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镇墓兽

镇墓兽

镇墓兽,是中国古代常见的随葬明器,形象不一,陈列的位置也不一样,具有时代性与地域性的差异。

古代汉族认为,阴间有各种野鬼恶鬼,会危害死者的鬼魂因此,设置镇墓兽的目的,首重辟邪,以驱逐凶邢,以佑护亡魂之安宁,又有添禄的意思,所谓“天之禄籍,长终汝身”,希望来世继续享受富贵荣华。

在墓室中放置怪兽以守护墓主的观念在中国相当古老。战国起便有木制漆饰,造形抽象的镇墓兽,以鹿角为饰,张口吐舌,单个出现于墓葬中。北魏时,河南出土的镇墓兽,有狮面及人面,皆兽足兽身,背脊生三弯角,蹲坐于平板上;至于隋代张盛墓的白瓷镇墓兽在基本造型上则与唐三彩镇墓兽完全相似。到了唐代,镇墓兽成对出现,放置于墓道入口处,镇守于墓门。形象更加夸张,强调各项细部,如高耸的双角、向外伸出的羽翼、华丽流淌的多种釉色等。甚至出现西域胡面貌的人面镇墓兽,反映当时文化交流的影响。

依照镇墓兽的造型、功用、于墓室中陈列的位置等...

