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清代 靖州大捷

靖州大捷

靖州大捷是南明军队在抵抗清朝军队中取得的一场战斗胜利。

靖州大捷相关文献
停溪大捷
经过永历六年(1652年),已经联明抗清的大西军分两路反攻清军,东路出湖广,北路出四川。八月,北路的明将白文选率部反攻重庆。清平西王吴三桂和固山额真李国翰见明军声势浩大,于是同四川巡抚李国英商议决定北撤。二十五日,明军收复重庆,随即派兵追击清军,在距离重庆一百二十里的停溪,将清军包围,并用火器四面围攻。次日明军大败清军,俘虏梅勒章京白含真,清永宁总兵柏永馥率领残余清军狼狈逃至保宁,明军取得了停溪大捷的胜利。影响停溪大捷收复重庆,南明统治区域与抗清的夔东十三家相接,形成了川东有力的抗清局面。相关条目白文选南明参考顾诚《南明史》
查看全文
衡阳大捷
经过李定国率领南明军队先后取得靖州大捷和桂林大捷的胜利,收复湖南大部及广西全省。清军大败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清顺治帝大为震惊。永历六年(1652年)七月,他派敬谨亲王尼堪统率八旗精兵南下进攻湖南。十一月十九日,尼堪率清军抵达湘潭,明将马进忠率部撤往宝庆。二十二日,清军前进至衡阳三十余里处,李定国派出一部诱敌,装模作样抵抗了一会儿,随即后撤。尼堪骄横自大,以为明军不堪一击,于是下令清军兼程前进,次日凌晨抵达衡阳,与李定国大军相遇。李定国事先埋伏重兵,命令前线将士稍作抵抗就主动后撤。尼堪率领清军“乘胜”追击了二十余里,陷入明军重重埋伏。清军进入包围圈后,明军全线出击,清军仓皇失措,迅速被明军击败,主帅尼堪与一等伯程尼在混战中被明军击毙。清军不敢再战,多罗贝勒屯齐率领残余清军垂头丧气退往长沙,不久被清廷革爵处理,明军取得了衡阳大捷的胜利,李定国使人绘孔有德、尼堪画像,“露布告捷”。影响衡阳大捷之后
查看全文
辰州大捷
经过永历六年(1652年),已经联明抗清的大西军分两路反攻清军,东路出湖广,北路出四川。东路明军在李定国率领下,先后取得靖州大捷、桂林大捷、衡阳大捷一连串胜利。孙可望唯恐李定国功高震主,于是决定亲自率领部队打一场胜仗。十一月初一,孙可望来到湖南沅州(今芷江),他派大将白文选率兵五万进攻辰州。二十一日,明军进抵辰州城下,把该城四面包围,炮火击毙清军副将张鹏星。次日,白文选驱动象阵突破东门,大破清军,击毙清辰常总兵徐勇,俘虏清辰常道刘升祚、辰州知府王任杞,取得了辰州大捷的胜利。影响辰州大捷给予湖广清军沉重打击,尤其辰州靠近贵州,攻克辰州减轻了南明根据地的压力。相关条目孙可望白文选南明参考顾诚《南明史》
查看全文
应州大捷
武宗皇帝朱厚照是明孝宗的长子,两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因弟弟早夭,他成为唯一的继承人。父母对他极其宠爱,以至于形成了朱厚照放荡不羁自由散漫的性格。明武宗朱厚照画像另一方面来看,朱厚照异常聪颖。当初他爹孝宗皇帝驾崩前给托孤大臣说过:“东宫(朱厚照)聪明,但年尚幼,好逸乐,先生辈常劝之读书,辅为贤主。”正德皇帝在位时,明朝与外邦通商,朱厚照甚至还跟着国外使者学习外语。《明武宗实录》载:“其使火者亚三,因江彬侍帝左右,帝时学其语,以为戏。”除此外,朱厚照在军事上也颇有才能,喜爱兵法。正德十二年(1517年),朱厚照自封为“镇国公”,因其先祖朱棣曾御驾亲征,留下辉煌的战绩。朱厚照对边疆外的“马上生活”十分向往,也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御驾亲征,留下战功,光照千秋。于是,在宠臣的帮助下,朱厚照偷偷离开了皇宫,来到边防重地宣府。在此地虽能见到几个蒙古人,他却并没有直接参与到战争,所以随后他又去了真正的前线—...
