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斑猫

斑猫

斑猫(学名:Felis silvestris)或称野猫山猫,是一种小型猫科动物,原生于欧洲地区、亚洲西部,以及非洲。斑猫会猎捕小型哺乳类、鸟类,或是其他体型相仿的动物。斑猫可分为多个分布于不同地域的亚种,其中包含了家猫(Felis silvestris catus),而世界各地又有许多回归野外的家猫。

一项调查显示,现存家猫是源自1万年前生活于近东地区的的一部分斑猫。此外,与斑猫最接近的物种是沙漠猫(Felis margarita)。

斑猫相关文献
斑羚
外观斑羚长95-130厘米,重35-42公斤。它们是灰色或灰褐色的,脚呈黄褐色,喉咙较为淡色,沿脊骨有一道深色斑纹。雄羚颈上有短的鬃毛。雄羚及雌羚的角都是向后弯曲的,可长达18厘米。生态及分布斑羚分布在喜玛拉雅山及兴都库什山脉的森林,介乎海拔1000-4000米。它们一群一般会占有约100公顷的地盘。斑羚的寿命约14-15年。每胎约产一子,妊娠期为170-218天。幼羚7-8个月大就会断奶,3岁就达至性成熟。斑羚的群族约有4-12头,有时会一对的生活,较年老的雄羚则有时会独居的。它们是暮晨活动的,在早上或晚上最为活跃。吃过早餐后,它们会喝水及整日在岩边休息。它们吃叶子及植物的其他柔软部分,如草。斑羚非常灵活及奔跑得很快,其毛色可以成为一种伪装。它们若受到威胁时,会发出嘶嘶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它们列为近危。
查看全文
星斑
发现和测量要检测和测量星斑的尺度有几种方法可以使用。对快速转动的恒星-多普勒成像和塞曼-多普勒成像对转动缓慢的恒星-线深比率(LineDepthRatio,LDR)。对食双星-可以制作两颗星的星斑和影像的食像图温度观察到的星斑温度比光球低500-2000K,这样的温度差足以使星斑与环绕的周围区域产生高达0.6等的亮度差异。这看起来也联系着星斑和光球之间的温度差,可以由星斑相似的行为显示出不同型态的恒星(对G-K矮星)。生命期星斑的生命期与大小相关:小星斑的生命期与大小的比例,与太阳黑子相似。大的星斑与恒星的较差自转相关。但有些证据显示,即使在有较差自转的恒星,大星斑的光度变化可以持续好几年。活动周期星斑在恒星表面的分布和横越,与太阳的情形类似,但仍会因为恒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像是与恒星是不是联星有关。在其他的恒星上也观察到与太阳相同形式的活动周期,相当于太阳的11年周期(两倍)。有些恒星有...
查看全文
斑鳖
分布斑鳖已知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江苏、浙江两省交界太湖、云南红河流域的个旧、元阳以及建水县。中国最后一个已知野生个体于1998年在红河之间的元阳及建水县​​被发现,后获释放。现时已知只有在越南和中国四
查看全文
斑腰燕
亚种赤腰燕云南亚种(学名:Hirundostriolatastanfordi)。分布于缅甸、泰国以及中国的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赤腰燕指名亚种(学名:Hirundostriolatastriolata)。分布于菲律宾、印度尼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爪哇。
查看全文
血泪斑斑
血泪斑斑【成语意思】:血与泪俱在实证物【用法分析】:血泪斑斑作谓语、定语;用于悲痛事情。【成语来源】:元·韦居安《梅磵诗话》上卷:“艰难犹有君亲念,血泪斑斑满客衣。”【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使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xuèlèibānbān【成语声母】:XLBB【近似成语】:斑驳陆离:斑驳: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其它颜色;显得花花搭搭的;陆离:参差不一的样子。形容颜色杂…【成语接龙】:血泪斑斑→→斑驳陆离→→离鸾别凤→凤附龙攀→攀蟾折桂桂林一枝→枝附叶着→着述等身→身废名裂→裂土分茅→茅室蓬户→户曹参军
查看全文
斑猫相关标签
IUCN无危物种
猫属
动物
家族谱大览
黄猫垭镇朱氏族谱
黄猫垭镇朱氏族谱
夫族之有谱,犹县之有志,国之有史也。吾族原本有撰写之旧谱,后因丢失。唯恐斗转星移后世子孙茫然不知所自出,更惮昭穆失序,尊卑失伦,远近莫辩,系派难分,则伯叔昆季之寿,将有似若秦越人者,深兹惧矣。今逢太平盛世,此所恻然,故有重修族谱之举。幸族人之未淹,犹有朱定坤、朱可明、朱可荣等长辈口述,阅风化严重之古碑,伸忝列胶庠之微力,咨询得克: 清朝伊始,为规避起义军和(清)王朝的追杀(此处待考证),皇家贵胄朱氏族人纷纷改姓埋名,四处迁徙,忍辱图存。史籍《清稗类钞·姓名类》中曰:明亡后,“天潢贵胄,转徙流亡,无不改姓自晦”。干隆年间,始祖应俊公携妻李氏、妻兄李元福(又为李府学)太君,负一扁担、两箩筐,筐中载襁褓幼子兴政公,辞湖北麻城孝感故园。扁担两头,一悬米囊,一悬幼子,米尽则采蕨根捣浆,浆竭则煮树皮为羹。迁徙途中,始祖应俊公染病离世。李元福姊妹携幼子兴政公历尽千辛万苦,抵仪陇分水岭,结庐暂居(分水岭距朱德故里直线距离18公里),遂复携家徙于苍溪黄猫乡南君村,始定根基,再创家业。