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是一种耕地的农具,用途是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犁也可以将较深层的土翻到表面上。犁是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或机动车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犁的材质可以是木头或是铁,自有信史以来,犁就是人类使用的工具之一,而且也是农业上的一大进步。

犁的功用是将较较深层的土壤翻到土地的表面,并且可以盖住杂草及以前的作物并让其自行分解。当犁划过土壤时,产生了有肥沃土壤的长沟。现在犁过的土地会先让其干燥,用耖破碎土块并平整后再种植植物。犁地及土壤的处理约会影响土壤上层的12至25公分。在许多土壤中,植物的细根会出现在犁过的上层土壤。

最早的犁是用人力来带动,但后来发现用动物来带动会更加有效率。最早的动物用犁是用公牛来带动,后来有许多地区改用马(多半是驮马英语draft horse)及骡,也有用各种役用动物来带动犁。工业化国家中,最早带动犁的机械是用蒸气驱动的...

犁相关文献
元莒犁
生平永安年间,元莒犁下嫁归附北魏的南梁皇子萧综。元莒犁容色美丽,萧综非常尊敬她,和元莒犁说话,常自称下官。永安三年(530年),尔朱兆功进洛阳,萧综放弃齐州北逃。当时尔朱世隆专权,命人把元莒犁带到洛阳,尔朱世隆欺凌逼迫元莒犁,元莒犁大骂:“胡狗,你敢羞辱天王的女儿吗!”尔朱世隆大怒,用绳索将元莒犁勒死。普泰末年,北魏朝廷派遣黄门郎鹿悆监护萧综的丧事,与元莒犁合葬于嵩山。其他元莒犁曾经在行进时违反了封路的法令,手拿赤棒的士卒喊她也停不下来,御史中尉高道穆命令士卒砸破了元莒犁的车。元莒犁深切痛恨高道穆,哭着在魏孝庄帝面前告他。魏孝庄帝对元莒犁说:“高中尉是清廉正直的人,他的行为是为了公事,怎么可以私人恩怨责罚他。”高道穆后来见到魏孝庄帝,魏孝庄帝说:“有一天我姐姐在路上行进犯法,为此非常惭愧。”高道穆脱下帽子道歉说:“臣蒙陛下的恩情,守陛下的法令,不敢单独为了公主损害朝廷的的规章制度,为此辜负...
查看全文
尉犁县
概况尉犁县总面积为59399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为10万人。主要民族为维吾尔族、汉族和回族。尉犁又名“罗布淖尔”,因“罗布泊”而得名。尉犁县是古西域的渠犁国所在地。尉犁中部是塔里木河,南部为塔里木盆地。尉犁县蛭石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93%,居世界第二位。行政区划尉犁县辖7乡1镇,分别是尉犁镇、塔里木乡、兴平乡、团结乡、墩阔坦乡、喀尔曲尕乡、阿克苏甫乡、古勒巴格乡。此外还辖有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驻县团场及州直驻县单位7个,三十一团场、三十二团场、三十三团场、三十四团场、三十五团场。。
查看全文
农具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农民就开始尝试使用犁。早期的犁是用Y形的木段制作的,下面的枝段雕刻成一个尖头,上面的两个分枝则做成两个把手。将犁系上绳子由一头牛拉动,尖头就在泥土里扒出一道狭小的浅沟,农民可以用把手来驾驶犁。到公元前3000年,犁进行了改进,把尖头制成一个能更有力地辟开泥土的“犁铧”,增加了一个能把泥土推向旁边的倾斜的底板。中国的犁是由耒耜发展演变而成。最初可能仍名“耒耜”。用牛牵拉耒耜以后,才渐渐使犁与耒耜分开,有了“犁”的专名。犁约出现于商朝,见于甲骨文的记载。早期的犁,形制简陋。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出现铁犁,并用牛耦耕作,史载西汉赵过教民用牛拉犁耕田。西汉出现了直辕犁,只有犁头和扶手。而缺少耕牛的地区,则普遍使用“踏犁”。今天在四川、贵州等省的少数民族地区均有踏犁的实物。踏犁也称“镵”、“脚犁”。使用时以足踏之,达到翻土的效果。宋周去非《岭外代答·风土》...
查看全文
犁(lí)姓
始祖为黎弥、黎且。犁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宋《通志·氏族略》。〔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源自以国名为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犁姓即黎姓。黎国是商朝时的一个侯国,故地在今河南浚县,后来黎国被周文王平事实上,黎国国君的子孙后裔就以原来的国名黎作为姓。②源自以封地名为姓。齐国大夫黎弥、黎且的封邑在黎,其后裔子孙遂以邑名黎作为姓。黎姓又写作犁姓。〔名人〕犁姓的历史名人春秋时期齐国有犁弥。 犁(lí)姓
查看全文
伯州犁
春秋时期,晋国人,为伯宗之子。后仕楚,为太宰。
查看全文
犁相关标签
农具
农业史
家族谱大览
钟氏家谱 [9卷,含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颖川堂, 清道光23[1843](平江 : 双盛堂梓). 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 开公,名启,谥封微子. 始祖 : (周) 伯州犁. 伯宗公之子. 居钟离(今凤阳府临淮县),为钟氏之始. 派祖(97世) : (宋) 钟友文 ; 钟友武 ; 钟友勇 ; 钟友盛. 房祖(98世) : (宋) 钟毅,度名二十五郎 ; 钟密,度名三十一郎 ; 钟理,字正懋,度名二十八郎 ; 钟强,度名三十五郎 ; 钟庄,字应铨,度名三十七郎. 通派 : 士人立志 孝友宜先 克敦大本 厚德永传 光启裕善 锡庆斯联 世济其美 景行惟贤. 召可公支派 : 恢振连科甲 承修定炽昌 魁星高北斗 名士耀南唐 礼乐家声远 诗书世德长 文章辉上国 富贵永传芳. 声美公支派 : 九胜兆德 俊世发祥 仁厚政本 文章国光 绳武宏远 启佑源长 继承有自 万代传芳. 散居地 : 湖南省浏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钟氏重修支谱.
