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中意大利联合省

中意大利联合省

中意大利联合省(United Provinces of Central Italy),又称中意大利联盟中意大利邦联中意大利共同政府,是一个属于萨丁尼亚王国的短命附庸国。联合省在以往的托斯卡纳大公国、帕尔马公国、摩德纳公国及教宗国北部辖地的统治者被革命者逐出后,所共同组成的联盟。

自1859年8月起,亲萨丁尼亚的政权,托斯卡纳大公国、帕尔马公国、摩德纳公国及教宗国北部辖地达成了军事同盟条约。1859年11月7日,各政权共同选出Eugenio Emanuele di Savoia-Carignano作为摄政。但是萨丁尼亚王国的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拒绝承认选举,并派Carlo Boncompagni成为中意大利总督,取代摄政,负责联盟内部的外交及军事事务。

同年12月8日,帕尔马、摩德纳及教宗国北部辖地合并成艾米利亚省。1860年3月的公投过后,此政权正式合并入萨丁尼亚王国之内。为了换取法国之承认,萨丁尼亚王国将萨伏依及尼斯割让予法国。

中意大利联合省简介资料
1859 年
1860 年
中意大利联合省相关文献
中务省
简介中务省是负责辅佐天皇、发布诏敕与叙位等等一切和朝廷相关职务,为八省之中最为重要的省。一说在大宝律令以前与宫内省一同位居六省之上。因此该机关的长官——中务卿(正四位上)自平安时代以来便从四品以上的亲王之中任命,如果出缺时没有适当的亲王可出任的话就任其出缺。此外该机关负责从诏敕的施行到后宫女官的人事等朝廷的事务,置有辅(すけ)、丞(じょう)、录(さかん)等四等官(与其他八省的相较之下,其官位相当在制定上较为高阶。),以及作为天皇近侍的侍从,负责宫中警备、杂役以及行幸时之警备工作的内舍人,诏敕、宣命及制作位记的内记,此外还有负责大藏省与内藏寮(くらりょう)等的出纳事宜的监物,负责驿铃与传符之出纳的主铃及典钥等中务省的品官(ほんかん)。此外,担任天皇侧近的侍从及负责天皇警备的内舍人有带剑之义务。该省的属官之官司在令制里从1职6寮3司整并为1职6寮。大辅以下之官员该省在大辅以下的官员如下:四等官...
查看全文
标签联合
外部链接AndreiAlexandrescu讨论可辨识联合的文章:jcexp2004alexandr/AndreiAlexandrescu讨论可辨识联合的论文:exandrescu.pdf
查看全文
拉普拉塔联合省
1810年,布宜诺斯艾利斯爆发了五月革命,废黜了拉普拉塔总督,成立了临时政府。但是新政权内部对立局面严重,特别是首府布宜诺斯艾利斯与各省之间,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间。国家长期没有有效的中央政府。1816年3月25日,拉普拉塔各省代表在图库曼召开了代表大会。7月9日,图库曼议会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布拉普拉塔联合省正式独立。这一天后来成为了阿根廷独立日。拉普拉塔联合省继承了原拉普拉塔总督辖区大部分地区。但是独立后,集权派和联邦派的斗争激烈。集权派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体,联邦派主张建立联邦制政府,各省自治。1815年,乌拉圭脱离拉普拉塔联合省独立,成立了同盟联邦。1816年葡萄牙入侵乌拉圭,乌拉圭被并入巴西。1825年,乌拉圭重获独立。1828年,阿根廷与巴西签署了《蒙得维的亚条约》,承认了其独立地位。布宜诺斯艾利斯多次派兵进攻原属拉普拉塔总督辖区的上秘鲁西班牙殖民势力,但都没有成功。182
查看全文
中爪哇省
地理及人口中爪哇省位于东爪哇省及西爪哇省之间,北面是爪哇海,南面是印度洋,面积有40,548平方千米。无论是文化上或历史上,位于其南部的日惹市(Yogyakarta)都属于中爪哇区,但现时是印尼的一个独立政治个体。中爪哇有部分区域,如梭罗(Surakarta)、班尤马(Banyumas)等,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语言及传统。根据2000年的人口统计,中爪哇有人口30,851,144人,是印尼人口第3高的省份。(2010年)人口普查,有3238万人。另外,位于东北部的穆里亚半岛(Muria)将会兴建核电厂。西南部的努萨安邦岛有多所高度设防监狱。市镇列表中爪哇省有29个县、7个县级市,兹详列如下:市马格朗市(Magelang)、北加浪岸市(Pekalongan)、普禾格多(Purwokerto)、沙拉迪加(Salatiga)、三宝珑(Semarang)、梭罗(Surakarta,又译“苏拉加...
