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蒙山施食

蒙山施食

蒙山施食仪(放蒙山),汉传佛教中的一种仪轨,源自于密宗,类似放焰口,经由持咒、观想及开示等仪式,将无量饮食及水布施给饿鬼道的众生(施饿鬼),解除他们的饥渴与痛苦,并授与三昧耶戒,以令其发菩提心,并增进修行者的慈悲心。这套仪轨由宋代不动法师在四川蒙山所创,现为汉传佛教寺院中的常见晚课。

蒙山施食相关文献
西施相关美食
西施相关美食,有一种名叫“西施舌”的菜式,是一种叫“沙蛤”的海产壳类做成的。这种非蚬非蚌的贝壳
查看全文
蒙山施食
内容蒙山施食主要是由《救拔焰口饿鬼经》的咒语“无量威德自在光明胜妙力陀罗尼”与水施法咒语“甘露水真言”两个部分所组成,此外还加入许多密咒,如: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观音菩萨灭业障真言,并给予六道众生开示,组成完整的《蒙山施食仪》,俗称大蒙山。而只诵念其中核心的咒语,则称小蒙山。一般寺院的早晚课诵,都只做小蒙山。在进行蒙山施食时,修行者会准备七颗平日食用的白米,以及早课加持的咒水,借由口诵咒、手结印、意观想,使身口意三密相印,观想将它变化成可供所有饿鬼道众生食用的丰富食物,经由咒语的力量,布施给众生,以解除他们的痛苦,并祈愿往生善道得解脱。历史
查看全文
沂蒙山
沂蒙山区抗战革命老区,因蒙山、沂水而得名,主要指沂山以南的临沂地区,是《沂蒙山小调》诞生地。沂河淮河流域泗沂沭水系中的较大河流。位于山东省南部与江苏省北部,曾为古淮河支流泗水的支流。源出山东省沂源县田庄水库上源东支牛角山北麓(另传统称源出鲁山),北流过沂源县城后折向南,干流经沂水、沂南、临沂市区、郯城,至江苏省邳州吴楼村入新沂河,抵燕尾港入黄海,全长500余公里,流域面积1.16万平方公里。在临沂以上主要为山丘区。支流多由西侧汇入,呈不对称树枝状,属山水性河道,水流急,洪峰高,暴涨暴落。临沂以下,进入平原,河道宽浅,主要靠筑堤排洪。蒙山亦称“东蒙”、“东山”,为泰沂山脉系的一个分支,西北东南走向,绵亘75公里,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沂蒙山属东南亚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3.1℃,无霜期212天,年降雨量823.8毫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植被为针叶阔叶混交,乔木灌木结合,森林覆盖率...
查看全文
莱蒙山天文台
概述莱蒙山天文台的地点原本是位于亚利桑那州图森附近泰坦二号洲际导弹的控制中心,之后再做为北美空防司令部的雷达站。该址转移至亚利桑那大学所属史都华天文台使用后,该地就成为红外线望远镜柯伊伯机载天文台的技术支援中心。当地至今仍有少数的军事设施,当地的一个雷达塔是用来追踪新墨西哥州白沙导弹靶场和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的导弹和火箭,现已停止使用。该天文台经常是亚利桑那大学校友会的天文营活动举办地点。望远镜莱蒙山天文台上有七个望远镜。其中一个口径1.5米望远镜是卡特林那巡天系统在几乎每个可观测夜晚使用。还有一个口径0.6米望远镜由Mt.LemmonSkyCenter操作。其他五个望远镜包含口径1.5米的Minnesota望远镜、Jamieson望远镜和一个由韩国遥控的自动望远镜。一个口径1米的自动望远镜已经由卡特林那巡天系统安装以提供自动追踪观察新发现的近地天体。参见莱蒙山莱蒙山巡天数据
查看全文
沂蒙山卜氏
沂蒙山卜氏(东山卜氏),族谱记载,南宋初年(金天会年间),即公元1130年前后,金朝扶持汉人刘豫建立伪齐政权,天下大乱。卜氏族人为避刘豫之乱,由菏泽巨野迁徙于此,落脚于沂蒙山前的一个山洞,后人称其为卜家洞。战乱过后,族人先后迁徙下山,逐水而居,安家落户于金线河畔,逐渐形成了以卜家崖(北安靖)为核心的居住地,构成了现如今卜氏子夏后裔沂蒙山支脉的主体。在这一支子夏后裔中,逐渐形成以卜家崖为文化传承的主流。现尚存卜氏宗祠(家庙),是沂蒙山卜氏唯一的祭祖宗祠,足以见证卜家崖是近千年来卜氏宗族繁衍生息的核心地带。以南安靖、卜家湖、薄板沟、南洞子、李家石屋燕峪等村为辅,构成了现如今卜氏子夏后裔沂蒙山支的主体。卜子庙,位于卞桥镇卜家崖村,庙中供奉着先贤“卜子”,是卜氏族人于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修建的供奉先祖子夏的宗祠,迄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后屡毁屡修,保存至今。先贤“卜子”,名商,字子夏,春...
查看全文
蒙山施食相关标签
汉传佛教仪轨
佛教修行法门
佛教文化
家族谱大览
[施氏家谱]
原书: 写本, [1984]. [1]叶 : 世系表. 始祖 : 施载纯(清) 散居地 : 台湾省嘉义县鹿草乡施家村等地
浏览:0