查看全文
靖州大捷
经过永历五年(1651年)四月,秦王孙可望派冯双礼率领南明军队从贵州攻入湖南。明军攻克沅州后,移兵进攻辰州(府治在沅陵)。清续顺公沈永忠死守辰州,战事一度胶着。永历六年(1652年)四月,李定国率领所属部队进入湖南,与冯双礼部会合,并在五月中旬进攻靖州。沈永忠派总兵张国柱带兵八千名前往救援,但清军在靖州陷入明军重重包围。双方交战,清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明军趁胜攻克靖州、武冈州,取得了靖州大捷的胜利。影响靖州大捷之后,沈永忠难以招架,他向在广西桂林的定南王孔有德求援未果,被迫于六月初二率清军狼狈退至长沙。但清军在长沙仍然站不住脚,不得已在八月初六又放弃长沙逃到岳州。此时南明朝廷在湖南的抗清局势大为好转,除岳州、常德尚在清军控制下,只剩下徐勇一镇据守辰州负隅顽抗。在靖州大捷的影响之下,南明军队收复了湖南大部分州县。相关条目李定国南明参考
查看全文
靖州大捷相关标签
靖州自治县
湖南历次战争与战役
南明战役
清朝战役
家族谱大览
32.蕲水大马桥徐氏族谱, 32, 卷30-2, 洪分 孔彰 大捷 绍春 23世文芳公起, 194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9[1940]年四修. 存44册:插图, 人像, 世系表. 浠水始迁祖: (宋) 徐省十,讳元寿,字伯仁. 始祖(1世): (宋) 徐定六,字月溪. 省十公第六子. 定六公派下支祖(8世): (明) 徐洪岗(洪分) ; 徐浩岗(浩分) ; 徐清岗(清分) ; 徐淮岗(淮分). 洪岗公派下支祖(11世): (明) 徐孔彰,字嘉猷 ; 徐孔邦 ; 徐孔哲 ; 徐孔爵,字云巷 ; 徐孔周. 皆为大马桥祖孟荣公之子. 浩岗公派下支祖(10世): (明) 徐孟斌. 清岗公派下支祖(10世): (明) 徐生明. 淮岗公派下支祖(10世): (明) 徐孟光. 寅秩祖定阖族宗派(15世起) : 应 从芳集德本 永绍文士时 开邦必用光. 注: 卷36, 影像第31-32页, 尚有其他派行. 注: 此谱卷数杂异, 以目录卷数为标注. 缺卷14(八提世表), 15(九提世表), 37(祠堂香火附), 43(陈氏附徐氏传). 另实际卷数比目录多出卷27-5, 28-5, 30-3~4, 31-2~3. 散居地: 湖北省浠水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及版心题: 徐氏族谱.
浏览:100
28.蕲水大马桥徐氏族谱, 28, 卷29-2, 洪分 孔彰 大捷 永元 22世绍春公起, 194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9[1940]年四修. 存44册:插图, 人像, 世系表. 浠水始迁祖: (宋) 徐省十,讳元寿,字伯仁. 始祖(1世): (宋) 徐定六,字月溪. 省十公第六子. 定六公派下支祖(8世): (明) 徐洪岗(洪分) ; 徐浩岗(浩分) ; 徐清岗(清分) ; 徐淮岗(淮分). 洪岗公派下支祖(11世): (明) 徐孔彰,字嘉猷 ; 徐孔邦 ; 徐孔哲 ; 徐孔爵,字云巷 ; 徐孔周. 皆为大马桥祖孟荣公之子. 浩岗公派下支祖(10世): (明) 徐孟斌. 清岗公派下支祖(10世): (明) 徐生明. 淮岗公派下支祖(10世): (明) 徐孟光. 寅秩祖定阖族宗派(15世起) : 应 从芳集德本 永绍文士时 开邦必用光. 注: 卷36, 影像第31-32页, 尚有其他派行. 注: 此谱卷数杂异, 以目录卷数为标注. 缺卷14(八提世表), 15(九提世表), 37(祠堂香火附), 43(陈氏附徐氏传). 另实际卷数比目录多出卷27-5, 28-5, 30-3~4, 31-2~3. 散居地: 湖北省浠水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及版心题: 徐氏族谱.
