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伯尔-汉密尔顿决斗

伯尔-汉密尔顿决斗

伯尔-汉密尔顿决斗英语:Burr-Hamilton Duel),是指1804年7月11日于新泽西州的威霍肯,前美国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与时任美国副总统的艾伦·伯尔进行的一次决斗。伯尔给了汉密尔顿致命一枪,汉密尔顿被带回了曼哈顿的威廉姆贝尔德家中,第二天凌晨两点去世。

伯尔-汉密尔顿决斗简介资料
40°46′12″N 74°01′01″W
伯尔-汉密尔顿决斗相关文献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为何要与伯尔进行决斗?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死亡原因揭秘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为何要与伯尔进行决斗?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死亡原因揭秘,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55—1804年)和艾伦。伯尔(1756—1836年
查看全文
内塞伯尔
历史内塞伯尔在公元前1000年时的名称是Menebria,当时是色雷斯人的村庄。在公元前6世纪早期,墨伽拉的多利安人来到这里,内塞伯尔成为希腊的殖民地。在公元前425-424年,城市加入了提洛同盟。之后,内塞伯尔发展为重要的交易据点,也是阿波罗尼亚(索佐波尔)的竞争对手。希腊化时代的希腊时代的遗物有卫城、阿波罗神殿和阿哥拉。在公元前5世纪开始铸造青铜、银的硬币,公元前3世纪时铸造了金的硬币。城市在公元前71年被罗马帝国征服,但仍然拥有铸造自己的硬币的特权。在5世纪之后,内塞伯尔是东罗马帝国时代最重要的要塞之一,东罗马帝国和保加利亚第一帝国之间曾展开战争。812年,保加利亚帝国的克卢姆将这座城市纳入保加利亚的支配之下,但经过了两周的包围之后,东罗马收复了这座城市。864年,保加利亚皇帝西美昂一世再次征服了这里,城市再度成为保加利亚领土。在保加利亚第二帝国时期,内塞伯尔仍是保加利亚和东罗马相互...
查看全文
伯尔尼
历史伯尔尼市于1191年由Zähringen的BertholdV建立,一般认为这座城市得名于一只被击退的熊。(这个地区经常有熊的出没,人们可以在邻近Nydeggbrücke的地区看
查看全文
伯尔-汉密尔顿决斗
背景伯尔-汉密尔顿决斗是美国政治史上最有名的恩怨冲突,主要产生于两人长期的政治意见分歧。1804年,伯尔作为参议员参加纽约州州长的竞选,而汉密尔顿所控制的媒体却极力诋毁伯尔的名誉,紧张的气氛达到顶点,最终以决斗收场。伯尔在这场决斗中幸存下来,并被指控谋杀罪,但最终却还是被赦免了。由于这场决斗,社会舆论对伯尔本人的批评也愈加尖锐,可以说正是此次事件导致了他政治生命的结束。同时,联邦党则先是就由于约翰·亚当斯在1800年的总统竞选失利而实力受挫,现在又因为汉密尔顿的去世而雪上加霜。幸运的是,这场决斗也同时给联邦党人与民主共和党人长时间的冲突画上了句号。两党之间的冲突始于1791年,当时伯尔从菲利普·斯凯勒(时任财长的汉密尔顿之岳父)手中获得了参议院席位,导致联邦党竞选团队在1800年中陷入僵局。此时汉密尔顿在众议院中使用政治手段使托马斯·杰斐逊获得了总统提名,而伯尔则只成为了副总统。《费城曙光
查看全文
决斗
规则早期的决斗通常使用决斗剑。18世纪后也经常使用决斗手枪。富裕的贵族往往愿意花大价钱购买决斗手枪。决斗前的情形通常如下。一方被侮辱(可能是想象中的)之后,将会向另一方提出挑战(“要求得到满足”),做法是做侮辱性的动作,例如把手套扔到对方面前。英语成语"throwingdownthegauntlet"——“扔手套”就是提出挑战的意思。成语的来源是中世纪的习俗:爵士被授予爵位的时候要被仪式性地扇一耳光,表示这是他最后一次“受冒犯而不以十倍报复”。。因此被手套扇耳光的人要么接受挑战,要么承认受辱。不过和很多人认为的不同,用手套打脸不算是提出挑战。提出挑战后,双方各指定一个“副手”,由他们决定无人打扰的“荣耀场所”。决斗一般在黎明进行,其目的也是避免打扰。副手还负责检查双方的武器是大致等同的,并证明决斗的公平性。决斗的终止方法有以下几种,由挑战者选择:只要一方受伤——即使是小伤,决斗就终止;一方...
查看全文
伯尔-汉密尔顿决斗相关标签
美国人类非正常死亡事件
1800年代美国政治
决斗
美国政治暴力事件
新泽西州历史
1804年美国
家族谱大览
正红旗满洲哈达瓜尔佳氏家谱
浏览:100
1.瓜尔佳氏家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印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29[1849]. 8册 : 世系表. 不得复制. 本微卷缩小42倍率请用高度放大阅读机. 远祖 : 费信勇公,讳英东开 受姓始祖 : 尼雅济布 自第五代起始立六大门 : 长门阿炳安 ; 二门阿炎阿 ; 三门琳昌 ; 四门塞得立 ; 五门吴达善 ; 六门纳英阿. 散居地 : 松江省珲春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及版心题. 书衣题 : 正红旗满洲哈达瓜尔佳氏家谱.
浏览:100
1.蒙古世系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8[1939]. 27双叶. 注: 蒙古人主姓为伯颜副姓为乞颜. 始祖: 巴塔赤罕即巴泰察汉(元). 蒙古始迁祖: 嘛哈萨嘛谛汗. 散居地 : 蒙古.
浏览:100
1.蒙古世系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8[1939]. 27双叶. 注: 蒙古人主姓为伯颜副姓为乞颜. 始祖: 巴塔赤罕即巴泰察汉(元). 蒙古始迁祖: 嘛哈萨嘛谛汗. 散居地 : 蒙古.
浏览:100
蒙古世系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8[1939]. 27双叶. 注: 蒙古人主姓为伯颜副姓为乞颜. 始祖: 巴塔赤罕即巴泰察汉(元). 蒙古始迁祖: 嘛哈萨嘛谛汗. 散居地 : 蒙古.
浏览:100
蒙古世系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8[1939]. 27双叶. 注: 蒙古人主姓为伯颜副姓为乞颜. 始祖: 巴塔赤罕即巴泰察汉(元). 蒙古始迁祖: 嘛哈萨嘛谛汗. 散居地 : 蒙古.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