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为古代用来祭祀之玉器,形状如半个圭,在玉器中,主祭南方。山东龙山文化遗址、二里头文化、二里岗等均有出土。

中国古代的父母会把璋给男孩玩弄,期望他长大后能成为有权贵的人,故产生“弄璋之喜”的祝贺语恭喜别人生男孩。

璋相关文献
解玺璋
解玺璋,解玺璋解玺璋,男,1953年生于北京,文化批评家。曾做过工人、记者、报纸主编
查看全文
刘璋是谁?刘璋怎么死的?
刘璋是谁?刘璋怎么死的?,刘璋为刘焉幼子。母费氏,是后来娶了刘璋女儿的费观的族姑。中平五年(188年)
查看全文
刘璋
人物生平承继父位刘璋为刘焉幼子。母费氏,是后来娶了刘璋女儿的费观的族姑。中平五年(188年),刘焉向汉灵帝建言设立州牧总管各地军政大权,自己出任益州牧,而刘璋与兄长刘范、刘诞都留在京城,只有刘瑁随刘焉入蜀。刘璋后来出任奉车都尉,受朝廷派遣诏谕刘焉,刘焉就把他留下不再返回朝中。194年,刘范在长安与马腾密谋进攻权臣李傕,泄露之后与刘诞一起被杀,而刘璋则得以幸免。刘焉的世交议郎庞羲保护刘焉的几个孙子,送入益州。刘焉因为逝子之痛,又逢绵竹城中大火,不得已迁治成都,背疽发作逝世。内乱四起刘焉死后,益州官吏赵韪等希望利用刘璋温仁,于是上书推举他继掌益州刺史,得朝廷诏为益州牧。将领沈弥、娄发、甘宁起事反对刘璋,被赵韪打败后奔荆州。在此以前荆州牧刘表上书告发刘焉僭越身份,在乘车器物衣服方面和天子比拟,因此赵韪驻兵朐腮以防备刘表。当初南阳、三辅的几万家百姓流亡到益州,刘焉将他们全部收为部众,称为“东州兵”...
查看全文
相关条目琮和氏璧参考文献^《说文》:“剡上为圭,半圭为璋。”^《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查看全文
李璋
明朝诗人李璋简介,李璋的《嗜泉诗存》共几卷?李璋[约公元一四九七年前后在世]字政虹,海盐人。生卒年均不祥,约明孝宗弘治中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不详。著有嗜泉诗存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查看全文
璋相关标签
玉器
手工艺
宝石
文物
家族谱大览
范阳卢氏五修族谱, 8, 卷8, 世传_ 都安水上门等处 十八郎 政公 18世佛璋公起, 192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7[1928]年. 合存13册: 人像, 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唐) 卢光稠. 受封开国侯, 有功于韶. 始祖出于福建汀州上杭县瓦子街大塘垇. 光稠下三子: 卢希一(后裔迁居江右信丰等地) ; 卢延昌 ; 卢孟坚. 延昌公及孟坚公佛字辈后裔, 于元明之际宦游始兴遂家焉(住居地名图, 列载于第1册, 影像第261~263页). 延昌公下支祖: (12世) 卢十三郎 ; 卢十四郎 ; 卢十五郎 ; 卢十六郎 ; 卢十八郎. 十三郎公派下房祖(18世): 卢佛灿,字石旺. 十四郎公派下房祖(18世): 卢佛明 ; 卢佛惠 ; 卢佛志. 十五郎公派下房祖(18世): 卢佛德 ; 卢佛衡. 十六郎公派下房祖(18世): 卢佛山. 十八郎公派下房祖(18世): 卢佛璋 ; 卢佛待 ; 卢佛端. 孟坚公下支祖: (13世) 卢璧玉 ; 卢璧珍. 璧玉公派下房祖(18世): 卢佛圣(立基丰田) ; 卢佛寿. 璧珍公派下房祖(18世): 卢佛文 ; 卢佛儒. 派行(18世起): 佛善和友卢 寿汝维启中 富贵荣华庆 文章道德隆 贤良成祖志 作述宗功 兰桂扬先泽 芳徽裕瑞洪. 注: 延昌公及孟坚公后裔住居地名图, 列载于第1册, 影像第261~263页. 注: 总纂修卢煌,字耀奎 ; 卢肇基,字子修. 编修卢锡璋,字达卿. 注: 此谱应为13卷, 部分卷数不明. 故册数以世系顺序排列. 世传从18世佛字辈开始记事. 散居地: 广东省始兴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 卢氏五修族谱.