浏览:100
黄冈靖氏宗谱 [24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星堂刊, 1990年九续. 存14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3-6, 10, 12-13, 15,. 且部分卷数缺页或破损难阅. 受姓祖 : 田婴,谥靖郭君. 子孙以其谥为姓. 始祖 : (明) 靖普山. 自江西饶州府乐平县徙楚黄. 普山公下三子 : 靖庚四 ; 靖庚五 ; 靖庚六. 派祖 : 靖重四. 下有福, 禄, 寿三分. 福分二甲支祖 : 靖大朋 ; 靖大信. 福分五甲支祖 : 靖大才 ; 靖大用 ; 靖大和. 福分十甲支祖 : 靖大俊 ; 靖大位 ; 靖大儒. 寿分一甲支祖(8世) : 靖国祥,讳华瑞,号征夫 ; 靖国洪,字文轩 ; 靖国猷 ; 靖国宁. 寿分四甲支祖 : 靖道昱. 寿分八甲支祖(6世) : 靖文忠 ; 靖文经 ; 靖文圣. 皆干公之子. 宗派 : 本厚华应茂 源深泽自长 声名传聿骏 奕世受其昌. 增派 : 明礼崇仁义 文武振纲常 齐家先治国 德业绍宗光.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靖氏宗谱.
浏览:0
11.黄冈靖氏宗谱 [24卷,首1卷], v. 1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星堂刊, 1990年九续. 存14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3-6, 10, 12-13, 15,. 且部分卷数缺页或破损难阅. 受姓祖 : 田婴,谥靖郭君. 子孙以其谥为姓. 始祖 : (明) 靖普山. 自江西饶州府乐平县徙楚黄. 普山公下三子 : 靖庚四 ; 靖庚五 ; 靖庚六. 派祖 : 靖重四. 下有福, 禄, 寿三分. 福分二甲支祖 : 靖大朋 ; 靖大信. 福分五甲支祖 : 靖大才 ; 靖大用 ; 靖大和. 福分十甲支祖 : 靖大俊 ; 靖大位 ; 靖大儒. 寿分一甲支祖(8世) : 靖国祥,讳华瑞,号征夫 ; 靖国洪,字文轩 ; 靖国猷 ; 靖国宁. 寿分四甲支祖 : 靖道昱. 寿分八甲支祖(6世) : 靖文忠 ; 靖文经 ; 靖文圣. 皆干公之子. 宗派 : 本厚华应茂 源深泽自长 声名传聿骏 奕世受其昌. 增派 : 明礼崇仁义 文武振纲常 齐家先治国 德业绍宗光.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靖氏宗谱.
浏览:100
7.黄冈靖氏宗谱 [24卷,首1卷], v. 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星堂刊, 1990年九续. 存14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3-6, 10, 12-13, 15,. 且部分卷数缺页或破损难阅. 受姓祖 : 田婴,谥靖郭君. 子孙以其谥为姓. 始祖 : (明) 靖普山. 自江西饶州府乐平县徙楚黄. 普山公下三子 : 靖庚四 ; 靖庚五 ; 靖庚六. 派祖 : 靖重四. 下有福, 禄, 寿三分. 福分二甲支祖 : 靖大朋 ; 靖大信. 福分五甲支祖 : 靖大才 ; 靖大用 ; 靖大和. 福分十甲支祖 : 靖大俊 ; 靖大位 ; 靖大儒. 寿分一甲支祖(8世) : 靖国祥,讳华瑞,号征夫 ; 靖国洪,字文轩 ; 靖国猷 ; 靖国宁. 寿分四甲支祖 : 靖道昱. 寿分八甲支祖(6世) : 靖文忠 ; 靖文经 ; 靖文圣. 皆干公之子. 宗派 : 本厚华应茂 源深泽自长 声名传聿骏 奕世受其昌. 增派 : 明礼崇仁义 文武振纲常 齐家先治国 德业绍宗光.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靖氏宗谱.
浏览:100
1.靖氏族谱, 1, 1814-2014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