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讨伐体制乐团

讨伐体制乐团

讨伐体制乐团(Rage Against the Machine)是美国的一个重金属(另类金属、另类摇滚、饶舌金属)乐团,创办于1991年的加州。成立以来,该乐团阵容有些许改变,现今乐团主要成员有:主唱扎克·德·拉·罗查、吉他手汤姆·莫雷洛、贝斯手蒂姆·科姆佛德及鼓手的布拉德添·威尔克。

诚如乐团名称,讨伐体制乐团所制作演唱乐曲的歌词内涵多为不满美国文化、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甚至嘻哈文化等。因为歌曲内容言之有物,即使批评者认为曲风“吵杂煽情”,仍在全球创下1400万唱片总成绩的销售量。

讨伐体制乐团简介资料
Epic Records
RATM、Rage
1991–2000年、2007年至今
Zack de la Rocha、Tim Commerford、Brad Wilk、Tom Morello
音魔合唱团
说唱金属
讨伐体制乐团相关文献
威瑟乐团
乐风影响许多当代的乐团都曾被拿来与威瑟比较,或将威瑟列为影响他们曲风的来源。这些乐团包括灰烬(Ash)、吉米大胃王(JimmyEatWorld)、威恩水泉(FountainsofWayne)、仪表板告解(DashboardConfessional)、亚塔斯(TheAtaris)Ozma、UltimateFakebook、二手货(TheUsed)、Hellogoodbye、K势力(RelientK)、血狗帮(BloodhoundGang)、全美反对阵线(TheAll-AmericanRejects)、狂野夏洛特(GoodCharlotte)、ThePinkSpiders、得奖者是...(TheAcademyIs...)、畅所欲言乐团(SayAnything)、TheCalgarySun、比费克利罗(BiffyClyro)、义和国(SomethingCorporate)、立体声乐团(TheSt...
查看全文
放荡乐团
历史解散卡尔巴拉特组的新团是—DirtyPrettyThings(美丽坏东西乐团),盖瑞包威尔也加入担任鼓手。彼得道何提组的是—Babyshambles(步履蹒跚乐团)。音乐类型影响卡尔和彼得的音乐有些不同,卡尔欣赏地下丝绒(TheVelvetUnderground)、TheJam、门户乐队(TheDoors)、DjangoReinhardt,彼得则喜爱TheSmiths、Suede、ChasandDave。乐团常被拿来与一些典型的英式摇滚乐团作比较,像他们与披头四的相似之处就是蓬乱的头发和狂野却旋律优美的音乐。他们的唱片也常被比作TheJam、TheKinks的早期作品和TheClash(冲击乐团)的第一张专辑以及早期单曲。或许他们最像的就是摇滚先锋-Buzzcocks(吵闹公鸡乐团)了。他们大部分的歌词都夹杂英式伦敦话(cockney),而且用着近乎酒醉的含糊嗓音唱出英式生活的味道。在...
查看全文
大乐团
历史与风格大乐团受欢迎的时期,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1920年代中期开始,由10到25个乐手组成的大乐队便主宰了流行乐,当时所演奏的爵士乐即兴成分很少,乐团还有使用小提琴的弦乐部。不过1935年之后摇摆乐盛行时,弦乐部分被拿掉。1920年代末期出现的新型大乐队有更多即兴的成分。但这类型的爵士乐不若为跳舞而演奏的爵士乐来得受欢迎,期间只有少数音乐被录制成唱片,所制成的唱片被称为‘民族唱片’(Racerecords),听众也只限于少数的都市人口,且只有极少数的白人乐手熟悉这类曲风。这类曲风主要在纽约市、芝加哥、堪萨斯市发展。大乐团编制大乐团的典型编制座位大乐团后来发展出由17个乐手组成的标准编制形式,有许多商业曲目都是依此编制写成的。这样的编制包括五支萨克斯风(通常为两支中音萨克斯风、两支次中音萨克斯风、一支上低音萨克斯风)、四支小喇叭、四支伸缩喇叭(通常包括一支低音伸缩喇叭),以及四个节奏...
查看全文
响度乐团
历史1981-1984:从LAZY到响度1981年5月,响度乐团前身LAZY的吉他手高崎晃、鼓手樋口宗孝以及贝斯手田中宏幸打算创立新乐团。经过多次试演后选定前EARTHSHAKER的二井原実作为主唱,而开始了高崎晃Project。但不久后田中即因音乐性不同而离开了乐团。随后找上高崎晃儿时好友,同时也是推荐二井原为主唱的山下昌良作为贝斯手。响度与哥伦比亚唱片签约并发表了首张日语专辑,TheBirthdayEve。尽管当时重金属在日本媒体曝光率不高,专辑与演唱会仍有不错的成绩。高崎晃的吉他solo技巧与其他成员杰出的表现成为此乐团的标志。1983年发表了第三张专辑TheLawofDevil"sLand后,便开始了美国的巡回演唱。到了欧洲录了第四张专辑Disillusion后为了国际化便重录了一张Disillusion英文版,此为海外发行的第一张专辑,发行于1984年。1985-1991:美国发
查看全文
中乐团
名称关于中乐团在中文地区各地有数个不同的习称,可参考中国民族音乐。中乐团的特色现代中乐团编制,一般分为由彭修文订立的吹、拉、弹、打四组。以胡琴对应交响乐团的小提琴、中提琴,并以大提琴或革胡及低音提琴或低音革胡代替早期的低胡以加强低音声部。唢呐和笙对应铜管及木管乐。打击乐器同时使用堂鼓、定音鼓、军鼓等中、西乐器。最大的特色在于弹拨乐器的大量使用,以及大量中国特色的打击乐器的使用。中乐团一般指60人编制的乐团,演奏大型合奏曲(又称作民族管弦乐曲)及大型协奏曲为主,部分中乐团同时设有丝竹乐团,以大约10-30人的较小型编制,来演奏传统丝竹乐或新作的小型合奏曲。中乐团演奏的大型合奏曲,在旋律上大多是取材于中国传统的民歌、戏曲、器乐独奏(如古琴、筝、琵琶等)及丝竹曲(如广东音乐、江南丝竹)中的旋律,或依照中国音乐中常用的五声音阶为基础所新创的旋律;但在作曲方式上,则主要采用西方交响乐中的曲式、调性、...
查看全文
讨伐体制乐团相关标签
摇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