浏览:100
范阳卢氏五修族谱, 10, 卷9~10, 世传_ 乌石友 璧玉 佛圣 友端 偆公 23世寿璋公起, 192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7[1928]年. 合存13册: 人像, 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唐) 卢光稠. 受封开国侯, 有功于韶. 始祖出于福建汀州上杭县瓦子街大塘垇. 光稠下三子: 卢希一(后裔迁居江右信丰等地) ; 卢延昌 ; 卢孟坚. 延昌公及孟坚公佛字辈后裔, 于元明之际宦游始兴遂家焉(住居地名图, 列载于第1册, 影像第261~263页). 延昌公下支祖: (12世) 卢十三郎 ; 卢十四郎 ; 卢十五郎 ; 卢十六郎 ; 卢十八郎. 十三郎公派下房祖(18世): 卢佛灿,字石旺. 十四郎公派下房祖(18世): 卢佛明 ; 卢佛惠 ; 卢佛志. 十五郎公派下房祖(18世): 卢佛德 ; 卢佛衡. 十六郎公派下房祖(18世): 卢佛山. 十八郎公派下房祖(18世): 卢佛璋 ; 卢佛待 ; 卢佛端. 孟坚公下支祖: (13世) 卢璧玉 ; 卢璧珍. 璧玉公派下房祖(18世): 卢佛圣(立基丰田) ; 卢佛寿. 璧珍公派下房祖(18世): 卢佛文 ; 卢佛儒. 派行(18世起): 佛善和友卢 寿汝维启中 富贵荣华庆 文章道德隆 贤良成祖志 作述宗功 兰桂扬先泽 芳徽裕瑞洪. 注: 延昌公及孟坚公后裔住居地名图, 列载于第1册, 影像第261~263页. 注: 总纂修卢煌,字耀奎 ; 卢肇基,字子修. 编修卢锡璋,字达卿. 注: 此谱应为13卷, 部分卷数不明. 故册数以世系顺序排列. 世传从18世佛字辈开始记事. 散居地: 广东省始兴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 卢氏五修族谱.
浏览:100
9.何氏七修宗谱, 9, 卷8: 璋分 19世修龙公起, 198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谷诒堂, 民国37[1948]七修序, 1989年增八修跋. 存95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辑人员 : 何运安,名谦,号吉皆 ; 何修诚,号栋荣,号敬亭. 注 : 此谱主要为1948年所修七修宗谱. 含有数页1989年之八修谱序之手稿. 部分卷端题及版心题卷数不符. 注 : 此谱不全. 至少缺失卷31, 34, 41, 86, 88, 90-92, 94, 99. 宗祖:(唐) 何奖,字步霄,官名朝缪. 历职尚书.卜居九区宅九井,是为九井之图所由名. 始迁祖:(宋) 何彦仁. 奖公24世孙. 由江西迁居蕲水何家寨. 生七子 : 何伯祥(为本谱宗祖) ; 何伯通 ; 何伯达 ; 何伯龄 ; 何伯胜 ; 何伯清 ; 何伯椿. 伯祥公下派祖 : (宋) 何千一(迁黄岗李婆墩) ; 何千二(居浠石门). 系恭三公之子. 千二公下三子(1世) : 何万十一(籍何家寨断事湾,生二子: 何承甫 ; 何良甫) ; 何万十二(籍侯王坪何家冲,生一子: 何端甫) ; 何万十三(籍黄冈李婆墩). 良甫公下派祖(3世):(明) 何廷璋,行一(添祥公之子) ; 何廷富,行一 ; 何廷贵,行二(此二公皆为添禹公之子). 