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火人节

火人节

火人节节庆(英文:Burning Man,又名火人祭)是一年一度在美国内华达州黑石沙漠举办的活动,九天的活动开始于前一个星期天,结束于美国劳工节(九月第一个星期一)当天。火人节这名字始于周六晚上焚烧巨大人形木肖像的仪式。这个活动被许多参与者描述为是对社区意识,艺术,激进的自我表达,以及彻底自力更生的实验。

火人节简介资料
40°47′13″N 119°12′16″W
火人节相关文献
彝族火把节的三部曲迎火赞火送火是什么意思
彝族火把节的三部曲迎火赞火送火是什么意思,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审美的核心,蕴涵
查看全文
性质化学燃烧四面体当可燃性的物质(燃料)和足量的氧化剂(如氧气、高含氧量的物质或是其他不含氧的氧化剂)混合,暴露在一热源或是高于燃料及氧化剂混合物闪点的温度时,就会起火燃烧,而且可以维持快速的氧化反应.形成链反应,一般会称燃料、氧化剂、热及链反应为燃烧四面体。若没有上述元素,或是比例不对,就无法起火燃烧,例如可燃液体只有在液体和氧气在一定比例内才会燃烧,有些燃料及氧化剂的混合物需要催化剂才能燃烧,催化剂是在反应前后质量维持不变的物质,但有催化剂时,燃料及氧化剂比较可以稳定的燃烧。在火点燃之后,燃料只要可以借由热能的释放来维持本身的温度,就会出现链反应,若是持续的供应燃料及氧化剂,火可能会扩散。若燃烧的氧化剂是来自周围的空气,重力或是其他加速度来产生对流,将燃烧的产物带走,并且补充氧气,有助于继续燃烧。若没有对流,燃料起火后会立刻被周围的燃烧产物及空气中不可燃的气体包围,火会因没有足够氧气而...
查看全文
吐火罗人
考古研究唐朝疆域图中最左方的吐火罗范围,也是唐朝臣属区之一根据对库车和焉耆出土的吐火罗语残卷研究,以吐火罗语交谈的吐火罗人属印欧语人,但很早从原始印欧语人群分离,所以还保留有很多原始印欧语的特征。根据对塔里木干尸和新疆古墓出土古尸骨的研究,吐火罗人的外貌特征都是黄褐或棕褐头发、蓝眼睛、高鼻,具有原始印欧人特征,头骨类似北欧型。塔里木干尸生前是地处最东的操印欧语言的人,大约在公元前3000至4000年居留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一带,后来成为吐火罗人。《汉书·西域志》关于西域人有“今之胡人青眼、赤须”、“其人皆深目,多须髯”。吐火罗人最后可能被回鹘人在9世纪中叶后同化。名称20世纪初,德国探险队在中国新疆库车和焉耆发现大批用当时尚无人知的文字书写之古本残卷,并将其带回柏林。德国学者穆勒(F.W.K.Müller)根据一篇回鹘文佛经跋文中一段文字:“回纥文的《弥勒下生经》,先从库车语译为twγry语,...
查看全文
清明节兴于改火活动 唐人过清明热闹繁华(图)
《清明上河图》(局部),对画中描绘的是否为清明时节,学界还存在争议。在流传至今的中国八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二月二、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中,清明多少显得有些特殊,因为只有它兼具节日与节气的双重身份。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历法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特有的表达农业气象条件的一套完整的时令系统。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早在汉代以前即已出现。西汉淮南王刘安在其《淮南子·天文训》中明确指出:春分“加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音比仲吕”。而古人之所以将春分后的这一节气称为“清明”,是由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明净”的缘故。谈到清明从节气演变到节日的起源,一般会提到春秋时晋文公重耳和其忠臣介子推的传说,但传说终归是传说,并不足以解释清明节真正的起源。清明节从遥远的过去一路走来,但还没有遥远到介子推生活的春秋时期[注: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或称春秋时代,简称春秋。东周的一个...
