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吴越文化

吴越文化

吴越文化,又称“江浙文化”,是指江浙地区的地域文化。吴越文化区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其范围大致包括今日的苏南、江西东北的上饶地区皖南和浙江省及上海市,基本与整个吴语方言区(包括有系属争议的徽语)相吻合。吴越文化如细分则可分为“吴文化”和“越文化”,两者同源同出。

对应吴语的吴越文化形成于周代,到了晋朝开始受到北方文化的影响,开始成为中国文化中精致典雅的代表。唐代吴越经济开始超过北方,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同时,原先北方文化在北方地区在战争和多次的少数民族统治中淡化,因此,吴越文化又保留了较多了传统中国文化。例如,吴语比较细软优雅,享有“吴侬软语”的美称;吴越饮食以香甜可口为特征,与以香辣为主的西南、以干煮炖为主的北方饮食成鲜明的对比;吴越地区辈出文人墨客和科学家,古代状元和现代中国院士中吴越地区人士要占近2/5。

吴越人性格外柔内刚,为人谦和,注重礼节,但是在一些战争中又表现出英勇的气...

相关人物
吴越文化相关文献
吴越国钱B墓
吴越国钱B墓,简要介绍:钱王陵是唐末五代吴越王钱B的陵墓,是浙江省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墓。是中
查看全文
吴越国
建立与疆域欲参阅更为详尽的列表,请见吴越国州县列表。吴越国前身与基础可一直上溯至唐末大混乱时期杭州地方的乡兵集团杭州八都。钱镠本为石镜都的副将,助主将董昌取得杭州、击败浙东观察使刘汉宏的侵略后,董昌将杭州刺史一职以及杭州八都集团的大部分让给了钱镠,是钱镠获得独立地盘之始。以下表列出此政权之扩张事件及领域变动。893年,钱镠为唐镇海节度使。907年被后梁封为吴越王。975年援北宋灭南唐,978年吴越末代国王钱俶为了避免战乱主动献土并入北宋。吴越国一军十三州:杭州(首府):辖钱塘、钱江、盐官、余杭、富春、桐庐、于潜、新登、横山、武康十县。越州(东府):辖会稽、山阴、诸暨、余姚、萧山、上虞、新昌、瞻八县。湖州:辖乌程、德清、安吉、长兴四县。温州:辖永嘉、瑞安、平阳、乐清四县台州:辖临海、黄岩、台兴、永安、宁海五县。明州:辖鄞、奉化、慈溪、象山、望海、翁山六县。处州:辖丽水、龙泉、遂昌、缙云、青田...
查看全文
吴越文化
历史远古时代从考古资料来看,吴越文化的渊源可以推溯到旧石器文化时期。1985年春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三山岛发现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长江下游首次发现的旧石器地点,为研究吴越文化的起源提供了重要资料。先秦至汉时期早在春秋时代已有吴国和越国两个国家,在此期间互相争霸。但一直到汉朝,江南还处于落后的状态,一般时人对吴越文化的印象是粗犷,但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审美观。六朝至隋唐时期自三国时起因有孙权建立的吴国,加上中原不断战乱,不少原居于黄河流域者纷纷南下,一直至南北朝仍不止,使江南一带的人口开始有所增长。南渡者把本来是中原的士族文化带进江南,使吴越文化开始带有一种书生的气息。当时吴越文化主要是以玄学为主,是西晋亡国之际士人南迁时,由中原带入江南,为之江左玄学。南宋至明清时期唐亡以后,中原和江南一带各自分裂成多个小国。其中南方因为经济相对稳定,加上此时又有一批北方人口南迁,使江南一带的经济、文...
查看全文
吴越民系
