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窦尔敦

窦尔敦

窦尔墩,原名窦开山,乳名二东,直隶河间府窦三町人,他上有长兄,排行第二故又叫窦二墩。为清代侠义公案小说《施公案全传》、《彭公案》中的豪侠。出身于武林世家,自幼习武甚精,后又拜“一尊佛”海靖为师,得其真传,成为绿林高手。其为人忠厚,性格直爽,讲究义气,侠肝义胆,虽身怀绝技,却并不欺人作恶,而是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因而深受武林人士拥戴,推举他为山东绿林道八大处总头领。

京剧《盗御马》、国剧《连环套》中,讲的即是黄天霸乔妆镖客出口外,假意拜山,计诱窦尔敦自认盗御马的故事。

窦尔敦相关文献
鼻窦
四对鼻窦每个人都有四对鼻窦,根据所在的头骨部位而命名。这四对鼻窦的名称分别是:上颌窦(MaxillarySinuses):位于眼睛之下的上颔骨,是四对鼻窦中体积最大的一对。额窦(frontalSinuses):位于眼睛之上的额骨。筛窦(ethmoidSinuses):位于眼睛和鼻之间的筛骨,并向后通往头颅。蝶窦(sphenoidSinuses):位于头颅骨底部的中心。这四对鼻窦于头的左右侧各一,共八个。结构Humanspossessfourpairedparanasalsinuses,dividedintosubgroupsthatarenamedaccordingtotheboneswithinwhichthesinuseslie:Themaxillarysinus(英语:maxillarysinus)es,thelargestoftheparanasalsinuses,areunder...
查看全文
窦 融
查看全文
窦易直
唐朝御史大夫、宰相窦易直简介,窦易直是个怎么样的人?窦易直,字宗玄,京兆始平(今陕西兴平南)人。明经及第,补秘书省校书郎,授蓝田(今陕西)尉。累迁吏部郎中。元和六年(811年),迁御史中丞。八年九月,出任陕虢(今河南陕县)观察使。俄为京兆尹,按问万年尉韩晤奸赃不实,贬金州(今陕西安康)刺史。十三年六月,迁宣歙(今安徽宣城)观察使。十四年,迁浙西观察使。长庆二年(822年),平定大将王国清作乱,入朝为吏部侍郎,迁御史大夫、判度支。四年五月,拜同平章事。太和二年(828年)十月罢相,历山南东(今湖北襄樊)节度使。移镇凤翔。七年(833年)以病卒。有子窦师裕。野史逸闻窦易直窦相易直,幼时名秘。家贫,就业村学。其教授叟有道术,而人不知。一日近暮,风雪暴至。学童悉归家不得,而宿于漏屋之中。寒争附火,唯窦公寝于榻,夜深方觉。叟抚公令起曰:"窦秘,君后为人臣,贵寿至极,勉励自爱也。"及德宗幸奉天日,公方...
查看全文
窦姓知名祠庙——窦大夫祠
窦大夫祠,是祀奉春秋时晋国大夫窦犨(chōu)的祠庙,因宋代元丰八年神宗封之为英济侯,故祠庙又名英济祠,位于太原市西北20公里的上兰村。窦犨的封地在阳曲县古城村一带(今太原市尖草坪区),曾于狼孟(今阳曲黄寨)开渠兴利,后人为纪念其功德而修建了祠庙。祠庙建筑巍峨壮观,古朴幽深;大殿中塑有窦犨坐像,神态自若。祠周围环境更是十分优美,泉水从数十丈高的烈石山石壁上涌出,蓄水为潭,清澈见底,冬天温,夏天凉,到了三伏天泉水竟然冰凉彻骨,所以得名“寒泉”。当年的寒泉宋徽宗所题的“灵泉”二字寒泉中间的机井
查看全文
窦垿故居
师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史上有岳阳楼长联的作者窦垿、咸丰皇帝的老师何桂珍等历史文化名人,有“帝师故里,楹联之乡”的美誉。窦垿,字子玷(子州),号兰泉,云南师宗竹基淑基村(旧属罗平)人。出生于号称“父子为边将,祖孙领解元”滇东曲靖竹基旧族窦氏。按族谱,竹基窦氏的祖先可溯源至五代后晋时期窦禹钧(《三字经》上的窦燕山),窦燕山生有五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获得功名,号称五子登科,五代时期著名的长乐老冯道曾赞诗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现竹基窦氏宗祠又称五龙福禄堂,上悬“燕山派衍”匾为民国云南都督唐继尧所题,据当地窦姓老人说,匾的上方左右两个圆圈内分别由两条龙组成福、禄两字,中间一个圆圈有一龙口含元宝,寓意窦氏五龙衍生窦门,成就“五桂流芳”。燕山窦氏自明朝入滇,一世祖窦兴有十个儿子,均为武将,为保卫边疆立下显赫战功,在沙场战死3人,只剩下7人,7个儿子均受皇...
查看全文
窦尔敦相关标签
虚构人物小作品
窦姓
文学角色
其他
家族谱大览
江夏虎丘黄氏族谱
江夏虎丘黄氏族谱
