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圆顶

圆顶

圆顶,是一种常见建筑结构,外型类似一个空心球体的上半部。圆顶的横切面并不一定是完整圆球型,亦可以呈椭圆形。用各种材质制造的圆顶在建筑学中有悠久的历史,可以回溯到史前时期。

在古代近东的建筑物和坟墓中,已经可以找到叠涩拱的身影。这是一种在两根支撑柱上以砖石层层收进,直到中线合拢的半圆顶的拱,和圆顶已经相似。而大规模的制造真正圆顶的技术则出现在罗马建筑革命英语Roman Architectural Revolution中。罗马人利用圆顶来增加神庙英语Roman temple和其他建筑物,如万神庙的内部空间。这个传统在罗马成为天主教中心后仍然有增无减,从拜占庭的宗教或世俗建筑中可以看得出来。公元六世纪,随着采用了革命性新技术三角穹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位于伊斯坦布尔)的出现,可以说圆顶建筑达到了一个高潮。而随着穆斯林对萨珊王朝和拜占庭帝国的军事胜利,圆顶建筑也开始成为穆斯林建筑的特色之一。

在俄罗斯的教堂建筑中,...

圆顶相关文献
小圆顶
盖茨堡之役历史学家一致同意,小圆顶对于当时的北军有重要的价值,因为此处布满岩石与树丛,又是盖兹堡战场的制高点,以及北军障阵线的尾端,一旦南军控制此处、并将炮兵部队部署在小圆顶上,南军不仅可以由高处炮击北军阵地,更可以威胁联邦军的侧翼,迫使北军撤退。七月一日乔治·米德麾下之波多马克军团发现南军在往盖兹堡移动之后,也将部队调往该处集结,大队却未能及时抵达战场,南军攻克盖兹堡市区,残余北军退往盖兹堡南方郊区的墓园岭一带构筑临时防线。小圆顶之役北军战线最南端部署了史壮·文森(StrongVincent)的部队,下辖密歇根州第十六步兵团、纽约州第四十四步兵团、宾夕法尼亚州第八十三步兵团,以及由约书亚·劳伦斯·张伯伦(LawrenceJ.Chamberlain)上校所指挥的缅因州第二十志愿步兵团。他们奉命守住小圆顶一带的山脊,最侧翼由张伯伦上校死守。南军先以阿拉巴马州第十五和第四十七步兵团发动两次攻势...
查看全文
圆顶
特征“真正的”拱门和叠涩拱门的比较:右边的叠涩拱中每一块砖石比下面的一块平移了一点,而左边的“真正的”拱中的每一块砖石则是斜斜地搭在侧下方的砖石上,并转一个微小的角度,直到中间时转为垂直。穹顶可以视作拱的发展。将穹顶沿中心剖开,剖出的平面就是一个拱形。所以穹顶可以看成是一个拱绕着它的垂直中心轴旋转一周而得到。因此穹顶像拱一样有着很大的结构强度,可以不需借助内部结构支撑而达到较大的空间跨度。叠涩拱是将两面砖石层层向中心收拢而最后在中线交合的拱,它和所谓“真正的”拱的区别在于它的每一块砖石都是平铺的,是相对于它下面的一块砖石朝中心平移了一点。而“真正的”拱或者说穹顶则是由角度不断变得更加倾斜的砖石层逐渐向中心靠拢,而最后角度转到90度的时候在中心最高点接合。复合式穹顶(红色)以及穹隅(黄色),穹隅形成的大球面支撑着穹顶。取决于穹隅(英语:pendentive)的使用,圆顶可分为两类:简单的和复...
查看全文
圆顶清真寺
图集外部门参考文献Peterson,Andrew(1994).DictionaryofIslamicArchitecture.London:Routledge.ISBN0-415-06084-2参见圣殿山
查看全文
圆顶相关标签
清真寺建筑
圆顶
人文建筑
家族谱大览
梁氏洞上六修族谱(忠魁支系)
浏览:115036
前山胡氏宗谱 [15卷,圆谱集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5年重修. 16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一世祖 : 胡彭,字道甫,拜封吴越令公. 生三子 : 胡延訏(东阳) ; 胡延许(暨阳) ; 胡廷评,讳彦濲,字从美. 梅岘始祖(8世) : 胡湜,字持正,行八. 彦濲公7世孙. 由华溪徙梅岘. 生二子 : 胡高,行四(黄樊派嫡祖) ; 胡总,行七(前山派嫡祖). 前山始祖(14世) : 胡辑,字睦甫,行四四. 总公4世孙. 西宅祖(16世) : 胡德辉,字新之,行千二. 辑公之孙. 生三子 : 胡仲荣,字原盛,行十 ; 胡仲华,字原英,行十一 ; 胡仲贤,字原亮,行十五. 上宅派祖(18世) : 胡思聪,字德开,号竹涧,行清十. 德辉公之孙. 生三子 : 胡原善,字叔仁,即仁二,号松涧,行诜三(彬常祖) ; 胡积善,字叔厚,即仁三,行诜八(崇常祖) ; 胡观前,字叔友,即仁八,号仁堂,行廿七. 中宅派祖(19世) : 胡似埙,字叔器,即仁十二,号松崖樵隐,行诜四八. 德辉公曾孙. 西宅分房祖(21世) : 胡钧道,字仲义,号牧隐,行忠八. 德辉公5世孙. 生三子 : 胡文琮,字季蔄,行信廿三(西房祖) ; 胡文琡,字季彩,行信廿六(东房祖) ; 胡文瑄,字季彰,行信廿八(北房祖). 新屋祖(24世) : 胡原杞,行宏七五. 文瑄公之孙. 名联字目 : 世德肇基远大 来兹克振家声 敬慎翼为方正 昭怀麟凤其征. 前山排行(16-30世) : 千万清诜韡 忠信宜宏泰 曾承永宝传. 新制行联字 : 孝祖虞廷心法 燕贻安定康宁 显佑云仍济美 冠裳礼乐贤明.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浏览:0
