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高丽史

高丽史

高丽史》是一本记载有关朝鲜半岛上高丽王朝历史的纪传体官史,于朝鲜王朝初期成书,从1392年起至1451年,经历太祖、太宗、世宗、文宗四朝,历时59年才完成。期间史书经过多次修订,编纂者有郑麟趾等多人。全书于文宗元年八月(1451年)完成。

高丽王朝传32代君主,历时475年。在此期间,存在着与《朝鲜王朝实录》相类似的历代国王实录——《高丽王朝实录》。《高丽史》是参照多种官方和私人文献、书籍而编纂而成的,这些书籍大部分在朝鲜王朝期间因为政治需要被焚毁而失传。此外,在《高丽史》编纂期间,朝鲜王朝还组织编纂了《高丽史节要》。

高丽史相关文献
高丽
历史高丽建国9世纪以后,新罗国日益腐朽,再加上贵族及农民叛乱,国家统治机构趋向衰落,地方封建集团乘机扩张势力范围。公元900年,土豪家庭出身的裨将甄萱在完山州(今全罗北道全州)割地自立,建立后百济国。904年新罗王室庶子弓裔在铁圆(今江原道铁原)自称为王,建立了泰封国。衰落的新罗、后百济和泰封国三国鼎立时期,成为韩国历史上所谓的“后三国”。弓裔称王建国后,王建从其父投弓裔,献松岳郡(京畿道开城),弓裔即以王建为松岳城主。918年,王建推翻弓裔,自立为王,并定都于开京(今朝鲜开城),改国号为“高丽”。935年,高丽终于降伏新罗。不过,对后百济的战争却打得很辛苦,双方经常争持不下。但是,后百济很快陷入内乱,936年,王建巧妙利用其内乱灭后百济,统一朝鲜半岛。之后王建致力于巩固国家的内部统一,抑制新罗时代地方豪强的势力,结束了国内的混乱局面,确立了府、州、郡、县的行政区划体系。对外,王建接收了部...
查看全文
高丽蒙古战争
高丽蒙古战争发生在高丽王朝与蒙古王朝元朝之间,这场战争可谓是旷日持久,从1231年一直持续到了1273年,蒙元统治者九次派遣军队去征服高丽王朝,战争的目的就是蒙元要求高丽王朝臣服于自己,而高丽王朝总是屡次违背蒙元的意旨,对蒙元的统治进行反抗,战争的最终结果是高丽王朝臣服。战争的起因是臣服于蒙元的一支契丹军队造反失败,逃入了高丽境内,高丽王朝帮助蒙元打败这支军队之后,蒙元与高丽设立盟誓,相约为“兄弟之国”,从此蒙元每年都向高丽勒索财物,于是造成了高丽的仇视蒙元的情绪升温,后来蒙元的使者在出使高丽后被杀,于是蒙元与高丽开战了。高丽蒙古战争一直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历经了元朝的四代皇帝,窝阔台、贵由汗、蒙哥汗和忽必烈都曾经派遣军队征服高丽,而高丽多次被蒙元战败,多次表示对蒙元称臣纳贡,但是又多次反悔,于是导致了蒙元统治者为了征服这个国度九次出征。最终蒙元征服了高丽,高丽成为了蒙元的一个藩属国,无论...
查看全文
高丽史
编撰过程1392年,李成桂篡夺高丽王朝,建立朝鲜王朝。他命令郑道传组织编写了编年体史书《高丽国史》,于1395年完成。高丽王朝在早期奉行外王内帝的政策,于国内自称皇帝,对中国自称国王。出于对明朝程朱理学的考虑,对高丽早期君主的称谓一律从皇帝降格为国王。1398年,发生第一次王子之乱,郑道传被杀。1414年,朝鲜太宗命令河崙、卞季良(朝鲜语:변계량)等人对《高丽国史》进行改修。1421年,卞季良、柳观(朝鲜语:류관(여말선초))等人完成了此书。1424年,柳观等人再度改编。1443年,由于第32代王王禑及33代王王昌被朝鲜王朝认定为伪王族,权踶(朝鲜语:권제)、申槩(朝鲜语:신개)等人又将这两位国王的事迹从世家中删除,贬称为“辛禑”及“辛昌”附于列传之后。最后一次修订是由郑麟趾、金宗瑞二人主持的,将编年体改写为纪传体,形成了今日所见的《高丽史》。构成高丽史世家卷第1-卷第46,从初代太祖到恭...