浏览:0
钟氏家谱 [9卷,含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颖川堂, 清道光23[1843](平江 : 双盛堂梓). 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 开公,名启,谥封微子. 始祖 : (周) 伯州犁. 伯宗公之子. 居钟离(今凤阳府临淮县),为钟氏之始. 派祖(97世) : (宋) 钟友文 ; 钟友武 ; 钟友勇 ; 钟友盛. 房祖(98世) : (宋) 钟毅,度名二十五郎 ; 钟密,度名三十一郎 ; 钟理,字正懋,度名二十八郎 ; 钟强,度名三十五郎 ; 钟庄,字应铨,度名三十七郎. 通派 : 士人立志 孝友宜先 克敦大本 厚德永传 光启裕善 锡庆斯联 世济其美 景行惟贤. 召可公支派 : 恢振连科甲 承修定炽昌 魁星高北斗 名士耀南唐 礼乐家声远 诗书世德长 文章辉上国 富贵永传芳. 声美公支派 : 九胜兆德 俊世发祥 仁厚政本 文章国光 绳武宏远 启佑源长 继承有自 万代传芳. 散居地 : 湖南省浏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钟氏重修支谱.
浏览:0
钟氏家谱 [9卷,含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颖川堂, 清道光23[1843](平江 : 双盛堂梓). 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 开公,名启,谥封微子. 始祖 : (周) 伯州犁. 伯宗公之子. 居钟离(今凤阳府临淮县),为钟氏之始. 派祖(97世) : (宋) 钟友文 ; 钟友武 ; 钟友勇 ; 钟友盛. 房祖(98世) : (宋) 钟毅,度名二十五郎 ; 钟密,度名三十一郎 ; 钟理,字正懋,度名二十八郎 ; 钟强,度名三十五郎 ; 钟庄,字应铨,度名三十七郎. 通派 : 士人立志 孝友宜先 克敦大本 厚德永传 光启裕善 锡庆斯联 世济其美 景行惟贤. 召可公支派 : 恢振连科甲 承修定炽昌 魁星高北斗 名士耀南唐 礼乐家声远 诗书世德长 文章辉上国 富贵永传芳. 声美公支派 : 九胜兆德 俊世发祥 仁厚政本 文章国光 绳武宏远 启佑源长 继承有自 万代传芳. 散居地 : 湖南省浏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钟氏重修支谱.
浏览:0
钟氏家谱 [9卷,含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颖川堂, 清道光23[1843](平江 : 双盛堂梓). 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 开公,名启,谥封微子. 始祖 : (周) 伯州犁. 伯宗公之子. 居钟离(今凤阳府临淮县),为钟氏之始. 派祖(97世) : (宋) 钟友文 ; 钟友武 ; 钟友勇 ; 钟友盛. 房祖(98世) : (宋) 钟毅,度名二十五郎 ; 钟密,度名三十一郎 ; 钟理,字正懋,度名二十八郎 ; 钟强,度名三十五郎 ; 钟庄,字应铨,度名三十七郎. 通派 : 士人立志 孝友宜先 克敦大本 厚德永传 光启裕善 锡庆斯联 世济其美 景行惟贤. 召可公支派 : 恢振连科甲 承修定炽昌 魁星高北斗 名士耀南唐 礼乐家声远 诗书世德长 文章辉上国 富贵永传芳. 声美公支派 : 九胜兆德 俊世发祥 仁厚政本 文章国光 绳武宏远 启佑源长 继承有自 万代传芳. 散居地 : 湖南省浏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钟氏重修支谱.
浏览:0
钟氏家谱 [9卷,含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颖川堂, 清道光23[1843](平江 : 双盛堂梓). 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 开公,名启,谥封微子. 始祖 : (周) 伯州犁. 伯宗公之子. 居钟离(今凤阳府临淮县),为钟氏之始. 派祖(97世) : (宋) 钟友文 ; 钟友武 ; 钟友勇 ; 钟友盛. 房祖(98世) : (宋) 钟毅,度名二十五郎 ; 钟密,度名三十一郎 ; 钟理,字正懋,度名二十八郎 ; 钟强,度名三十五郎 ; 钟庄,字应铨,度名三十七郎. 通派 : 士人立志 孝友宜先 克敦大本 厚德永传 光启裕善 锡庆斯联 世济其美 景行惟贤. 召可公支派 : 恢振连科甲 承修定炽昌 魁星高北斗 名士耀南唐 礼乐家声远 诗书世德长 文章辉上国 富贵永传芳. 声美公支派 : 九胜兆德 俊世发祥 仁厚政本 文章国光 绳武宏远 启佑源长 继承有自 万代传芳. 散居地 : 湖南省浏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钟氏重修支谱.
浏览:0
钟氏族谱 [20卷]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颖川堂藏, 清光绪元年[1875]重修. 19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注 : 此谱缺卷5. 受姓始祖 : 州犁楚,食采钟离山下,子孙以邑为氏. 颖川始祖 : 钟烈,为钟离昧之后. 昧有二子 : 长子钟发居九江 ; 次子钟接迁颖川. 接公生烈,为河南开封许州(即颖川)始祖. 子孙分徙广东,福建,江西,湖南等地. 一世祖 : (宋) 钟尚,字德若. 三大房祖 : 钟友文 ; 钟友武 ; 钟友盛. 相继徙居湖南等地. 散居地 : 湖南省浏阳县, 平江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