廷璋公下房祖(7世):何大富(居许家埠) ; 何大理(居鹿鸣地) ; 何大荣(居下窑) ; 何大昭(居大赤山) ; 何大旭(居细赤山) ; 何大安(止) ; 何大中(清之分)...等. 廷富公下房祖(7世):何大坤(居堑下湾) ; 何大均(居骆家畈) ; 何大益(居上下新屋) ; 何大秦 ; 何大弼 ; 何大明 ; 何大南(居上窑) ; 何大瑞(后裔居大树下,彭庄,柯庄,柳庄) ; 何大雄 ; 何大轩 ; 何大梁 ; 何大仁(居朱家湾) ; 何大位 ; 何大涌 ; 何大洧...等. 廷贵公下房祖(7世):何大申 ; 何大尧 ; 何大东 ; 何大湖 ; 何大禄 ; 何大沧...等. 承甫公下派祖(3世):何廷举, 承甫公之后, 廷举公之前失考. 廷举公下派祖(7世) : 何大和 ; 何大辂 ; 何大贵 ; 何大享 ; 何大元 ; 何大贞 ; 何大利. 何黄氏始祖 : (明) 何必亮,字道忠. 廷贵公之孙. 随姑至黄岗黄家,遂继其后. 道忠公下三子 : 黄荣昌(迁湖南) ; 黄盛昌(迁堵城) ; 黄贵昌(居花园铺). 蕲黄新定合派 : 国恩家庆 集义行仁 发祥有道 锡福咸臻. 注 : 旧派之 "位" 字辈以新派之 "国" 字辈易之. 山梦祖派诗 : 德建宗声衍 义修祖泽光 乔猷迪广䙫 峻业绎先芳 率训嶶新雅 安经淑古章 至文能裕世 纯直节雍康. 御龙纂定派 : 德建宗声绍 文修世运光 位原学以遇 道本性含章 一体欲联志 同行思并昌 承先广若继 永会从兴王. 黄姓宗派 : 有树然基 铉衍本光 生鸾永秉 昭理厉泰 辅为在衔. 书名依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何氏宗谱. 散居地:湖北省黄冈市, 浠水县等地.
浏览:100
17.何氏七修宗谱, 17, 卷16: 璋分 15世宗璧公起, 198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谷诒堂, 民国37[1948]七修序, 1989年增八修跋. 存95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辑人员 : 何运安,名谦,号吉皆 ; 何修诚,号栋荣,号敬亭. 注 : 此谱主要为1948年所修七修宗谱. 含有数页1989年之八修谱序之手稿. 部分卷端题及版心题卷数不符. 注 : 此谱不全. 至少缺失卷31, 34, 41, 86, 88, 90-92, 94, 99. 宗祖:(唐) 何奖,字步霄,官名朝缪. 历职尚书.卜居九区宅九井,是为九井之图所由名. 始迁祖:(宋) 何彦仁. 奖公24世孙. 由江西迁居蕲水何家寨. 生七子 : 何伯祥(为本谱宗祖) ; 何伯通 ; 何伯达 ; 何伯龄 ; 何伯胜 ; 何伯清 ; 何伯椿. 伯祥公下派祖 : (宋) 何千一(迁黄岗李婆墩) ; 何千二(居浠石门). 系恭三公之子. 千二公下三子(1世) : 何万十一(籍何家寨断事湾,生二子: 何承甫 ; 何良甫) ; 何万十二(籍侯王坪何家冲,生一子: 何端甫) ; 何万十三(籍黄冈李婆墩). 良甫公下派祖(3世):(明) 何廷璋,行一(添祥公之子) ; 何廷富,行一 ; 何廷贵,行二(此二公皆为添禹公之子). 廷璋公下房祖(7世):何大富(居许家埠) ; 何大理(居鹿鸣地) ; 何大荣(居下窑) ; 何大昭(居大赤山) ; 何大旭(居细赤山) ; 何大安(止) ; 何大中(清之分)...等. 