此行非易,艰难险阻,难以尽述。其情其景,感人至深,至今犹为族人传颂。 南君村朱家坝,背靠尖包梁山脉,左依徐家大树林山脉,右傍庞家嘴山脉,前有乌龟石河环绕流过,此地山川秀美,风土淳厚,遂定居焉。自此而后,朱氏一族,繁衍生息,枝繁叶茂,子孙昌盛。族人以耕读传家,勤劳节俭,恪守祖训,共谋发展。历经数世,家族日益兴旺,成为一方望族。 始祖朱应俊往前追溯自明朝何宗裔分派?与仪陇朱德一派关联否?后之子孙有能嗣续而补缉之者,俾无遗坠焉,尤吾之所厚望也。 昔金勉祖(朱拔贡),理政苍溪、阆中、南江三县之要务,闻名遐迩,为表其功名在朱氏祠堂坪及桅杆坝立石桅杆以纪之,在堂屋正中曾有塑像,文革期间被毁。今我族人,追思先祖之遗训,缅怀前辈之艰辛,当以更加奋发之精神,继承遗志,光大家族。故特撰此文,以溯我朱氏之源流,并附《朱子家训》于后,以警后世子孙。 铭曰: 麻城辞旧,扁担承殇。 苍溪肇基,手足胼胝。 德润乡梓,教启书香。 瓜瓞绵绵,山高水长。 撰修人:朱晓明,朱博 公元二零二四年九月 农历:甲辰年八月 备注:“拔贡”清朝科举制度中选拔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的一种。由各省学政选拔文行兼优的生员,贡入京师,称为拔贡生,简称拔贡。同时,经朝考合格,入选者等任七品京官,二等任知县,三等任教职 《朱子家训》及翻译: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翻译:此言修身齐家之道也。 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翻译:此乃劝人节俭,珍惜物力。 3.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翻译:乃言预为之计,防患未然。 4.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翻译:乃教人以自律之道。 5.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翻译:此言生活之道,贵在质朴自然。 6.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翻译:此乃戒奢以俭之训也。 7.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翻译:此言防身立命之要,戒色戒淫,以保真心。 8.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翻译:此乃教人以朴素为美,远离浮华。 9.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翻译:此言尊祖敬宗,勤学不辍之理。 10.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翻译:此乃修身齐家之要。 11.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翻译:此乃戒贪戒醉之训。 12.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翻译:此乃待人接物之道,以诚待人,以善感人。 13.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翻译:此言家道兴衰之理,贵在和睦与仁爱。 14.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翻译:此乃家族和睦,长幼有序之训。 15.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翻译:此言夫妇之道,孝悌之义,乃为人之本。 16.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翻译:此言婚姻之道,重在人品,非以财物为重。 17.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翻译:此言人之气节,贵在平等相待,不以贫富论人。 18.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翻译:此言为人处世之道,贵在和平与谨慎。 19.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翻译:此言仁爱之心,当推及万物。 20.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翻译:此言修身之道,当去偏执,戒懒惰。 21.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翻译:此言交友之道,当择善而从。 22.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翻译:此言处世之道,当明辨是非,冷静思考。 23.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翻译:此言感恩之心,当常存于胸。 24.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 此言人生之道,当知足常乐,不可过贪。 25.