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大阪大学

大阪大学

大阪大学(日语:大阪大学おおさか だいがく Ōsaka daigaku;英语译名:Osaka University),简称阪大はんだい;Handai),是一所本部位于日本大阪府的研究型综合大学。阪大前身是旧制帝国大学-大阪帝国大学(1931年)。理科起源于明治时代最大的兰学塾“适塾”(1838年);文科起源于西日本最大的汉学塾“怀德堂”(1724年)。

阪大学术排名日本第4、世界第96。在读大学生规模为日本之首。校友涵盖日本第一个诺贝尔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克拉福德奖得主,亦获得若干盖尔德纳国际奖、日本国际奖、全球能量奖英语Global Energy Prize与查尔斯·斯塔克·德雷珀奖。

大阪大学简介资料
34°49′09″N 135°31′36″E
大阪大学相关文献
大阪府立大学
概要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83年在大阪府立大阪医学校(现在的大阪大学)中成立的兽医学讲习所,此讲习所在几十年后与其他几所教育机构发展成为1949年的浪速大学,1955年改名大阪府立大学,是为旧大阪府立大学。随着大阪都构想的推进,府大也有与大阪市立大学合并的计划,两校于2015年2月共同提出了‘“新・公立大学”大阪模型(基本构想)’(大阪都立大学构想)。NigelWard日本大学排名:第24名(研究经费·论文引用率·入学难易度·声望)知名校友东野圭吾-推理小说作家,“江户川乱步奖”,“直木三十五奖”获奖坐标:34°32′52″N135°30′27″E/34.54778°N135.50750°E/34.54778;135.50750
查看全文
大阪大学
概要丰中校区正门大学全体大阪大学是日本国内第6所旧制帝国大学,30年代日本的国立大学教育机构及研究机构成立后。为迎合东京等大城市“综合大学到大阪”的民间呼声而正名。以医学和自然科学起家,初期就以“理科的阪大”而展露头角,1949年日本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奖获得人汤川秀树,就是在阪大研究期间发表的获奖论文。50年代高田保马主持的大阪大学社会经济研究所创立后,又迅速成为日本社会经济学研究中心,尤其在近代经济学领域,日本历任经济学会会长中近半的人有过阪大学习或研究经历。说到阪大的特色,离开当地大阪开放环境和民间反官僚化教育的呼吁的话是难以想象的。在旧制大学时代,因为较少的官僚味,且极富庶民特征而被当地的人们所称道。但是,近年来的权威主义也颇让人担心。二次大战之后,阪大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2007年,已拥有11个学部(学院),各专业本科招生人数超过东京大学,成为日本规模最大的国立大学法人。校区占地面积...
查看全文
大阪市立大学
概要其前身“大阪商业学校”创立于1880年,1928年改制为大阪商科大学(日语:旧制大阪商科大学)。1949年以商科大为母体,合并“大阪市立工业专门学校”和“大阪市立女子专门学校”,设立大阪市立大学。1955年大阪市立医科大学(日语:大阪市立医科大学)并入市大,成为医学部。全校现在拥有8个学部,10个研究生院(大学院)。随着大阪都构想的推进,市大也有与大阪府立大学合并的计划,两校于2015年2月共同提出了‘“新・公立大学”大阪模型(基本构想)’(大阪都立大学构想)。2013年,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第401-500名;日本第18名(市立大学之首)NigelWard日本大学排名:第20名(研究经费·论文引用率·入学难易度·声望)知名教授1950年在市大理工学部,南部阳一郎、西岛和彦、中野董夫、早川幸男(日语:早川幸男)、山口嘉夫等人形成了一个理论物理学学派,南部教授回忆:“在...