起源文明最早起源于江南一带的文明,如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等。属古代中原人所称的百越地区。吴、越二国史实见诸文献,始自春秋。《春秋》、《左传》、《国语》等史书都有载。吴王阖闾都于姑苏,越王勾践都于会稽。后来两地连年交战,彼此文化上相互渗透同化,最终融为一体。吴、越两国属于同一个部族,即吴越族,最初被中原诸侯视为蛮族,至春秋已经与周的诸侯国广泛交流,经过春秋战国以及秦汉以后,已经被同化成为汉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吴地的古越语是今天的吴语的源头。吴国地区的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成为后世的吴文化。后期随着北方连年战乱,开始衣冠南渡,在晋朝五胡乱华之后,大量北方华人贵族豪强南渡江南(包括后来靖康之变后的宋室南迁),从而又将北人带入其中。文化吴越自古文人辈出,是古代状元和进士产生最多的地方,以及当今出产两院院士最多的地区。文化特征----“士族精神、书生气质”尚文崇儒阳明学经世致用文...
查看全文
吴越同舟
吴越同舟【成语意思】: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用法分析】:吴越同舟主谓式;作宾语;含褒义。【成语来源】:先秦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使用程度】:生僻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wúyuètóngzhōu【英语翻译】:Evenmortalenemiesshouldhelpeachotherinthefaceofcommondanger.【成语声母】:WYTZ【吴越同舟的近义词】:同舟共济【吴越同舟的反义词】:勾心斗角【成语故事】:春秋时,吴国和越国经常交战。一天,在吴越交界处河面的一艘渡船上,乘坐着十几个吴人和越人,双方谁也不搭理谁,气氛显得十分沉闷。船离北岸后,一直向南岸驶去。刚到江心,突然天色骤变,刮起狂风来。...
查看全文
吴越文化相关标签
江浙文化
吴越族
家族谱大览
吴越钱氏宗谱 [20卷]
原书: [安徽枞阳 : 吴越钱氏宗谱编委会], 2011年序. 11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源流 : 钱氏出于彭祖,本姓篯. 彭祖28子孚去竹为钱. 子孙世居彭城. 宗祖(一世) : (唐) 钱镠,字具美,谥武肃王. 宽公长子. 吴越国第一代国王. 皖桐始祖(14世) : (宋元之际) 钱烈,字符悦,小字万四. 艾公第三子. 与曾祖觷公(字悦道,封惠济侯)自浙江淳安经吴江入桐. 三大派祖(17世) : (元明之际) 钱必寿,字思道,行贵十一(为定远将军) ; 钱贵十四 ; 钱贵三. 贵十一及贵十四公为和一公之子. 贵三公为和四公之子. 皆为烈公次子,安二公之裔. 贵十一公下三子(18世) : (明初) 钱皓,行礼二 ; 钱礼五 ; 钱时,字时中,行礼七. 贵十四公下二子(18世) : 钱昭,行礼八 ; 钱皎,行礼九. 贵三公下一子 : 钱礼六. 另派祖 : 钱安一. 为烈公长子. 随舅迁青阳横排岭. 安一公下三子(16世) : 钱福一,字文武(迁东流黄柏岭) ; 钱福二(居青阳) ; 钱福三,讳爵,字光禄(迁居松塘). 注 : "桐城县"于1954年改称"枞阳县". 百字派 : 圣神功德厚 光盛武陵春 敕劵传家宝 文章贯日清 诗书忠孝远 兰桂冕旒尊 温良恭俭让 奕叶立尼门 王侯从古有 英烈至今新. 字派(续) : 物华天象应 人杰地灵生 蛟腾连凤起 电紫与霞横 海阔波涛大 枝繁根蒂深 仰观新斗近 俯视泰嵩平 皇图期巩固 终始袭骈臻. 散居地 : 安徽省枞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脊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枞阳钱氏合修流光宗谱.
浏览:100
吴越钱氏宗谱 [20卷]
