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明朝 大明宝钞

大明宝钞

大明宝钞是明朝官方发行的唯一纸币,该纸币贯行于明朝二百七十多年。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始造。由于当时缺铜,于是明洪武七年颁布“钞法”,设宝钞提举司,其下再设抄纸、印钞二局和宝钞、行用二库。并于次年以中书省名义发行。

大明宝钞印框高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纸币。宝钞分六等:壹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一贯等于铜钱一千文或白银一两,四贯合黄金一两,票面上端为“大明通行宝钞”六个汉字。初行宝钞时,一石米值钞一贯。

《明会典》记载:“以桑穰为料,其制方,高一尺,广六寸,质青色,外为龙文花栏,横题其额曰‘大明通行寶鈔’,其内上两旁复为篆文八字,曰‘大明宝钞 天下通行’。中图钱贯,十串为壹贯,其下云‘中书省奏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百五十两,仍给犯人财产。’若伍佰文,则画钱文为五串,余如其制,而递减之。其等凡六:曰一贯,曰五...

大明宝钞简介资料
1375 年
大明宝钞相关文献
大清宝钞
参考文献参见大明宝钞户部官票
查看全文
大明宝钞
参见宝钞提举司大清宝钞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宝钞提举司
参见造币机构:户部宝泉局、工部宝源局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中统宝钞印行
[元·中统元宝交钞]中统元年(1260)七月,刚即汗位不久的忽必烈下诏造中统元宝交钞。中统元宝交钞是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的。它以丝为本,每50两银兑换丝钞一千两。十月,又正式发行中统元宝交钞,简称“中统宝钞”、“中统钞”、“宝钞”,由中书平章政事王文统负责,不限年月,通告诸道,也可以用宝钞交纳赋税。南宋灭亡后,忽必烈下令用宝钞倒换宋交子、会子,并于至元十七年废宋铜钱。这样,忽必烈统一了南北钞法,使宝钞成为我国历史上首次通行全国的纸钞。
查看全文
商业的逐步繁荣与大明宝钞的发行
? 朱元璋的休养生息政策,贯穿着“重本抑末”的总原则,以维护“农不废耕,女不废织”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里,“本”是指农业,“末”指的是工商业,汉代以后则多指商业。但农业、手工业与商业并非绝对对立的,自然经济也并不完全排斥商业经济,无论是地主、农民或其他的社会阶层,他们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不可能做到全部自给自足。朱元璋深明此
查看全文
大明宝钞相关标签
中国古代纸币
明朝经济
家族谱大览
陈氏宝一户三修族谱 [7卷,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德星堂, 民国30[1941].. 存6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 5, 7. 共缺3卷. 始祖(一世) : (唐) 陈伯万,字顶一,号金峰. 原籍江西吉州泰和县,迁湖南新化邑西之鹅塘村. 支祖(22世) : (明) 陈宝一,字邦道. 天留公第三子. 由新化迁邵阳西路车塘舖. 宝一公下四大房祖(24世) : 陈汝遇(居花门楼) ; 陈汝聪(居猫儿岩) ; 陈汝林(居土田冲) ; 陈汝华(居新车田). 皆为珠公之子.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目录题编目. 书衣题 : 陈氏族谱.
浏览:0