查看全文
北意大利
参见中意大利南意大利岛屿意大利
查看全文
中意大利联合省相关标签
意大利统一运动
1860年终结的国家或政权
短命国家
1859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权
已不存在的欧洲国家
古政权(世界)
家族谱大览
大湄郭氏三修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汾阳堂, 民国21[1932]年版本, 手写世系至1996年. 20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卷尾卷包含手写的世系至1996年. 受姓祖 : (周) 虢叔,或曰虢仲. 文王季弟,受封于虢称郭公,因以为氏. 一世祖 : (唐) 郭敬之. 名祖 : (唐) 郭子仪,封汾阳郡王. 为敬之公之子. 籍陜西省华县. 始迁祖 : (明) 郭存中,行睦六(东房) ; 郭应中,行便八(西房). 由江西乐安县二十八都迁楚.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 双峰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郭氏族谱. 书衣题: 大湄郭氏族谱.
浏览:100
蕲水大马桥徐氏族谱 [44卷含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9[1940]年四修. 存44册:插图, 人像, 世系表. 浠水始迁祖: (宋) 徐省十,讳元寿,字伯仁. 始祖(1世): (宋) 徐定六,字月溪. 省十公第六子. 定六公派下支祖(8世): (明) 徐洪岗(洪分) ; 徐浩岗(浩分) ; 徐清岗(清分) ; 徐淮岗(淮分). 洪岗公派下支祖(11世): (明) 徐孔彰,字嘉猷 ; 徐孔邦 ; 徐孔哲 ; 徐孔爵,字云巷 ; 徐孔周. 皆为大马桥祖孟荣公之子. 浩岗公派下支祖(10世): (明) 徐孟斌. 清岗公派下支祖(10世): (明) 徐生明. 淮岗公派下支祖(10世): (明) 徐孟光. 寅秩祖定阖族宗派(15世起) : 应 从芳集德本 永绍文士时 开邦必用光. 注: 卷36, 影像第31-32页, 尚有其他派行. 注: 此谱卷数杂异, 以目录卷数为标注. 缺卷14(八提世表), 15(九提世表), 37(祠堂香火附), 43(陈氏附徐氏传). 另实际卷数比目录多出卷27-5, 28-5, 30-3~4, 31-2~3. 散居地: 湖北省浠水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及版心题: 徐氏族谱.
浏览:0
大湄郭氏三修族谱 [19卷及卷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汾阳堂, 民国21[1932]年版本, 手写世系至1996年. 20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卷尾卷包含手写的世系至1996年. 受姓祖 : (周) 虢叔,或曰虢仲. 文王季弟,受封于虢称郭公,因以为氏. 一世祖 : (唐) 郭敬之. 名祖 : (唐) 郭子仪,封汾阳郡王. 为敬之公之子. 籍陜西省华县. 始迁祖 : (明) 郭存中,行睦六(东房) ; 郭应中,行便八(西房). 由江西乐安县二十八都迁楚.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 双峰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郭氏族谱. 书衣题: 大湄郭氏族谱.
浏览:0
山西省绛县河南省上蔡县盖氏族谱 : 盖姓小八公衍派大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盖氏族谱编纂委员会, 1991年编, 1993年印制(台湾云林县 : 宏宇印刷). 全1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收藏所 : 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堂号 : 晋豫堂. 注 : "盖" 姓之正确读音为"葛", 为破音字. 受姓源流 : 齐国大夫,因封食于盖邑(今山东沂水县西北),子孙遂以邑为姓. 始祖 : (明) 盖小八. 原籍直隶(今河北北京). 因避祸迁山西绛县南乔野. 