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又称紧急避难,是一个法律术语,指为了使本人或他人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损害另外的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而许多国家的法律均明文规定:因职务或业务而承担特别义务者,不能适用对自己的紧急避险主张。而为了鼓励英勇救助,也会规定为救助他人生命,使用紧急救护设备或施予急救措施而发生的结果,也能适用紧急避险,或是能直接免除法律责任,这种规定,称为好撒玛利亚人法。

紧急避险相关文献
1980年抢挖泰陵,雍正“金头”之谜即将解开却被紧急叫停
1980年抢挖泰陵,雍正“金头”之谜即将解开却被紧急叫停,雍正皇帝无疑是中国清朝历史上留下最多悬案的皇帝,除了众说纷纭的继位之谜,就连
查看全文
紧急寻找江氏裕兆公后裔
紧急寻找江氏裕兆公后裔,121世 12世祖 七世       朝会公 妣廖妙缘 生三子:显道、显巡、显迪
查看全文
老人家中突发脑梗 社区保安紧急救助
老人家中突发脑梗社区保安紧急救助,老人家中突发脑梗社区保安紧急救助2016-07-2107:02来源:无锡日报
查看全文
紧急状态
参看戒严令
查看全文
紧急避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1条第1款,紧急避险是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少的合法权益的行为。紧急避险的本质是避免现实危险、保护较大合法权益。紧急避险的客观特征是,在法律所保护的权益遇到危险而不可能采取其他措施予以避免时,不得已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紧急避险的主观特征是,认识到合法权益受到危险的威胁,出于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的目的,而实施避险行为。可见,紧急避险行为虽然造成了某种合法权益的损害,但联系到具体事态来观察,从行为的整体来考虑,该行为根本没有社会危害性,也根本不符合任何犯罪的构成要件。其成立条件包括有:必须有需要避免的危险存在,包括人的危害行为、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危险必须正在发生,已经发生的危险将立即造成损害或正在造成损害而尚...
查看全文
紧急避险相关标签
法律术语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