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儿子

儿子

儿子,是家庭中的成员,由父母所生的子女中的男孩子,当然儿子也可能是继子,即是配偶与前妻、前夫或其他人所生的儿子。

不少父权社会中只有儿子才有继承权,女儿出嫁后则被视为另一家庭的成员。在东亚传统一夫多妻家庭中,正妻所生之儿子为嫡子,妾所生的女儿为庶子,传统上嫡长子享有最优先的继承权。

儿子相关文献
先轸有儿子吗?先轸的儿子是谁?
先轸有儿子吗?先轸的儿子是谁?,春秋时代,晋国大夫赵衰评价先轸“先轸有谋”,于是晋文公封先轸为元帅,先轸在城
查看全文
儿子
名称方言口语中,又称小子。《抖抖眉毛立大志》:“早先,穷人家的小子落生时,爹妈怕养不大,给取了个女名。”参见女儿义子女婿儿媳父亲母亲孙儿
查看全文
齐姜有儿子吗?她的儿子是谁?
齐姜,在春秋时期,齐国宗族女子几乎都有这个称呼,有的为了区别辨认她们不同的身份,给她们另外起了称呼。今天要说的齐姜是晋武公的小妾,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女儿。齐姜的背景听上去很高端大气上档次,实际上她的命运却并不是如此。年轻貌美的齐姜被齐桓公嫁给了年迈的晋武公,可见并不是身份地位高贵,你的人生就会发光闪耀的,这本就不是成正比的关系。那么,齐姜嫁给晋武公以后有儿子吗?如果有,她的儿子又是谁呢?正如上面说的那样,齐姜嫁给晋武公的时候,晋武公的年龄已经很大了,大约就是六七十吧。可是齐姜才多大,顶多十八二十岁的活力少女啊,长得又漂亮,这样的女子,放在后宫守活寡,晋武公的儿子诡诸看不过去了。远嫁而来的齐国公主,拥有绝世的容颜和良好的家世背景,却整日待在晋国后宫,是一个老得不能再老的老头子的小妾。晋国太子诡诸,是晋武公所有儿子中最出色的一个,年轻有为,有权势、有地位,说是俊才也不为过。这对男女互相看对了...
查看全文
先轸有儿子吗?先轸的儿子是谁?
春秋时代,晋国大夫赵衰评价先轸“先轸有谋”,于是晋文公封先轸为元帅,先轸在城濮之战和肴之战中立下不世战功。先轸属于前无古人的那一类将才,在先轸之前,春秋时期的战争往往以击溃敌人为目的,而先轸之后,则逐渐演变为歼灭战。先轸一马当先,率先开始了以灵活多变的战术扰乱敌军,不但趁机追击敌人,还将敌人全部消灭,在军事历史中,先轸的地位很高。先轸如此优秀,那么先轸的后代们能力如何呢?先轸是否有儿子,他的儿子是谁,有什么历史事迹吗?公元前656年,晋国公子重耳受后母骊姬所害,被自己的父亲晋献公所逼,不得不做出了离开晋国,到翟国投奔的决定。在翟国待了十二年后,重耳的弟弟夷吾又来迫害他,重耳只好离开翟国,再一次逃离祸乱。受尽颠沛流离之苦的重耳终于得到了秦穆公抛来的一根橄榄枝,秦穆公主动提出愿意帮助自己回到晋国,还允诺会助重耳夺得晋国君位。重耳在秦穆公势力的介入下,成功回到了晋国,他赶走了自己的侄子,派人杀掉...
查看全文
先轸有儿子吗?先轸的儿子是谁?
春秋时代,晋国大夫赵衰评价先轸“先轸有谋”,于是晋文公封先轸为元帅,先轸在城濮之战和肴之战中立下不世战功。先轸属于前无古人的那一类将才,在先轸之前,春秋时期的战争往往以击溃敌人为目的,而先轸之后,则逐渐演变为歼灭战。先轸一马当先,率先开始了以灵活多变的战术扰乱敌军,不但趁机追击敌人,还将敌人全部消灭,在军事历史中,先轸的地位很高。先轸如此优秀,那么先轸
查看全文
儿子相关标签
男性亲属称谓
儿子导读知识
刘邦曹氏的儿子
刘邦曹氏的儿子
  曹氏也被称为曹夫人,历史上是刘邦非正式的夫人,他的儿子是刘肥,而曹氏是刘邦做亭长时的“外妇”,曹氏在后来生下的儿子刘肥其实是刘邦的大儿子,之后被封为齐王,可以看的出刘邦对这位曹氏还是有一定的感情基础的。在《汉书》中只是称她为曹夫人,也没有任何介绍,可以看的到,在历史中是提及较少的,其次在《史记》中有云:“其母外妇也,曰曹氏”,可以了解到一些关于当时人们对曹氏的观点。  刘肥是孝惠帝刘盈的哥哥。公元前193年,刘肥入京朝见惠帝。惠帝与刘肥在宴席上共同饮酒,二人行礼时如同兄弟之间一样平等行礼。而在诸王当中曹氏的儿子刘肥是地盘最大的一个,或许是吕后的嫉妒,此事引得吕后大怒,要把刘肥毒死,亏他的内史勋出计策,让出了一小部分封地给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作为公主的汤沐邑,以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麻烦,此后吕后也没再追究。从一些后世评价当中看曹氏是市井女人,性格直爽是刘邦尚未称帝前与之交好的女人,二人在刘邦称帝之前共同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
浏览量:3505次
朱元璋的儿子有哪些
朱元璋的儿子有哪些
  朱元璋的儿子主要有:  长子朱标,生母马皇后,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视察陕西回来后,因风寒病逝,谥“懿文太子”。建文元年(1399年)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  次子朱樉,生母为马皇后,1370年获封秦王。1395年,朱樉薨逝,享年39岁,谥号为愍,王妃殉葬。其子秦隐王朱尚炳嗣爵。秦王位号共传十一世,十六王。  三子朱棡,生母为马皇后,1370年获封晋王并就藩太原。1398年,朱棡薨逝,享年40岁,谥号为恭。  四子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初封燕王并就藩北平。