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遗产

遗产

遗产在民法学中指死者留下的财产总数或各种债务;这些财产或负债会依其生前意愿来处置。后来借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或物质财富,如文化遗产。有些人生前立遗嘱、用信托方式或离世后遗产继承人将财产捐赠社会公益,如遗产捐赠。

遗产相关文献
世界遗产
概述甄选世界遗产的标准,简而言之,是真实性与完整性。近年来,世界遗产的概念与实践不断在发展。《奈良文件(英语:NaraDocumentonAuthenticity)》确认了世界遗产对多元文化的尊重,2000年的《凯恩斯决议》提出新的提名政策并经由《苏州决议》部分修正后落实执行,以期贯彻世界遗产“全球策略”,追求世界遗产所应具备的全球代表性和平衡性。世界遗产的选出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来投票开会决定的,这个委员会于1976年召开第一届会议,并从那时以后,每年在全球不同的缔约国举行一次正式会议;必要时也会紧急召集临时会议。选出世界遗产的目的在于呼吁人类珍惜,保护,拯救和重视这些地球上独特的景点。世界遗产不只是一种荣誉,或是旅游金字招牌,更是对遗产保护的郑重承诺。一项世界遗产在受到天灾、人祸时,可以得到全人类的力量协助救灾,保存原迹。中国的丽江古城曾由此受益。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
查看全文
遗产
相关遗产税遗嘱继承遗产承继人争产知会备忘直系亲属遗赠遗赠捐赠
查看全文
遗产战争
战争费利佩四世于1665年驾崩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作为前者的女婿,声称有权分得西属尼德兰(今比利时)——尽管1659年的《比利牛斯条约》明确禁止了路易十四通过女婿身份继承任何费利佩四世的遗产。路易十四的无理要求遭到西班牙方面拒绝后,法军便开始发动进攻,随即占领了西属尼德兰和弗朗什-孔泰地区。向来推行扩张政策的“太阳王”路易十四终于发动了他的第一次侵略战争。然而,法国在西班牙问题上的传统盟友荷兰共和国却对法国迅速成为贸易大国这一事实感到不安,认为自己在国际贸易上的大国地位受到了严重威胁。最终,荷兰放弃了联法反西的传统国策,转而投靠西班牙,并联络英格兰王国和瑞典帝国结成反法的1668年三国同盟(英语:TripleAlliance(1668))。西班牙又在1668年2月与葡萄牙签订《里斯本条约》结束了葡萄牙王政复古战争,从而可以集中更多的兵力从加泰罗尼亚方向向法国本土进攻。同月,路易十四完全控制...
查看全文
自然遗产
范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必须符合下列情形一项或多项代表地球演化历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地域;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栖息地。参见自然纪念物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生态学环境科学濒危物种地质学地球历史生物演化地貌学工业遗产文化遗产世界遗产
查看全文
熊姓遗产故居
荆州熊家塜博物馆可以清楚的了解熊氏文化,喜欢熊氏文化的朋友可以亲临现场,了解更多熊氏文物、熊氏文化,发扬熊氏文化,让更多的熊氏团结起来也让更多的熊氏寻到自己的根。接下来介绍2位熊氏的故居,希望大家多多了解熊氏家族的每一位成员,给我们启发或者借鉴作用:熊希龄故居位于凤凰古城北文星街的一个小巷里,总占地面积800平方米,是典型的苗族古代建筑格式,极富苗族情调。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熊希龄故居自2000年正式对外开放。该房屋自建成至1949年熊氏举家迁居香港前,曾多次返乡,居住于此。
查看全文
遗产相关标签
继承法
家族谱大览
堂号备攷万姓氏谱 : 号名
文化遗产管理局藏书阁事务所 从高丽末到朝鲜末,将党号人物按姓氏和本馆分类,并附有简单说明的书
浏览:0
世界刘氏通鉴[1册] : 中华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2013, 中国国际文艺出版社发行. 1册: 插图, 人像, 照片, 世系表. 此书内容计有: 开篇, 中华民族, 祁姓刘姓, 刘姓文化, 刘姓文化遗产, 刘姓名人谱等6辑. 第4辑刘姓文化中, 述及中华刘姓族谱, 刘姓郡望, 堂号, 字辈谱…等. 刘姓溯源: 上古始祖: 黄帝. 派祖: 刘广传. 刘开七之子. 黄帝135世孙. 生刘巨源, 刘巨湶, 刘巨渊…等十四子. 名祖: 刘少奇,原名绍选,字渭璜,化名胡服(1898年11月24日至1969年11月12日). 为宁乡南塘(现名花明楼)开基祖刘时显13世孙. 注: 主编刘隆桂,字兴善. 散居地: 安徽省合肥县, 湖南省宁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版心题, 及书脊题编目.
浏览:0
世界劉氏通鑒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2013, 中国国际文艺出版社发行. 1册: 插图, 人像, 照片, 世系表. 主编 : 刘隆桂,字兴善. 此书内容计有: 开篇, 中华民族, 祁姓刘姓, 刘姓文化, 刘姓文化遗产, 刘姓名人谱等6辑. 注 : 第4辑刘姓文化中, 述及中华刘姓族谱, 刘姓郡望, 堂号, 字辈谱…等. 上古始祖: 黄帝. 派祖: 刘广传. 刘开七之子. 黄帝135世孙. 生刘巨源, 刘巨湶, 刘巨渊…等十四子. 名祖: 刘少奇,原名绍选,字渭璜,化名胡服(1898年11月24日至1969年11月12日). 为宁乡南塘(现名花明楼)开基祖刘时显13世孙. 散居地: 安徽省合肥县, 湖南省宁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版心题, 及书脊题编目.
浏览:100
星湖先生文集
本馆:骊州,利益诗文集。 诗, 书, 杂著, 祝文, 际文, 哀辞, 碑铭. 墓表, 墓砀铭; 苗牌墩表,苗汤名墩表本家密阳,安山市艾城湖纪念馆1979年被指定为有形文化遗产第178号。 28册14册。原书:68册,庆尚南道,慕骗堂, 1922年发行.
浏览:0
星湖先生文集
本馆:骊州,利益诗文集。 诗, 书, 杂著, 祝文, 际文, 哀辞, 碑铭. 墓表, 墓砀铭; 苗牌墩表,苗汤名墩表本家密阳,安山市艾城湖纪念馆1979年被指定为有形文化遗产第178号。 28册14册。原书:68册,庆尚南道,慕骗堂, 1922年发行.