廷富公下房祖(7世):何大坤(居堑下湾) ; 何大均(居骆家畈) ; 何大益(居上下新屋) ; 何大秦 ; 何大弼 ; 何大明 ; 何大南(居上窑) ; 何大瑞(后裔居大树下,彭庄,柯庄,柳庄) ; 何大雄 ; 何大轩 ; 何大梁 ; 何大仁(居朱家湾) ; 何大位 ; 何大涌 ; 何大洧...等. 廷贵公下房祖(7世):何大申 ; 何大尧 ; 何大东 ; 何大湖 ; 何大禄 ; 何大沧...等. 承甫公下派祖(3世):何廷举, 承甫公之后, 廷举公之前失考. 廷举公下派祖(7世) : 何大和 ; 何大辂 ; 何大贵 ; 何大享 ; 何大元 ; 何大贞 ; 何大利. 何黄氏始祖 : (明) 何必亮,字道忠. 廷贵公之孙. 随姑至黄岗黄家,遂继其后. 道忠公下三子 : 黄荣昌(迁湖南) ; 黄盛昌(迁堵城) ; 黄贵昌(居花园铺). 蕲黄新定合派 : 国恩家庆 集义行仁 发祥有道 锡福咸臻. 注 : 旧派之 "位" 字辈以新派之 "国" 字辈易之. 山梦祖派诗 : 德建宗声衍 义修祖泽光 乔猷迪广䙫 峻业绎先芳 率训嶶新雅 安经淑古章 至文能裕世 纯直节雍康. 御龙纂定派 : 德建宗声绍 文修世运光 位原学以遇 道本性含章 一体欲联志 同行思并昌 承先广若继 永会从兴王. 黄姓宗派 : 有树然基 铉衍本光 生鸾永秉 昭理厉泰 辅为在衔. 书名依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何氏宗谱. 散居地:湖北省黄冈市, 浠水县等地.
浏览:100
15.何氏七修宗谱, 15, 卷14: 璋分 15世宗周公起, 198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谷诒堂, 民国37[1948]七修序, 1989年增八修跋. 存95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辑人员 : 何运安,名谦,号吉皆 ; 何修诚,号栋荣,号敬亭. 注 : 此谱主要为1948年所修七修宗谱. 含有数页1989年之八修谱序之手稿. 部分卷端题及版心题卷数不符. 注 : 此谱不全. 至少缺失卷31, 34, 41, 86, 88, 90-92, 94, 99. 宗祖:(唐) 何奖,字步霄,官名朝缪. 历职尚书.卜居九区宅九井,是为九井之图所由名. 始迁祖:(宋) 何彦仁. 奖公24世孙. 由江西迁居蕲水何家寨. 生七子 : 何伯祥(为本谱宗祖) ; 何伯通 ; 何伯达 ; 何伯龄 ; 何伯胜 ; 何伯清 ; 何伯椿. 伯祥公下派祖 : (宋) 何千一(迁黄岗李婆墩) ; 何千二(居浠石门). 系恭三公之子. 千二公下三子(1世) : 何万十一(籍何家寨断事湾,生二子: 何承甫 ; 何良甫) ; 何万十二(籍侯王坪何家冲,生一子: 何端甫) ; 何万十三(籍黄冈李婆墩). 良甫公下派祖(3世):(明) 何廷璋,行一(添祥公之子) ; 何廷富,行一 ; 何廷贵,行二(此二公皆为添禹公之子). 廷璋公下房祖(7世):何大富(居许家埠) ; 何大理(居鹿鸣地) ; 何大荣(居下窑) ; 何大昭(居大赤山) ; 何大旭(居细赤山) ; 何大安(止) ; 何大中(清之分)...等. 廷富公下房祖(7世):何大坤(居堑下湾) ; 何大均(居骆家畈) ; 何大益(居上下新屋) ; 何大秦 ; 何大弼 ; 何大明 ; 何大南(居上窑) ; 何大瑞(后裔居大树下,彭庄,柯庄,柳庄) ; 何大雄 ; 何大轩 ; 何大梁 ; 何大仁(居朱家湾) ; 何大位 ; 何大涌 ; 何大洧...等. 