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瑜伽体位集

瑜伽体位集

这里列举一些“常用”瑜伽体位法。不可能穷举所有瑜伽体位及其变化式。而且瑜伽社(瑜伽学校)不同、瑜伽社内部发源部门不同、或者开发这个体位系统的瑜伽老师或上师(guru)不同,命名法不同。例如,神猴哈努曼式(Hanumanasana)又被Kripalu 瑜伽练习者.称为"Runner"s Stretch" ,在Shivananda 瑜伽中称为"Flat Back Forward Bend" , 在阿斯坦加瑜伽(Ashtanga Vinyasa Yoga) 和 Bikram Yoga中均称为"Preparation for Chair"。

瑜伽体位集相关文献
《易筋经》是印度传入中国的瑜伽术?苏轼练瑜伽最会运气
《易筋经》是印度传入中国的瑜伽术?苏轼练瑜伽最会运气,文|刘瀛璐“瑜伽是对心的抑制,这样人就能保持其真实本性。”《瑜伽经》如果说印度有
查看全文
《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Yogacara-bhumi-sastra)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古印度弥勒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瑜伽师地论》全书中心内容是论释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性质及其所依客观对象是人们根本心识——阿赖耶识所假现的现象;禅观渐次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境界,以及修行瑜伽禅观的各种果位。以分析名相有无开始,最后加以排斥,从而使人悟入中道。全书分五部分:①本地分(1~50卷)。将瑜伽禅观境界或阶段分为十七地,即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三摩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地、无心地、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有余依地、无余依地;②摄决择分(50~80卷)。论述十七地的深隐要义;③摄释分(81~82卷)。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阿含经的...
查看全文
瑜伽师地论
音义瑜伽意谓“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以其“一切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故,亦即相应”,即是在禅定修行中,心境相应。所谓瑜伽行,就是修行种种禅定观行,其中最常用者,为小乘部派所修之数息观与不净观。瑜伽师即是自作修行乃至讲述传授瑜伽诸法之师。总括来说,“一切法无不皆是瑜伽师地,以瑜伽师用一切法为依缘故”,也就是说一切法都是瑜伽师用来修行、观行乃至讲述传授的依止,修习种种观行的佛教僧侣,被尊称为瑜伽师或观行师,这些瑜伽行者,即是瑜伽行唯识学派的前身。作者此论相传为无著经由禅定,上升至兜率天亲自受学于弥勒菩萨,从弥勒处得到此论并传述后世。内容本论的组织,共有五分,以本地分为中心所在,其余四分是本地分的更详细补充说明。本地分,一卷至五十卷。略广说明三乘根本十七地的意涵。内容可以归纳为境、行、果三相。摄抉择分,五十一卷至八十卷。抉择本地分十七地中的深隐要义。摄释分,八十一卷至八十二卷。解说十七地中诸...
查看全文
瑜伽士
释义历史
查看全文
瑜伽体位集
梵语术语有些梵语术语在瑜伽体位中反复使用。一般的,前缀可以用来表示一个体位的变化式。注:为了便于搜索,梵语中变音符号(diacritics,又称标调符号))在前面并列写明标准英文字母,以/相隔。例如tulā前面写明tula,即删除Unicode变音符号(RemoveUnicodeDiacritics),所以,tulā将显示tula/tulā。瑜伽体位列表说明:下表中的体位中文名称均参考《瑜伽之光》,凡是未有注脚的中文名称,默认来自该书命名。在体位梵语删除Unicode变音符号时,由于在梵语句子里各个单词之间不用空格隔开,同中文习惯,和英语写法不同,所以要切割成多个单词,最终的形式参考《瑜伽与冥想》的英文原版《Thepracticalencyclopediaofastangayoga&meditation》一书,例如Ekapādaśīrṣāsana删除Unicode变音符号为Ekapadas...
查看全文
瑜伽体位集相关标签
瑜伽
家族谱大览
张氏家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张氏族谱编纂委员会, 2012年. 1册(约65页)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第13-25世资料全缺. 谱内字派众多繁复,详请查阅谱第4-7页. 始迁祖(一世) : (明) 张宜,字仰尼. 由山西洪洞迁至河南西华. 下有一子 : 张震. 房祖(3世) : 张学,字聚之 ; 张杰. 震公之子. 东斧柯村祖(26世) : 张尚林 ; 张尚双 ; 张尚集...[等]. 西斧柯村祖(28世) : 张大运 ; 张二运 ; 张显平...[等]. 王口村祖(26世) : 张尚德. 红花田楼村祖(28世) : 张显长 ; 张显位 ; 张显领...[等]. 后喜岗祖(28世) : 张显成 ; 张显泰 ; 张显玉...[等]. 西门南门祖(26世) : 张尚敏 ; 张尚觉. 叶埠口流渠村祖(27世) : 张亮彩. 商水沈庙祖(28世) : 张显凤. 迟营黄庄祖 : 张牛 ; 张显林 ; 张显海. 大王庄刘子河祖(28世) : 张显明. 陈庄祖(28世) : 张显生. 散居地 : 河南省西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乐安孙氏先代纪念册
