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玛利亚的称号

玛利亚的称号

耶稣的母亲玛利亚有许多特殊称号,如诞神女(希腊语:Theotókos英语:God-bearer)、天主之母(拉丁语:Mater Dei英语:Mother of God)、基督之母(Mother of Christ)、童贞女玛利亚(Virgin Mary)、荣福玛利亚(Blessed Mary)、我们的女主(法语:Notre Dame英语:Our Lady),天主教所谓天上母后(拉丁语:Regina Caeli英语:Queen of Heaven),以及汉语里的圣母(这一应用可能起于明朝天主教)等等。

玛利亚的称号相关文献
玛利亚的称号
诞神女诞神女或生神者(古希腊语:Θεοτόκος,Theotókos,/ˌθiəˈtɒkəs/;英语:God-bearer,意为:Birth-GiverofGod,theonewhogi
查看全文
玛利亚·葛莱蒂
生平玛利亚·葛莱蒂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科理纳多的一个小佃农家庭中,在家中六个孩子中排行老三。1896年为求生计全家搬离故乡。1899年,葛莱蒂家搬到罗马省的聂图诺,并和塞雷内利家同住一栋房子。隔年其父因为疟疾而过世,家计转由其母承担。殉难1902年7月5日,塞雷内利家的长子亚历山大(意大利语:Alessandro)趁当时只有11岁的玛利亚独自坐在门廊前缝补衣服时,试图把她拉到卧室以对她性侵害。然而玛利亚开始大叫和抵抗,结果亚历山大被激怒而拿出随身小刀连刺玛利亚·葛莱蒂14刀,而后就抛下玛利亚跑走。由于伤口伤及要害,在医院急救的二十小时后她还是过世了。根据事后对她亲人的访问,在她生前最后一段时间内她不怨恨,反而宽恕了杀她的凶手。亚历山大的遭遇亚历山大·塞雷内利因为杀害了玛利亚而遭到逮捕,由于他当时未成年因此只被判刑三十年的监禁,逃脱了市民一致声讨的死刑。剧他的表白说在狱中他曾梦见玛利亚·葛莱蒂
查看全文
中国的称号
历代演变秦朝疆域在过去中原王朝传统的体系中,存在与现代不同概念的天下观念。在这种观念里,历代中原王朝自认位于天下的中央,自视为文明的中心,自中心向外辐射,外缘纳贡称臣的藩属;藩属之外,最外围与中原文化差异极大的民族则被称作蛮夷。这种界定与现在对主权界限的认知差异很大。周朝以前“国”是各部落盟的封号。,经过演变至周朝时则是成为卫戍王朝的诸侯国名称,在周朝的概念中,“中国”的含义仅仅对天子所治理的地域称谓随着历朝历代的不同,对中国这个名称的含义也会有所变化。自秦朝、汉朝大范围建立中央集权政权后,这种天下观仍延续下去,特别是蒙古统一中原后,虽然统治者不是汉族,但大部分时间这一区域都是在一个中央皇朝的主导之下,这也是中国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的一个历史因素。再者,中原王朝的政权易主时便产生朝代更替,新成立的朝代继承前朝正统,而每次朝代更替也都会更改国号,国号是源自中原王朝所特有的文化,类似于古人的别...
查看全文
玛利亚·帕塞卡
少年组玛利亚6岁开始练习体操,这是她自己的决定。她在世界著名的莫斯科迪纳摩体操俱乐部开始了运动生涯,她的第一个教练是NazhedaGaltsova和VyacheslavSlifanov。玛利亚&mid
查看全文
皇帝的称号是怎样来的
皇帝是我国古代专制君主的称谓之一。在甲骨文、金文和上古典籍中,已屡见“皇”“帝”等称号。许慎《说文解字》:“皇,大也”“大君也。”近人汪荣宝先生认为皇是祭祀时戴的一种冠(帽)。它本是一种有羽毛装饰的冠。供祭祀或祈雨时跳舞用。“皇”又是“对先代或神明的尊称”,又是传说中远古的帝王。《风俗通义》说:“皇者,中也,光也”。因而“皇”是至高无上、光明无比的神圣称号。“帝”,据其甲骨文字形,近人王国维说它是花蒂的全形。上面像花的子房。外面像花萼(花瓣外面的绿片),下面下垂的像雌雄花蕊。《说文》:“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起于商代末期,商王生称王,死称帝。所以“帝”作“帝王”用,是它的假借义,由于“帝”被假借用作“天帝”或“帝王”,于是后来又造了一个从“艹”(草)“帝”声的形声字“蒂”来代替它,“帝”本义是“花蒂”。由于“帝”(花蒂)能生花结果,故古人将主观想象中能生育万物的“天神”称为“帝”。后亦...
查看全文
玛利亚的称号相关标签
玛利亚的称号
基督教神学争议
基督教头衔
家族谱大览
一本族谱