查看全文
高丽史节要
各卷解说卷一不明卷二惠宗定宗光宗景宗成宗穆宗卷三显宗卷四德宗靖宗文宗卷五文宗1卷六宣宗大王献宗大王肃宗大王卷七肃宗2睿宗1卷八睿宗2卷九仁宗卷十仁宗2卷十一毅宗卷十二明宗1卷十三明宗2卷十四神宗熙宗康宗高宗卷十五高宗2卷十六高宗3卷十七高宗4卷十八元宗卷十九元宗2忠烈王1卷二十忠烈王2卷二十一忠烈王3卷二十二忠烈王4卷二十三忠烈王5卷二十四忠肃王卷二十五忠惠王忠穆王卷二十六忠定王恭愍王1卷二十七恭愍王2卷二十八恭愍王3卷二十九恭愍王4卷三十禑王1卷三十一禑王2卷三十二禑王3卷三十三禑王4卷三十四恭让王1卷三十五恭让王2
查看全文
高丽参
种类韩国人参公社内展示的高丽参从土中挖出的新鲜高丽参含有很多的水被称为“水参”,是高丽参加工的原料。加工好的高丽参分为红参、白参和太极参三种。红参红参是将水参热蒸、烘干后呈现红褐色的人参。高丽红参是人参皂苷含量最高的高丽参。如果不加说明,高丽参一般指代高丽红参。白参白参是以四至六年的水参为原料,没经热蒸直接用太阳光或热风自然晒干而成,呈白色。太极参太极参是一种介于红参与白参之间的直立形状的人参制品,由水参烘干制成。太极参兼有红参与白参的特点,皮白肉红。与红参和白参相比,太极参是一种温补的人参,适合任何人群在任何时候食用。韩国料理中使用的人参大都是水参。等级按照大小和质量,高丽参可以分为“天参”、“地参”、“良参”、“切参”和“尾参”五个等级。“天参”外形好,呈人型,有两个明显的粗支根,内部组织细密,是高丽参最高的等级。“地参”是仅次于“天参”的等级,外观呈人型有1-3个支根。“良参”外观略...
查看全文
高丽史相关标签
史部载记类
纪传体
朝鲜汉文典籍
朝鲜古代史书
高丽
古籍
家族谱大览
史氏族谱[14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制宇堂, 民国37[1948]年二修, 常德文元堂梓. 存19册: 插图, 世系表. 溧阳祖始祖(1世): (东汉) 史崇,字伯勤. 封溧阳侯. 为史恭公5世孙. 注: 崇公以下世系载于续修省谱卷1, 及卷2. 湖南澧县祖(49世): (明) 史太辅. 清公之子. 由江西南昌因官迁澧阳(现为澧县). 太辅公下三子(50世): (明) 史万忠(后裔徙临澧停弦渡史家坪) ; 史万纲(后裔澧县津市魏家垣) ; 史万才(后裔徙澧县大堰(土当)). 湖南澧县丰古山祖(44世): (明) 史天富. 由江西吉安迁澧城, 复迁酆陵, 即今丰古山. 湖南临澧太浮山祖(45世): (明) 史有信. 史天贵之长子. 由临澧县分司街迁太浮山下. 湖南临澧珠日桥祖(44世): (元明之际) 史卜海 ; 史普海. 由江西吉安迁福建漳州, 又迁临澧珠日桥. 湖南慈利祖(38世): (元) 史秉衡. 由浙江绍兴徙楚, 居湖南慈利. 湖北始祖: 史显焕(46世, 建始县石灰窑祖) ; 史国璜(54世, 清朝, 由湖南慈利迁湖北恩施双合桥祖). 湖南澧县荣家河祖(55世): (清) 史嘉章. 由湖北当阳河溶市, 徙湖南澧县荣家河后史家舖. 遗编取派(34~73世): 师水弥之卿 孙公祖必士 本立自元孝 起宗在节义 积善致悠久 济美习庭训 开采名高荣 慎终仍复初. 注: 其它派语列载于第1册, 卷首上, 影像第42~44页. 注: 此谱缺卷首末(茔山图,茔图等). 另以上各史迁祖的排列顺序依目录所载卷数顺序排列. 散居地: 湖南省澧县, 临澧县, 慈利县, 及湖北省建始县, 恩施县等地.
