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伦敦宪报

伦敦宪报

《伦敦宪报》London Gazette)是英国政府及英国主要的官方传播媒体之一,一般法令通告都须要在伦敦宪报内刊宪。《伦敦宪报》自1665年11月7日开始刊行,声称为英格兰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和全英国连续刊行时间最长的报纸。不过,位于斯坦福的《水星报》及纽卡素的《周报》亦持有类似的声称。《伦敦宪报》并不如一般报纸,报导一般新闻时事,发行流通量也不广泛。

除《伦敦宪报》外,英国政府其他官方报纸还包括《爱丁堡宪报》及《贝尔法斯特宪报》,这两份宪报转载《伦敦宪报》内牵涉全国的内容之余,亦会分别加入有关苏格兰及爱尔兰地区的报导。《伦敦宪报》本身亦不只交代全国性事务,涉及英格兰的事务也会在伦敦宪报内刊登,然而,那些只牵涉苏格兰及爱尔兰的报导,均需要在《伦敦宪报》内刊登。

伦敦宪报相关文献
伦敦影展
历史伦敦影展始于1953年。影评人们认为如戛纳影展、威尼斯影展、柏林影展一般,伦敦应有属于自身的影展活动。同年,英国电影协会选在国家电影院(BFI南岸剧院前身)开幕后一天的10月16日举办第1届伦敦影展。最初设立的目标是期许成为“影展中的影展”,从优秀的作品中遴选出更优秀的作品,范围甚至涵盖戛纳影展与威尼斯影展的评选。首届影展由黑泽明、萨雅吉·雷、小津安二郎、卢奇诺·维斯孔蒂与安德烈·华依达等人评选出15至20部电影。除了自诩为“影展中的影展”,伦敦影展之于今日影坛的意义在于发掘重要且令人振奋的电影人才。影展每年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电影专业人士与新闻媒体,然而更重要的是提供影迷在影展的交流平台有一睹为快的机会。奖项奖项无资深与新进影人之分。萨瑟兰奖(TheSutherlandTrophy)格利尔森奖(TheGriersonAward):颁发给最佳长篇纪录片。自2009年起,将以下奖项独立成为...
查看全文
伦敦
历史欧洲裔人在18世纪接触此处前,现伦敦一带原为中立原住民族(NeutralNation)和奥达瓦(Odawa)/欧及布威族(Ojibwa)的聚落。考古研究发现原住民族在此处栖息了至少1万年。1793年,上加拿大副总督闪高(JohnGravesSimcoe)选择此处为该殖民地的首府,并打算将此处命名为“佐治拿”(Georgina)以纪念国王佐治三世,但建议被总督多彻斯特否决。此处的聚落待到1826年才设立村级行政区划,并以英国首都之名取名为“伦敦”。伦敦没有像闪高预期般成为上加拿大的首府,却成为首府约克(即现多伦多)以西地域的行政中心。汤玛士·塔尔博特上校(ThomasTalbot)获任为该地区的首席殖民官,主管了该带的土地勘探并筹建了西安大略半岛地区的政府办公建筑群,伦敦村和西南安大略的其他聚落因此得益。1837年上加拿大起义期间,伦敦是托里派(Tory,即支持政府的一方)的主要阵营之一...
查看全文
北伦敦
外部链接TimeOuteditors.NorthLondonvSouthLondon-Thedebate.TimeOutLondon.1May2009.AlanRutterandPeterWatts.NorthLondonvSouthLondon-Thedebate.TimeOutLondon.13December2005.
查看全文
内伦敦
1963年伦敦政府法案(ILEA版)1965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1963年伦敦政府法案》(LondonGovernmentAct1963)废除了原本的伦敦郡、将伦敦郡下属的行政区升级为自治市,并将这些自治区合称为内伦敦。该法案所定义的内伦敦大致与伦敦郡的范围一致,唯一的例外北伍利奇(英语:NorthWoolwich)(NorthWoolwich)原本是伦敦郡的一部分,但在该法案中却被划归在外伦敦的范围。1990年4月1日内伦敦各自治市的教育主管单位进行整合,组成单一的内伦敦教育局(英语:InnerLondonEducationAuthority)(InnerLondonEducationAuthority,ILEA),是目前主要使用伦敦政府法案所定义区域范围的单位。除了改为单一的教育主管组织外,将伦敦市也纳入管辖范围是ILEA版的内伦敦与1990年之前的内伦敦定义不同之处。在此定义下的内...
