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政治)

国家英语:state)是指一个有组织的政治群体,在单一政府之下共同生活。国的英文state可能是指一个主权国家,也可以是指联邦英语Federal union下的一个州。一国可能是一外在主权或霸权的统治下,其终极主权属于其他的国。国的英文state也会用来指一国的政府部门。

国相关文献
“邦国—王国—帝国”说
“邦国—王国—帝国”说,上篇提要:作者用聚落形态演进的三个阶段,对中国古代国家起源的过程和路径作了概
查看全文
三国志仇国论
三国志仇国论,《仇国论》,三国时代蜀汉中散大夫  谯周于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作。当时诸葛
查看全文
郜国的国器郜鼎
郜国的国器郜鼎,春秋战国时期,郜国没能兼并他国成为像后来秦、楚、齐、燕、韩、赵、魏那样的七雄大国
查看全文
字源政治学上的国家(state)一词,最早来自于意大利思想家马基维利所用的statos一词,该词来自于拉丁文status。定义问题在学术界上没有国最适当定义的共识。“国”一词是指一组不同,但相互关联,一定范围内一种政治现象的理论。定义“一组”可能会有分歧,因为不同的定义会形成不同作用的国家论说而得出不同的政治策略。国的合法性各国通常依赖于一个政治合法性,以保持他们对臣民的统治。君权神授说君权神授说是古代以宗教来主导政治时期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而提倡的一种法。即指自己是天神派遣下来凡间管治世人,是神在人间的代表,作为人民只可遵从君主的指示去做,不能反抗。这个说法在世界各地都曾出现过,但在启蒙时代后,人们思想开始由宗教指导中释放出来,使这个说法的相信者变得越来越少。法理型权威法理型权威是一种领导的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一个组织的或政权的权威很大程度是与法制上的理性、合法性和科层制度连系着的。根
查看全文
国已不国
【成语】国已不国 【成语】国已不国 【拼音】guóyǐbùguó 【释义】一个国家已经不像一个国家。形容这个国家已经很落魄了。 【近义词】国步艰难、民困国穷、国破家亡 【反义词】国富民强、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查看全文
国相关标签
政治学术语
政治地理学
语言文字
家族谱大览
谯国郡曹氏族谱 [8卷首末各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 1994年重修. 1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周) 曹振铎. 武王姬发之弟. 受封于曹地,国曰曹叔. 子孙以国为氏. 始祖(1世) : (宋) 曹远生,讳南老. 宋武节郎桩公之子. 因官由浙江台州,迁居汀州. 曹坊祖(3世) : 曹六郎. 迁居曹坊,古名榆林垻. 生八子. 杨栢岗坑头祖(14世) : 曹三郎. 为六朗公长子十一郎之后. 归化大焦祖(16世) : 曹四十八郎. 三郎公下房祖(19世) : 曹仲材 ; 曹仲敬. 仲材公下支祖(21世) : 曹廷佐. 仲敬公派下支祖(21世) : (明) 曹廷清,字双溪 ; 曹廷淮,字碧山. 派行(1-60世) : 远大龙腾达 和顺致清益 君臣仕卿爵 启祖志仲宗 廷孔孟忠显 隆永泰安邦 国元魁登朝 连兴盛福禄 耀先长发祥 绪演周文光 世泽统承汉 宋肇思贤慧 (61-90世) : 仁义明道理 德尚礼智信 荣华宣富贵 宏伟通锦昌 良才开武士 延旺子孙强. 散居地 : 福建省建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谯国曹氏族谱.
浏览:0
谯国郡曹氏族谱 [8卷首末各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 1994年重修. 1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周) 曹振铎. 武王姬发之弟. 受封于曹地,国曰曹叔. 子孙以国为氏. 始祖(1世) : (宋) 曹远生,讳南老. 宋武节郎桩公之子. 因官由浙江台州,迁居汀州. 曹坊祖(3世) : 曹六郎. 迁居曹坊,古名榆林垻. 生八子. 杨栢岗坑头祖(14世) : 曹三郎. 为六朗公长子十一郎之后. 归化大焦祖(16世) : 曹四十八郎. 三郎公下房祖(19世) : 曹仲材 ; 曹仲敬. 仲材公下支祖(21世) : 曹廷佐. 仲敬公派下支祖(21世) : (明) 曹廷清,字双溪 ; 曹廷淮,字碧山. 派行(1-60世) : 远大龙腾达 和顺致清益 君臣仕卿爵 启祖志仲宗 廷孔孟忠显 隆永泰安邦 国元魁登朝 连兴盛福禄 耀先长发祥 绪演周文光 世泽统承汉 宋肇思贤慧 (61-90世) : 仁义明道理 德尚礼智信 荣华宣富贵 宏伟通锦昌 良才开武士 延旺子孙强. 散居地 : 福建省建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谯国曹氏族谱.
