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战国时期 南宫牛

南宫牛

南宫牛(-前682年),中国春秋时期宋国政治人物。南宫长万之弟(小说《东周列国志》误作儿子)。

前682年秋八月甲午,南宫长万杀死宋闵公和华督、仇牧,拥立子游为国君。公子御说逃到亳地,南宫牛、猛获率军包围亳地。十月,萧叔大心和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宋穆公、宋庄公的后代族人调曹国军队付伐南宫牛、猛获。阵斩南宫牛,在宋都杀死了子游,拥立公子御说为国君宋桓公。猛获逃亡到卫国,南宫长万逃亡到陈国,不久被送回宋国杀死。

南宫牛简介资料
公元前682 年
南宫牛相关文献
南宫万之乱
南宫万之乱,[鲁庄公像]周庄王十三年(前684),鲁庄公在乘丘打败宋军,宋大夫南宫万被鲁
查看全文
南宫适
历代追封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郯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封“龚丘侯”。宋政和六年(1116年)又封“汝阳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被称为“先贤南宫子”。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南宫长万
参考文献《春秋左氏传》庄公十二年
查看全文
南宫市
历史文化西汉初始置南宫县,县境约为今域的一半。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25~40年)后县域扩大,缭县全部(今大高村一带)、信成县北部(今董家庙至垂杨一带)、党阳县东南部(今大召至大村一带),陆续纳入南宫县版图。北朝太平真君二年(441年),经县(今威县)省入南宫县,至孝文帝太和十年(486年)复析置。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年),南宫并入新河县。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恢复南宫县建制,而新河县又省入为镇。蒙古太宗四年(1232年),析南宫县原新河县地复设新河县,至此,南宫县境与今境大致相同。1986年撤县建市。南宫因西周“八士”之一南宫适封邑于此而得名。境内有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的普彤寺、普彤塔。清末书法家张裕钊撰文书写的“重修南宫县学记”创立了“南宫体”书法。南宫在抗战时期为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司令部、冀鲁豫边区省委、冀南银行所在地,是冀南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李菁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
查看全文
南宫
简介南宫在西汉时期已经存在,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被焚毁。建筑组成南宫的平面接近长方形,四面筑围墙,宫城辟四门,宫内有多座建筑。其中最高大的是前殿,居全宫正中,其他建筑还有乐成殿、灵台殿、嘉德殿、和欢殿以及玉堂殿、宣室殿,云台等。南宫与北宫之间有“复道”相通,以备缓急。宫城南宫有宫城四面环绕,宫城四角筑有角楼。宫墙外设多座卫士所居的区庐。宫墙在东、南各开一门,北面辟二门。南平城门东苍龙门:门外立阙。北玄武门:门外立阙。北北门前殿前殿是高台建筑,位于南宫中央,是南宫的主体建筑。乐成殿乐成殿位于南宫中门后,是南宫的重要建筑。云台云台:收藏图书、术籍、珍玩、宝怪的高阁,建于周代。参考资料汉魏洛阳故城
查看全文
南宫牛相关标签
生年不详
春秋战国政治人物
南宫姓
宋卿
前682年逝世
政府人物
家族谱大览
牛姓祖谱
原书: 写本, [1985]. -63, [38]页 : 世系表 始祖 : 牛洪都 ; 牛川字圣遴 台湾始迁祖 : 牛腾飞(民国) 散居地 : 河南省项城县及台湾省等地
浏览:100
牛氏宗谱 _ 郁祖分册下牛部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5. [5], 17, 63页 : 世系表, 插图, 肖像. 始祖: 牛川字圣临(元). 3世密县下牛村始迁祖: 牛郁字文培(元明之际). 散居地: 河南省密县等地.
浏览:100
沁县牛家巷牛氏宗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牛氏宗谱编委会, 2012年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牛家巷始迁祖(一世) : (明) 牛元. 洪武间由潞州从壶关程村迁沁县,居牛家巷,西营房等地. 黎城分祖(3世) : 牛盘. 涉县裕里祖(3世) : 牛蔚. 武乡古城祖(6世) : 牛冠. 待贤分祖(8世) : 牛嵩. 漳源南裕分祖(11世) : 牛映枢. 段柳宋家沟分祖(13世) : 牛燝. 定昌红坡分祖(17世) : 牛起富. 排行 : 元刚勇镇秀 贤资宗贵显 朝凤拱禄章 士民维兆龄 盛熙任中青 锡广德满全 文山祥玉英 自云泉光庆 希周映昌星 大富万成锁 南天海跃金 建怀晋国荣. 新排行(22世起) : 诚信恩泽远 高鹏翔宇展 耿朴俊豪杰 谦厚福康安 雄才存良善 翰墨书宏愿 家和存友廉 彪炳千秋业. 散居地 : 山西省沁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咸悦南宫氏世谱
国立中央图书馆, 961-1940 黄海道平山郡三曲面,南宫樂,1940年发行 始祖南宫元淸的子孙录
浏览:0
咸悦南宫氏世谱
国林中央博物馆, 961-1983 961-1983 始祖南宫元淸的子孙录 首尔特别市江南区新月1洞63-4,南宫禅,1983年发行
浏览:0
牛氏祖谱支系谱
牛氏祖谱支系谱
此谱系牛氏族人二十世后人牛学礼晚年回忆手搞为本而继! 牛姓的由来: 牛氏,商汤后裔也。殷微子封于宋,去之日曰:为人不可无姓。时日当正午,即以“午”字出头“牛”字为姓,此牛氏命姓之本源。宋微子后代司寇牛父败狄长丘,战死,子孙以王父(祖父)字为氏,故牛父为得姓始祖。战国后期,宋被齐、楚、魏三国瓜分,子孙散亡各地。明初,山西牛氏大部分迁于河南、甘肃、安徽、山东、河北、东北三省等地。 ​​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