廷贵公下房祖(7世):何大申 ; 何大尧 ; 何大东 ; 何大湖 ; 何大禄 ; 何大沧...等. 承甫公下派祖(3世):何廷举, 承甫公之后, 廷举公之前失考. 廷举公下派祖(7世) : 何大和 ; 何大辂 ; 何大贵 ; 何大享 ; 何大元 ; 何大贞 ; 何大利. 何黄氏始祖 : (明) 何必亮,字道忠. 廷贵公之孙. 随姑至黄岗黄家,遂继其后. 道忠公下三子 : 黄荣昌(迁湖南) ; 黄盛昌(迁堵城) ; 黄贵昌(居花园铺). 蕲黄新定合派 : 国恩家庆 集义行仁 发祥有道 锡福咸臻. 注 : 旧派之 "位" 字辈以新派之 "国" 字辈易之. 山梦祖派诗 : 德建宗声衍 义修祖泽光 乔猷迪广䙫 峻业绎先芳 率训嶶新雅 安经淑古章 至文能裕世 纯直节雍康. 御龙纂定派 : 德建宗声绍 文修世运光 位原学以遇 道本性含章 一体欲联志 同行思并昌 承先广若继 永会从兴王. 黄姓宗派 : 有树然基 铉衍本光 生鸾永秉 昭理厉泰 辅为在衔. 书名依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何氏宗谱. 散居地:湖北省黄冈市, 浠水县等地.
浏览:100
15.梅氏族谱, 15, 卷8: 三房玉璋公起系图, 1279-190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百岁堂, 清光绪27[1901]重刊. 24册 : 世系表. 始祖 : (元) 郑亨. 梅姓祖(4世) : 郑荣,名庆一,字友敬. 赘黄冈梅氏,改姓梅. 荣公下一子 : 梅文郁. 宗祖(6世) : 梅仕中. 下有三子 : 梅谦(大房) ; 梅诚(二房) ; 梅让(三房). 大房道字派祖(10世) : (明) 梅道英 ; 梅道雄 ; 梅道政 ; 梅道玉 ; 梅道谦. 大房玉字派祖(10世) : 梅玉刚 ; 梅玉海 ; 梅玉山 ; 梅玉琳 ; 梅玉实 ; 梅玉树 ; 梅玉珍 ; 梅玉珠 ; 梅玉玑 ; 梅玉碧 ; 梅玉琪 ; 梅玉珂 ; 梅玉冕 ; 梅玉琯 ; 梅玉琬 ; 梅玉印. 二房玉字派祖(10世) : 梅玉川 ; 梅玉端 ; 梅玉清 ; 梅玉均. 三房玉字派祖 : 梅玉鼎,字廷重 ; 梅玉英 ; 梅玉昆 ; 梅玉鉴 ; 梅玉辉 ; 梅玉茔 ; 梅玉美 ; 梅玉宝 ; 梅玉璋 ; 梅玉珩 ; 梅玉霞 ; 梅玉柱 ; 梅玉器 ; 梅玉珪 ; 梅玉琨 ; 梅玉堂 ; 梅玉珙 ; 梅玉璇 ; 梅玉贵 ; 梅玉立. 青邱村分祖 : (宋末) 梅贵一,字良爵. 尧臣公嗣孙. 居黄冈打石河. 下一子 : 梅英甫.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璋导读知识
古代帝王的名字
古代帝王的名字
  中国一共有408位皇帝,每个皇帝都有他的年号、称号以及死后的谥号。但大家对于古代帝王的名字,他们姓什么,叫什么,是那个姓氏的第几辈,这些知道的不多。比如:明朝一共十位皇帝,除了大家熟知的明太宗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还知道其他皇帝的名字吗?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宪宗朱见深,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神宗朱翊钧。除了明朝,还有秦朝、汉朝、唐、宋、元、明、清等二十多个朝代的帝王名字。大家还想知道哪些古代帝王的名字,族谱网带你一起了解!