浏览:0
谯国郡曹氏族谱 [8卷首末各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 1994年重修. 1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周) 曹振铎. 武王姬发之弟. 受封于曹地,国曰曹叔. 子孙以国为氏. 始祖(1世) : (宋) 曹远生,讳南老. 宋武节郎桩公之子. 因官由浙江台州,迁居汀州. 曹坊祖(3世) : 曹六郎. 迁居曹坊,古名榆林垻. 生八子. 杨栢岗坑头祖(14世) : 曹三郎. 为六朗公长子十一郎之后. 归化大焦祖(16世) : 曹四十八郎. 三郎公下房祖(19世) : 曹仲材 ; 曹仲敬. 仲材公下支祖(21世) : 曹廷佐. 仲敬公派下支祖(21世) : (明) 曹廷清,字双溪 ; 曹廷淮,字碧山. 派行(1-60世) : 远大龙腾达 和顺致清益 君臣仕卿爵 启祖志仲宗 廷孔孟忠显 隆永泰安邦 国元魁登朝 连兴盛福禄 耀先长发祥 绪演周文光 世泽统承汉 宋肇思贤慧 (61-90世) : 仁义明道理 德尚礼智信 荣华宣富贵 宏伟通锦昌 良才开武士 延旺子孙强. 散居地 : 福建省建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谯国曹氏族谱.
浏览:0
谯国郡曹氏族谱 [8卷首末各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 1994年重修. 1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周) 曹振铎. 武王姬发之弟. 受封于曹地,国曰曹叔. 子孙以国为氏. 始祖(1世) : (宋) 曹远生,讳南老. 宋武节郎桩公之子. 因官由浙江台州,迁居汀州. 曹坊祖(3世) : 曹六郎. 迁居曹坊,古名榆林垻. 生八子. 杨栢岗坑头祖(14世) : 曹三郎. 为六朗公长子十一郎之后. 归化大焦祖(16世) : 曹四十八郎. 三郎公下房祖(19世) : 曹仲材 ; 曹仲敬. 仲材公下支祖(21世) : 曹廷佐. 仲敬公派下支祖(21世) : (明) 曹廷清,字双溪 ; 曹廷淮,字碧山. 派行(1-60世) : 远大龙腾达 和顺致清益 君臣仕卿爵 启祖志仲宗 廷孔孟忠显 隆永泰安邦 国元魁登朝 连兴盛福禄 耀先长发祥 绪演周文光 世泽统承汉 宋肇思贤慧 (61-90世) : 仁义明道理 德尚礼智信 荣华宣富贵 宏伟通锦昌 良才开武士 延旺子孙强. 散居地 : 福建省建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谯国曹氏族谱.
浏览:0
谯国郡曹氏族谱 [8卷首末各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 1994年重修. 1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周) 曹振铎. 武王姬发之弟. 受封于曹地,国曰曹叔. 子孙以国为氏. 始祖(1世) : (宋) 曹远生,讳南老. 宋武节郎桩公之子. 因官由浙江台州,迁居汀州. 曹坊祖(3世) : 曹六郎. 迁居曹坊,古名榆林垻. 生八子. 杨栢岗坑头祖(14世) : 曹三郎. 为六朗公长子十一郎之后. 归化大焦祖(16世) : 曹四十八郎. 三郎公下房祖(19世) : 曹仲材 ; 曹仲敬. 仲材公下支祖(21世) : 曹廷佐. 仲敬公派下支祖(21世) : (明) 曹廷清,字双溪 ; 曹廷淮,字碧山. 派行(1-60世) : 远大龙腾达 和顺致清益 君臣仕卿爵 启祖志仲宗 廷孔孟忠显 隆永泰安邦 国元魁登朝 连兴盛福禄 耀先长发祥 绪演周文光 世泽统承汉 宋肇思贤慧 (61-90世) : 仁义明道理 德尚礼智信 荣华宣富贵 宏伟通锦昌 良才开武士 延旺子孙强. 散居地 : 福建省建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谯国曹氏族谱.
浏览:0
谯国郡曹氏族谱 [8卷首末各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 1994年重修. 1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周) 曹振铎. 武王姬发之弟. 受封于曹地,国曰曹叔. 子孙以国为氏. 始祖(1世) : (宋) 曹远生,讳南老. 宋武节郎桩公之子. 因官由浙江台州,迁居汀州. 曹坊祖(3世) : 曹六郎. 迁居曹坊,古名榆林垻. 生八子. 杨栢岗坑头祖(14世) : 曹三郎. 为六朗公长子十一郎之后. 归化大焦祖(16世) : 曹四十八郎. 三郎公下房祖(19世) : 曹仲材 ; 曹仲敬. 仲材公下支祖(21世) : 曹廷佐. 仲敬公派下支祖(21世) : (明) 曹廷清,字双溪 ; 曹廷淮,字碧山. 派行(1-60世) : 远大龙腾达 和顺致清益 君臣仕卿爵 启祖志仲宗 廷孔孟忠显 隆永泰安邦 国元魁登朝 连兴盛福禄 耀先长发祥 绪演周文光 世泽统承汉 宋肇思贤慧 (61-90世) : 仁义明道理 德尚礼智信 荣华宣富贵 宏伟通锦昌 良才开武士 延旺子孙强. 散居地 : 福建省建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谯国曹氏族谱.