浏览:0
史氏宗谱[5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庆权堂, 公元2009年. 合5册: 插图, 人像, 世系表. 溧阳祖(1世): (东汉) 史崇,字伯勤. 常州洪水村始迁祖(41世): (元明之际) 史礼六,字思善,号星渠(注: 谱序载, 字朝用, 号国材). 明洪武13年自溧阳湖埭里, 迁常州郡城东南之洪水村. 牛塘祖(43世): (明) 史文仲,字能楣. 迁居牛塘桥史家巷. 沟圩里祖(44世): (明) 史景顺,字仁斋. 由洪水村迁沟圩里西牛塘桥(今常州武进区). 生子二: 史天金 ; 史天银.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史氏泗阳东支宗谱 [8卷,含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史氏宗谱编委会, 2011年序, 2014年跋. 8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溧阳一世祖 : (东汉) 史崇,字伯勤. 泗阳东支祖(45世) : (明) 史继章,号梦溪,行三. 原籍溧阳. 正德6(1511年)定居桃源(今泗阳县). 必祥房祖(51世) : 史必祥,字瑞之. 子孙析置下庄一,六组,小园,南陈集,三岔河等地. 必麟房祖(51世) : 史必麟,字凤友. 子孙析置小史集,史老庄,小八集,史南庄,八集,下庄二,三,五组. 必显房祖(51世) : 史必显. 子孙析置倪偃,大元,穿城,史荡,王集东门外. 必财房祖(51世) : 史必财. 迁往淮阳区徐留史小桥. 必昌房祖(51世) : 史必昌. 子孙析置小史集东园,沭阳塘沟镇,淮阳区东陈集乡,鱼钩镇. 行辈字派(59-82世) : 传家以厚为善 其昌贤良恒永 慧敏业隆宽容 安泰洪延茂盛. 散居地 : 江苏省泗阳县淮安, 沭阳, 南京 ; 河北沧州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史氏宗谱. 注 : 版心下注 ”亦政堂”.
浏览:0
史氏宗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8[1949]七修. 6册 : 世系表. 溧阳始祖 : (东汉) 史崇,字伯勤. 四明始祖 : 史惟则. 史崇30世孙,由溧阳徙四明,为浙宗始迁祖. 邵武始迁祖(19世) : (明) 史孝俊,字彦英,号克恭. 出任邵武. 建宁上益始迁祖(30世) : 史起敬,字蛮儿. 孝俊公次子. 徙迁建宁西乡大南堡上益. 下分文清, 文通两房. 字派 : 安保隆迪春 必德永兴富 大振家声懋 芳名白代鸿 汉京垂伟烈 宋室纪宏功 天子亲临诏 元臣用锡封 字派(续) : 八公绵世胄 三谏达精忠 宗祖贻谋远 云礽继业洪 熙朝崇吉士 鸣凤集梧桐 待沛甘霖泽 金华宠眷丰. 散居地 : 福建省邵武县, 建宁县 ; 江西省上饶县, 永丰县 ; 浙江省, 常山县, 宣平县, 寿昌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版心题, 及谱序题编目. 注: 此谱残缺不全.
浏览:0
餘姚史氏宗譜 [12卷, 首2卷, 末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1914].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不得复制. 始祖 : 史恭(汉杜陵侯). 溧阳始祖 : (东汉) 史崇,字伯勤. 明州始祖 : (宋) 史惟则. 余姚始迁祖 : (宋) 史德,字克明,号得斋. 散居地 : 浙江省余姚县等地.
浏览:100
餘姚史氏宗譜 [12卷, 首2卷, 末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1914].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不得复制. 始祖 : 史恭(汉杜陵侯). 溧阳始祖 : (东汉) 史崇,字伯勤. 明州始祖 : (宋) 史惟则. 余姚始迁祖 : (宋) 史德,字克明,号得斋. 散居地 : 浙江省余姚县等地.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