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为中国传统的时间单位,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即一个回归年。具体测量方法是当年冬至至次年冬至的时间,约为365.2422天。诗句中有“离离原上草,一一枯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等。

在中国历史上,由劳动工具演变成为收获与祭祀的名称,再延伸为年度周期的时间标志。 由此又引申为人类为生物计量寿命的单位。

岁在中国古代是木星的古名。《说文解字》有“岁,木星也,从步戌声。律历书,以五星为五步”。木星在天穹上12年运行1周,1周星程又分12等分,每1等分称为“星次”,而木星每年在星空行走1星次,因此木星又称为“岁星”。 岁,即地球公转周期,立春算起。立春换太岁,因此立春后,人就增长了一岁,古人将立春定为春节,称“岁”,举行庆祝。而将正月初一定为“元旦”、“年”。

岁相关文献
储英:18岁领兵打仗,22岁参与议政,36岁却被处死
储英:18岁领兵打仗,22岁参与议政,36岁却被处死,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储英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他被指
查看全文
周岁、实岁、毛岁、虚岁都怎么算?
周岁、实岁、毛岁、虚岁都怎么算?,周岁、实岁、毛岁、虚岁都怎么算?周岁=实岁,毛岁=虚岁中国古人的年龄计算
查看全文
太岁
太岁起源战国时代似乎有一种“岁星纪年法”,就是用岁星在天上的位置来表示年度,一年一个辰,12年一循环,而其用途在于古代的占星术推算。起初,由于人们仰头观测天体运行时,所用来标明的地理方位,常常与生活中所习惯的方位颠倒。岁星的运行会有误差。岁星就是木星,木星每年走31度(1辰,木星回归周期398.88日),4332.59日(11.8618年)绕天一周。若以12年为单位,每86年就会差1个辰,称为“岁星超辰”。这误差很麻烦,会造成占星术不准确。为了避免误差,所以在战国时代中晚期,占星家们设计了太岁这个完美的星体。太岁,是从岁星转化来的虚拟星体,太岁被规定旋转方向与五大行星一样,如此一来,当人们使用太岁纪年时,太岁的方位移动方向,就与地理上的习惯(北上南下、左西右东)相符合了。另外又规定太岁每年行走30度(1辰),12年刚好绕天一圈,所以可以更准确的用来纪年(后来演变为干支纪年法,持续沿用至今)...
查看全文
相关年龄寿命岁时岁承冰东汉人。岁相,唐人。
查看全文
岁币
历史公元1004年,宋辽达成澶渊之盟,宋朝向辽每年输送绢20万匹,银10万两,称为岁币,以换取辽宋和平。公元1045年,辽国要求增加岁币,宋辽重新商定,岁币增加到绢30万匹,银20十万两。1044年,西夏李元昊与宋朝达成和平协议,商定由宋朝每年以赏赐的名义给西夏岁币7万2千两、绢15万3千匹、茶3万斤,及同意西夏占领已经占领了的宋朝故有领土。金国攻打辽时,为换回幽云十六州,宋向金每年输岁币30万匹布、20万两银及1百万贯钱。1139年,宋向金称臣,定岁币为银25万两及绢25万匹。公元1165年后,岁币减为银20万两及绢20万匹。公元1206年,宰相韩侂胄领军攻打金国失败。公元1208年,南宋杀死韩侂胄以向金国求和,岁币增加到银30万两及绢30万匹。
查看全文
岁相关标签
生命
时间单位
岁导读知识
守岁什么意思
守岁什么意思
除夕是一年当中全家人聚在一起团员相庆的日子,除夕这一天有很多传统习俗,当中,守岁也是一项重头戏,守岁在中国民间又称作守岁火、照岁、熬年等等,人们会在这一天吃团圆饭,将灶具打扫得干干净净,将所有房间的灯都打开,这便是“岁火”,全家守着“岁火”不熄灭,一起迎来辞旧迎新的时刻,所以除夕夜这天灯火通宵不灭,就是俗话说的“燃灯照岁”“点岁火”。有些地区还会将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专门在床底点烛,称之为“照虚耗,据说这样照过之后,来年家中就会财富充实。 守岁这项习俗最早在西晋就有记载,百姓会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现在守岁这项传统也逐渐传播到海外,在日本、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也有一些人会在除夕守岁。
浏览量:1551次
拜岁是什么意思
拜岁是什么意思
拜岁是指在岁首新年辞旧迎新之际,拜祭岁神(太岁)。在古代民俗中岁神掌管着人们一年的运程。 拜岁:中华民族流传最悠久的传统风俗之一,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人们在岁首举行祭祀仪式,迎新岁、祈年、接福。 拜岁这古老习俗仍盛行于广东地区,尤其是吴川及周边一带。其中拜岁的“岁”又名为“摄提”、“太岁”,对应干支,用以纪年,岁神亦称年神。太岁神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岁神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是一年之主宰。 古籍记载的太岁名称: 【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语出《尔雅·释天》) 【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语出《尔雅·释天》)
浏览量:2125次
守岁的寓意和象征
守岁的寓意和象征
守岁,又称守岁火,照虚耗、照岁、熬年夜,这是春节除夕期间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守岁的习俗最早在西晋就有记载,晋朝周处《风土记》:“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餽问,谓之餽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在现代社会里守岁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所以寓意为祈福平安、迎接好运财运,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和祝福。 守岁是过年期间非常重要的而一种民俗,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到了除夕夜这一天晚上,都要进行守岁。 而守岁的具体民俗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着“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并且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曰“燃灯照岁”或“点岁火”,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遍燃灯烛,谓之“照虚耗”。有的地方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
浏览量:2001次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诗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元日》,全诗如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古诗描写的是春节时的热闹景象。元日便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在阵阵爆竹声中,辞去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和煦的春风送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纷纷忙着把旧桃符摘下,换上新的。诗中描写的新年除旧迎新的景象十分贴近人们的生活,采用的都是寻常老百姓春节时常做的事,描写的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春节习俗: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桃符等等。将新年喜庆的节日气氛描写出来了,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诗往往能表达诗人的心声,这首诗写的时候刚好是王安石推行新政之初,世人看到百姓生活富足,喜庆满满。对自己推行的新政也充满了信心和期望,因此才有了诗中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畅想。
浏览量:1924次
压岁钱的由来
压岁钱的由来
压岁钱的由来相传是为了压邪祟。传说很久以前,有一种叫做“祟”的小妖怪,很喜欢在除夕夜出来活动,它格外喜欢捉弄小孩,经常跑到有小孩的人家,去摸睡熟的小孩的额头,被它摸过的孩子都会发烧,有些孩子烧退之后还会变得痴傻。父母们没有办法,只能这天夜里彻夜不睡,守着自己的孩子,以免祟过来作妖。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来得子,非常宝贝这个孩子,大年三十这天夫妻俩给孩子用红纸包了铜钱,放在孩子枕边。祟过来时,刚准备摸孩子的头,突然枕头下有道金光闪过,祟被伤到,吓跑了,原来铜钱能够给孩子护身。这个方法流传了出去,这种钱就被叫做“压祟钱”,谐音“压岁钱”。
浏览量:150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