黄敦,字庆举,河南固始人,唐光启之年携弟黄膺,随王审知入闽。领导农民起义军,从河南固始出发,一路南下,进占福州。王审知建立闽国后,黄敦辞官不受,志乐山林,隐居于梅溪坪盖里的凤栖山。 黄敦虽为虎将,但其道用坤。他以厚德载物之德,领导农民起义军,以身作则,知履霜坚冰,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心中直以方,地道光也;含章可贞,从王事,知光大也;知括囊无咎,慎不害也;抵黄裳元吉,功成身退,免龙战于野,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黄敦隐退后,结庐躬耕,辟园亭,艺花果,“非有道者弗之交”,因其庐后凤栖山之巅轮廓貌似伏虎,遂自号“虎丘居士”,敦夫人陈氏,育有六子:黄宗、黄礼、黄凝、黄勃、黄启、黄余,世称“六叶”。传说黄敦辞世后有虎培墓丘的祥瑞,故得名“虎丘黄氏”。黄敦阳宅选在凤栖山的凤冠上,又将自己送进后山的虎口法葬,凤凰为阴,白虎也为阴,两阴成象,坤也。阴之极阳也,柔之至刚也,黄敦用阴阳二宅固化了他一身践行的坤道文化。
浏览:0
2.窦氏世谱, 2, 卷2, 续修委员会 世系: 尚荣 11世香桂公起, 200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2006年续修. 2册: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祖: 名讳不详. 原籍扶风, 明初迁山东济南府历城县. 唐山始迁祖(1世): (清) 窦友财. 迁居新邑(今桓台县)唐山. 有财公下支祖(2世): (清) 窦尚荣(老一支, 居临淄区马袋庄) ; 窦尚华(老二支, 居唐山镇) ; 窦尚富(老三支, 徙居东果里, 积家庄, 楼里庄) ; 窦尚贵(老四支, 徙居益都县鹏家庄). 吾族行辈世派: 有尚鸣世大 希怀开清振 维乃钦可承 茂修聿崇峻 盛德方济美 英秀毓海滨.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山东省桓台县唐山镇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100
窦氏世谱[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2006年续修. 2册: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祖: 名讳不详. 原籍扶风, 明初迁山东济南府历城县. 唐山始迁祖(1世): (清) 窦友财. 迁居新邑(今桓台县)唐山. 有财公下支祖(2世): (清) 窦尚荣(老一支, 居临淄区马袋庄) ; 窦尚华(老二支, 居唐山镇) ; 窦尚富(老三支, 徙居东果里, 积家庄, 楼里庄) ; 窦尚贵(老四支, 徙居益都县鹏家庄). 吾族行辈世派: 有尚鸣世大 希怀开清振 维乃钦可承 茂修聿崇峻 盛德方济美 英秀毓海滨.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山东省桓台县唐山镇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窦氏族谱 [1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2006年五修. 1册: 肖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祖(1世): (元明之际) 窦思道. 明初由山海关迁居山东省诸城县. 博兴始迁祖(10世): (清) 窦龙,字从云. 由青州窦家楼迁出, 先至文登庄, 后迁博兴县麻大湖畔. 龙公派下支祖(12世): 窦高明 ; 窦乙明 ; 窦德明 ; 窦著明. 现用辈字: 同效守英在 玉立希象俊. 26世起世辈用字: 洪树熙增锦 法乐炳培钦.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山东省博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1.窦氏族谱, 1, 谱序 目录 世系: 1世思道公起 世辈用字 等, 200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2006年五修. 1册: 肖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祖(1世): (元明之际) 窦思道. 明初由山海关迁居山东省诸城县. 博兴始迁祖(10世): (清) 窦龙,字从云. 由青州窦家楼迁出, 先至文登庄, 后迁博兴县麻大湖畔. 龙公派下支祖(12世): 窦高明 ; 窦乙明 ; 窦德明 ; 窦着明. 现用辈字: 同效守英在 玉立希象俊. 26世起世辈用字: 洪树熙增锦 法乐炳培钦.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山东省博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100
1.窦氏族谱
一世始祖 : 窦天禄窦凤窦虎窦苍窦应奎 散居地 : 山西省平定县等地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