前山胡氏宗谱 [15卷,圆谱集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5年重修. 16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一世祖 : 胡彭,字道甫,拜封吴越令公. 生三子 : 胡延訏(东阳) ; 胡延许(暨阳) ; 胡廷评,讳彦濲,字从美. 梅岘始祖(8世) : 胡湜,字持正,行八. 彦濲公7世孙. 由华溪徙梅岘. 生二子 : 胡高,行四(黄樊派嫡祖) ; 胡总,行七(前山派嫡祖). 前山始祖(14世) : 胡辑,字睦甫,行四四. 总公4世孙. 西宅祖(16世) : 胡德辉,字新之,行千二. 辑公之孙. 生三子 : 胡仲荣,字原盛,行十 ; 胡仲华,字原英,行十一 ; 胡仲贤,字原亮,行十五. 上宅派祖(18世) : 胡思聪,字德开,号竹涧,行清十. 德辉公之孙. 生三子 : 胡原善,字叔仁,即仁二,号松涧,行诜三(彬常祖) ; 胡积善,字叔厚,即仁三,行诜八(崇常祖) ; 胡观前,字叔友,即仁八,号仁堂,行廿七. 中宅派祖(19世) : 胡似埙,字叔器,即仁十二,号松崖樵隐,行诜四八. 德辉公曾孙. 西宅分房祖(21世) : 胡钧道,字仲义,号牧隐,行忠八. 德辉公5世孙. 生三子 : 胡文琮,字季蔄,行信廿三(西房祖) ; 胡文琡,字季彩,行信廿六(东房祖) ; 胡文瑄,字季彰,行信廿八(北房祖). 新屋祖(24世) : 胡原杞,行宏七五. 文瑄公之孙. 名联字目 : 世德肇基远大 来兹克振家声 敬慎翼为方正 昭怀麟凤其征. 前山排行(16-30世) : 千万清诜韡 忠信宜宏泰 曾承永宝传. 新制行联字 : 孝祖虞廷心法 燕贻安定康宁 显佑云仍济美 冠裳礼乐贤明.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浏览:0
前山胡氏宗譜, 12, 卷12, 地集 世傳40世定字行振芝公起, 200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5年重修. 16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一世祖 : 胡彭,字道甫,拜封吴越令公. 生三子 : 胡延訏(东阳) ; 胡延许(暨阳) ; 胡廷评,讳彦濲,字从美. 梅岘始祖(8世) : 胡湜,字持正,行八. 彦濲公7世孙. 由华溪徙梅岘. 生二子 : 胡高,行四(黄樊派嫡祖) ; 胡总,行七(前山派嫡祖). 前山始祖(14世) : 胡辑,字睦甫,行四四. 总公4世孙. 西宅祖(16世) : 胡德辉,字新之,行千二. 辑公之孙. 生三子 : 胡仲荣,字原盛,行十 ; 胡仲华,字原英,行十一 ; 胡仲贤,字原亮,行十五. 上宅派祖(18世) : 胡思聪,字德开,号竹涧,行清十. 德辉公之孙. 生三子 : 胡原善,字叔仁,即仁二,号松涧,行诜三(彬常祖) ; 胡积善,字叔厚,即仁三,行诜八(崇常祖) ; 胡观前,字叔友,即仁八,号仁堂,行廿七. 中宅派祖(19世) : 胡似埙,字叔器,即仁十二,号松崖樵隐,行诜四八. 德辉公曾孙. 西宅分房祖(21世) : 胡钧道,字仲义,号牧隐,行忠八. 德辉公5世孙. 生三子 : 胡文琮,字季蔄,行信廿三(西房祖) ; 胡文琡,字季彩,行信廿六(东房祖) ; 胡文瑄,字季彰,行信廿八(北房祖). 新屋祖(24世) : 胡原杞,行宏七五. 文瑄公之孙. 名联字目 : 世德肇基远大 来兹克振家声 敬慎翼为方正 昭怀麟凤其征. 前山排行(16-30世) : 千万清诜韡 忠信宜宏泰 曾承永宝传. 新制行联字 : 孝祖虞廷心法 燕贻安定康宁 显佑云仍济美 冠裳礼乐贤明.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卷端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陇西树德堂岭顶李氏谱志
原书: [福建 : 岭顶李氏谱志编委会], 2000年(永兴达 : 马峰印刷承印). 全1册(约220页)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收藏所 : 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一世祖 : 李从元. 派祖(3世) : 李用礼 ; 李用义,又名熹,字肖榕. 皆为廷?公之子. 用礼公下一子 : 李道厚. 为福房祖. 后迁连江县. 用义公下四子 : 李瑞(禄房祖) ; 李峻(寿房祖) ; 李仑(后不详) ; 李峪(后不详). 学名排 : 元良应建守 积善日兆祥 逢时生贤俊 绍芳名显扬 孝敬传家兴 贻翼启祚长 万年基丕振 前哲起荣光. 表字排 : 玉思从廷用 道宜与世同 文章宗孔子 德业法周公 祖武钦承继 孙谋慎裕充 修齐平治理 在大学中庸. 散居地 : 福建省长乐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岭顶李氏谱志.
浏览:0
更寮吴家顶二房略谱草稿
原书: 写本, [1983?]. [1]叶 : 世系表. 始祖 : (清) 吴纯德(惙观). 支祖 : (清) 吴新交(兼恭). 散居地 : 台湾省嘉义县朴子镇等地.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