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为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谥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为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甕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颜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
蔡襄-古诗文选集相关文献
蔡襄
蔡襄,蔡襄 蔡襄(1012-1067),字君谟,汉族,原籍福建仙游枫亭乡东垞村,后迁
蔡襄个人作品
蔡襄个人作品,蔡襄为官三十余年,不仅政绩显著,在科学文化方面也作出重大贡献,曾撰《荔枝谱》和《
蔡襄自书诗
蔡襄自书诗,《蔡襄自书诗》,作者:蔡襄,纸本,三接纸,纵28.2cm,横221.2cm,行书
蔡襄相关争议
蔡襄相关争议,据方志记载,蔡襄于宋庆历五年(1045)4月至庆历七年(1047)11月,以右正
蔡襄
生平蔡襄生于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蔡襄的父亲蔡琇初为仙游县枫亭驿农民,曾担任泉州吏员。蔡襄母亲卢氏为惠安县德普里(今泉港区后龙镇)圭峰村名士卢仁之女。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在朝中先后担任过谏官、知谏院和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知制诰和翰林学士兼三司使。在地方,先后任知福州事、福建路转运使、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事、枢密直学士,知福州事、知泉州事、端明殿学士,知杭州事。蔡襄为官刚直敢谏,宋仁宗景祐年间,范仲淹、欧阳修、余靖、尹洙四人因为发表议论朝政腐败的言论被贬黜,蔡襄为此作《四贤一不肖诗》声援范、欧阳等人。治平三年,丁母忧。四年八月,卒于家。赠吏部侍郎,葬于枫亭蔡岭。乾道年中,赠谥忠惠。万安桥福建省博物院洛阳桥模型在担任权知泉州事时,蔡襄主持建造了跨海的万安桥(后来改称洛阳桥),从北宋皇祐四年(1053年)至嘉佑四年(1059年)十二月,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