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唐代 李凑

李凑

李凑(9世纪814年后-835年2月10日),唐穆宗第六子,生母不详。

生年不详,当在814年后。长庆元年(821年)三月,李凑被封为漳王。与长兄唐敬宗李湛(封景王)、次兄唐文宗李涵(封江王)、五兄唐武宗李炎(封颖王)及弟李溶(封安王)等同封。年少时雅裕、有寻矩。

及至其兄唐文宗即位后,深感宦官王守澄的威胁,所以秘密与宰相宋申锡暗中策划除掉宦官,却为王守澄门客郑注探听出来以告王守澄,王守澄遂谋先事杀宋申锡。王守澄又以漳王贤明及有声望,因而意欲株连大臣族夷漳王。

大和五年(831年),王守澄乃令神策虞候豆卢著上飞变,且言:“宫史晏敬则、硃训与申锡昵吏王师文图不轨,训尝言上多疾,太子幼,若兄终弟及,必漳王立。申锡阴以金币进王,而王亦以珍服厚答。”

当即捕硃训等系神策军狱中屈打成招,唐文宗因此宣布李凑及宋申锡罪状。谏官群伏阁力谏,争取将狱事移到外庭来覆按。郑注等惧怕覆按事泄,乃请下诏贬漳王。唐文宗中计,...

