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基督弟兄会

基督弟兄会

基督弟兄会英语:Christadelphian)是持以神体一位论观点的千禧年主义团体之一,没有支薪的牧师,也没有阶级制度。所有的成员都为了服务神而自觉自愿地奉献时间、资源和精力。

基督弟兄会在诸多教义方面与主流基督教不同,反对三位一体论、反对灵魂不朽,相信这些教义败坏了原初的基督徒教导。

基督弟兄会相关文献
普利茅斯弟兄会
起源1820年代后期,弟兄运动几乎在同一时间在不同地方,包括都柏林、伦敦、普利茅斯等地开始〔并非集中普利茅斯〕,各群体之间一开始没有直接接触。1825年,在都柏林,爱德华·克伦宁(EdwardCronin)和爱德华·威尔逊(EdwardWilson)决定脱离宗派,开始在家中自行聚会、擘饼,开始了第一次的“奉主名聚会”,后来,爱德华·威尔逊离开英国,但是法兰西斯·赫契生、约翰·贝勒特、约翰·纳尔逊·达秘、安东尼·葛若弗斯陆续加入了他们。几乎同时,约翰·柏纽尔(第二任刚克利顿男爵)和他的朋友也开始了另一处类似的“奉主名聚会”。后来他们彼此发现了对方的存在,于是集中在都柏林菲茨威廉广场9号的赫契生住所聚会。后来人数加多,于是约翰·柏纽尔租下安及亚街一座拍卖场所,作为聚会场所。他们开始不提教派分歧,只奉耶稣基督的名在各人家中聚会。,一同读经、祷告、自由交流属灵经验,特别是在每个主日举行一同记念耶稣...
查看全文
摩拉维亚弟兄会
历史摩拉维亚弟兄会起源于14世纪末的扬·胡斯运动,胡斯反对罗马天主教的一些实行,希望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的教会回到初期教会的做法:圣餐中使用当地语言,平民信徒同领饼和酒,以及摒弃炼狱的思想。这个运动得到王室的支持,但最终在罗马教廷的权威下屈服。胡斯被处以火刑。1457年,他的追随者在Kunvald组织了波西米亚弟兄会。他们在马丁·路德之前一百年已经开始反对罗马天主教。1620年以后,由于反宗教改革和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先前容忍和支持他们的当地贵族抛弃并出卖了他们,弟兄会被迫转入地下,散布到低地国家,主教夸美纽斯在那里尝试指导一次复兴。残余的最大的一个波西米亚弟兄会位于波兰的Lissa,那里在历史上与捷克联系密切,在摩拉维亚还有一些孤立的小团体。主护村复兴1722年,已经在地下状态中在摩拉维亚生存了100多年的波西米亚弟兄会的一个小团体来到了乐于帮助穷人的德国虔信派贵族新生铎
查看全文
瑞士弟兄会
历史在1525年,经过FelixManz、ConradGrebel、GeorgeBlaurock和其他人的改进,成为一个排斥婴儿浸礼并且宣扬瑞士弟兄会才是真正基督教的新组织。随着组织扩散到了整个苏黎世乃至整个瑞士,它的追随者都成为了著名的弟兄会成员。瑞士弟兄会感觉到慈运理(Zwingli)的改革发展的不够快。拒绝幼儿洗礼成为了瑞士弟兄会和其他改革派的区分。在唯一圣经(solascriptura)的基础上,瑞士弟兄会提出由于圣经并没有提及过婴儿浸礼,所以它并不应该被教会施行的声明。随后,这做法被胡尔德莱斯·慈运理(UlrichZwingli)驳斥。因此,出现了一个公众的辩论,判定了慈运理(Zwingli)的观点是正确的。这使得瑞士弟兄会具体化了,并且因此导致他们对其他所有宗教改革者进行如同对天主教一样的迫害。缘于当局的迫害,许多受洗礼派离开了瑞士到邻国去了。瑞士弟兄会成名于1693年门诺会(
查看全文
开放弟兄会
分布阿根廷:1,500个教会英国:1,340安哥拉:1,200赞比亚:1,107乍得:915)罗马尼亚:871美国:850危地马拉:850加拿大:471)巴布亚新几内亚:360德国:290澳大利亚:288新西兰:240日本:161马来西亚:140渊源1848年,英国普利茅斯弟兄会(PlymouthBrethren)分裂以后,支持达秘的聚会被称为闭关弟兄会(ExclusiveBrethren),支持慕勒(GeorgeMuller)及其毕士大(Bethesda)聚会的则被称为开放弟兄会。马来西亚的弟兄会有文良港福音堂、旺莎玛珠福音堂、加影生命堂、沙登生命堂、槟城车水路福音堂等等。传教差会ChristianMissionsinManyLands(CMML)1836年成立,为开放弟兄会的从属组织。总部位于英国巴斯(Bath)。1885年开始来华传教。活动地区江西山东东北信仰信而受浸领导长老执事喀拉...
查看全文
闭关弟兄会
渊源1848年英国普利茅斯弟兄会(PlymouthBrethren)发生分裂,支持慕勒(GeorgeMuller)及其毕士大(Bethesda)聚会的被称为开放弟兄会(OpenBrethren),支持达秘的聚会(Assembly)则被称为闭关弟兄会(ExclusiveBrethren),当然他们从不这样称呼自己。著名领袖达秘JBStoneyFERavenCACoatesJamesTaylorBruceD.Hales
查看全文
基督弟兄会相关标签
基督教系新兴宗教
非三位一体派
家族谱大览