浏览:0
国导读知识
中国姓氏文化
中国姓氏文化
中国人的姓氏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据统计,文献记载和现存的共有5600个姓氏。姓氏文化包括多个方面,姓氏源流是频繁讨论的话题,姓氏源流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异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称。在发展之初,这两者的概念并不相同,“姓”是区别血缘的,是宗族的根本族号;“氏”是姓的支系,是姓族的分支标记。后来,姓氏才逐渐合成同一概念。我国姓氏分为单姓和复姓,且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所增减。姓氏文化包含的内容是很多的,从大的范围来说,它涉及到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字学、地理学、民俗学、人口学、地名学、星象学、心理学等众多社会科学。从小的范围来讲,姓氏都包含来源、迁徙、人口分布、郡望、堂号、楹联、字辈、名望等信息。中华姓氏的起源,追溯到距今大约5000多年前伏羲氏时期。自伏羲氏开始“正姓氏,别婚姻”。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为姬、姜、姒、嬴、妘、妫、姚、姞,也就是上古八大姓,主要是在母氏社会发展而来。后来,姓氏的来源逐渐增多,也就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姓氏。
浏览量:1538次
端木姓全国有多少人
端木姓全国有多少人
端木是中国第三大复姓,在我国所有复姓中较为出名。端木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汉族姓氏,东周时期便有此姓。端木姓人口较少,至今仍为小姓,据统计总人数不超过五万。端木氏的源流比较单纯,源出有二。一是出自黄帝之后,黄帝的后代中有一位端木典,他是以父名为姓,是端木得姓之始祖。端木赐是春秋时期卫国人,赐字子贡,是孔子的弟子,端木赐的后代历经两千五百余年,绵延数十代,遍布海内外。端木氏的另一源流是出自回族,汉族端木氏融入回回民族,部分人汉化改姓。端木姓是大宗至今仍在浚县,支脉遍及全国,形成长江南北两大族。江北族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东、北部和山东省中西部,而江南族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及浙江等地。
浏览量:2426次
中国古代饮食礼仪
中国古代饮食礼仪
古人认为最早的礼仪从饮食活动中产生。《周礼》中已经有饮食相关的礼仪:周人席地而坐,食器直接放在席上,饭菜摆放有规则。古人注重礼节,因此在饮食上也自有一套礼仪。中国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是按阶层划分的: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一般的顺序是主人邀请到期门前迎客;客人到,互相问候,到客厅小坐,用些茶点;主人引导客人入席,按顺序坐定;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享用饭菜;结束后客人再到客厅小坐喝茶直到辞别。在这一系列的流程中还有很多细节之处的礼仪讲究。宴席的座次主要是为了区分尊卑上下。古代皇帝总是坐北朝南,所谓“南面为王”,故,通常把朝南的座位当作尊位。另一种说法,认为东向为尊,室内聚会,以坐西向东为尊。如果是八仙桌,朝南有两个座位,以右为上。古代上菜时,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于左手上;上鱼肴时,如果是烧鱼,以鱼尾向着宾客;冬天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夏大鱼脊向宾客的右方。古代的菜肴摆放规则,凡是陈设便餐,带骨的菜肴放在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干的食品菜肴靠着人的左手方,羹汤放在靠右手方。以及烧烤肉类、蘸料、汤羹等的摆放在《礼记·少仪》和《礼记·曲礼》中均有详细记载。在用餐的过程中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不能用筷子指人、用筷子敲击盘碗、在菜盘里不停地扒拉等等。古代的用餐礼仪比我们现在更为繁琐,了解并遵守这种礼仪是对客人的一种尊重。
浏览量:1482次
中国人口最多的省
中国人口最多的省
中国人口最多的省是广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1443497378人。其中人口最多的省是广东省,共有126012510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人口超过1亿的省有两个,分别是广东和山东。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广东省人口增加21709378人,自然增长率8.08‰。2021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12684.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0万人。
浏览量:1334次
国际熊猫节
国际熊猫节
国际熊猫节是中国发起的拯救大熊猫的节日,日期定于每年的9月22日。在1993年,中国发起拯救大熊猫运动10周年之际,成都举行了“国际熊猫节”活动,以后就将每年9月22日定为国际熊猫节,这一天是属于熊猫的日子。国际熊猫节这个节日为世界保护珍稀动物树立了一个良好范例。
浏览量:182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