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唐代 刘行深

刘行深

刘行深,神策军左军中尉,刘季述是他的养子,咸通十四年(873年)唐懿宗死后,与田令孜、韩文约等杀懿宗年长诸子,立年仅十二岁普王李俨(李儇)即位,是为唐僖宗,改元乾符元年。刘行深死后,刘季述接替他的地位。

刘行深相关文献
余深-缘结荔枝深
余深-缘结荔枝深,余深缘结荔枝深余深当权之时,因与蔡京等结党,深得徽宗皇帝宠信之外,也由于他的才华
查看全文
卢深
卢深:年里、生平不详。卒于唐懿宗咸通十年(870)。唐宣宗大中二年(848)戊辰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三人。考官:礼部侍郎封敖。取状元后入仕。咸通七年(866)三月,以起居郎入翰林院,为翰林学士。同年七月为兵部员外郎,十月上殿召对,获赐绯。咸通八年正月知制诰,八月召对获赐紫,十一月加封户部郎中知制诰。咸通九年十月,官拜中书舍人。十年十一月迁户部侍郎知制诰。同年十二月(约870年1月)病故于任上。赠户部尚书。
查看全文
陆深
生平生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早年与徐祯卿一起读书,后来成为王阳明之父王华的门生。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正德十三年(1518年)九月十六日,以翰林院编修升为国子监司业。升祭酒。累迁山西提学副使、四川左布政使。嘉靖十五年(1538年)拜光禄寺卿,次年为太常寺卿,兼侍读学士,进詹事府詹事。嘉靖十九年(1542年)辞官回乡。卒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赠礼部侍郎,谥文裕。成就陆深工书法,喜仿李邕、赵孟頫,“遒劲有法,如铁画银钩”。《明史·文苑传》记载,陆深、莫如忠、莫云卿父子等“皆以善书称,其昌后出,超越诸家……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瑞麦赋》。著有《俨山集》100卷等。参见陆家嘴
查看全文
深衣
得名在《礼记正义·深衣》中有提到其他的服饰的上衣和下裳均不相连,而“深衣”上衣和下裳相连,将整个身体均包裹在内,被体深邃,因此而被称作深衣。自古天子诸侯朝会服玄端,燕居服深衣。宋末金履祥认为深衣乃古代士大夫闲居之服,合于周礼"规矩准绳",并撰《深衣小传》。复原及流行程度宋朝深衣在《礼记》等中国文献当中作为一种简便的礼服而被记录,到了汉代以降,深衣作为一种传说被人时时想起,并没有受到太大关注,到了北宋中期,一些学者如朱熹和司马光根据古籍记载自制深衣,并且作为常服穿着。某天司马光对学者邵雍说:“先生可衣此乎”,邵雍回答:“某为今人,当服今世之服。”司马光认为其言合理。朱熹以后,深衣只是在一部分儒者之间被使用,且被视为奇装异服,南宋学者史绳祖就称深衣冠履为“怪服妖服”,南宋学者周密也批评道,就在庆元党禁发生之前,一部分士人身着裒衣博带(指深衣),装扮成一副道学家的气派。《宋史》中除了朱熹门人黄灏
查看全文
景深
感光元件尺寸与景深的关系在等效焦距、等效光圈、对焦距离三者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尺寸的感光元件景深保持一致。其中焦距和等效焦距、光圈和等效光圈的换算普遍以135传感器为标准。相机运动和景深的关系景深标尺景深表,下面调节光圈,上面有对应的景深,光圈数值的颜色对应对焦环上的景深刻度颜色。例如把光圈调为黄色的11,对应的景深就是上方两条黄色刻线中间的部分,用米和英尺两种单位表示Tessina相机的景深标尺大部分相机的景深标尺都刻在镜头上(例如下图所示的35mm镜头)都配备了根据焦距和光圈值换算景深的景深标尺。景深标尺中使用英尺和米两种单位;当某个距离值对准白色标线时,这一距离的物体就恰好在焦平面上成像。景深表下方白色标线两侧有标示光圈值的数值,当镜头的光圈值设定为某一数值时,景深就为该光圈值标线对齐的距离标尺上的两个数值范围。也有一些相机,景深标尺不在镜头上,而在控制焦距的旋扭上,例如Rolleif...