查看全文
伦敦眼
历史夜晚的伦敦眼伦敦眼本是英国为庆祝2000年的来临而兴建的暂时性建筑,原定5年后拆卸。不过她极受英国人及游客欢迎,截至2002年7月,伦敦眼已累积总乘坐人次达850万。当地市议会(LambethCouncil)于是决定长期保留伦敦眼。2005年5月19日有报导指伦敦眼其中部分资助所用土地的业主SouthBankCentre,要把租金由每年6万5千英镑加到250万镑。持有者2006年杜莎集团(英语:TheTussaudsGroup)(TheTussaudsGroup)从另外两个伦敦眼的共同持份股东英国航空和建筑师事务所马克思·巴菲尔德(英语:MarksBarfield)(MarksBarfield)手中买下了伦敦眼的所有权。2007年,默林娱乐收购杜莎集团,伦敦眼的经营也连带转移至墨林娱乐手上,并更改冠名成为默林娱乐伦敦眼(TheMerlinEntertainmentsLondonEye)...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沈氏宗谱 [43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1990年. 60册 : 插图, 世系表. 源祖(1世) : (元) 沈清三. 由江西鄱阳迁湖北黄冈县. 下二子 : 沈亮才 ; 沈钧德. 派祖(3世) : (元明之际) 沈贤(东分) ; 沈权,一名拳(西分). 皆为亮才公之子. 贤公下四子 : 沈宗李,一名添一 ; 沈宗贵,一名添三 ; 沈宗政,一名添五(下一子: 沈福四,一名伏四) ; 沈宗华,一名添十二(下传二支: 沈淑三,一名潮三 ; 沈淑四,一名潮四). 东分六甲祖(6世) : (元) 沈思端 ; 沈思荫. 皆为淑珍公之子. 宗李公之孙. 居新街,麻城松子岭. 东分八甲祖(6世) : 沈思玒. 淑聪公之子. 宗贵公之孙. 居湾上. 东分十甲祖(6世) : 沈思瑺. 淑鉴公长子. 宗贵公之孙. 居高八屋湾. 东分五甲祖(7世) : 沈永海. 为淑鉴公次子,思瑞公之长子. 东分四甲祖(7世) : 沈永沺 ; 沈永洪 ; 沈永汉. 皆为思瑞公之子. 居后湾. 东分七甲祖(7世) : 沈永浩 ; 沈永浒. 皆为淑鉴公第三子,思玩公之子. 东分一甲祖(7世) : 沈永湛. 思完公第三子. 东分二甲祖(7世) : 沈永济. 思玩公第四子. 西分麻城祖(5世) : 沈道先(陶家岗) ; 沈道昭(沈家山) ; 沈道真(紫棚河) ; 沈道凝(夫子河沈家大湾). 道先为宗亨公次子. 其余三公皆为宗斌公之子. 西分六甲祖(5世) : 沈道政 ; 沈道忠. 皆为宗旺公之子. 西分九甲祖(6世) : 沈思远. 道应公之子. 宗亨公之孙. 下有二子 : 沈永兴 ; 沈永旺. 西分八甲祖(7世) : 沈永宽 ; 沈永和 ; 沈永清. 皆为思英公之子. 道聪公之孙. 西分十甲祖(7世) : 沈永洪. 思英公第四自. 西分一甲祖(7世) : 沈永宪. 思豪公长子. 道明公之孙. 西分四甲祖(7世) : 沈永彪. 思豪公次子. 红安三角山派祖 : 沈志权. 由江西鄱阳县迁安邑沈家塝. 柳林祖 : 沈隆. 东分原派行 : 清亮贤宗淑 思永大廷今 芳源良昌世 锡正成先仅 西分原派行 : 清亮权宗道 思永大潮龙 云天才子万 文章益励勤 柳林原派行 : 隆朝思道元 俊大裕縚天 肇宏景树新 光鼎力廷基 三角山原派行 : 志大开运仲 世维昭和时 阳正龙应宗 朝崇文尚德 合族共派行 : 祥顺基全礼 举扬杰秀多 精严登甲第 务本贵兴学 三修续派 : 孝友伦常叙 端芳美凤麟 岐周延祖泽 承祚翼咸春 四修续派 : 国泰民安定 法治裕群英 忠义传辉久 济烈振家声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麻城县, 红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楚黄沈氏宗谱. 目录题 : 沈氏四修宗谱.