点点滴滴点点滴滴点点滴滴点点滴滴点点滴滴点点滴滴的多
浏览:0
永川李氏世谱
国立中央图书馆 庆尚北道军委军,李景植,1928年发行。 始祖李文汉的子孙录。
浏览:0
利氏族谱
原书: 稿本, 民国63[1974]叙. 24面 : 世系表. 始祖 : (明) 利明学,号圣山. 散居地 : 广东省钦县青塘乡; 及台湾等地. 中国, 广东省, 钦县, 青塘乡
浏览:100
利氏宗谱 [5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河南堂, 清同治12[1873](松风阁梓行). 6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始祖(一世) : 利金汤. 肇基利公五郎. 原南雄府保昌县人,后迁嘉应州黄泥湖. 派祖(5世) : 利必瑶. 文兴公第七子. 下有一子 : 利侃. 侃公下四子 : 利汴 ; 利泊 ; 利江 ; 利浩,号忠简. 此谱仅含汴; 浩二房资料. 浩公下三子 : 利朝宰,号居所 ; 利朝望,号尊所 ; 利朝爱,号任所. 此谱主要含朝爱公第二子利顺夫; 及第五子利习夫之下世系资料. 二大支祖 : (明) 利顺夫,号方俊 ; 利习夫,号方贤. 顺夫公下奉新祖(12世) : (清) 利日学(居奉新白水) ; 利日著(居奉新石喿面) ; 利日飏(迁义宁州). 皆为其重公之子. 习夫公下奉新祖(12世) : (清) 利日伟,名和,字元霖. 为其相公第三子. 派号 : 金仲三文瑶 侃沐(浩)朝夫士 其日国家大 盛万世崇宗 祖德立应用 可念源远功 在明安迪广 由曰永亨昌 忠信和为贵 仁厚自兴隆. 散居地 : 广东省东莞县; 江西省奉新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利氏宗谱 [5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河南堂, 清同治12[1873](松风阁梓行). 6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始祖(一世) : 利金汤. 肇基利公五郎. 原南雄府保昌县人,后迁嘉应州黄泥湖. 派祖(5世) : 利必瑶. 文兴公第七子. 下有一子 : 利侃. 侃公下四子 : 利汴 ; 利泊 ; 利江 ; 利浩,号忠简. 此谱仅含汴; 浩二房资料. 浩公下三子 : 利朝宰,号居所 ; 利朝望,号尊所 ; 利朝爱,号任所. 此谱主要含朝爱公第二子利顺夫; 及第五子利习夫之下世系资料. 二大支祖 : (明) 利顺夫,号方俊 ; 利习夫,号方贤. 顺夫公下奉新祖(12世) : (清) 利日学(居奉新白水) ; 利日著(居奉新石喿面) ; 利日飏(迁义宁州). 皆为其重公之子. 习夫公下奉新祖(12世) : (清) 利日伟,名和,字元霖. 为其相公第三子. 派号 : 金仲三文瑶 侃沐(浩)朝夫士 其日国家大 盛万世崇宗 祖德立应用 可念源远功 在明安迪广 由曰永亨昌 忠信和为贵 仁厚自兴隆. 散居地 : 广东省东莞县; 江西省奉新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利氏宗谱 [5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河南堂, 清同治12[1873](松风阁梓行). 6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始祖(一世) : 利金汤. 肇基利公五郎. 原南雄府保昌县人,后迁嘉应州黄泥湖. 派祖(5世) : 利必瑶. 文兴公第七子. 下有一子 : 利侃. 侃公下四子 : 利汴 ; 利泊 ; 利江 ; 利浩,号忠简. 此谱仅含汴; 浩二房资料. 浩公下三子 : 利朝宰,号居所 ; 利朝望,号尊所 ; 利朝爱,号任所. 此谱主要含朝爱公第二子利顺夫; 及第五子利习夫之下世系资料. 二大支祖 : (明) 利顺夫,号方俊 ; 利习夫,号方贤. 顺夫公下奉新祖(12世) : (清) 利日学(居奉新白水) ; 利日著(居奉新石喿面) ; 利日飏(迁义宁州). 皆为其重公之子. 习夫公下奉新祖(12世) : (清) 利日伟,名和,字元霖. 为其相公第三子. 派号 : 金仲三文瑶 侃沐(浩)朝夫士 其日国家大 盛万世崇宗 祖德立应用 可念源远功 在明安迪广 由曰永亨昌 忠信和为贵 仁厚自兴隆. 散居地 : 广东省东莞县; 江西省奉新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