施氏宗谱 [1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仁政堂, 2006年.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浙江省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本谱首修和二修合修谱. 1-6卷清光绪20[[1894]年版本首修, 2006年重印并添加第7-10卷为二修. 迁肥始祖 : 施率西公因寇变乱, 携子施东明, 施东庆, 施东盛由间隙瓦屑坝迁避于合肥东北乡麻城寺施小河, 分前中后三分. 首修派行: 得邦经济益 承善永余祥 树立忠良本 光华运会昌 前中后三分祖: (率西公三子)长施东明后裔住后施村, 称中分 ; 次子施东庆的后裔住施冈村, 称后分 ; 三子施东盛的后裔住施晓河(亦叫前施), 称前分 散居地: 安徽省合肥市, 定远县, 全椒县, 肥东县, 马鞍山, 长丰县, 繁昌县, 来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施氏宗谱 [1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仁政堂, 2006年.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浙江省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本谱首修和二修合修谱. 1-6卷清光绪20[[1894]年版本首修, 2006年重印并添加第7-10卷为二修. 迁肥始祖 : 施率西公因寇变乱, 携子施东明, 施东庆, 施东盛由间隙瓦屑坝迁避于合肥东北乡麻城寺施小河, 分前中后三分. 首修派行: 得邦经济益 承善永余祥 树立忠良本 光华运会昌 前中后三分祖: (率西公三子)长施东明后裔住后施村, 称中分 ; 次子施东庆的后裔住施冈村, 称后分 ; 三子施东盛的后裔住施晓河(亦叫前施), 称前分 散居地: 安徽省合肥市, 定远县, 全椒县, 肥东县, 马鞍山, 长丰县, 繁昌县, 来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施氏宗谱 [1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仁政堂, 2006年.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浙江省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本谱首修和二修合修谱. 1-6卷清光绪20[[1894]年版本首修, 2006年重印并添加第7-10卷为二修. 迁肥始祖 : 施率西公因寇变乱, 携子施东明, 施东庆, 施东盛由间隙瓦屑坝迁避于合肥东北乡麻城寺施小河, 分前中后三分. 首修派行: 得邦经济益 承善永余祥 树立忠良本 光华运会昌 前中后三分祖: (率西公三子)长施东明后裔住后施村, 称中分 ; 次子施东庆的后裔住施冈村, 称后分 ; 三子施东盛的后裔住施晓河(亦叫前施), 称前分 散居地: 安徽省合肥市, 定远县, 全椒县, 肥东县, 马鞍山, 长丰县, 繁昌县, 来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施氏宗谱 [1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仁政堂, 2006年.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浙江省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本谱首修和二修合修谱. 1-6卷清光绪20[[1894]年版本首修, 2006年重印并添加第7-10卷为二修. 迁肥始祖 : 施率西公因寇变乱, 携子施东明, 施东庆, 施东盛由间隙瓦屑坝迁避于合肥东北乡麻城寺施小河, 分前中后三分. 首修派行: 得邦经济益 承善永余祥 树立忠良本 光华运会昌 前中后三分祖: (率西公三子)长施东明后裔住后施村, 称中分 ; 次子施东庆的后裔住施冈村, 称后分 ; 三子施东盛的后裔住施晓河(亦叫前施), 称前分 散居地: 安徽省合肥市, 定远县, 全椒县, 肥东县, 马鞍山, 长丰县, 繁昌县, 来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高志彬,浔海施氏大宗族谱卷一至卷六
原书: 台北市 : 龙文出版社, 民国82[1993]初版. 合6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入闽祖(一世) : (宋) 施炳,字廷耀,号焕章,行六十六. 枢公长子. 绍兴进士,官大里寺评事,后亦称评事公. 自河南光州入闽,世居晋江南浔乡. 始祖 : 施宣义,字真铿. 后有六子 : 长, 幼二子外出; 次子早逝, 仅存分三房. 房祖(6世) : (明) 施美,字彦仁(长房,居永春) ; 施均,字守忠(次房,居浔海) ; 施万安,字济民(三房,居浔海). 迁台祖 : (清初) 施琅. 台湾文献类编 : 台湾关系族谱丛书; 第1种. 散居地 : 福建省晋江县, 及台湾省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浔海施氏族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