原书: 厦门 : 厦门霞溪乐安堂藏板, 1960. [5], 276, [3]面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入闽始祖 : (清) 孙集五. 厦门始迁祖 : (清) 孙澹亭. 散居地 : 福建省厦门市, 龙溪县, 台湾省及新嘉坡等地.
浏览:100
西河林氏大族谱 [上下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记事至民国59[1970]. 2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得姓始祖 : 林坚,名泉,字长恩. 比干之子,生于长林石室,周武王赐姓林,易名坚. 晋安始祖 : (晋) 林禄. 从晋元帝南渡,充招远将军领合浦太守入闽. 奉勅守晋安郡,遂家焉. 派祖 : 林兴仁,名颖冠 ; 林希逊,乳名嵩,字彭年. 入台祖 : (清) 林集山. 自广东潮州府海阳县徙台,居云林县. 入台祖 : (清) 林秀俊,号成祖,字茂春,乳名王. 原籍福建漳州府漳浦县,移居台湾台北县内湖. 入台祖 : (清) 林规亭,号明周 ; 与弟林怀二. 自广东潮州府饶平县徙台,居台中县丰原镇等地. 规亭公下四子 : 林进报,字进先 ; 林进国 ; 林进阵 ; 林进员. 四房子孙散居台湾省各地. 注 : 此谱所含派系繁杂,昭穆各异. 详请参阅谱之152至155页(影像167至170页). 散居地 : 台湾省各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无锡陡门秦氏宗谱 [宗谱10卷,首1卷;世系图表22卷]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0[1921]. 28册 : 插图, 世系表.收藏者 : 日本东京 : 东洋文库.本馆所藏的两册书, 仅包含秦氏宗谱部分的第1, 2 和5卷. 始祖 : (宋) 秦淮海,名观,字太虚. 无锡陡门始迁祖 : 秦集, 字友成, 号继陵. 散居地 : 江苏省无锡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谱序题 : 锡山陡门秦氏六次续缉宗谱.版心题 : 锡山陡门秦氏宗谱.
浏览:0
湘乡测水江氏五修族谱 [19卷,首9卷]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笔花堂, 民国32[1943]. 29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受姓祖 : 元仲,字允初. 伯益之三子,封于江,子孙以国为氏. 远祖 : (宋) 江世明,名权,一作止. 居江西吉安太和县. 入湘祖 : (宋) 江丰礼,名兴祖,字六云. 居湘南之测水,牢田两处. 房祖(2世) : (元明之际) 江一德,字君广,号大郎 ; 江一和,字仁广. 支祖(5世) : (元明之际) 江福备,字添福,号青仲 ; 江福臻,字仲昂 ; 江福集,字仲昃,号青雷 ; 江福源,字泉达,行一 ; 江福祯,字西林 ; 江福海.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湘乡江氏五修族谱.
浏览:0
张氏联修族谱 [卷数不明]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清河堂藏, 民国36[1947]. 35册.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受姓祖 : 挥公,号青阳氏. 黄帝第五子. 闽杭始祖 : (南宋) 张化孙,讳衍,字传万. 黄帝第140世孙. 二传分下列各支: 田子支祖 : (宋) 张吉云,字瑞世,号一郎. 泮迳支祖 : 张庆云,字瑞亮,号二郎. 进元塘支祖 : 张祯云,字瑞典,号三郎. 子孙散居赣邑爱敬乡, 万邑黄柏等地. 雩都岭支祖 : 张祥云,字瑞庭,号十六郎. 子孙散居雩都岭乡, 泰和石陂子, 万邑窝溪, 富竹, 兴邑衣锦乡, 龙坪等地. 樟树坛支祖 : 张集云,字瑞彩,号五郎. 胜运里支祖 : 张从云,字瑞明,号六郎. 居黄竹头. 胜运里支祖 : 张龙云,字瑞云,号七郎. 居香坑墙. 广东程乡县支祖 : 张福云,字瑞霭,号八郎. 后迁居嘉应州. 广东潮州府支祖 : 张自云,字瑞山,号九郎. 迁居大浦县三河垻. 广东崇口支祖 : 张绵云,字瑞人,号十郎. 横山支祖 : 张景云,字瑞尧,号十一郎. 清留县支祖 : 张星云,字瑞霞,号十二郎. 福州支祖 : 张卿云,字瑞唐,号十三郎. 潮州支祖 : 张帝云,字瑞汉,号十四郎. 章州支祖 : 张阙云,字瑞发,号十五郎. 徽州支祖 : 张倬云,字瑞凌,号家承. 江西瑞金祖 : 张彼云,字瑞崇,号家营. 永定支祖 : 张定云,字瑞东,号三十郎. 迁居金沙. 赣县一世祖 : 张功猷,字载发. 居爱敬乡43都新溪. 福建一世祖 : (南宋) 张七郎,号荣亨. 居连城张家营. 散居地 : 江西省兴国县, 永丰县, 万载县; 及广东省; 福建省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