原书: [安徽枞阳 : 吴越钱氏宗谱编委会], 2011年序. 11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源流 : 钱氏出于彭祖,本姓篯. 彭祖28子孚去竹为钱. 子孙世居彭城. 宗祖(一世) : (唐) 钱镠,字具美,谥武肃王. 宽公长子. 吴越国第一代国王. 皖桐始祖(14世) : (宋元之际) 钱烈,字符悦,小字万四. 艾公第三子. 与曾祖觷公(字悦道,封惠济侯)自浙江淳安经吴江入桐. 三大派祖(17世) : (元明之际) 钱必寿,字思道,行贵十一(为定远将军) ; 钱贵十四 ; 钱贵三. 贵十一及贵十四公为和一公之子. 贵三公为和四公之子. 皆为烈公次子,安二公之裔. 贵十一公下三子(18世) : (明初) 钱皓,行礼二 ; 钱礼五 ; 钱时,字时中,行礼七. 贵十四公下二子(18世) : 钱昭,行礼八 ; 钱皎,行礼九. 贵三公下一子 : 钱礼六. 另派祖 : 钱安一. 为烈公长子. 随舅迁青阳横排岭. 安一公下三子(16世) : 钱福一,字文武(迁东流黄柏岭) ; 钱福二(居青阳) ; 钱福三,讳爵,字光禄(迁居松塘). 注 : "桐城县"于1954年改称"枞阳县". 百字派 : 圣神功德厚 光盛武陵春 敕劵传家宝 文章贯日清 诗书忠孝远 兰桂冕旒尊 温良恭俭让 奕叶立尼门 王侯从古有 英烈至今新. 字派(续) : 物华天象应 人杰地灵生 蛟腾连凤起 电紫与霞横 海阔波涛大 枝繁根蒂深 仰观新斗近 俯视泰嵩平 皇图期巩固 终始袭骈臻. 散居地 : 安徽省枞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脊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枞阳钱氏合修流光宗谱.
浏览:100
吴越钱氏宗谱 [20卷]
原书: [安徽枞阳 : 吴越钱氏宗谱编委会], 2011年序. 11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源流 : 钱氏出于彭祖,本姓篯. 彭祖28子孚去竹为钱. 子孙世居彭城. 宗祖(一世) : (唐) 钱镠,字具美,谥武肃王. 宽公长子. 吴越国第一代国王. 皖桐始祖(14世) : (宋元之际) 钱烈,字符悦,小字万四. 艾公第三子. 与曾祖觷公(字悦道,封惠济侯)自浙江淳安经吴江入桐. 三大派祖(17世) : (元明之际) 钱必寿,字思道,行贵十一(为定远将军) ; 钱贵十四 ; 钱贵三. 贵十一及贵十四公为和一公之子. 贵三公为和四公之子. 皆为烈公次子,安二公之裔. 贵十一公下三子(18世) : (明初) 钱皓,行礼二 ; 钱礼五 ; 钱时,字时中,行礼七. 贵十四公下二子(18世) : 钱昭,行礼八 ; 钱皎,行礼九. 贵三公下一子 : 钱礼六. 另派祖 : 钱安一. 为烈公长子. 随舅迁青阳横排岭. 安一公下三子(16世) : 钱福一,字文武(迁东流黄柏岭) ; 钱福二(居青阳) ; 钱福三,讳爵,字光禄(迁居松塘). 注 : "桐城县"于1954年改称"枞阳县". 百字派 : 圣神功德厚 光盛武陵春 敕劵传家宝 文章贯日清 诗书忠孝远 兰桂冕旒尊 温良恭俭让 奕叶立尼门 王侯从古有 英烈至今新. 字派(续) : 物华天象应 人杰地灵生 蛟腾连凤起 电紫与霞横 海阔波涛大 枝繁根蒂深 仰观新斗近 俯视泰嵩平 皇图期巩固 终始袭骈臻. 散居地 : 安徽省枞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脊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枞阳钱氏合修流光宗谱.
浏览:0
1.宣汉李氏文化简编
原书: 宣汉 : 宣汉李氏家族文化编委会, 1999. 13, 479页 : 世系表, 插图, 肖像. 封面题: 宣汉李氏家族文化. 注: 本编李氏支系复杂分布全县各乡镇因之始迁祖繁多请详谱列原资料. 散居地: 四川省宣汉县等地.
浏览:100
新镌吴越钱氏续庆系谱 [17卷,及附谱末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康熙9[1670]序.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日本东京 : 国立国会图书馆. 始祖 : (唐) 钱镠. 吴越国武肃王. 始迁祖 : 钱骧,字德高,封富春侯. 散居地 : 浙江省等地. 书衣题 : 钱氏宗谱.
浏览:0
文化柳氏世谱
始祖柳车达的子孙录, 900-1876 忠清南道大田市,文化柳氏大同保所,文化柳氏世普修委员会,1876年发行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