浏览:0
沈氏宗谱 [43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1990年. 60册 : 插图, 世系表. 源祖(1世) : (元) 沈清三. 由江西鄱阳迁湖北黄冈县. 下二子 : 沈亮才 ; 沈钧德. 派祖(3世) : (元明之际) 沈贤(东分) ; 沈权,一名拳(西分). 皆为亮才公之子. 贤公下四子 : 沈宗李,一名添一 ; 沈宗贵,一名添三 ; 沈宗政,一名添五(下一子: 沈福四,一名伏四) ; 沈宗华,一名添十二(下传二支: 沈淑三,一名潮三 ; 沈淑四,一名潮四). 东分六甲祖(6世) : (元) 沈思端 ; 沈思荫. 皆为淑珍公之子. 宗李公之孙. 居新街,麻城松子岭. 东分八甲祖(6世) : 沈思玒. 淑聪公之子. 宗贵公之孙. 居湾上. 东分十甲祖(6世) : 沈思瑺. 淑鉴公长子. 宗贵公之孙. 居高八屋湾. 东分五甲祖(7世) : 沈永海. 为淑鉴公次子,思瑞公之长子. 东分四甲祖(7世) : 沈永沺 ; 沈永洪 ; 沈永汉. 皆为思瑞公之子. 居后湾. 东分七甲祖(7世) : 沈永浩 ; 沈永浒. 皆为淑鉴公第三子,思玩公之子. 东分一甲祖(7世) : 沈永湛. 思完公第三子. 东分二甲祖(7世) : 沈永济. 思玩公第四子. 西分麻城祖(5世) : 沈道先(陶家岗) ; 沈道昭(沈家山) ; 沈道真(紫棚河) ; 沈道凝(夫子河沈家大湾). 道先为宗亨公次子. 其余三公皆为宗斌公之子. 西分六甲祖(5世) : 沈道政 ; 沈道忠. 皆为宗旺公之子. 西分九甲祖(6世) : 沈思远. 道应公之子. 宗亨公之孙. 下有二子 : 沈永兴 ; 沈永旺. 西分八甲祖(7世) : 沈永宽 ; 沈永和 ; 沈永清. 皆为思英公之子. 道聪公之孙. 西分十甲祖(7世) : 沈永洪. 思英公第四自. 西分一甲祖(7世) : 沈永宪. 思豪公长子. 道明公之孙. 西分四甲祖(7世) : 沈永彪. 思豪公次子. 红安三角山派祖 : 沈志权. 由江西鄱阳县迁安邑沈家塝. 柳林祖 : 沈隆. 东分原派行 : 清亮贤宗淑 思永大廷今 芳源良昌世 锡正成先仅 西分原派行 : 清亮权宗道 思永大潮龙 云天才子万 文章益励勤 柳林原派行 : 隆朝思道元 俊大裕縚天 肇宏景树新 光鼎力廷基 三角山原派行 : 志大开运仲 世维昭和时 阳正龙应宗 朝崇文尚德 合族共派行 : 祥顺基全礼 举扬杰秀多 精严登甲第 务本贵兴学 三修续派 : 孝友伦常叙 端芳美凤麟 岐周延祖泽 承祚翼咸春 四修续派 : 国泰民安定 法治裕群英 忠义传辉久 济烈振家声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麻城县, 红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楚黄沈氏宗谱. 目录题 : 沈氏四修宗谱.