李凑简介资料
835 年
李凑相关文献
韦凑
家世曾祖:韦瓒,隋仓部侍郎、司农少卿、尚书右丞、南皮县伯。《隋书》有传。祖父:韦叔谐,唐蒲州刺史、员外郎、散骑常侍、库部郎中。父亲:韦玄福,唐高宗永徽中为城门郎,为外姻所累,贬授桂州长史,赠润州刺史。生平历官永淳元年(682年),解褐授婺州司兵参军。延载元年(694年),授资州司兵参军,廉察使房昶上表推荐,拜扬州法曹参军。扬州人前仁寿令孟神爽为地方豪酋,交通贵戚,多次犯法,前任官员不敢住那捉拿法办,韦凑向长史[张潜]]请示后,将其杖杀。大足元年(701年),授上方监丞,加朝散大夫,转相王府属兼通事舍人。时夏官尚书姚崇兼任相王府长史,对他相知恨晚。长安三年(703年),迁职方员外郎。神龙元年(705年),转兵部员外郎,历职方司郎中长安令,迁将作少匠,仍兼通事舍人。景龙二年(708年),转司农少卿,景龙三年(709年),因公事触犯中书令宗楚客,被贬出任贝州刺史。景云元年(710年),唐睿宗即位...
查看全文
李凑
参考文献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八十二·列传第七·十一宗诸子》
查看全文
凑川之战
简介日本后醍醐天皇建武三年(1336年)1月,足利尊氏及弟足利直义从京都败走,翌月逃至九州,4月时在博多重新集结大军分海陆二路向京都进兵。尊氏率领海路并与细川氏统率的四国地区兵力在海上会合,直义则率领陆路,一同进逼京畿。楠木正成见足利军势庞大,京都现有兵力并不足以对抗,便建议后醍醐天皇临幸行在暂避军势,他也可回自己河内、和泉二处领地招募兵力来对抗足利大军。但公家大臣仍沉溺在年初收复京都的胜利中,认为足利军不可怕,托言官军有帝祖天照大神庇护,必能战胜敌人,反对迁都要求迎战,天皇听信谗言,强令楠木正成与新田义贞二人出战。楠木与新田二人无奈率兵出击,缺乏水师的楠木新田军在陆上布阵迎击足利军,新田军在凑川布阵,楠木军则在凑川以西的西野宿布阵,而楠木军兵力仅数百人左右。战役之初,足利海路东进军细川定禅在凑川附近的生田森林登陆,此时新田义贞感到自己后路有被截断之虞连忙退兵,独留楠木正成迎战足利直义的数...
查看全文
李凑
唐朝明州象山尉、画师李凑简介,李凑的《美人障》有何特色李凑,李林甫侄。初为广陵会曹,天宝(七四二―七五六)中贬明州象山尉。工绮罗人物,为时惊绝。师阎立本,笔迹疎散,媚态尽美。卒年二十八。刘长卿观李凑所画美人障子诗云:"爱尔含天姿,丹青有殊智。无间已得趣,象外更生意。"《历代名画记》、《刘随州集》。
查看全文
李凑
唐穆宗第六子、漳王李凑简介,李凑死后为何被追赠为太子?李凑(?-835年2月10日),唐穆宗第六子,年少时雅裕、有寻矩。长庆元年三月,李凑被封为漳王。与长兄唐敬宗李湛(封景王)、次兄唐文宗李涵(封江王)、五兄唐武宗李炎(封颖王)及弟李溶(封安王)等同封。 人物生平 及至其兄唐文宗即位后,深感宦官王守澄的威胁,所以秘密与宰相宋申锡暗中策划除掉宦官,却为王守澄
查看全文
李凑相关标签
835年逝世
唐朝宗室国王
9世纪出生
谥怀懿
唐朝追赠太子
李姓
唐穆宗皇子
家族谱大览
青龍李氏宗譜 [20卷]
原书: 永康市 : 李店村志编纂委员会(国强文印公司印), 2001年重修. 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太原市 : 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迁杭始祖 : (唐) 李文远. 永康祖 : 李德明,字宗仁,行从二. 青龙李店祖 : (宋) 李孟,字克贤,行绣九,改嵩十三 ; 李恭,字克顺,行嵩十四. 李店村 : 古称青龙庄, 后因姓而改.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等地. 册4 (卷20) 为墓图及碑文.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册三书衣题 : 李店村志.
浏览:100
李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清宣统3[1911]重修(陆城 : 文明堂梓行).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宁乡高坵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希森,字必荣. 陜西西安府长安县莲花池人. 元末官于湖广路峡州. 因避兵乱, 与兄李天森, 弟李福森, 三兄弟避难高坵. 希森公下派祖(6世) : 李友谦(大房) ; 李友让(二房) ; 李友谌(三房). 皆为汝琳公之子. 友谦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济 ; 李时润 ; 李时泽. 友让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龙 ; 李时新 ; 李时俊 ; 李时贵. 友谌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祯 ; 李时裕,字东山 ; 李时麒 ; 李时麟. 派语(2世起)似为 : 添远庭汝 友万时文 元九玉应 启正一 大 光明兴发长.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高坵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
李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清宣统3[1911]重修(陆城 : 文明堂梓行).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宁乡高坵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希森,字必荣. 陜西西安府长安县莲花池人. 元末官于湖广路峡州. 因避兵乱, 与兄李天森, 弟李福森, 三兄弟避难高坵. 希森公下派祖(6世) : 李友谦(大房) ; 李友让(二房) ; 李友谌(三房). 皆为汝琳公之子. 友谦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济 ; 李时润 ; 李时泽. 友让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龙 ; 李时新 ; 李时俊 ; 李时贵. 友谌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祯 ; 李时裕,字东山 ; 李时麒 ; 李时麟. 派语(2世起)似为 : 添远庭汝 友万时文 元九玉应 启正一 大 光明兴发长.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高坵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
李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清宣统3[1911]重修(陆城 : 文明堂梓行).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宁乡高坵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希森,字必荣. 陜西西安府长安县莲花池人. 元末官于湖广路峡州. 因避兵乱, 与兄李天森, 弟李福森, 三兄弟避难高坵. 希森公下派祖(6世) : 李友谦(大房) ; 李友让(二房) ; 李友谌(三房). 皆为汝琳公之子. 友谦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济 ; 李时润 ; 李时泽. 友让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龙 ; 李时新 ; 李时俊 ; 李时贵. 友谌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祯 ; 李时裕,字东山 ; 李时麒 ; 李时麟. 派语(2世起)似为 : 添远庭汝 友万时文 元九玉应 启正一 大 光明兴发长.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高坵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
李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清宣统3[1911]重修(陆城 : 文明堂梓行).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宁乡高坵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希森,字必荣. 陜西西安府长安县莲花池人. 元末官于湖广路峡州. 因避兵乱, 与兄李天森, 弟李福森, 三兄弟避难高坵. 希森公下派祖(6世) : 李友谦(大房) ; 李友让(二房) ; 李友谌(三房). 皆为汝琳公之子. 友谦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济 ; 李时润 ; 李时泽. 友让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龙 ; 李时新 ; 李时俊 ; 李时贵. 友谌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祯 ; 李时裕,字东山 ; 李时麒 ; 李时麟. 派语(2世起)似为 : 添远庭汝 友万时文 元九玉应 启正一 大 光明兴发长.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高坵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
李氏宗谱 各支分卷 首上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五知堂, 1995年合修(厚义堂梓). 76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合修新派 : 精诚维宿愿 荟萃喜同根 族谊青山好 力期众共尊. 马湾股始祖 : (明) 李穆一. 原籍江右湖口. 与弟穆二公同徙宿松. 龙谿股始祖 : (明) 李玉十. 下有二子 : 李纹菖(居马家坂) ; 李纹显(居清湾). 韭山股始祖 : (清) 李策彰 ; 李策明. 由黄梅迁松. 花园股始祖 : 李一戊. 下有二派 : 李正焘 ; 李正旺. 祝山股一世祖 : 李祜. 为省三公之后. 竹林股始祖 : (宋末) 李元志. 凤车股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兴一. 仲皋公长子. 西源股始祖 : (明初) 李益忠. 自江西浮梁迁松. 洗马股始祖 : (明) 李添二. 由鄱阳徙松. 下有二子 : 李福隆 ; 李福常. 龙井股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应春. 白杨股始祖 : (明) 李丹木. 自江西南康都昌县迁宿松. 鹅湖股始祖 : (宋) 李胜一. 万五公长子. 王李股远祖 : (元明之际) 李德,字醇儒. 德公下三子 : 李应基(留王李冲) ; 李应振(迁西源孙家冲) ; 李应端(迁中山嘴). 大桥股一世祖 : (明) 李布义(自鄱阳迁松) ; 李华卿(自湖口迁松) ; 李万一. 万一公下派祖 : 李旺一(居郭李湾) ; 李旺二(居河西). 散居地 : 安徽省宿松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