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宋朝 李清照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

李清照简介资料
《词论》、《易安居士文集》七卷(已遗失)、《漱玉词》、《易安词》八卷(已遗失)
音律和谐,善于白描,刻画细腻,形象生动,比喻贴切,用典妥贴,善用叠字、叠句和对句,喜以浅白之字和寻常之语入词,浅近自然
北宋齐州章丘(今
1084年03月13日
易安居士
热情活泼,明快天真,婉约,委婉含蓄(宋室南渡前)、孤寂凄苦,伤感深沉(宋室南渡后)
临安府(
1155年05月12日
词人
李清照相关文献
李清照
剧情简介北宋末年,李清照与赵明诚相唱和,后结为夫妇。金国入侵宋朝,李清照被迫背井离乡,赵明诚客死异乡,灾难接踵而至。李清照历经颠沛流离,写下了一系列优秀的诗词。演出2001年,南京市越剧团在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上演出该剧,获中国曹禺戏剧奖优秀剧目奖、优秀表演奖等奖项。在此剧中,由陶琪饰李清照,华洁饰赵明诚。相关影视越剧电视剧《人比黄花瘦》,编剧徐进、罗怀臻,主演傅全香、计镇华等,获第十三届飞天奖荣誉奖。2002年越剧电视剧《李清照》,编剧张波,导演梁永璋
查看全文
一代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李清照图片1下面这首词是李清照的有名作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代.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
查看全文
李清照
生平1084年,李清照诞生于北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明水镇(2004年,徐北文教授经过考证,撰文称:李清照籍贯应该是齐州历下人,即今济南市历城区人,但是其一生并未在济南定居过)。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员外郎,是当时极有名气的作家,深受当时文坛宗匠苏轼所赏识,常以文章相往来。母亲王氏系出名门,高祖王景图、曾祖王赞,都荣登进士,祖父王准受封为汉国公,外祖父王珪在宋神宗熙宁时为中书省平章事,元丰时为尚书左仆射,都是执掌国家枢要的丞相,受封为歧国公。善文学(《宋史·李格非传》误称李清照母亲王氏为懿恪公王拱辰孙女)。1101年李清照18岁,与长她三岁的太学生诸城赵明诚结婚。赵是金石家。夫妻二人前期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闺阁之怨或是对出行丈夫的思念,如《渔家傲》“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话不予群花比”。1107年移居青州。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李清...
查看全文
李清照的妙联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一生不仅写了大量诗词,而且还写了不少对联。现录一副妙联于下: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柳三变即柳永,柳永有《破阵乐》词一首,其首句为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可见上联是用人物柳永自己的词句来属对的。张九成,字子韶,《宋史》有传。宋绍兴二年三月甲寅,高宗策试诸路类试奏名进士于讲殿,以张九成为第一。九成对策中有句云:澄江泻练,夜桂飘香,陛下享此乐时,必曰:西风凄劲,两宫得无忧乎?故李清照撰此联以嘲之。下联也是用人物张九成自己的文句来属对的。用张九成对柳三变,除用九对三外,而且用成对变。按《周礼大司乐》:乐有六变、八变、九变。《礼记乐记》有:再成、三成、四成、五成、六成。《礼记》郑注:每奏武曲,一终为一成。王学初先生在《李清照集校注》中解释曰:变亦成也。可知李清照此联对仗极为精当,实为不可多得的佳品。
查看全文
李清照
李清照的《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今仅存四印斋本《漱玉词》1卷,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本,黄墨谷有《重辑李清照集》,齐鲁书社版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一
查看全文
李清照相关标签
宋朝作家
章丘人
中国女作家
1084年出生
宋朝词人
1155年逝世
李姓
中国女诗人
词人
李清照导读知识
宋代四大才女
宋代四大才女
【李清照】 1084年-1155年,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朱淑真】 约1135年—约1180年,生于仕宦之家,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 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 【吴淑姬】 约1185年前后在世,失其本名,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在世。父为秀才。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 有《阳春白雪词》五卷,《花庵词选》黄升以为佳处不减李易安。 【张玉娘】 1250年—1276年,宋末文学家,处州松阳(今属浙江丽水市)人。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张玉娘自幼喜好文墨,尤其擅长诗词,当时人曾经将她比作东汉曹大家(班昭)。 然她才丰而运蹇,未尽其才,将婚而逝,事追“梁祝”,一生充满了痛苦与坎坷。 著有《兰雪集》两卷,留存诗词100余首,其中词只有16首,诗词既有闺怨,亦不乏金戈之声。
浏览量:2163次
蝶恋花李清照
蝶恋花李清照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应是她前期的作品。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并能作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作品原文】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此词上片描绘室外风和日暖的春景,渲染一种令人陶醉的环境气氛,抒发怀春之情思;下片意脉承前而来,着重刻画词人具体的孤寂情怀。全词从白天写到夜晚,通过细节描写,乐景哀写,分层次、多侧面地刻画出一位热爱生活、向往幸福、刻骨铭心地思念丈夫的思妇形象。
浏览量:1438次
李清照的诗词
李清照的诗词
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诗词可柔美、可刚毅。有人将她与李煜相提并论:词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 【李清照诗词摘选】1、最清新雅致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最俏皮的爱情词——《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3、最令人伤怀的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最锥心愁苦的词:《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5、最娴静雅致的词——《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浏览量:1484次
武陵春李清照
武陵春李清照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李清照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 作品原文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上片极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凄苦之极;下片则进一步表现其悲愁之深重,并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新颖艺术手法来表达悲愁之多。全词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对故国故人的忧思,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自然贴切,丝毫无矫揉造作之嫌,饶有特色。
浏览量:1440次
李清照《如梦令》翻译
李清照《如梦令》翻译
原文: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疏:稀少。骤:急。卷帘人:这里指正在卷帘的侍女。绿:指绿叶。红:指花。 翻译: 昨天夜里雨下得虽然疏落,但风却刮得又急又猛。我因多喝了几杯酒,便一觉睡到了天明,至今还有几分残存的酒意。我猛然想起风雨中的海棠花儿,便急切地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可她却淡淡地说:“海棠花?还是那个样儿。”我叹了口气,说:“你仔细看看就会知道,肯定是绿叶又变大了,而枝头的红花更稀少了。”
浏览量:15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