查看全文
刘行深相关标签
刘姓
唐朝宦官
其他
家族谱大览
2.刘氏宗谱, 2, 卷首2: 修谱章程 派行 诗词, 1999
原书: [湖北红安] : 五和堂, 1999年重修. 17册 : 插图. 注 : 此谱主要含五大支派: 刘家洼派; 旺家田派; 刘家冲口派; 刘鄂寺派; 刘子河派. 许多祖先资料缺失. 源流 : 红安麻城刘姓明初洪武年间(1368-1398)由江西省浮梁县溪坝筷子巷迁来湖北省武汉市红安县(1952年前称黄安县). 宗祖 : 刘正甫 ; 率子刘本合. 自江西迁麻邑. 为允迪公之后. 刘家洼20世祖 : (清) 刘远谟 ; 刘远美 ; 刘远绍,字寿山 ; 刘远秀,字青山 ; 刘远来,字书香...等. 旺家田派始迁祖(1世) : (明) 刘本模,号明秋 ; 率子侄刘茂朝 ; 刘茂经(后又迁麻城). 洪武二年自江西迁红安. 旺家田六世玉柯公下20世祖 : 刘绪金(刘明秋支) ; 刘绪宗(桃家田支) ; 刘绪贵(吁刘垸支). 茂经公派21世祖 : 刘传珩 ; 刘传富,字如富 ; 刘传彰,字如彰 ; 刘传海,字如海. 刘家冲口远祖 : (元末) 刘麒 ; 刘麟. 二公自江西筷子巷瓦西坝迁至湖北黄陂团林埠. 刘家冲口始迁祖 : (明初) 刘琮 ; 刘环(清末转迁水分岭) ; 刘珏(转迁河南砖桥镇). 刘家冲口麒公派21世祖 : 刘本涛 ; 刘本学 ; 刘本元 ; 刘本礼...等. 刘家冲口琮公派17世祖 : 刘家栋. 生五子: 刘久仁 ; 刘久义 ; 刘久礼 ; 刘久志 ; 刘久信(止). 刘家冲口环公派下20世祖 : (清) 刘福进 ; 刘福楠 ; 刘福隆 ; 刘福恺...等. 刘鄂寺派22世支祖 : (清) 刘绍怡(大房) ; 刘汉章(二房) ; 刘绍德(三房) ; 刘绍进(四房). 刘子河派宗祖(1世) : (明) 刘国宝,号玉尺. 由江西迁湖北省麻城. 刘子河派始迁祖 : (明) 刘璋,号子河. 仲德公之子. 由麻城县宋埠迁至红安县子云乡刘子河. 新派行(25世起) : 荣华升瑞焰 盛纪兆开端 建业惟勤俭 财源涌玉泉. 刘家洼旧派行(9世起) : 泽述世绍光 金士渠火土 志远崇先学 心源佑复贤 忠君遵国宪 守典振清廉 立德维修职 登行在奉天 宏勋开鼎象 辉际绍恩绵. 旺家田旧派行(1世起) : 本茂 丹心百庆 玉洞高守 养之宗高 正大光明 令绪传家学 鸿文应运昌 维新辉汉鼎 道德震联邦. 刘家冲口旧派行(6世起) : 大铭宗远德 文柏单经行 存家久成福 本立振朝邦 忠厚传斯美 和风继世长 吉祥辉永绪 贤嗣发光昌. 刘鄂寺旧派行(19世起) : 高德安邦(绍)定 成全启厚坤. 刘子河旧派行 : 太平仁自康 XXXXX 有之一时光 志永长洪道 仕大定兴忠 先学希同绍 昌明世天开 万载维珍浩 建德必能崇 正业其思效. 散居地 : 湖北省红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7.刘氏宗谱, 7, 卷6: 世传 泓公三房 大诚 凰公 8世一行公起, 195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德堂藏板, 民国39[1950]年续修. 7册 : 插图. 远祖 : 刘湝. 鼻祖 : 刘隆道. 湝公37世孙. 下一支 : (唐) 刘汾,字伯临,行十四. 麻城始祖(1世) : 刘受五,名彦五. 重八公(讳槐,字植龄)次子. 汾公五世孙. 原籍江西广信府铭山县瓦屑坝. 迁麻城城西梅林区大河岸刘家㭰. 派祖(5世) : 刘泓. 生五子 : 刘大经(长房) ; 刘大纶(二房) ; 刘大诚(三房) ; 刘大春(四房) ; 刘大贤(五房). 大经公生二子(7世) : 刘凰(二传后止) ; 刘凤(传一支 : 刘之受). 大纶公生三子(7世) : 刘鹄 ; 刘鸿 ; 刘鹗. 