浏览:0
兰江屠氏宗谱 [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5[1946]重修. 6册:插图, 人像, 世系表. 始祖(1世): (宋) 屠显徳,字形之. 徙居兰江桃花坞. 显徳公派下支祖(5世): (宋) 屠时庆,字一正 ; 屠时贺,字一端. 时庆公派下支祖(10世): (明) 屠尚德,字公端,行义六 ; 屠尚信,字克大,行义七(河西派祖). 尚德公派下支祖(11世): (明) 屠镒,字孔巨,行和二 ; 屠宪,字世法,行和四 ; 屠鸾,字仲和,行和六 ; 屠厚,字一纯,行和十七. 尚信公派下支祖(11世): (明) 屠振犹,字子献,行和五 ; 屠振谋,字子忠,行和七. 时贺公下支祖(6世): (宋) 屠仲良,字宗善,行贞三(兰江纯孝乡新桥派祖). 仲良公派下支祖(11世): (明) 屠铄,字子镢,行和三. 行字母似为(7-28世起): 文 富亨义和 繁华茂盛 恭敬信让 敦厚昌隆 纯良崇俭. 注: 此谱部分页数破损, 模糊不清, 无法阅读. 卷3, 17世起行字母, 名字母, 表字母等均不清楚. 散居地: 浙江省兰谿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兰江屠氏宗谱 [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5[1946]重修. 6册:插图, 人像, 世系表. 始祖(1世): (宋) 屠显徳,字形之. 徙居兰江桃花坞. 显徳公派下支祖(5世): (宋) 屠时庆,字一正 ; 屠时贺,字一端. 时庆公派下支祖(10世): (明) 屠尚德,字公端,行义六 ; 屠尚信,字克大,行义七(河西派祖). 尚德公派下支祖(11世): (明) 屠镒,字孔巨,行和二 ; 屠宪,字世法,行和四 ; 屠鸾,字仲和,行和六 ; 屠厚,字一纯,行和十七. 尚信公派下支祖(11世): (明) 屠振犹,字子献,行和五 ; 屠振谋,字子忠,行和七. 时贺公下支祖(6世): (宋) 屠仲良,字宗善,行贞三(兰江纯孝乡新桥派祖). 仲良公派下支祖(11世): (明) 屠铄,字子镢,行和三. 行字母似为(7-28世起): 文 富亨义和 繁华茂盛 恭敬信让 敦厚昌隆 纯良崇俭. 注: 此谱部分页数破损, 模糊不清, 无法阅读. 卷3, 17世起行字母, 名字母, 表字母等均不清楚. 散居地: 浙江省兰谿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沈氏宗谱 [43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1990年. 60册 : 插图, 世系表. 源祖(1世) : (元) 沈清三. 由江西鄱阳迁湖北黄冈县. 下二子 : 沈亮才 ; 沈钧德. 派祖(3世) : (元明之际) 沈贤(东分) ; 沈权,一名拳(西分). 皆为亮才公之子. 贤公下四子 : 沈宗李,一名添一 ; 沈宗贵,一名添三 ; 沈宗政,一名添五(下一子: 沈福四,一名伏四) ; 沈宗华,一名添十二(下传二支: 沈淑三,一名潮三 ; 沈淑四,一名潮四). 东分六甲祖(6世) : (元) 沈思端 ; 沈思荫. 皆为淑珍公之子. 宗李公之孙. 居新街,麻城松子岭. 东分八甲祖(6世) : 沈思玒. 淑聪公之子. 宗贵公之孙. 居湾上. 东分十甲祖(6世) : 沈思瑺. 淑鉴公长子. 宗贵公之孙. 居高八屋湾. 东分五甲祖(7世) : 沈永海. 为淑鉴公次子,思瑞公之长子. 东分四甲祖(7世) : 沈永沺 ; 沈永洪 ; 沈永汉. 皆为思瑞公之子. 居后湾. 东分七甲祖(7世) : 沈永浩 ; 沈永浒. 皆为淑鉴公第三子,思玩公之子. 东分一甲祖(7世) : 沈永湛. 思完公第三子. 东分二甲祖(7世) : 沈永济. 思玩公第四子. 西分麻城祖(5世) : 沈道先(陶家岗) ; 沈道昭(沈家山) ; 沈道真(紫棚河) ; 沈道凝(夫子河沈家大湾). 道先为宗亨公次子. 其余三公皆为宗斌公之子. 西分六甲祖(5世) : 沈道政 ; 沈道忠. 皆为宗旺公之子. 西分九甲祖(6世) : 沈思远. 道应公之子. 宗亨公之孙. 下有二子 : 沈永兴 ; 沈永旺. 西分八甲祖(7世) : 沈永宽 ; 沈永和 ; 沈永清. 皆为思英公之子. 道聪公之孙. 西分十甲祖(7世) : 沈永洪. 思英公第四自. 西分一甲祖(7世) : 沈永宪. 思豪公长子. 道明公之孙. 西分四甲祖(7世) : 沈永彪. 思豪公次子. 红安三角山派祖 : 沈志权. 由江西鄱阳县迁安邑沈家塝. 柳林祖 : 沈隆. 东分原派行 : 清亮贤宗淑 思永大廷今 芳源良昌世 锡正成先仅 西分原派行 : 清亮权宗道 思永大潮龙 云天才子万 文章益励勤 柳林原派行 : 隆朝思道元 俊大裕縚天 肇宏景树新 光鼎力廷基 三角山原派行 : 志大开运仲 世维昭和时 阳正龙应宗 朝崇文尚德 合族共派行 : 祥顺基全礼 举扬杰秀多 精严登甲第 务本贵兴学 三修续派 : 孝友伦常叙 端芳美凤麟 岐周延祖泽 承祚翼咸春 四修续派 : 国泰民安定 法治裕群英 忠义传辉久 济烈振家声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麻城县, 红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楚黄沈氏宗谱. 目录题 : 沈氏四修宗谱.
