见于各种文学作品。
浏览量:2754次
战国七雄是哪七个人
战国七雄是哪七个人
战国七雄指的并不是人物,而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经历过春秋时期各国之间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当时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秦国秦国先祖造父为周穆王御戎,造父在平定徐国之乱中军功显赫,受封于赵城,立赵氏。其后非子受封于犬丘,建立秦国。起初秦国非常贫瘠,到了秦穆公时国势稍盛,而后又陷入低迷,秦孝公即位后,重用商鞅,实行变法,秦国才不断强大。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各诸侯国。楚国先秦芈姓周朝诸侯国,楚国国力强盛,与晋国长期争霸.。然而春秋晚期,长期陷入公族内乱,风头渐渐被临近的吴国抢去。战国早期,楚国灭蔡,战国中期,楚国灭越,与齐纵亲,与魏、赵、韩、燕、楚等国合纵攻秦,后来秦国强盛击败楚国,战国晚期,楚背齐合秦。楚国渐渐式微,公元前223年,灭于秦。齐国春秋时期,齐桓公首霸中原。春秋末年,齐公族衰落,卿大夫相互兼并。田齐妫姓国家,出于陈厉公之子陈完。公元前672年,陈完入齐,事齐桓公。田齐立国时,已经进入战国中期。太公和是第一代齐侯。齐国曾一度盛强,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战国晚期齐国仍保持着强盛的地位,与秦并称东、西帝。公元前221年,秦灭韩、魏、楚、燕、赵后攻打齐国,齐国灭亡。燕国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宗室召公于燕,燕国的都城在“蓟”。燕国在春秋初年险些亡国,后来昭王即位,励精图治,使燕国成为一时之强,后来败于齐国。秦国意图攻打燕国,太子丹指使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国进攻燕国,前222年灭燕。赵国赵国先祖造父为周穆王御戎,造父在平定徐国之乱中军功显赫,受封于赵城,立赵氏。赵氏大宗的宗主后位列周王卿士。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晋为诸侯,赵氏正式建国。三晋分家之初,韩赵魏三晋经常结成三晋同盟,形成一股极强的军政势力,破齐、伐秦、败楚、瓜分中原,天下不敌。后来魏国渐衰,赵国逐渐崛起,与秦成争霸之势,成为秦国统一天下的最终对手。前228年,秦王政派军灭赵国。魏国魏国起步较其他诸侯国晚,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魏斯为诸侯,史称魏文侯。魏文侯时期魏国曾独占中原,当时魏国联韩赵,败嬴秦,弱芈楚,攻姜齐。后来魏、赵关系逐步紧张,秦国崛起,公元前225年秦国灭魏。韩国韩国先祖为晋公族。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韩虔与赵、魏同为诸侯,建立韩国。“三晋”同盟之时,韩国随之瓜分中原,获利颇多,国势达到鼎盛,后来在战国争霸中屡次受挫,先后依靠于魏、齐、楚、赵、秦等大国。至前230年,秦王政灭韩国。
浏览量:1688次
余姓名人
余姓名人
余姓,中国百家姓之一,出自春秋时期秦国上卿由余之后。如今余姓分布广泛,尤以四川、广东、江西、湖北等省多此姓。余姓名人余齐民,晋陵晋陵人,南朝宋官吏,以孝闻名。余镐(生卒不详),字周京,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人。唐懿宗咸通十年(869)进士及第。除校书郎。余懃(681-753年),字南涧,余干大慈南乡人,唐朝名臣。曾任工部尚书兼御使大夫,最后勋封上柱国。余中,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癸丑科状元。余中曾官国子直讲,知湖州,移知杭州后致仕,病逝于家中。余靖(1000年~1064年),本名余希古,字安道,号武溪,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北宋政治家,“庆历四谏官”之一。余深(约1050—1130年),字原仲,北宋时罗源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官位太宰(副宰相),进拜少保,封丰国公,再封卫国公加太傅。余天锡,字纯父,庆元府昌国人。南宋大臣,与丞相史弥远有深交,官拜参知政事、观文殿学士。余端礼(1135年—1201年),南宋宰相。字处恭,衢州龙游(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历知湖州乌程县,孝宗召为监察御史,迁大理少卿、太常少卿,进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余复,福建宁德古田一都三阳(今杉洋镇杉洋村)人,字子叔。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二年(1152),卒年不详。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庚戌科状元。余复为宋光宗朝第一位状元,也是闽东状元第一人,人称“余状元”。余玠(1199年1月6日-1253年),字义夫,号樵隐。蕲州(今湖北蕲春东北)人。南宋名将。余有丁,明朝政治人物,内阁大臣(阁老)。字丙仲,号同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余煌,嘉庆三年(1798)举人。代表作品有《天官考异》、《夏小正星候考》等。余子俊(1428年-1489年),字士英。四川青神县(今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青州乡金星村)人,祖籍京山(今属湖北省荆门市)。明朝名臣。余国柱,湖北大冶人,清顺治九年(1652年)进士,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余国柱为官36年,集功过褒贬于一身,人称“余秦桧”。余象斗,字仰止,号文台,自称三台山人。福建建安(今建瓯)人。明朝作家。
浏览量:2862次
漆姓全国有多少人
漆姓全国有多少人
漆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目前全国漆氏族人大约有14万,漆这个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位列第三百六十七位,族人分布比较广泛,重庆、湖北、江西、陕西、四川、云南、贵州、江苏、山东、河北、河南、湖南、安徽、甘肃等省份均有分布。漆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相传,神农氏的第四十一代孙,也就是伯夷叔齐之孙,隐居漆水之东,后来又迁徙去商丘东北的漆园,以地名“漆”为姓氏,名为漆河,这便是漆姓的起源。漆姓多以蔡州、濮阳、鲁郡、北海、南昌、武康为郡望。漆氏的古代名人有漆希范、漆文昌、漆雕徒父、漆雕开、漆应贤、漆德汛、漆希韩、漆梦周、漆希程、漆信博、漆胜煊等等。
浏览量:2817次
三观是哪三观分别是什么意思
三观是哪三观分别是什么意思
“三观”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指人们对整个世界(即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根本看法。世界观不同,表现为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环境、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生业绩,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经过反复实践逐渐形成的一种与人的主观需要相连的判断好坏、是非、利弊、善恶的观念。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
浏览量:139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