浏览量:3260次
朱元璋的儿子有哪些
朱元璋的儿子有哪些
  朱元璋的儿子主要有:  长子朱标,生母马皇后,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视察陕西回来后,因风寒病逝,谥“懿文太子”。建文元年(1399年)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  次子朱樉,生母为马皇后,1370年获封秦王。1395年,朱樉薨逝,享年39岁,谥号为愍,王妃殉葬。其子秦隐王朱尚炳嗣爵。秦王位号共传十一世,十六王。  三子朱棡,生母为马皇后,1370年获封晋王并就藩太原。1398年,朱棡薨逝,享年40岁,谥号为恭。  四子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初封燕王并就藩北平。后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打败建文帝,于1402年在南京称帝,在位二十二年。  五子朱橚,生母为碽妃,朱棣的胞弟,1370年获封吴王,1378年改封周王。1425年,朱橚薨逝,享年64岁,谥号为定。  六子朱桢,生母为胡妃,1370年获封楚王。1424年,朱桢薨逝,享年60岁,谥号为昭。  七子朱榑,生母为达定妃,1370年获封齐王。1428年,朱榑薨逝,享年64岁,谥号为恭。  八子朱梓,生母为达定妃,1370年获封潭王。1390年,朱梓亦因畏惧自焚而死,享年31岁。由于死后无子,封国被除。  九子朱杞,生母不详,1370年获封赵王,但同年底便夭折,时年仅1岁。  十子朱檀,生母为郭宁妃,1370年获封鲁王。1390年,朱檀薨逝,享年20岁,谥号为荒。  十一子朱椿,生母为郭惠妃,1378年获封蜀王。1423年,朱椿薨逝,享年52岁,谥号为献。  十二子朱柏,生母为胡顺妃,1378年获封湘王。1399年,朱柏因畏惧自焚而死,享年28岁,谥号为戾。  十三子朱桂,生母为郭惠妃,1378年获封豫王,1392年改封代王。1446年,朱桂薨逝,享年72岁,谥号为简。  十四子朱楧,生母为郜妃,明代九大攘夷塞王之一。1378年获封汉王,1392年改封肃王。1420年,朱楧薨逝,享年46岁,谥号为庄。  十五子朱植,生母为韩妃,1378年获封卫王,1392年改封辽王,1424年,朱植薨逝,享年47岁,谥号为简。  十六子朱栴,母妃皇贵人余氏,明代九大攘夷塞王之一,1391年获封庆王。1438年,朱栴薨逝,享年60岁,谥号为靖。  十七子朱权,生母为杨妃,1391年获封宁王。1448年,朱栴薨逝,享年70岁,谥号为献。  十八子朱楩,生母为周妃,1391年获封岷王,1450年,朱楩薨逝,享年71岁,谥号为庄。  十九子朱橞,生母为郭惠妃,1391年获封谷王,明代九大攘夷塞王之一。于永乐十五年被废为庶人,宣德三年在狱中去世。  二十子朱松,生母为周妃,1391年获封韩王。1407年,朱松未就藩便薨逝,享年27岁,谥号为宪。  二十一子朱模,生母为赵妃,1391年获封沈王,就藩于潞州。1431年,朱模薨逝,享年51岁,谥号为简。  二十二子朱楹,生母不详,1391年获封安王。1417年,朱楹薨逝,享年35岁,谥号为惠。无子,国除。  二十三子朱桱,生母为李妃,1391年获封唐王。1415年,朱桱薨逝,享年29岁,谥号为定。  二十四子朱栋,生母为刘妃,1391年获封郢王。1414年,朱栋薨逝,享年26岁,谥号为靖。无子,国除。  二十五子朱㰘,生母为葛妃,1391年获封伊王。1414年,朱㰘薨逝,享年26岁,谥号为厉。  二十六子朱楠,生母为尚妃,1394年出生,满月没多久便夭折,没有封爵。  除了二十六个儿子之外,朱元璋还育有十六个女儿,加在一起一共是四十二个子女。
浏览量:7656次
明朝皇帝顺序列表
明朝皇帝顺序列表