查看全文
清明节兴于改火活动 唐人过清明热闹繁华(图)
清明节兴于改火活动 唐人过清明热闹繁华(图)
查看全文
火人节相关标签
火节
内华达州旅游
8月份的活动
美国文化节
9月份的活动
内华达州文化
1986年建立
家族谱大览
2.萧氏宗谱, 2, 卷首2: 像赞 诰勅 列传 人文节录 诗录, 194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师俭堂, 民国32[1943]重镌(舒粹文堂梓).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纂修者 : 萧唐举,字月峰 ; 萧汉章,字海舟 ; 萧唐华,字国选 ; 萧绪恒,字子𢑱 ; 萧辉照,字若霞. 沛郡宗派始祖(1世) : (周) 萧大心,名叔,字大心. 光公子. 微子13世孙. 湖广始祖(73世) : 萧雅,行庆七郎. 一彰公之子. 自武宁徙湖北兴国州(今阳新县). 派祖(77世) : (宋) 萧成之,行千二郎. 干公次子. 大心公76世孙. 景定三年进士. 千二郎公下房祖(80世) : (元) 萧公隆,字贤一,号龙潭. 绍周公之子. 生二子 : 萧时泰 ; 萧时能,讳灼,原名时熊. 时泰公生三子(82世) : (元明之际) 萧伯祥,字成一 ; 萧伯寿,字成三 ; 萧伯祯,字成十. 时能公下房祖(88世) : 萧良尧. 良尧公下支祖(91世) : 萧应学. 伯寿公下房祖(92世) : (明清之际) 萧世发 ; 萧世芬 ; 萧世虎 ; 萧世儒,字上珍 ; 萧世宽,字百裕 ; 萧世述,字乃云 ; 萧世华 ; 萧世福 ; 萧世才 ; 萧世富 ; 萧世茂. 派行 : 始祖仗大义 率师平乱臣 贤君赖翼佐 宋室得安宁 酂侯功第一 太傅学无双 近代嗣封爵 远孙愈炽昌 诚身有道 发政多仁 匡王定国 辅世长民 流芳奕叶 庆泽云礽 维持纲纪 立法可嘉 勋名久着 金玉美华. 派行(千二郎5世起) : 时伯叔廷彦 孟仲季正良 应世承宗显 仕功辉汉唐. 派行(兴国龙潭续订) : 绪本龙城启 支分豫泽长 业因崇俭广 书绍选文香 报栗忠犹秉 开函孝尚彰 从来敦实德 万𥜥袭祯祥. 散居地 : 湖北省英山县, 阳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白砂袁氏族谱, 2, 卷首_ 人物传 节孝 碑记 修祠记, 1802
原书: [出版者不详 : 出版地不详], 清嘉庆7[1802](昆山祠藏版). 13册 : 世系表. 注 : 部分版心题及卷端题卷数不符. 远祖 : (汉) 袁安,字邵公,号全逸. 为汝南汝阳人. 明帝永和中为楚大守,官河南尹. 一世祖 : (清) 袁满珊,七十郎公. 原籍闽省白砂人. 下有三子,分三房. 房祖(2世) : 袁景鲜(下二子: 袁志亮 ; 袁志崇) ; 袁景泉(下三子: 袁志聪 ; 袁志礼 ; 袁宗富) ; 袁景荣(下三子: 袁宗礼 ; 袁傅祯 ; 袁宗龄). 志礼公下两子(4世) : 袁范清 ; 袁光. 宗富公下两子(4世) : (清) 袁忠 ; 袁恕(后裔移四川大足县). 志亮公下支祖(5世) : 袁理宗. 豪聪公之子. 下二子: 袁大富(移居武平) ; 袁大华. 志崇公下支祖(5世) : (清) 袁仲仁(下二子: 袁璋 ; 袁琛) ; 袁仲华(下二子: 袁昆 ; 袁仑) ; 袁仲宝(下一子: 袁镇). 仕琳公下支祖(5世) : 袁仲金(无考) ; 袁仲宝(下一子:袁镇). 志聪公下支祖(5世) : 袁邱陵. 理丛公之子. 下一子 : 袁继. 范清公下支祖(5世) : 袁仲益(无考) ; 袁仲居(下一子: 袁庆华). 光公下支祖(5世) : 袁仲宽(下一子: 袁文龙) ; 袁仲泰(下一子: 袁文禄) ; 袁仲琳(下三子: 袁文明 ; 袁文亮 ; 袁文宪) : 袁廷羡(下四子: 袁文卿 ; 袁文宸 ; 袁文振 ; 袁文灏). 忠公下支祖(5世) : (明) 袁仲玉,号鸿清 ; 袁仲瑚 ; 袁仲珑 ; 袁仲球. 恕公下支祖(5世) : 袁仲珊(下二子: 袁庆凤 ; 袁庆鹏) ; 袁仲珀(下一子: 袁庆祥). 仲玉下六子 : 袁庆隆 ; 袁庆程 ; 袁庆祚 ; 袁庆祐 ; 袁庆裕 ; 袁庆祉. 仲瑚下二子 : 袁庆选 ; 袁庆富. 仲珑下四子 : 袁庆荣 ; 袁庆翥 ; 袁庆茂 ; 袁庆志. 仲球下五子 : 袁庆𤨠 ; 袁庆瑺 ; 袁庆儒 ; 袁庆明 ; 袁庆寿. 宗龄公下支祖(5世) : 袁庄,字曲溪. 满富公之子. 下有四子: 袁上星 ; 袁猷星 ; 袁兆星 ; 袁尧星. 散居地 : 福建省上杭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上杭白砂袁氏族谱.