浏览:0
沈氏宗谱 [43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1990年. 60册 : 插图, 世系表. 源祖(1世) : (元) 沈清三. 由江西鄱阳迁湖北黄冈县. 下二子 : 沈亮才 ; 沈钧德. 派祖(3世) : (元明之际) 沈贤(东分) ; 沈权,一名拳(西分). 皆为亮才公之子. 贤公下四子 : 沈宗李,一名添一 ; 沈宗贵,一名添三 ; 沈宗政,一名添五(下一子: 沈福四,一名伏四) ; 沈宗华,一名添十二(下传二支: 沈淑三,一名潮三 ; 沈淑四,一名潮四). 东分六甲祖(6世) : (元) 沈思端 ; 沈思荫. 皆为淑珍公之子. 宗李公之孙. 居新街,麻城松子岭. 东分八甲祖(6世) : 沈思玒. 淑聪公之子. 宗贵公之孙. 居湾上. 东分十甲祖(6世) : 沈思瑺. 淑鉴公长子. 宗贵公之孙. 居高八屋湾. 东分五甲祖(7世) : 沈永海. 为淑鉴公次子,思瑞公之长子. 东分四甲祖(7世) : 沈永沺 ; 沈永洪 ; 沈永汉. 皆为思瑞公之子. 居后湾. 东分七甲祖(7世) : 沈永浩 ; 沈永浒. 皆为淑鉴公第三子,思玩公之子. 东分一甲祖(7世) : 沈永湛. 思完公第三子. 东分二甲祖(7世) : 沈永济. 思玩公第四子. 西分麻城祖(5世) : 沈道先(陶家岗) ; 沈道昭(沈家山) ; 沈道真(紫棚河) ; 沈道凝(夫子河沈家大湾). 道先为宗亨公次子. 其余三公皆为宗斌公之子. 西分六甲祖(5世) : 沈道政 ; 沈道忠. 皆为宗旺公之子. 西分九甲祖(6世) : 沈思远. 道应公之子. 宗亨公之孙. 下有二子 : 沈永兴 ; 沈永旺. 西分八甲祖(7世) : 沈永宽 ; 沈永和 ; 沈永清. 皆为思英公之子. 道聪公之孙. 西分十甲祖(7世) : 沈永洪. 思英公第四自. 西分一甲祖(7世) : 沈永宪. 思豪公长子. 道明公之孙. 西分四甲祖(7世) : 沈永彪. 思豪公次子. 红安三角山派祖 : 沈志权. 由江西鄱阳县迁安邑沈家塝. 柳林祖 : 沈隆. 东分原派行 : 清亮贤宗淑 思永大廷今 芳源良昌世 锡正成先仅 西分原派行 : 清亮权宗道 思永大潮龙 云天才子万 文章益励勤 柳林原派行 : 隆朝思道元 俊大裕縚天 肇宏景树新 光鼎力廷基 三角山原派行 : 志大开运仲 世维昭和时 阳正龙应宗 朝崇文尚德 合族共派行 : 祥顺基全礼 举扬杰秀多 精严登甲第 务本贵兴学 三修续派 : 孝友伦常叙 端芳美凤麟 岐周延祖泽 承祚翼咸春 四修续派 : 国泰民安定 法治裕群英 忠义传辉久 济烈振家声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麻城县, 红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楚黄沈氏宗谱. 目录题 : 沈氏四修宗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