后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打败建文帝,于1402年在南京称帝,在位二十二年。  五子朱橚,生母为碽妃,朱棣的胞弟,1370年获封吴王,1378年改封周王。1425年,朱橚薨逝,享年64岁,谥号为定。  六子朱桢,生母为胡妃,1370年获封楚王。1424年,朱桢薨逝,享年60岁,谥号为昭。  七子朱榑,生母为达定妃,1370年获封齐王。1428年,朱榑薨逝,享年64岁,谥号为恭。  八子朱梓,生母为达定妃,1370年获封潭王。1390年,朱梓亦因畏惧自焚而死,享年31岁。由于死后无子,封国被除。  九子朱杞,生母不详,1370年获封赵王,但同年底便夭折,时年仅1岁。  十子朱檀,生母为郭宁妃,1370年获封鲁王。1390年,朱檀薨逝,享年20岁,谥号为荒。  十一子朱椿,生母为郭惠妃,1378年获封蜀王。1423年,朱椿薨逝,享年52岁,谥号为献。  十二子朱柏,生母为胡顺妃,1378年获封湘王。1399年,朱柏因畏惧自焚而死,享年28岁,谥号为戾。  十三子朱桂,生母为郭惠妃,1378年获封豫王,1392年改封代王。1446年,朱桂薨逝,享年72岁,谥号为简。  十四子朱楧,生母为郜妃,明代九大攘夷塞王之一。1378年获封汉王,1392年改封肃王。1420年,朱楧薨逝,享年46岁,谥号为庄。  十五子朱植,生母为韩妃,1378年获封卫王,1392年改封辽王,1424年,朱植薨逝,享年47岁,谥号为简。  十六子朱栴,母妃皇贵人余氏,明代九大攘夷塞王之一,1391年获封庆王。1438年,朱栴薨逝,享年60岁,谥号为靖。  十七子朱权,生母为杨妃,1391年获封宁王。1448年,朱栴薨逝,享年70岁,谥号为献。  十八子朱楩,生母为周妃,1391年获封岷王,1450年,朱楩薨逝,享年71岁,谥号为庄。  十九子朱橞,生母为郭惠妃,1391年获封谷王,明代九大攘夷塞王之一。于永乐十五年被废为庶人,宣德三年在狱中去世。  二十子朱松,生母为周妃,1391年获封韩王。1407年,朱松未就藩便薨逝,享年27岁,谥号为宪。  二十一子朱模,生母为赵妃,1391年获封沈王,就藩于潞州。1431年,朱模薨逝,享年51岁,谥号为简。  二十二子朱楹,生母不详,1391年获封安王。1417年,朱楹薨逝,享年35岁,谥号为惠。无子,国除。  二十三子朱桱,生母为李妃,1391年获封唐王。1415年,朱桱薨逝,享年29岁,谥号为定。  二十四子朱栋,生母为刘妃,1391年获封郢王。1414年,朱栋薨逝,享年26岁,谥号为靖。无子,国除。  二十五子朱㰘,生母为葛妃,1391年获封伊王。1414年,朱㰘薨逝,享年26岁,谥号为厉。  二十六子朱楠,生母为尚妃,1394年出生,满月没多久便夭折,没有封爵。  除了二十六个儿子之外,朱元璋还育有十六个女儿,加在一起一共是四十二个子女。
浏览量:8069次
曹操儿子曹丕
曹操儿子曹丕
魏文帝曹丕,字子桓,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魏武帝曹操之子,母为武宣皇后卞夫人。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累迁五官中郎将。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成为魏国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即位,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制定实施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地区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皇帝,庙号世祖,安葬于首阳陵。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浏览量:2107次
李隆基是谁的儿子
李隆基是谁的儿子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但后来又由于政策失误,宠信奸臣,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儿子,是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和窦德妃所生,李旦则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所生,是李治的第八子,武则天的第四子。李旦共有六个儿子,十一个女儿。家族世系为:李弇→李昶→西凉武昭王李暠→西凉后主李歆→李重耳→李熙→李天锡(一作李天赐)→李虎→李昞→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
浏览量:2569次
赵恒的儿子
赵恒的儿子
赵恒,宋朝第三位黄帝,宋太宗赵炅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有6个儿子,分别是赵禔、赵祐、赵祇、赵祉、赵祈、赵祯。 1、温王赵禔,早亡,宋徽宗时改追宗室,赐名赵禔,追封温王。2、悼献太子赵祐,十岁时夭折,母皇后郭氏。3、昌王赵祇,早亡,宋徽宗时改追宗室,赐名赵祇,追封昌王。4、信王赵祉,早亡,宋徽宗时改追宗室,赐名赵祉,追封信王。5、钦王赵祈,早亡,宋徽宗时改追宗室,赐名赵祈,追封钦王。6、仁宗赵祯,生母宫人李氏,养母皇后刘氏、淑妃杨氏。
浏览量:236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