镇墓兽相关文献
荆楚文化—楚风楚韵—镇墓兽
荆楚文化—楚风楚韵—镇墓兽,   在楚国墓葬中已发现数百件用于镇墓辟邪的木雕镇墓兽。年代从春秋中期到战国中晚
查看全文
镇墓兽为什么都是面目狰狞的?面目不狰狞没资格成为镇墓兽
镇墓兽为什么都是面目狰狞的?面目不狰狞没资格成为镇墓兽,镇墓兽是古人为了祈求墓葬平安,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防止墓葬被盗掘而制造出的
查看全文
楚式镇墓兽
特色、造型与形制演变楚式镇墓兽的材质主要是木质和铜质,其中以木质漆器彩绘最为著名。由三部分组成:立(底)座、器身与鹿角。造型随时间有些许改变,但始终保持着三大特色。第一是在椁室内的放置位置主要在头、边箱,且总有青铜理器、访铜的陶器共出,缺少这些标示身份的礼器的墓葬中便无出土;一般一墓,指出土一件。第二是镇墓兽头多插有鹿角,第三是镇墓兽底部的方座始终存在。立座自春秋中期发现以来,始终存在且形制大致固定,承接头身的一侧为梯形面,下面为正方形。器表多以黑漆为地,多有兽面纹、云纹等纹饰,以红、黄二彩的云纹较常见。唯一改变的是,梯形面的高度逐渐降低,彩绘的云纹颜色改变。器身的变化最大,种类也最为丰富。头面从面目多不清楚、抽象,逐渐变为兽形虎首虎面,五官俱全,狰狞恐怖;再变成头面人形,直眉弯目较为和善。颈身从直颈变为曲颈曲身,也从直立无四肢,变成四肢俱全的跪式。到了战国中期之后,出现了吐舌的样式,但到...
查看全文
镇墓兽
神兽崇拜在《山海经》一书中,记述的众多山海之神,大多是经过重新组合的兽,有的就是兽形与人形组合而成的半人半兽形。《山海经》,近现代学者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与诸如此类的镇墓兽出现的时间相吻合。在埃及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古王国时期,亦出现了造型类似于中国镇墓兽,同样有镇墓功能的人面狮身像。可以说,古代先民相信他们想像中创造的神兽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而这种神兽崇拜的文化,可以视为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相近的神灵形象的印证。楚式镇墓兽楚国漆木立角镇墓兽,伯明翰艺术博物馆(英语:BirminghamMuseumofArt)藏。截至目前为止,出土的楚式镇墓兽,最早可以上溯至春秋中晚期,是楚墓中常见的随葬器物,也是楚漆器中造型独特的器物之一种。此种器物外形抽象,构思谲诡奇特,形象恐怖怪诞,具有强烈的神秘意味和浓厚的巫术神话色彩。早期的面目多不清楚,亦未加上鹿角。到了春秋中晚期,出现了兽面的刻画与鹿角。其中,兽面...
查看全文
江苏赣榆县石岭2号汉墓出土罕见“兽镇”
日前,赣榆县石桥镇石岭村村民王升兴在田间作业时,在距离西汉夫妻合葬墓东南6-7米处发现大量陶罐碎片。他推测下面可能有古墓葬,于是向赣榆县博物馆汇报。经赣榆县博物馆考察确认为古墓葬,并命名为石岭2号汉墓。目前发掘、清理工作已结束,共发现文物7件,其中一组四件的“兽镇”尤为珍贵。 &n
查看全文
镇墓兽相关标签
镇墓兽
家族谱大览
22.黄氏宗谱, 22, 卷11: 小序 墓图 世系 镇 绍宗 7世大才公起, 194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培本堂, 民国36[1947]. 存41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者 : 黄丰钰,字胜铠 ; 黄功玉,字承先 ; 黄功进,字轩廷 注 : 此谱所标卷数不规则. 至少缺卷1-2, 卷9之5, 9之8, 卷10之1-5, 及卷16. 始迁祖(1世) : 黄文昭,讳福,号竹溪. 原居江西饶州古楼埠,明初迁黄冈. 派祖(2世) : 黄受一,字明叔(徙麻邑) ; 黄受二,字符叔,号景雯(徙河南光州) ; 黄受三,字粹叔(无传) ; 黄欣祖,字祥叔,号东山(黄仁之祖,析为三派). 欣祖生二子(3世) : 黄希文,字德才(元分祖) ; 黄希诚,字仲才,号镜湖. 希文生三子(4世) : 黄秉彛,字本初(无传) ; 黄允彛,字复初(西一甲) ; 黄鼎彛. 章仁分祖(4世) : 黄暹彛,字一初(章分) ; 黄辿彛,字启初(仁分). 皆为希诚公之子. 七甲祖(5世) : 黄𨱆,字孟春 ; 黄铉,字孟冬. 皆为暹彛公之子. 六甲祖(6世) : 黄绍宗. 镇公之子. 希诚公之后. 子孙析置罗田等地. 三甲祖(6世) : 黄绍斌. 镇公之子. 希诚公之后, 十甲祖(6世) : 黄惟渊 ; 黄惟洧. 均为辿彛公之孙. 一甲祖(6世) : 黄惟澄. 为辿彛公之孙. 四甲祖(7世) : 黄大万,字后泽. 伯玉公之子. 允彛公之后. 后增派言 : 世德可师 丰功克善 泰运祈逢 安承泽远 新增派言 : 丕焕新猷 明良喜起 余庆锺祥 增荣益美 注 : 排行字母表见卷8上(影像6).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义城金氏监役公后德山公讳镇海孙录
仁济大学中央图书馆 始祖金锡,始祖金镇海的子孙录。 义城金氏监译工后德山公孙录编撰委员会,金东九,2014年发行。
浏览:0
田氏创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紫荆堂, 民国30[1941]年. 50册:插图, 世系表. 编修人员 : 田子丹,派名绪端 ; 田穉凤,派名宗焜,号肖鸣 ; 田梅亭,名派世强,册名仲询 ; 田少卿,派名继松,册名永植.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4(玉闰公下17至18世), 19(玉琦公下19至22世), 29(玉璋公下19世). 且部分卷数破损缺页. 远祖 : (唐) 田九琏. 任讥议评士. 始籍麻城. 一世祖 : (元) 田大芳. 芳公下二子 : 田镇 ; 田钊. 镇公下三子(3世) : 田玉闰 ; 田玉琦 ; 田玉瑀. 钊公下五子(3世) : 田玉璋 ; 田玉琳 ; 田玉理 ; 田玉玟 ; 田玉㺬. 琳㺬二公后不可考. 仅存璋, 理, 玟三房. 商城支祖(5世) : (明) 田启. 玉瑀公之孙. 自麻城东山田家岩迁商,居东楼. 世派 : 克承宗绪 继世显扬 应逢景运 向时有光 士尚道德 著述文章 荆华永茂 安乐和康.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 河南省商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田氏宗谱.
浏览:100
田氏创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紫荆堂, 民国30[1941]年. 50册:插图, 世系表. 编修人员 : 田子丹,派名绪端 ; 田穉凤,派名宗焜,号肖鸣 ; 田梅亭,名派世强,册名仲询 ; 田少卿,派名继松,册名永植.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4(玉闰公下17至18世), 19(玉琦公下19至22世), 29(玉璋公下19世). 且部分卷数破损缺页. 远祖 : (唐) 田九琏. 任讥议评士. 始籍麻城. 一世祖 : (元) 田大芳. 芳公下二子 : 田镇 ; 田钊. 镇公下三子(3世) : 田玉闰 ; 田玉琦 ; 田玉瑀. 钊公下五子(3世) : 田玉璋 ; 田玉琳 ; 田玉理 ; 田玉玟 ; 田玉㺬. 琳㺬二公后不可考. 仅存璋, 理, 玟三房. 商城支祖(5世) : (明) 田启. 玉瑀公之孙. 自麻城东山田家岩迁商,居东楼. 世派 : 克承宗绪 继世显扬 应逢景运 向时有光 士尚道德 著述文章 荆华永茂 安乐和康.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 河南省商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田氏宗谱.
浏览:100
田氏创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紫荆堂, 民国30[1941]年. 50册:插图, 世系表. 编修人员 : 田子丹,派名绪端 ; 田穉凤,派名宗焜,号肖鸣 ; 田梅亭,名派世强,册名仲询 ; 田少卿,派名继松,册名永植.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4(玉闰公下17至18世), 19(玉琦公下19至22世), 29(玉璋公下19世). 且部分卷数破损缺页. 远祖 : (唐) 田九琏. 任讥议评士. 始籍麻城. 一世祖 : (元) 田大芳. 芳公下二子 : 田镇 ; 田钊. 镇公下三子(3世) : 田玉闰 ; 田玉琦 ; 田玉瑀. 钊公下五子(3世) : 田玉璋 ; 田玉琳 ; 田玉理 ; 田玉玟 ; 田玉㺬. 琳㺬二公后不可考. 仅存璋, 理, 玟三房. 商城支祖(5世) : (明) 田启. 玉瑀公之孙. 自麻城东山田家岩迁商,居东楼. 世派 : 克承宗绪 继世显扬 应逢景运 向时有光 士尚道德 著述文章 荆华永茂 安乐和康.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 河南省商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田氏宗谱.
浏览:100
全州李氏德源君派族谱
始祖:李翰,李愚镇.
浏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