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明朝 澧州

澧州

澧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九年(589年)置松州,寻改澧州。治所在澧阳县(今湖南省澧县)。以澧水得名。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澧水流域(溇水上游除外)。大业初年,改为澧阳郡。唐朝初年,复为澧州。天宝、至德间又曾改为澧阳郡。南宋初钟相、杨幺起义,曾以此州为根据地。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澧州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改为澧州府,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又降为州,属常德府。三十年(1397年)改属岳州府。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升为澧州直隶州,属湖南省。乾隆以后,今桑植县分属永顺府,辖境缩小。1913年废州改名澧县。

澧州相关文献
湖南澧州石氏四修族谱序
湖南澧州石氏四修族谱序,丁亥四月,归。适逢澧州重修族谱。瞻前朝列宗之盛泽,神虑驰扬。感历代先祖之隆德,衷
查看全文
澧州皮氏族规
澧州皮氏族规,澧州皮氏族规一每年春祭限清明日该年总首动公项钱以备希馔接房户首房长至祠主祭至冬祭
查看全文
澧州皮氏族规
澧州皮氏族规,澧州皮氏族规一每年春祭限清明日该年总首动公项钱以备希馔接房户首房长至祠主祭至冬祭
查看全文
广东-广州-番禺陈澧
陈澧,字兰甫、兰浦,世称东塾先生,广东番禺人。9岁能诗文。道光六年(1826)中秀才,肄业龙华书院(后改为粤秀书院),从山长陈仲麟求学,极受赞赏。与桂文耀、杨荣绪为友。次年,初见张维屏,问诗学。识侯康,问治经之法。道光十二年中举人。此后屡次入京会试不第。道光二十九年大挑二等,授翁源县训导,次年赴任,仅两月即告病归。咸丰六年(1856年)挑选知县,陈不愿出仕,授国子监学录。从此绝意仕途,专心著述讲学。道光二十年(1840)受聘为学海堂学长。同治六年(1867)复受聘为菊坡精舍山长。前后执教数十年,提倡朴学,所造就者甚多,形成“东塾学派”。陈澧对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骈文、诗词、篆、隶、真、行书,无不研究。25岁时,开始著书。早年著作,以乐律、音韵为中心,撰《声律通考》,详考古今声律的差异,以探求和保存古乐,又作《琴谱律》、《箫谱》;作《切韵考》,附《外篇》,专门研究古代切韵。地理学方...
查看全文
澧州
参考资料《隋书志第二十六地理下》
查看全文
澧州相关标签
58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五代十国的州
隋朝的州
湖南的州
常德行政区划史
1729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唐朝的州
张家界行政区划史
明朝的州
宋朝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