明朝皇帝顺序列表第一位,朱元璋,庙号明太祖,年号洪武,在位时间1368—1398(总共30年)  第二位,朱允炆,庙号明惠宗,年号建文,在位时间1398—1402(总共4年)  第三位,朱棣,庙号明成祖,年号永乐,在位时间1402—1424(总共22年)  第四位,朱高炽,庙号明仁宗,年号洪熙,在位时间1424—1425(总共264天)  第五位,朱瞻基,庙号明宣宗,年号宣德,在位时间1425—1435(总共10年)  第六位,朱祁镇,庙号明英宗,年号正统和天顺,在位时间1435—1449,1457—1464(总共21年)  第七位,朱祁钰,庙号明代宗,年号景泰,在位时间1449—1457(总共8年)  第八位,朱见深,庙号明宪宗,年号成化,在位时间1464—1487(总共23年)  第九位,朱佑樘,庙号明孝宗,年号弘治,在位时间1487—1505(总共18年)  第十位,朱厚照,庙号明武宗,年号正德,在位时间1505—1521(总共16年)  第十一位,朱厚熜,庙号明世宗,年号嘉靖,在位时间1521—1566(总共45年)  第十二位,朱载垕,庙号明穆宗,年号隆庆,在位时间1566—1572(总共6年)  第十三位,朱翊钧,庙号明神宗,年号万历,在位时间1572—1620(总共48年)  第十四位,朱常洛,庙号明光宗,年号泰昌,在位时间1620(总共29天)  第十五位,朱由校,庙号明熹宗,年号天启,在位时间1620—1627(总共7年)  第十六位,朱由检,庙号明思宗,年号崇祯,在位时间1627—1644(总共17年)
浏览量:11856次
朱元璋有多少个老婆
朱元璋有多少个老婆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自然会有后宫的皇后和妃嫔,老婆这个词是现代人对妻子常用的俗称,在古代,老婆也有老年妇女的意思,皇帝的老婆通常是泛指皇后和妃嫔,从通俗意义上朱元璋的老婆如果算皇后和后宫妃嫔,在《明会典》中称,“太祖四十妃嫔,惟二妃葬陵之东西,余俱从葬。”又有史书称是四十六嫔妃,而《国榷》中记载,有昭敬充妃胡氏、成穆贵妃孙氏、淑妃李氏、安妃郑氏、庄清安荣惠妃崔氏、安妃达氏、碽妃、宁妃郭氏、惠妃郭氏、顺妃胡氏、郜氏、韩氏、余氏、杨氏、周氏、贵妃赵氏、贤妃李氏、惠妃刘氏、丽妃万氏,等等。  朱元璋的皇后为孝慈高皇后马氏,妃嫔有李淑妃、碽妃、胡充妃、达定妃、郭宁妃、郭惠妃、胡顺妃、邹妃、韩妃、杨妃、周妃、赵贵妃、李贤妃、刘惠妃、葛丽妃、孙贵妃、郑安妃、高丽韩妃、张美人、崔惠妃、任顺妃、翁妃等。
浏览量:3130次
朱允炆和朱元璋什么关系
朱允炆和朱元璋什么关系
朱允炆和朱元璋的关系很简单,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在位三十一年。其实最开始明太祖朱元璋在生下第一个儿子朱标后,就将朱标立为太子了,可惜朱标英年早逝,在明洪武二十五年的时候去世,不过失去接班人的朱元璋没有选择从众皇子之间再选一位皇太子,朱允炆就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所以朱允炆就成为了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在位四年。到了明洪武三十一年的时候,朱允炆继承了朱元璋的皇位,次年改元建文,朱允炆即位后,在他执政期间,增强了当时明朝文官在超正当中的作用,同时还改变了朱元璋当时的一些弊政,被称之为建文新政。后来他力行削藩政策,,以罪相继废黜周王、代王、齐王、岷王,湘王自焚而死,建文元年七月,朱棣借机起兵反抗史称靖康之难,后来到了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入南京,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随后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而关于朱允炆的下落,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在官方的史书中记载的是朱允炆及其长子已死于火中,但是在民间则出现了朱允炆未死的“流亡说”。另外朱棣在即位后,也曾下令搜寻朱允炆,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朱允炆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一个未揭开的历史之谜。
浏览量:200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