查看全文
大阪外国语大学
沿革1921年大阪外国语学校在现在的大阪市天王寺区上本町8丁目设立1944年改称大阪外事专门学校1949年成为新制大阪外国语大学1979年迁址至箕面市粟生间谷1993年根据学科改组,引进大讲座制和昼夜开讲制2004年改为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外国语大学2007年成为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的外国语学部大学的组织外国语学部大学院语言社会研究科留学生日本语教育中心语言专业中国语朝鲜语蒙古语印度尼西亚语菲律宾语泰语越南语缅甸语印地语乌尔都语阿拉伯语波斯语土耳其语斯瓦希里语俄语匈牙利语丹麦语瑞典语德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本语其他有讲座的语言世界语拉丁语古汉语华南语(粤语)爱奴语满语古藏语梵语巴利语旁遮普语僧伽罗语维吾尔语奥斯曼语阿卡德语古代教堂斯拉夫语加泰罗尼亚语著名校友司马辽太郎-作家。大阪外国语学校毕业陈舜臣-作家、直木奖获得者。大阪外事专门学校毕业岩井成雄–原国际联盟职员。大阪外事专门学
查看全文
大阪艺术大学
学部艺术学部通信教育部短期大学部研究所艺术研究科校友更多资料:分类:大阪艺术大学校友
查看全文
大阪大学相关标签
1931年创建的教育机构
大阪大学
大阪府的大学
家族谱大览
任氏家谱 _ 礼部尚书以文华殿大学士任公宗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1. 全1册(264页) : 世系表. 一世祖 : (明) 任昂. 洪武间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 昂公下二子 : 任福昌(大老) ; 任福寿(二老). 大老派下五子 : 任裕 ; 任信 ; 任茂 ; 任宗浩 ; 任宗明. 二老派下四子 : 任祖恩 ; 任宗祝 ; 任宗全 ; 任谅. 排辈字(12-51世) : 位育中和新 修齐诚正先 守常明性道 行义光德安 利民有宗旨 健身可延年 发奋大业造 伟功尚书传. 散居地 : 河南省荥阳县, 新密市(原称密县), 广武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 : 礼部尚书以文华殿大学士任公宗卷. 书脊题 : 任氏家谱.
浏览:100
任氏家谱 : 礼部尚书以文华殿大学士任公宗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1. 全1册(264页) : 世系表. 一世祖 : (明) 任昂. 洪武间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 昂公下二子 : 任福昌(大老) ; 任福寿(二老). 大老派下五子 : 任裕 ; 任信 ; 任茂 ; 任宗浩 ; 任宗明. 二老派下四子 : 任祖恩 ; 任宗祝 ; 任宗全 ; 任谅. 排辈字(12-51世) : 位育中和新 修齐诚正先 守常明性道 行义光德安 利民有宗旨 健身可延年 发奋大业造 伟功尚书传. 散居地 : 河南省荥阳县, 新密市(原称密县), 广武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 : 礼部尚书以文华殿大学士任公宗卷. 书脊题 : 任氏家谱.
浏览:0
31.西河傅氏宗谱, 31, 卷25, 大学 13世有宽公起, 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文堂, 民国35[1946]重修. 38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首5(艺文志), 卷10(作渭公世系). 迁英始祖(一世) : (元) 傅细七,号清泗. 由江西南昌府进贤县徙蕲州英邑. 生一子: 傅子文. 派祖(6世) : (明) 傅思武 ; 傅思宽. 皆为道佺公之子. 思武公下支祖(8世) : 傅武荣. 思宽公下支祖(8世) : 傅武钺 ; 傅武迹 ; 傅武发. 武荣公生五子(9世) : 傅大元 ; 傅大亨 ; 傅大利 ; 傅大贞 ; 傅大常,字静存. 武钺公生三子(9世) : 傅大有,字希若 ; 傅大彰 ; 傅大爵,字道修. 武迹公生五子(9世) : 傅大周,字亲仁 ; 傅大恩,字昭德 ; 傅大学,字新民 ; 傅大惠 ; 傅大任,字啸龙. 武发公生二子(9世) : 傅大昌,字世奇 ; 傅大祥,字世裕. 老派 : 七子廷仲 道思月武 大明得济有. 新派 : 作士以文 守用维新 孝义延世 学修立名 身列朝端 绍起家声 能弘乃志 应可登云 时念汝祖 允秉克成. 散居地 : 湖北省英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傅氏宗谱.