台中市简会益宗亲会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宗亲会, 民国61[1972]版. 1册(171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远祖 : (周) 简师甫. 发源于洛阳. 入闽祖 : (宋) 简会益,谥万五郎. 先徙江西宁化,再迁福建建宁府上杭. 始祖 : (元) 简德润,字居敬,人称简四先生. 会益公9世孙. 因避兵乱,徙漳州府南靖. 德润公下八子 : (明) 简贵甫 ; 简贵南(无嗣) ; 简贵祯(移居广东潮州府) ; 简贵仁 ; 简贵义 ; 简贵礼 ; 简贵智,谥十一郎 ; 简贵信,谥十二郎,官名张班. 后世子孙散居台湾各地. 散居地 : 台湾省各县市.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范阳简氏洪源会益族谱
原书: 永定洪源 : 洪源简氏族谱编委会编印, 1998. 6, 7, 344页 : 插图, 世系表. 中古始祖 : (三国蜀汉) 简雍,字宪和. 近世上杭开基始祖 : (宋) 简会益,字孟一,行万五郎. 三世永定洪源村始迁祖 : (宋) 简致德,行小一郎. 散居地 : 福建省永定县等地.
浏览:100
台中市简会益宗亲会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宗亲会, 民国61[1972]版. 1册(171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远祖 : (周) 简师甫. 发源于洛阳. 入闽祖 : (宋) 简会益,谥万五郎. 先徙江西宁化,再迁福建建宁府上杭. 始祖 : (元) 简德润,字居敬,人称简四先生. 会益公9世孙. 因避兵乱,徙漳州府南靖. 德润公下八子 : (明) 简贵甫 ; 简贵南(无嗣) ; 简贵祯(移居广东潮州府) ; 简贵仁 ; 简贵义 ; 简贵礼 ; 简贵智,谥十一郎 ; 简贵信,谥十二郎,官名张班. 后世子孙散居台湾各地. 散居地 : 台湾省各县市.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简氏族谱
原书: 台北 : 祭祀公业简子圣管理委员会, 民国78[1989]版(俊人印刷事业承印). 全1册(约80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受姓祖 : (春秋) 简师甫. 为周大夫. 襄王十六年救驾有功,以谥为简氏. 宗祖 : (汉) 简雍,字宪和. 江西祖 : (唐末) 简庆远,讳宪. 南唐进士. 生二子 : 简国鸣 ; 简国齐. 永定始祖 : (宋) 简会益,谥万五郎. 鲁仲公之长子. 自江西临江府清江县游学福建宁化,又徙上杭,开基洪源派. 南靖始迁祖 : (元明之际) 简德润,字居敬. 开华公第四子. 会益公9世孙. 自永定徙漳州南靖. 入赘邻社长窖张家. 德润公下八子 : 简贵甫(无嗣) ; 简贵玄(二房) ; 简贵祯(三房,流寓广东) ; 简贵仁(四房) ; 简贵义(五房) ; 简贵礼(六房) ; 简贵智(七房) ; 简贵信(八房). 注 : 明末清初大批简姓族孙渡台入垦,散居各处. 散居地 : 福建省南靖县; 及台湾省各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赵氏家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赵氏续谱研讨会, 2010年. 全1册(约245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受姓祖 : (周) 造父. 穆王时被封于赵城,始为赵姓. 始迁祖(一世) : (明) 赵义. 由山西洪洞迁居河南巩县. 下有三子 : 赵顺 ; 赵仲 ; 赵震. 派祖(3世) : 赵士会 ; 赵清 ; 赵士贤. 士会公下三房祖(6世) : 赵万里 ; 赵万钟,字厚俸 ; 赵森,字育荣. 清公下一房祖 : 赵基. 士贤公下七房祖 : 赵登高 ; 赵登瀛,字汝选,号晋川 ; 赵登庸,字利用 ; 赵登第,字春亭 ; 赵登科 ; 赵登泰 ; 赵登仕. 字派(1-40世) : 义顺士君周 登星应之守 廷德文章有 三田山明秀 繁盛洪武初 光荣凤西久 诗礼隆家声 谦和延世祚. 散居地 : 河南省巩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脊题编目.
浏览:0
惠安洛阳镇石任村张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9年版. 1册(117页)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入闽祖 : 张盈. 居福州洪塘. 始祖 : 张延鲁. 一世祖 : 张镜斋. 开基祖 : 张均正. 开基金门青屿. 惠安祖 : (明) 张文会,字君友. 均正公之9世孙. 分支石任,及黄塘. 派祖(2世) : (明) 张浔峻. 文会公第三子. 下有四子,分四房. 房祖 : 张志显(长房) ; 张志荣(二房) ; 张志宗(三房) ; 张志承(四房). 志承房下二子 : (明) 张叔敏(分支石湖,中厝) ; 张叔通(分支外厝,后落). 昭穆 : 文浔志叔章天世 如功敦厚以崇礼 孝友传家 诗书垂裕 贻谋燕翼 子孙永昌. 散居地 : 福建省惠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