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明朝 眉州

眉州

眉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平蜀,次年改青州为眉州,治所在通义县(北周改安乐县,后改齐通县,隋复名通义,宋改眉山县。今四川省眉山市)。隋朝大业初年废。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复置。天宝、乾元时曾改通义郡。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眉山、彭山、丹棱、洪雅、青神等县地。

宋朝时,属成都府路。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年),省州治眉山县入州。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降为县,十三年(1380年)复升为州,治据今眉山县。直隶四川布政司。清朝时,属四川省。1913年废州为眉山县。

眉州相关文献
贡眉(寿眉)
贡眉(寿眉),贡眉,有时称作寿眉,乃以菜茶有性群体茶树芽叶制成的白茶。贡眉主产区在福建建阳
查看全文
潘眉
参考资料编纂委员会.《福建省情资料库》.福建: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1年.
查看全文
眉县
历史沿革秦灭六国,实行郡县制,于今眉县渭北设郿县;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改为平阳县;西魏大统四年(538年)改为郿城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周城县为渭滨县,大业二年(606年)改渭滨曰郿县;1964年改称眉县。行政区划眉县辖:首善街道办事处常兴镇槐芽镇齐镇营头镇横渠镇金渠镇汤峪镇。参考资料
查看全文
眉毛
功能眉毛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水流入眼睛,大多是“汗”水和“雨”水。眉毛边缘弯曲的形状和眉尖所指的方向,可以确保水滴沿着脸的两旁和鼻子上流过,而不会流入眼睛里。现在人类稍微突出的眉弓也仍然在此类功能上扮演着支援的角色。和眉毛一样,眉弓也为眼睛一起遮蔽过日光。眉毛也阻挡了头皮屑和其他微小的细屑,以防其掉入眼睛中;亦提供了一个更加敏感的感官来感觉在眼睛周围的一些东西,如小昆虫等。眉毛在表情语言沟通上亦有着一种很重要的辅助作用,可加强如惊讶或生气等情绪的表达。眉毛修剪历史上东亚国家曾有将天生的眉毛剃去,再用墨水画眉毛的习俗,被称为“引眉”。而在今日,某些人(大多是女人)会用镊子来拔眉毛,以维持“纤细”及时髦的形状;上蜡也是一种“整理”眉毛的方式。这两种方式一开始都会很痛,因为眼睛周围会比较敏感,但痛觉会随着次数而递减,随着痛觉的减少而一再被使用。另见开脸
查看全文
画眉
画眉,学名:Leucodioptroncanorus,也有人叫虎鸫、金画眉。分类在雀形目鹟科画眉亚科。是中国常见的鸣禽。鸣声洪亮,婉转动听,并能仿效多种鸟的叫声。还会学人话,猫狗叫,笛声等各种声音。性机敏好斗。是一种普遍性留鸟。主要生长在中国的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地,台湾地区也有,但外表略有不同。为广州市市鸟。该鸟为普遍性留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公尺以下之山丘的浓密灌木林中,画眉生活于中国长江以南的山林地区,喜在灌丛中穿飞和栖息,常在画眉鸟林下的草丛中觅食,不善作远距离飞翔。雄鸟在繁殖期极善鸣啭,声音十分宏亮,尾音略似"mo-gi-yiu-",因而古人称其叫声为"如意如意"。杂食性,但在繁殖季节嗜食昆虫,其中有很多是农林害虫,如蝗虫、蝽象、松毛虫以及多种蛾类幼虫等;在非繁殖季节以野果和草籽等为食,偶尔也啄食豌豆及玉米等幼苗。每年可繁殖两窝,每窝产4、5枚淡青...
查看全文
眉州相关标签
五代十国的州
眉山行政区划史
1380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清朝的州
隋朝的州
西魏的州
唐朝的州
554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元朝的州
北周的州
明朝的州
四川的州
宋朝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