浏览:100
30.西河傅氏宗谱, 30, 卷24, 大学 13世有宷公起, 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文堂, 民国35[1946]重修. 38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首5(艺文志), 卷10(作渭公世系). 迁英始祖(一世) : (元) 傅细七,号清泗. 由江西南昌府进贤县徙蕲州英邑. 生一子: 傅子文. 派祖(6世) : (明) 傅思武 ; 傅思宽. 皆为道佺公之子. 思武公下支祖(8世) : 傅武荣. 思宽公下支祖(8世) : 傅武钺 ; 傅武迹 ; 傅武发. 武荣公生五子(9世) : 傅大元 ; 傅大亨 ; 傅大利 ; 傅大贞 ; 傅大常,字静存. 武钺公生三子(9世) : 傅大有,字希若 ; 傅大彰 ; 傅大爵,字道修. 武迹公生五子(9世) : 傅大周,字亲仁 ; 傅大恩,字昭德 ; 傅大学,字新民 ; 傅大惠 ; 傅大任,字啸龙. 武发公生二子(9世) : 傅大昌,字世奇 ; 傅大祥,字世裕. 老派 : 七子廷仲 道思月武 大明得济有. 新派 : 作士以文 守用维新 孝义延世 学修立名 身列朝端 绍起家声 能弘乃志 应可登云 时念汝祖 允秉克成. 散居地 : 湖北省英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傅氏宗谱.
浏览:100
29.西河傅氏宗谱, 29, 卷23, 大学 13世有宸公起, 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文堂, 民国35[1946]重修. 38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首5(艺文志), 卷10(作渭公世系). 迁英始祖(一世) : (元) 傅细七,号清泗. 由江西南昌府进贤县徙蕲州英邑. 生一子: 傅子文. 派祖(6世) : (明) 傅思武 ; 傅思宽. 皆为道佺公之子. 思武公下支祖(8世) : 傅武荣. 思宽公下支祖(8世) : 傅武钺 ; 傅武迹 ; 傅武发. 武荣公生五子(9世) : 傅大元 ; 傅大亨 ; 傅大利 ; 傅大贞 ; 傅大常,字静存. 武钺公生三子(9世) : 傅大有,字希若 ; 傅大彰 ; 傅大爵,字道修. 武迹公生五子(9世) : 傅大周,字亲仁 ; 傅大恩,字昭德 ; 傅大学,字新民 ; 傅大惠 ; 傅大任,字啸龙. 武发公生二子(9世) : 傅大昌,字世奇 ; 傅大祥,字世裕. 老派 : 七子廷仲 道思月武 大明得济有. 新派 : 作士以文 守用维新 孝义延世 学修立名 身列朝端 绍起家声 能弘乃志 应可登云 时念汝祖 允秉克成. 散居地 : 湖北省英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傅氏宗谱.
浏览:100
32.西河傅氏宗谱, 32, 卷26, 大学 13世有𡧾公起, 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文堂, 民国35[1946]重修. 38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首5(艺文志), 卷10(作渭公世系). 迁英始祖(一世) : (元) 傅细七,号清泗. 由江西南昌府进贤县徙蕲州英邑. 生一子: 傅子文. 派祖(6世) : (明) 傅思武 ; 傅思宽. 皆为道佺公之子. 思武公下支祖(8世) : 傅武荣. 思宽公下支祖(8世) : 傅武钺 ; 傅武迹 ; 傅武发. 武荣公生五子(9世) : 傅大元 ; 傅大亨 ; 傅大利 ; 傅大贞 ; 傅大常,字静存. 武钺公生三子(9世) : 傅大有,字希若 ; 傅大彰 ; 傅大爵,字道修. 武迹公生五子(9世) : 傅大周,字亲仁 ; 傅大恩,字昭德 ; 傅大学,字新民 ; 傅大惠 ; 傅大任,字啸龙. 武发公生二子(9世) : 傅大昌,字世奇 ; 傅大祥,字世裕. 老派 : 七子廷仲 道思月武 大明得济有. 新派 : 作士以文 守用维新 孝义延世 学修立名 身列朝端 绍起家声 能弘乃志 应可登云 时念汝祖 允秉克成. 散居地 : 湖北省英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傅氏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