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唐代 常山郡

常山郡

常山郡,也曾在某些时期称恒山郡常山国恒州等,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历代有变化,主要包括河北省石家庄及邢台部分地区,以今天河北省石家庄市附近为中心。

常山郡相关文献
常山公主
参考资料《魏书·陆昕之传》
查看全文
常山郡
沿革常山之名最早在《战国策》中有提及,属赵国,但是范围不明,境内很可能包括在今天山西省浑源县的“北岳”恒山(又称常山)。秦始皇攻占赵国后,设恒山郡,但范围较小,不包括北面的恒山,治所在东垣县(今石家庄市东)。西汉时,汉高祖沿恒山郡置。吕后掌权时期,恒山郡改封恒山王刘不疑,成为恒山国,不过仅仅七年之后,第三任恒山王刘朝即在铲除吕氏的过程中被杀,国废为郡,同时又为了刚刚登基的新帝汉文帝刘恒避讳而改称常山郡,且范围扩大,北至恒山南至逢山长谷一带。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时,分郡治真定县(即秦朝东垣县)附近的四个县为真定国,常山郡的郡治向西南迁移到元氏县(今元氏县西北),统县18,隶属冀州刺史部。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37年)将真定国并入常山郡,郡改称常山国,与周围中山国、赵国、巨鹿郡之间的辖境发生一定变化,统县反而减少到13,治所仍在元氏县。三国时期,常山郡西南分置乐平郡,元氏县归属赵国,范...
查看全文
常山县
行政区划下辖3街道、6个镇、5个乡,11个居民区、342个行政村:街道:天马街道、紫港街道、金川街道。镇:招贤镇、辉埠镇、芳村镇、球川镇、白石镇、青石镇。乡:何家乡、新昌乡、同弓乡、大桥头乡、东案乡。交通320国道205国道
查看全文
三国演义中吾乃常山赵子龙的常山位于哪里
现在很多人在介绍自己时喜欢说我是哪里的某某某,如果你看过三国演义,会发现里面很多的英雄都喜欢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上籍贯,比如赵云,他在对外介绍的时候都会说我是常山赵子龙。 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常山在哪里,可以说赵子龙的一生都伴随着常山这两个字眼,在他死后,也很少听到其它人讲到常山这个地方了,小编今天就和大家说说常山这个地方的历史。 常山
查看全文
常山霍氏宗祠
查看全文
常山郡相关标签
北朝的郡
汉朝的郡
唐朝的郡
河北的郡
石家庄行政区划史
西晋的郡
前2世纪建立的行政区划
曹魏的郡
758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家族谱大览
常山县志
常山县志
常山县志
浏览:991148
陈留郡谢氏族谱
陈留郡谢氏支谱 (清)谢鸣谦纂修 堂号郡望:陈留郡 始迁祖:[宋]谢尧仁; 本支祖:[清]谢文洊 清乾隆45年(1780), 木活字本
浏览:0
陈留郡谢氏族谱
陈留郡谢氏支谱 (清)谢鸣谦纂修 堂号郡望:陈留郡 始迁祖:[宋]谢尧仁; 本支祖:[清]谢文洊 清乾隆45年(1780), 木活字本
浏览:0
黄氏郡记堂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75[1986](益盛印刷承印). 1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远祖 : 黄高,字仲衍. 商朝中宗大戊征为车正大夫. 始祖(一世) : (元明之际) 黄久隆. 延祐年间自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移居诏安县,创基二都陈坑老屋. 开台祖(12世) : (清) 黄有拱,字端云. 于乾隆九年只身渡台,开基梧凤庄竹围仔(今彰化县溪湖镇). 派祖(13世) : (清) 黄江水,讳仁常,号郡记,又名仁松. 端云公第四子. 散居地 : 台湾省彰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申氏宗谱(魏郡堂)
此谱为能即时提供网路用户搜寻, 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回馈」反应.
浏览:0
浙江常山西林鲁氏宗谱
作者: 鲁长松(纂修),鲁长楙(纂修) 堂号: 敬爱堂 始迁祖: 始祖-鲁志德-南宋初,始迁祖-鲁朝选-南宋时 地区: 浙江衢州市常山县 年代: 1946年 数量: 十册 始祖志德,行百,南宋初自安徽歙县移居浙江信安县(今常山县)赤石村。始迁祖朝选,字叔高,行文八,南宋时再徙本邑西林村(今球川镇西村)。卷一谱序、凡例、行略引、行略志、修谱任事名单,卷二寿文、阳基图、墓图、仕宦、像赞、祀田志,卷三世系图、排行字,卷四至十行传。书名据版心题。谱初修于明天启五年,此为八修本。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