浏览:100
4.梅氏宗谱, 4, 卷4, 人像 祠图 墓图 五服图 祭文仪节 祀产 合约 源流世系, 193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民国28[1939]六修.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编纂者 : 梅诗缘,字宝初 ; 梅诗韵,字启成 ; 梅诗清,字柏荣 ; 梅书燧,字冠群 ; 梅诗辉,字薪传 ; 梅祖俭,字得之 ; 梅祖凤,字楚山. 受姓祖 : 梅伯,谥忠侯. 太丁之弟. 封于梅,以地为姓. 鼻祖 : 梅𫓶. 远祖 : (汉) 梅福,字子贞. 官南昌尉. 弃官隐居浔阳. 宗祖(1世) : 梅宇. 生一子 : 梅彪,字熊飞. 迁江右宣城,又徙蕲阳. 始祖(6世) : (唐) 梅法令,字扶文. 昭公第三子. 生二子 : 梅太一 ; 梅太八. 此谱为太八公之后裔谱系. 派祖(15世) : (宋) 梅魁一,字百一. 必先公长子. 房祖(24世) : (明) 梅方来,字信芳 ; 梅方中,字接芳. 皆为本豪公之子. 信芳房下支祖(28世) : (清) 梅之恭,字魁春 ; 梅之从,字先余 ; 梅之明,字长坤 ; 梅之聪,字鹏远 ; 梅之睿,字卜远 ; 梅之基. 皆为梅占芳之子. 接芳房下支祖(28世) : (清) 梅之蕋,字先开 ; 梅之芳,字开子. 皆为梅占京之子. 另派祖(29世) : (清) 梅克绪,字承道,号书绅. 生五子 : 梅明雄 : 梅明杰 : 梅明忠 ; 梅明韬 ; 梅明畧. 历代宗派 : 宇彪卓璘昭 法太廷万顺 德小宪必魁 恭宽信敏惠. 续派 : 永正本方盛 吉能之克明 一大荣宗祖 诗书礼乐馨 文章承世泽 毓秀起才能 裕后贻谋远 传家守典型. 续派 : 积善恒余庆 循规自利贞 辉联兰桂茂 昆协玉金声 水木思源厚 绳其百代仍 箕裘绵旧绪 矩护绍高曾.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开封犹太人族谱节本
原书: 稿本影印, 1980?. 1册(152页) : 插图.
浏览:100
4.胡氏宗谱 卷首下: 节孝录人传, v 4, 193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崇本堂, 民国22[1933]年五修. 15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罗田始祖 : 胡永二字承亭, 明洪武自江西南昌府南昌县迁居湖北黄州府罗田县北峰河. 五大房祖 : 长房胡月盟, 二房胡月旷,三房 胡月曦, 四房胡月旺, 五房胡月仪. 上分祖 : 永二公孙胡希萤 下分祖 : 永二公孙胡锡鍳 散居地 :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胡氏上分五修宗谱.
浏览:100
2.中山刘氏宗谱, 2, 离集(卷首): 像赞 寿序 贞节记略 儒人传 跋, 192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5[1926]. 16册 : 世系表. 远祖 : (唐末) 刘禹锡. 由中山(今河北定县)寓居彭城(今徐州). 一世祖 : (南宋) 刘政,字以德,号中山,行始一. 爵公长子. 禹锡公5世孙. 避难南迁溧水. 派祖(3世) : (宋) 刘宰,字大公,号漫堂,又号漫塘,行辛一. 象先公长子. 居高淳茅城村. 宰公下八子 : 刘绛(长房,居茅城) ; 刘维(二房,迁昆山) ; 刘绾(三房) ; 刘纪(四房,迁炼城) ; 刘纩(五房,迁塔山) ; 刘缘(六房,迁陈村) ; 刘绣(七房,迁澄沟) ; 刘绪(八房,迁枣林). 本房祖(4世) : (宋) 刘绾,原名纲,字子阳,号葵轩,行红三. 宰公第三子. 官滑州安抚史,后居钱垛(今名垛上). 字派(31世起) : 宜尔行善事 各滋广立功 持躬基古艮 作圣主养蒙 爱敬千秋合 尊亲百载同 箕裘绵代远 悠久咏斯螽. 散居地 : 江苏省高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100