小八公下派祖(5世) : 盖良(东房,至11世止) ; 盖满(西房). 西房派下房祖(8世) : 盖大湖(长门) ; 盖大海(二门,止) ; 盖大渊(三门) ; 盖大卿(四门). 皆为仲仁公之子. 河南上蔡祖(14世) : (清) 盖迪威,字端型. 宁公长子,过继于叔,宏公,字大侯,为嗣. 迪威公下派祖(15世) : 盖廷钊(东房) ; 盖廷钢(西房). 廷钊派下房祖(16世) : 盖成金,行一(东院) ; 盖成玉,行二(西院). 东院房下支祖 : 盖天相(长门) ; 盖天福(二门). 西院房下支祖 : 盖天培(长门) ; 盖天榜(二门). 廷钢派下房祖 : 盖成己,行一(南院) ; 盖成志,行二(北院). 南院房下支祖 : 盖极中(长门) ; 盖致中(二门) ; 盖时中(三门,后止) ; 盖守中(四门) ; 盖履中(五门). 北院房下支祖 : 盖立中(长门) ; 盖建中(二门) ; 盖卫中(三门). 昭穆 : 迪廷成中(天)名 宝(国)运发(会)健华 万昌克可茂 百世永流芳 光宗耀祖业 广学安家邦 文武齐大全 立志荣惠良 晋豫礼智信 心正理自强 相传教道德 汝先孝作纲. 昭穆(续) : 勤俭兴科技 耕育皆尚时 顺利登高峰 吾族树英豪 训子立廉治 明达千秋扬 恩德启佑深 宽厚裕长春. 散居地 : 山西省绛县; 及河南省上蔡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大湄郭氏四修族谱 [19卷,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汾阳堂, 2001年辑. 22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受姓祖 : (周) 虢叔,或曰虢仲. 文王季弟,受封于虢称郭公,因以为氏. 一世祖 : (唐) 郭敬之. 名祖 : (唐) 郭子仪,封汾阳郡王. 为敬之公之子. 籍陜西省华县. 宗祖 : (元) 郭辛可,行仲十. 华轩公四子. 敬之公28世孙. 辛可公下二派 : (元明之际) 郭伯传,行传一,号素翁(东房派) ; 郭伯修,字世亯,行从三,号省斋(西房派). 始迁祖 : (明) 郭存中,行睦六(东房) ; 郭应中,行便八(西房). 由江西乐安县二十八都迁楚. 东房下支祖 : (明) 郭仁德,字泉溪,行四(泉房) ; 郭礼德,字南溪,行六(南房) ; 郭智德,字乔溪,行七(乔房). 为存中公之孙. 西房下支祖 : (明) 郭德文,行俊一(文房). 为应中公之孙. 班序 : 德庆希尚书 习学锦文章 世代光明显 乾坤永远长 俊彦敦培植 超群冠楚湘 贤良升辅佐 瑞泰拱麟祥 承先启后昌 忠义兆辉煌 砥柱擎寰宇 功勋万载扬.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 双峰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上湘大湄郭氏族谱. 书名页题 : 郭氏族谱.
浏览:0
大湄郭氏四修族谱 [19卷,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汾阳堂, 2001年辑. 22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受姓祖 : (周) 虢叔,或曰虢仲. 文王季弟,受封于虢称郭公,因以为氏. 一世祖 : (唐) 郭敬之. 名祖 : (唐) 郭子仪,封汾阳郡王. 为敬之公之子. 籍陜西省华县. 宗祖 : (元) 郭辛可,行仲十. 华轩公四子. 敬之公28世孙. 辛可公下二派 : (元明之际) 郭伯传,行传一,号素翁(东房派) ; 郭伯修,字世亯,行从三,号省斋(西房派). 始迁祖 : (明) 郭存中,行睦六(东房) ; 郭应中,行便八(西房). 由江西乐安县二十八都迁楚. 东房下支祖 : (明) 郭仁德,字泉溪,行四(泉房) ; 郭礼德,字南溪,行六(南房) ; 郭智德,字乔溪,行七(乔房). 为存中公之孙. 西房下支祖 : (明) 郭德文,行俊一(文房). 为应中公之孙. 班序 : 德庆希尚书 习学锦文章 世代光明显 乾坤永远长 俊彦敦培植 超群冠楚湘 贤良升辅佐 瑞泰拱麟祥 承先启后昌 忠义兆辉煌 砥柱擎寰宇 功勋万载扬.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 双峰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上湘大湄郭氏族谱. 书名页题 : 郭氏族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