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黄宏宪

黄宏宪

黄宏宪(1872年-1917年)字用溥,广西容县人。中国民主革命家,政治人物。

黄宏宪相关文献
窦宪
窦宪,仗势横行窦宪(?―92),字伯度,窦融之曾孙。祖父窦穆,父窦勋均以罪被诛
查看全文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黄宏纲
黄宏纲,字正之,雩都人。正德丙子举人,官至刑部主事。有《黄洛邨集》二卷,是集乃其孙宜璞所刻,上卷书翰,多与邹守益、罗洪先、聂豹辈,讲学之语。盖宏纲师事王守仁,传良知之说也。下卷杂著及诗数十首,则率皆应俗之作。
查看全文
窦宪
生平建初二年(77年),汉章帝立窦宪之妹为皇后。窦宪、窦笃兄弟亲幸,“赏赐累积,宠贵日盛,自王、主及阴、马诸家,莫不畏惮”。永元元年(89年)窦宪派遣刺客刺杀太后幸臣刘畅,嫁祸利侯刘刚,后因事泄获罪,被囚于宫内。窦宪恐惧,请求出击北匈奴以赎死。逢南匈奴单于请兵北伐,乃拜窦宪为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手,各领四千骑,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三万余出征。窦宪遣精骑万余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今蒙古国额布根山),北单于逃走。窦宪、耿秉乘胜追击,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1500多公里),出鸡鹿塞(内蒙古磴口县西北七十公里),南单于走出满夷谷,度辽将军邓鸿出稠阳塞(今固阳),三军在涿邪山会师,大败北匈奴于稽洛山,至达和渠北醍海(屠申海),杀一万三千多人,俘虏无数。后登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在燕然山刻石记功,命班固撰其辞曰:“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敻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
查看全文
杨宪
生平有才辨,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克建康(今南京市),杨宪前来投奔,主掌文书,又曾举发张昶心怀北元,深得朱元璋重用。洪武元年(1368年)任中书参知政事,二年迁左丞,赐名杨宪。杨宪性格刻削,任中书省执政时,杀侍御史刘炳,又劾左丞汪广洋,并扶植高见贤等言官。胡惟庸曾对李善长表示:“杨宪为相,我等淮人不得为大官矣。”洪武三年(1370年)七月,担任中书左丞,李善长劾其“放肆为奸事”,被杀。杨宪与刘基友好,杨宪的死是浙东集团(刘基)与淮西集团之争的白热化,杨宪死后,李善长与胡惟庸的淮西集团正式掌握朝政。注释
查看全文
罗宪
生平父亲罗蒙,蜀汉广汉太守。兄罗式,牂柯太守。年轻时以才学著名,十三岁时便写的一手好文章。后来进入太学就读,拜谯周为老师。当时同侪们以文立比喻为颜回,陈寿、李虔为游夏,罗宪则比喻为子贡。罗宪个性正直严谨、光明磊落、轻财好施,不经营家产。任蜀汉太子舍人、宣信校尉。曾经出使吴国,很受吴国人的称道。蜀汉末年,黄皓干政,罗宪对黄皓不理不采,所以被外放为巴东太守。蜀汉后主降魏后,罗宪率领部下们于都亭痛哭三日,不久孙吴派遣征西将军盛曼溯长江西上支援蜀汉,并要罗宪开放永安通道。但实际上孙吴是想夺取巴东,进而取得入蜀通道,退而守卫巴东以保护长江。罗宪面临江山覆辙,盟友劝降之下,久久难以抉择。坚守永安罗宪招集众人,表示孙吴不守信用,意图趁机并吞巴东,便归顺了曹魏。并整顿兵马,严阵以待。孙吴先派遣步协强攻白帝城。罗宪沿着长江防守,同时派遣参军杨宗向魏征南大将军陈骞及相国司马昭求救。之后吴军攻入巴东,罗宪退入白...
查看全文
黄宏宪相关标签
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
广西咨议局议员
中国同盟会会员
容县人
1917年逝世
1872年出生
辛亥革命人物
黄姓
革命家
政治家
家族谱大览
黄氏中山长洲文宪房
黄氏中山长洲文宪房
浏览:0