陈氏大宗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7年十修(瑞安市 : 王超标, 王法镋梓辑). 6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鼻祖 : 陈叔宝,字元秀. 陈高宗太子. 台州派祖 : (宋) 陈宗杰. 原居福建兴化府莆田县. 建隆二年任台州通判,继徙三江. 子孙析置芬州,长溪,泾林等地. 台温临宁诸派祖 : 陈宗瑜,字一玉. 随兄宗杰公迁居台州. 子孙析置台州,温州,临海,乐清平阳等地. 乐清一世祖 : (宋) 陈光定,字长一. 兴饶公长子. 宗瑜公之长孙. 自台州避乱于乐西尚家垟. 光定公下五子(2世) : 陈应南,字道南(大房,居柳市祥头) ; 陈应泰,字道通(二房,居长道坛) ; 陈道志(三房,居长道坛) ; 陈太平(四房,居前垟洞) ; 陈应坦,名庄坛(五房,居白石下印). 名行 : 立光应启崇 正守仲世安 康永思显嘉 声宣景德聚 俊士振元昌 邦国存忠信 统传裕毓宏 式贤从政学 寿富印尊纯 文章贵华茂 积厚可兴隆 祯祥维孝道 天定理斯通.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目录题 : 重修陈氏宗谱
浏览:0
中华柯氏大成宗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瑞鹊堂, 2004年合修. 7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周) 柯相. 仲雍六世孙. 会诸侯于柯山,指山为氏. 江西祖(一世) : (唐) 柯成,字德修,号乐源,行二. 由安徽旌德梅里村迁瑞昌乐源. 入闽祖 : (唐) 柯满,号十八公. 成公长子. 生一子 : 柯怀裕,字士曹. 随子入闽,为莆田始祖. 派祖 : (唐) 柯平,字益逊. 成公次子. 名祖(4世) : (唐) 柯昶,字汝明,谥忠烈,行四. 平公下房祖(12世) : (宋) 柯文宏,字熙春,行一 ; 柯文安,字世邕,号寿春,行七 ; 柯文运,字新春,行三 ; 柯文和,字兴春,行四. 另房祖(13世) : (宋) 柯仁鉴,字一明,行十一. 延范公长子. 仁鉴公下支祖 : 柯德陵,字上高,行十三(后迁麻城) ; 柯德勉,字上黾,行十九 ; 柯德和,字上顺,行廿一(后迁黄冈). 安徽庐江祖 : (宋) 柯伦,讳述,字仲常. 福建支祖 : 柯旸(南安) ; 柯知刚,字子飞,称塘边叟(永春) ; 柯玄之(长乐) ; 柯宝,字世重,号松山(莆田). 浙江仙居祖 : (唐) 柯谨,字宏慎. 由福建晋江徙浙. 散居地 : 江西省; 福建省; 安徽省庐江县; 浙江省仙居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中华柯氏大成宗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瑞鹊堂, 2004年合修. 7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周) 柯相. 仲雍六世孙. 会诸侯于柯山,指山为氏. 江西祖(一世) : (唐) 柯成,字德修,号乐源,行二. 由安徽旌德梅里村迁瑞昌乐源. 入闽祖 : (唐) 柯满,号十八公. 成公长子. 生一子 : 柯怀裕,字士曹. 随子入闽,为莆田始祖. 派祖 : (唐) 柯平,字益逊. 成公次子. 名祖(4世) : (唐) 柯昶,字汝明,谥忠烈,行四. 平公下房祖(12世) : (宋) 柯文宏,字熙春,行一 ; 柯文安,字世邕,号寿春,行七 ; 柯文运,字新春,行三 ; 柯文和,字兴春,行四. 另房祖(13世) : (宋) 柯仁鉴,字一明,行十一. 延范公长子. 仁鉴公下支祖 : 柯德陵,字上高,行十三(后迁麻城) ; 柯德勉,字上黾,行十九 ; 柯德和,字上顺,行廿一(后迁黄冈). 安徽庐江祖 : (宋) 柯伦,讳述,字仲常. 福建支祖 : 柯旸(南安) ; 柯知刚,字子飞,称塘边叟(永春) ; 柯玄之(长乐) ; 柯宝,字世重,号松山(莆田). 浙江仙居祖 : (唐) 柯谨,字宏慎. 由福建晋江徙浙. 散居地 : 江西省; 福建省; 安徽省庐江县; 浙江省仙居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杨氏大族谱
原书: [台湾 : 出版者不详], 民国72[1983]. 1册(页数杂异):世系表, 插图, 地图, 肖像. 注 : 本谱自458页至601页之内容与民国71[1982]出版之杨氏大族谱不同. 受姓始祖 : (周) 杨杼,谥忠廉. 支祖 : (汉) 杨震. 闽粤支祖 : (宋) 杨祐节,字永森,号松溪. 台湾始迁祖 : (清) 杨阿良 ; 杨尚宝 ; 杨万兴...等. 散居地 : 台湾省各地.
浏览:0
朔宁崔氏大同谱
国林中央博物馆 元祖崔天老,始祖崔宝善,坡祖崔裕嘉的子孙录。 首尔特别市龙山区南荣洞61-2,朔宁崔氏大东宝所,1982年发行。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