浏览:0
星湖先生文集
本馆:骊州,利益诗文集。 诗, 书, 杂著, 祝文, 际文, 哀辞, 碑铭. 墓表, 墓砀铭; 苗牌墩表,苗汤名墩表本家密阳,安山市艾城湖纪念馆1979年被指定为有形文化遗产第178号。 28册14册。原书:68册,庆尚南道,慕骗堂, 1922年发行.
浏览:0
遗产导读知识
中国文化遗产日是哪天
中国文化遗产日是哪天
中国文化遗产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体现了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文化遗产日,从2006年起设立。2016年9月,国务院批复住房城乡建设部,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从2009年国家文物局创设主场城市活动机制以来,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局都选取一座城市举办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浏览量:1652次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合称“文化遗产”。中国非遗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篆刻、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中国书法、中国剪纸、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端午节、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妈祖信俗、蒙古族呼麦歌唱艺术、南音、热贡艺术、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西安鼓乐、粤剧、花儿、玛纳斯、格萨(斯)尔、侗族大歌、藏戏、中医针灸、京剧、中国皮影戏、中国珠算、二十四节气、藏医药浴法、太极拳、送王船、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麦西热甫、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赫哲族伊玛堪、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我国非遗保护的五种方法包括政策保护、法律保护、传承保护、市场保护和科技保护。这五种方法相互配合,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其在新时代中仍旧焕发新的生命力。
浏览量:1477次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作家、画家、文化学者、社会活动家冯骥提出设立”文化遗产日“。在2004年和2005年的两会上,冯骥才再次提出这一建议。2005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旨在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政府希望通过设立“文化遗产日”,使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全面加强。自文化遗产日设立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保护文化遗产这一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2016年9月,国务院将“文化遗产日”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浏览量:1419次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两年就会举行一次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从2001年开始,截至2020年12月,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584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92项。中国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全世界拥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昆曲、中国古琴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京剧、中医针灸、皮影戏、珠算、二十四节气、藏医药浴法、送王船。
浏览量:2147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意思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意思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等,与“物质文化遗产”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两者合称为“文化遗产”。在各民族或各群体之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并且在历史的进程中,被不断地在创造出来,为各个民族或群体提供认同感,并且增强它们之间的凝聚力。由于各国的民族、历史、文化和国情不同,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华夏文明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财富,因此,中国也是全世界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截止2022年,我国已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浏览量:15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