4.马氏宗谱, 4, 卷3: 世系 万里 正启 12世朝纲 朝富 朝宪 朝荣支, 192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民国9年[1920]续修.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修谱者 : 马必贞,字干臣 ; 马必恭,字俊臣 ; 马世瑛,号华亭 ; 马世德,号玉堂 ; 马厚福,号祝三. 始祖(1世) : 马成辅. 自吴西迁楚北. 成辅公下二子(2世) : 马贵卿(东分祖) ; 马秀卿(西分祖). 东分房祖(6世) : 马万里 ; 马万良 ; 马万益 ; 马万选 ; 马万忠 ; 马万金 ; 马万贯 ; 马万伦 ; 马万禄. 西分房祖(6世) : 马伏德(马家畈祖) ; 马伏骆(后有五子,皆不详) ; 马伏驯(三传后止). 皆为继公之子. 万里房下支祖(10世) : (明清之际) 马正昌 ; 马正邦 ; 马正君 ; 马正启 ; 马正升. 正昌公下五子(12世) : 马邦贤 ; 马邦圣(止) ; 马邦礼 ; 马邦乐 ; 马邦彦. 正启公下四子(12世) : 马朝纲 ; 马朝富 ; 马朝宪 ; 马朝荣. 万良房下支派祖(10世) : 马呈礼(破堰祖) ; 马呈义(马家岗祖) ; 马呈其(破堰祖) ; 马呈顺(下细马家祖) ; 马呈明(竹林湾祖) ; 马呈良(马家岗祖). 伏德房下支祖(8世) : 马载文 ; 马载武 ; 马载儒 ; 马载瑞 ; 马载汤 ; 马载盛. 东分行派 : 正朝玉金元 中泽本厚传. 西分行派 : 之如能有天 文光必世传. 合増行派 : 家承清白 品习贤良 才全德裕 祚衍名芳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版心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卷端题 : 楚黄马氏宗谱
浏览:100
庆尙道 大邱府 庚子 宪宗 帐籍- 达城里
宪宗 庚子 (1840年) . 庆尙道 大邱府 庚子 宪宗帐籍- 达城里
浏览:0
竹山朴氏大司宪公派谱
国立中央图书馆 首尔特别市,竹山朴某大学社宪公派保所,1982年发行。
浏览:0
6.长阳西湾吕氏四修族谱 [21卷], 6, 卷6, 大房宪公 附龙 11世大权公起, 1942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敬思堂, 民国31[1942]. 存19册:世系表. 迁楚鼻祖(1世): (明) 吕炳忠. 江西南昌府南昌县朱氏巷大栗树土地人氏, 迁楚落籍长乐, 复迁长阳德乡西湾院子. 生五子为五大房: 吕宪 ; 吕朝 ;吕文 ; 吕武 ; 吕玥. 大房宪公派下房祖(6世): 吕附龙 ; 吕孜龙 ; 吕板龙 ; 吕会龙 ; 吕飞龙...等. 二房朝公派下房祖(6世): (清) 吕亢龙 ; 吕六龙,字玉天 ; 吕祥龙. 三房文公派下房祖(6世): (明清之际) 吕启龙 ; 吕岳龙 ;吕敬龙 ; 吕登龙 ; 吕朝龙,字云从...等. 四房武公派下房祖(6世): (清) 吕馥龙,字云飞. 五房玥公派下房祖(6世): (清) 吕青龙,字梓云 ; 吕赤龙,字南䒶 ; 吕楚龙 ; 吕金龙. 炳忠公派行(2-11世): 单才应国龙 文开单名大. 迁楚鼻祖(1世): (明) 吕炳信. 炳忠公之弟. 落籍枝江洋角洲成族. 迁楚鼻祖(1世): (明) 吕梅. 居德乡金竹山. 梅公派下房祖(7世): (清) 吕炤 ; 吕国. 梅公派行(2-19世): 泰单万单朝 单启开单名 大世守忠良 正学志. 迁楚鼻祖(1世): (明) 吕万大,字东江. 居教乡东山坪(今吕家坪). 万大公派下房祖(7世): 吕文会 ; 吕文明 ; 吕文炳. 万大公派行(2-19世): 单朝单应单 文楚开正名 大世守忠良 正学志. 注: 卷1另有派序: 正学志道 万代永昌 德茂业广 家邦之光. 注: 主修吕良相,字辅臣 ; 吕良炜,字彤章. 注: 此谱缺卷3(1世炳宗公起开族五服系表), 及卷7(大福公起派下系表). 散居地: 湖北省长阳县等地. 书名据谱序题编目. 书衣题: 吕氏家乘. 版心题: 长阳吕氏族谱. 书名页题: 吕氏族谱.
浏览:100
2.梁溪倪氏宗谱, 2, 卷2, 倪氏原始 宪公云林公原传, 201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带经堂, 公元2014年续修(清閟阁藏版). 6册: 插图, 人像, 肖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汉) 倪宽. 始祖: (宋) 倪涛一,字百龄,号九思,一号九畴. 南渡祖(1世): (宋) 倪师道,字士诚,号怡然 ; 倪师礼. 居杭州. 涛一公5世孙. 无锡始迁祖(2世): (宋) 倪子云,字时瞻,号雪松. 从吴县徙居无锡(旧称为梁溪)梅里祇陀. 子云公下派祖(9世): (元) 倪本道,字文行. 生子四: 倪公礼 ; 倪公度 ; 倪公权(本宗祖) ; 倪公式. 公权公下支祖(11世): (明) 倪时用 ; 倪时敏.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无锡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 倪氏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