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C大调第七钢琴奏鸣曲,K.309

C大调第七钢琴奏鸣曲,K.309

这是古典主义时期奥地利音乐家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Mozart, Wolfgang Amadeus)创作的奏鸣曲。

这首作品反映了莫扎特在德国曼海姆旅行时感受到的印象,表达了丰富、强烈的个性化情感。这首作品透露一种伤感和忧郁,有着明显曼海姆音乐的风格。乐曲由三个乐章,分别是奏鸣曲式、回旋曲式(二、三均是)。

C大调第七钢琴奏鸣曲,K.309简介资料
C大调第七钢琴奏鸣曲,K.309相关文献
降B小调第2号钢琴奏鸣曲,Op.35,“葬礼进行曲”
降B小调第2号钢琴奏鸣曲,Op.35,“葬礼进行曲”简介《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37年,作者是肖邦。《降b第二钢琴奏鸣曲》是肖邦极具代表性的名作之一,摆脱了之前优美而华丽的音乐创作风格。这首奏鸣曲虽沿用了传统奏鸣曲四个乐章的形式,结构规整严谨,但在乐章结构以及排序上却打破了传统古典奏鸣曲的格局,其重心在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上,本文通过比较、举例、归纳等分析了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的结构特征。创作背景1837年,肖邦与比他大6岁的乔治·桑在巴黎沙龙相逢复相识,两人随即陷入热恋之中。为了远离城市之喧嚣和人言之可畏,加之医生的劝说(肖邦患有结核症),他们于1838年底来到当时还鲜为人知的马略卡岛。这里人烟稀少,没有宾馆,没有公寓,他们在马略卡岛首府帕尔马一座修道院里租了几间房子住了下来,共同度过了南国的一个冬季。而《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PianoSonataNo.2inb-flat...
查看全文
E大调
参考文献EricTaylor,TheABGuidetoMusicTheoryPARTI,theAssociatesBoardoftheRoyalSchoolsofMusic(Publishing)Ltd,1989,Chapter4:MoreScales,KeysandClef,4/1Majorscalesandthecircleoffifths,4/2Minorscalesandkeys,4/3Relativemajor/minorkeys(P.21-27),ISBN1-85472-446-0
查看全文
C大调第七钢琴奏鸣曲,K.309
简介莫扎特的人生虽然短暂,但在35年人生中,他创作的作品涉及各种音乐创作的领域,流传至今的作品有七百余部,其中钢琴奏鸣曲在数量上艺术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K.309创作于莫扎特成长的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这首奏鸣曲体现了他对新的元素的学习,创作开始走向成熟。演奏此首奏鸣曲需约16分钟,此作品是莫扎特在前往曼海姆和巴黎的旅程途中(1777-1778年)创作的。创作背景根据莫扎特自己的一封信,K.309这首奏鸣曲是为与他有深交的曼海姆音乐家坎拉比希先生的女儿罗莎而作。这首奏鸣曲是令人难忘的,写作时间是1777年。当年的莫扎特已经由一个惊人的神童成长为一个21岁的,完全成熟的平凡的音乐家了。他再度赴巴黎旅行演奏,不料受到冷落,失望而归。他的内心思索渐渐强烈起来,他忍受不了故乡闭塞窒息的精神生活和大主教的专制态度,以及父亲严厉的管教。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再也不能以神童作为幌子而去谋求一份职业了。在1...
查看全文
C大调
C大调的著名音乐作品大火球-杰瑞·李·刘易斯钢琴男人-比利乔It"sNotUnusual-汤姆·琼斯SatinDoll-jazzstandardDr
查看全文
升C小调第14钢琴奏鸣曲
简介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又名“月光奏鸣曲”和“月光曲”。分为三个乐章。为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于1801年。创作背景贝多芬的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波恩时期(1770-1792年),贝多芬在这时期创作的最开始的器乐作品,受海顿、莫扎特影响较深,其音乐风格相似。维也纳时期(1793-1802年),贝多芬的创作思想发生了改变,开始从乐曲中表现出戏剧性,英雄主义和强烈的情感。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就是《月光奏鸣曲》。成熟时期(1802-1814年),在这个时期,贝多芬使用了一些新的创作题材,其作品《f小调奏鸣曲》让他的创作到达巅峰。晚年时期(1815-1827年),这一时期的贝多芬创作的许多艺术构思复杂并且深刻的作品。1801年,贝多芬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月光奏鸣曲》被创作了出来。这首作品打破了快、慢、快的传统曲式结构,表现出一定的特色。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等人文主
查看全文
C大调第七钢琴奏鸣曲,K.309相关标签
古典主义音乐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钢琴奏鸣曲
莫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