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翻译:此言待人之道,当以同情之心待人。 26.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翻译:此言善恶之分,当以诚为本。 27.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翻译:此言因果报应之理,当远色戒怨。 28.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馀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 翻译:此言家国安乐之道,当以和睦为本。 29.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翻译:此言读书为官之道,当以天下为己任。 30.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翻译:此乃《朱子家训》之结束语,教人以顺应天命,安分守己,方为人生正道。我朱氏子孙,当以此为训,勤勉持家,光宗耀祖,以不负先祖之期望
浏览:0
四川斑竹沟刘氏族谱
四川斑竹沟刘氏族谱
浏览:0
姚氏族谱(斑竹坡)
姚氏族谱(斑竹坡)
浏览:1809
贵阳贵安芦猫塘村蒙氏族谱
贵阳贵安芦猫塘村蒙氏族谱
浏览:0
潭头李氏房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地不详], 民国5[1916]重修. 1册: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版心注 “翔金垟派” 字样. 鼻祖 : 李伯清. 居江西广信府贵溪县辛安里. 乐清始祖(1世) : (元) 李光,字彦明,号贵溪,行谦十四. 伯清公3世孙. 至正年间始迁乐清县乐成镇银溪潭头. 生二子 : 李毅,号渊浩 ; 李木(另谱). 毅公生三子(3世) : 李怀璇(另谱) ; 李怀玑(另谱) ; 李怀川,字拱渊,号静庵,行仁三(大三房,本谱之祖). 翔金垟始祖(5世) : 李值,号直庵. 怀川公之孙. 迁居翔金垟. 值公三传支祖(8世) : 李守?,号仰村 ; 李守?,号南畴 ; 李守党,号思野 ; 李守?,号慕南 ; 李守?,号南阳 ; 李守?,号小乐 ; 李守斑,号思南 ; 李守?,号怀西 ; 李守?,号奉东. 东乡后塘祖(12世) : 李国?,字子贵. 迁居东乡后塘. 南畴公之后. 生二子 : 李敷?,名宗文(后塘派) ; 李敷?,名宗凯(翔金垟派). 沙岙桥头祖(13世) : 李敷?,字梅芳. 生一子 : 李锡恭,字诚敬. 柳市街祖(14世) : 李锡?,名法宝. 生二子 : 李士?,名百松 ; 李士?,名百水. 南沙岙杉树行祖(14世) : 李锡文,字还如. 生三子 : 李士?,字有德(居沙岙桥头) ; 李士?,字秀明 ; 李士?,字秀祥. 下山沙角花江祖(16世) : 李文?,名金德. 下山北岙祖(16世) : 李文?,名连桥. 李士俊(名寿道)次子. 沙角祖(17世) : 李家继,乳名正泮. 行第(8-27世) : 守大应君国 敷锡士文家 隆安方振启 万世庆承昌. 表行(6-25世) : 崇景贻从志 元思兆普存 秉正昭天叙 公侯宠帝邦. 雁行(1-20世) : 谦恭仁义纯 淑柔熙垕镇 礼乐政教孝 弟慈顺温和.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 : 潭头李氏宗谱.
浏览:0
潭头李氏房谱 [不分卷]
原书: 抄本影印, 1962年重修. 1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鼻祖 : 李伯清. 居江西广信府贵溪县辛安里. 乐清始祖(1世) : (元) 李光,字彦明,号贵溪,行谦十四. 伯清公3世孙. 至正年间始迁乐清县乐成镇银溪潭头. 生二子 : 李毅,号渊浩 ; 李木(另谱). 毅公生三子(3世) : 李怀璇(另谱) ; 李怀玑(另谱) ; 李怀川,字拱渊,号静庵,行仁三(大三房,本谱之祖). 翔金垟始祖(5世) : 李值,号直庵. 怀川公之孙. 迁居翔金垟. 值公三传支祖(8世) : 李守?,号仰村 ; 李守?,号南畴 ; 李守党,号思野 ; 李守?,号慕南 ; 李守?,号南阳 ; 李守?,号小乐 ; 李守斑,号思南 ; 李守?,号怀西 ; 李守?,号奉东. 东乡后塘祖(12世) : 李国?,字子贵. 迁居东乡后塘. 南畴公之后. 生二子 : 李敷?,名宗文(后塘派) ; 李敷?,名宗凯. 沙岙桥头祖(13世) : 李敷?,字梅芳. 生一子 : 李锡恭,字诚敬. 尚家垟祖(13世) : 李敷桂. 南沙岙杉树行祖(14世) : 李锡文,字还如. 生三子 : 李士?,字有德(居沙岙桥头) ; 李士?,字秀明 ; 李士?,字秀祥. 下山北岙祖(16世) : 李文?,名连桥. 李士俊(名寿道)次子. 玉环茅埏祖(17世) : 李家德. 里岙塘祖(17世) : 李家升. 西塘祖(17世) : 李家逢. 行第(8-37世) : 守大应君国 敷锡士文家 隆安方振启 万世庆承昌 敦厚传忠本 存仁定显扬.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县, 玉环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