大诚公生二子(7世) : 刘凰(传一支 : 刘之选) ; 刘鹤(传一支 : 刘之忠). 大春公下一支(7世) : 刘鸳. 生五子(8世) : 刘一夔 ; 刘一干 ; 刘一榜 ; 刘一政 ; 刘一清. 鹄公下支祖(8世) : 刘一林(下二房 : 刘之述 ; 刘之继) ; 刘一科(下一支 : 刘之兆). 鸿公下支祖(8世) : 刘一诚 ; 刘一会. 一诚公传二房(9世) : 刘之极 ; 刘之礼. 一会公生二子(9世) : 刘之学(下一子 : 刘友谅) ; 刘之机(下一子 : 刘友正). 辈份 : 受绍道金水 大鸟一之友 高宗正志起 明国士元文 学成功定立 品法则良生 长思时永太 土木火方行.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目录题 : 刘氏续修宗谱
浏览:100
1.刘氏宗谱, 1, 卷首: 谱序 修谱名目 目录 凡例 祠图 墓图 派行 铁冶宗系表等, 193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青藜堂, 民国19[1930]年续修. 6册 : 插图, 世系表. 修谱人员 : 刘光瑛,字汉章 ; 刘远鉴,字子明 ; 刘光海,字少琨 ; 刘辉廷,字明卿 ; 刘远清,字积盛. 黄冈始祖 : 刘福一. 元顺帝11年避乱自江西饶州乐平县瓦屑坝迁黄冈道冠河瓦屑塆,继迁刘家山. 铁冶一世祖 : 刘宗一 ; 刘宗二 ; 刘宗三 ; 刘宗四 ; 刘宗五 ; 刘宗六 ; 刘宗七. 一世祖(1世) : 刘木 ; 刘朴(生一子: 刘俨然). 为铁冶四世祖昆季16人中之二. 先祖无可考. 于明中叶卜居团风铁冶扁担山凤形地,即今刘家湾. 木公生三子(2世) : 刘浑然(大房) ; 刘安然(二房) ; 刘奋然(三房). 俨然公下支祖(4世) : 刘鼎高,字彦圣. 生三子 : 刘启宇,字坤臣 ; 刘启栋,字彩臣 ; 刘启梁,字明臣. 安然公下支祖(5世) : 刘启祥 ; 刘启邦 ; 刘启世 ; 刘启朝 ; 刘启榜 ; 刘启谟. 浑然公下支祖(6世) : 刘开泰. 生四子 : 刘泰临,字方恒 ; (清) 刘泰康,字以恒 ; 刘泰清,字方献 ; 刘泰深,字方舟(下一子: 刘建都,字仕舜). 奋然公下支祖(6世) : 李开运(或作开任),字能胜. 启宇公生五子(6世) : 刘开国,字勋元 ; 刘开元,字伟勋 ; 刘开后,字宏勋 ; 刘开文,字周勋 ; (清) 刘开武,字汉勋. 泰清公生四子(8世) : (清) 刘建勋,字绣扬 ; 刘建猷,字殿扬 ; 刘建廷,字国扬 ; 刘建业,册名占魁. 订正派行 : 单然时鼎启 开泰建文治 光辉远益腾 家世隆祥瑞.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团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刘氏续修宗谱
浏览:100
4.刘氏宗谱, 4, 卷2: 行传 木公 浑然 三房 7世泰清公起 四房 7世泰深公起, 193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青藜堂, 民国19[1930]年续修. 6册 : 插图, 世系表. 修谱人员 : 刘光瑛,字汉章 ; 刘远鉴,字子明 ; 刘光海,字少琨 ; 刘辉廷,字明卿 ; 刘远清,字积盛. 黄冈始祖 : 刘福一. 元顺帝11年避乱自江西饶州乐平县瓦屑坝迁黄冈道冠河瓦屑塆,继迁刘家山. 铁冶一世祖 : 刘宗一 ; 刘宗二 ; 刘宗三 ; 刘宗四 ; 刘宗五 ; 刘宗六 ; 刘宗七. 一世祖(1世) : 刘木 ; 刘朴(生一子: 刘俨然). 为铁冶四世祖昆季16人中之二. 先祖无可考. 于明中叶卜居团风铁冶扁担山凤形地,即今刘家湾. 木公生三子(2世) : 刘浑然(大房) ; 刘安然(二房) ; 刘奋然(三房). 俨然公下支祖(4世) : 刘鼎高,字彦圣. 生三子 : 刘启宇,字坤臣 ; 刘启栋,字彩臣 ; 刘启梁,字明臣. 安然公下支祖(5世) : 刘启祥 ; 刘启邦 ; 刘启世 ; 刘启朝 ; 刘启榜 ; 刘启谟. 浑然公下支祖(6世) : 刘开泰. 生四子 : 刘泰临,字方恒 ; (清) 刘泰康,字以恒 ; 刘泰清,字方献 ; 刘泰深,字方舟(下一子: 刘建都,字仕舜). 奋然公下支祖(6世) : 李开运(或作开任),字能胜. 启宇公生五子(6世) : 刘开国,字勋元 ; 刘开元,字伟勋 ; 刘开后,字宏勋 ; 刘开文,字周勋 ; (清) 刘开武,字汉勋. 泰清公生四子(8世) : (清) 刘建勋,字绣扬 ; 刘建猷,字殿扬 ; 刘建廷,字国扬 ; 刘建业,册名占魁. 订正派行 : 单然时鼎启 开泰建文治 光辉远益腾 家世隆祥瑞.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团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刘氏续修宗谱
浏览:100
1.刘氏宗谱, 1, 卷1: 谱序 编谱名目 凡例 派行 传, 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乙照堂, 民国35[1946]. 4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此谱缺卷5. 远祖 : 刘定,名夏. 刘氏出自陶唐氏. 出自彭城,发迹鄱阳,迁居麻邑. 麻城祖 : 刘迪. 世祖 : 刘彦一(居唐殿) ; 刘彦二(新河) ; 刘彦三(居鎻口河). 鼻祖 : 刘梦和,号秉公. 南山深塘祖(1世) : 刘明一,号德卿. 房祖(8世) : 刘月,字子乐 ; 刘俊. 月公下支祖(9世) : 刘务学(居邑西闵家岗) ; 刘汝学(居深塘) ; 刘先学(居东山). 务学公下支房祖(11世) : 刘亨干(长房) ; 刘亨震,字淑易(二房) ; 刘亨坤 ; 刘亨兑. 俊公下四房(14世) : (清) 刘之骥,字弼高(长房) ; 刘之华,字丹采(二房) ; 刘之富,字丹廷(三房) ; 刘之贵,字丹书(四房). 皆为士棣(字在锡)之子. 辈派 : 作述辉先绪 英华世德长 光昌名顺定 永远耀宗芳 高发传千古 豪雄万代强 瑞映临旭日 必起复家邦.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7.刘氏宗谱, 7, 卷5: 七甲 11世行夏公起, 1369-199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天禄堂续修, 民国80[1991]. 1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缺卷9. 始迁祖: (明) 刘思齐 ; 偕弟刘思楚. 原籍江右梓溪,迁来楚黄. 思楚公后居麻邑. 十大房祖(3世): 刘道淮(一甲) ; 刘道漾(二,三甲) ; 刘道源(四甲) ; 刘道浍(五甲) ; 刘道洄(六甲) ; 刘道沂(七甲) ; 刘道沣(八甲) ; 刘道泽(九甲) ; 刘必鉴 ; 刘必富(十甲). 派行(12世起) : 安邦定典功惟远 立本培宗事正长 书校汉廷绵令绪 业兴晋代景前芳. 注 : 部分黄冈县于1951年改名为新洲县.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新洲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楚黄刘氏宗谱. 谱序题 : 新洲刘氏三修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